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集体消费制度渐进式转型及其社会后果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卫华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结构分化与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11BSH070)
-
文摘
通过集体消费制度转型过程和后果的分析,回应了市场转型理论的基本争论,着重分析了再分配精英的地位优势在市场转型以后如何维续的问题。从正式集体消费制度和非正式集体消费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再分配地位优势是如何维续的,指出在集体消费制度转型过程中,以单位和身份为依托,再分配精英的优势地位通过"两个过程"和"两个制度"得以维续。两个过程:一是以"集体消费的特权化"获得"超市场福利",二是"超市场福利"以"市场化价格"进行比价和交换,从而把身份权转变为金钱权;这个实现过程依赖于两个制度,即私有产权制度和市场交换制度。这两个制度使得再分配福利很容易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兑换。在集体消费制度渐进转型过程中,以单位制为依托的再分配特权逐渐被削弱,以金钱为后盾的市场能力则逐渐凸显,再分配精英的优势地位也从过去的身份优先权转变为金钱优先权。以财富积累为标志的金钱优势的形成意味着新的社会结构模式和社会分化形式的确立。
-
关键词
集体消费制度
渐进式转型
身份权
金钱权
社会不平等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中国渐进式体制转型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永高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系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基金资助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激进式体制转型与渐进式体制转型的分野。我国选择了渐进式体制转型的路径,这种选择既不能离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也不能离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制约。我国的体制转型之所以选择与苏联、东欧不同的模式,就在于存在着不同的非正式制度渊源。
-
关键词
渐进式体制转型
非正式制度
文化创新
-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转型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构理念分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兵
-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90,共6页
-
文摘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构是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的结果。应用转型经济学理念解读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构过程,认为我国职业化改革和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建构是利益取向变更的结果,是谋求超越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社会价值显现的过程。在实现手段上,要依赖制度改革与创新,依靠强政府主导机制的作用,而在实现路径上则要采用渐进式转型方式。
-
关键词
转型经济学
中国特色职业体育
目标
制度
政府主导
渐进式转型
-
Keywords
Transition Economics
professional spor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oals
system
government-guided
gradual transition
-
分类号
G80-05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计划经济国家经济转型方式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雷明
田英杰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共2页
-
文摘
自20世纪90年代起,几乎全部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放弃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明确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目标,但转型方式也分化为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本文分析了两种经济转型方式的区别及选择不同经济转型方式的客观背景条件,并总结了中国渐进式转型的经验。
-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经济转型
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
-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