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整合”与“渐进引导”——对我国城市设计时间维度的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奕松 黄明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9-75,共7页
城市设计在城市高速发展阶段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巨变并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动力,然而城市设计实践中也面临着城市空间延续性弱化与多样性表达“混沌”等问题,导致城市空间的时间意象愈发错乱,城市设计多元目标难以落实。文章引入时间维度,... 城市设计在城市高速发展阶段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巨变并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动力,然而城市设计实践中也面临着城市空间延续性弱化与多样性表达“混沌”等问题,导致城市空间的时间意象愈发错乱,城市设计多元目标难以落实。文章引入时间维度,通过对空间与时间的矛盾运动的探讨论证了城市空间的内在规律性、动态延续性与多样复杂性,认为时间视角下城市空间的本质为整体稳定性与局部创造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时间视角下城市设计本质的动态干预性、时空整体性与文化多样性,并结合当前城市设计实践层次体系,提出总体层面的“结构整合设计”与地段层面的“渐进引导设计”策略,以期在动态城市空间演变中促成城市历史与现实物质环境的整合与多元社会需求的协调,实现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性与现实创造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时间维度 时间—空间 结构整合 渐进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合作与渐进引导”的课程教学探索——以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为例
2
作者 王玮 何金花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8期92-93,共2页
文章基于OBE理念进行课程教学探索,以成果为导向,预先设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并采用合作学习与渐进引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多元评价,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设计模式的相关... 文章基于OBE理念进行课程教学探索,以成果为导向,预先设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并采用合作学习与渐进引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多元评价,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设计模式的相关知识点,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合作学习 渐进引导 设计模式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引导护理法结合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症状和风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敏 祖凤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究渐进式引导护理法结合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症状和风险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渐进式引导护理法结合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症状和风险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渐进式引导护理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返社区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一般疏离感量表(G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护理期间高风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BPRS、MOAS、GAS及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BPRS、MOAS、GAS及PAN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研究组高风险行为总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5)。结论渐进式引导护理法结合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症状和风险行为,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渐进引导护理法 重返社区技能训练 社会疏离感 风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引导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马维 吕晓晶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析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症状患者接受渐进式引导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广济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患者共计128例,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应用渐进式... 目的探析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症状患者接受渐进式引导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广济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患者共计128例,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应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模式的患者63例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的韦氏记忆量表(WMS)、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GQOL-74)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2组的WMS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比于入院时,2组在干预2周、4周、8周后的BRM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入组对象在干预8周后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症状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渐进式引导护理可纠正错误认知,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利于改善躁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状 渐进引导护理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引导呼吸下的心血管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政波 王步青 +5 位作者 柴晓珂 郑捷文 王卫东 吴昊 李开元 刘洪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4-938,共5页
研究了引导呼吸下心血管参数变化情况,观察引导呼吸对心血管系统的累积作用效果。采用了呼吸率由高到低渐进性变化的呼吸运动模板,同步观察了心率变异性、血压和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渐进性引导呼吸过程中,随着呼... 研究了引导呼吸下心血管参数变化情况,观察引导呼吸对心血管系统的累积作用效果。采用了呼吸率由高到低渐进性变化的呼吸运动模板,同步观察了心率变异性、血压和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渐进性引导呼吸过程中,随着呼吸率的降低,呼吸运动对心率、血压和脉搏波传导时间的幅度调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同时脉搏波传导时间延长,血压下降。该引导呼吸模式具有显著降低血压的作用效果(p<0.05),脉搏波传导时间基线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指标来表征引导呼吸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肺耦合 心率 脉搏波传导时间 渐进引导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引导呼吸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6
作者 韩宁 王民 +3 位作者 王剑 张政波 王步青 柴晓珂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节律性的深—慢呼吸运动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益的调节作用,该文研究了渐进性引导呼吸运动对血氧饱和度(SpO_2)的影响。实验对象分为低氧常压组(模拟高原4 500 m低氧环境,8人)和常氧常压组(实验室环境,49人)。分别进行呼吸频率由高到低... 节律性的深—慢呼吸运动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益的调节作用,该文研究了渐进性引导呼吸运动对血氧饱和度(SpO_2)的影响。实验对象分为低氧常压组(模拟高原4 500 m低氧环境,8人)和常氧常压组(实验室环境,49人)。分别进行呼吸频率由高到低渐进性变化的引导呼吸运动,记录每一个受试者的SpO_2和心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氧情况下,渐进性引导呼吸能够显著提高受试者的SpO_2水平(从90%提高到95%,P<0.01),即使在常氧常压SpO_2变化不大(SpO_2>95%)的情况下,引导呼吸也能提高SpO_2水平(P<0.01)。两个实验组的平均心率在渐进性引导呼吸过程中都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渐进性引导呼吸技术可以作为调节SpO_2的一个手段,在低氧环境下通过调节自身呼吸运动能够有效提高SpO_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饱和度 渐进引导呼吸 低氧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