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的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帆 王世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4年第6期623-625,633,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齿轮联轴节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这种方法首先确定了初值输入的可行域,根据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的啮合方程等约束条件求取符合条件的变位系数并可进行重复修改、调整,最终...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齿轮联轴节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这种方法首先确定了初值输入的可行域,根据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的啮合方程等约束条件求取符合条件的变位系数并可进行重复修改、调整,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变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油螺杆泵 齿轮联轴节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 变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机构的可靠性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幼军 李喜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文章指出了用传统的齿轮强度校核公式来校核渐开线零齿差齿轮副的不合理性,建立了新的、适用于零齿差机构的校核方程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摄动方法和可靠性设计理论,探讨了零齿差内啮合齿轮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文中方法可以定量地给出齿... 文章指出了用传统的齿轮强度校核公式来校核渐开线零齿差齿轮副的不合理性,建立了新的、适用于零齿差机构的校核方程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摄动方法和可靠性设计理论,探讨了零齿差内啮合齿轮的可靠性设计方法。文中方法可以定量地给出齿轮的可靠度并根据可靠度对齿轮进行可靠性设计,是对齿轮可靠性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 可靠性设计 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啮合过程动态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治 王世杰 陈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5期361-363,366,共4页
针对零齿差内啮合传动副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廓曲线方程和运动学模型 ,计算出其齿形参数和基本尺寸 ,勾勒零齿差齿轮副主从动轮的齿廓 ,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二维图形变... 针对零齿差内啮合传动副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齿廓曲线方程和运动学模型 ,计算出其齿形参数和基本尺寸 ,勾勒零齿差齿轮副主从动轮的齿廓 ,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的二维图形变换方法 ,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 sualBasic进行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的动态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啮合过程 齿 内啮合 图形变换 动态仿真 渐开线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变齿厚齿轮啮合冲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永平 任忠涛 +2 位作者 董长斌 魏永峭 魏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于弹性接触动力学理论和齿轮传动物理模型,对渐开线变齿厚齿轮啮合冲击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齿厚齿轮全齿啮合接触冲击模型.通过模拟轮齿啮合接触状态,对轮齿啮合区域展开了讨论,利用LS-DYNA软件进行接触碰撞分析,分别研究了冲击... 基于弹性接触动力学理论和齿轮传动物理模型,对渐开线变齿厚齿轮啮合冲击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齿厚齿轮全齿啮合接触冲击模型.通过模拟轮齿啮合接触状态,对轮齿啮合区域展开了讨论,利用LS-DYNA软件进行接触碰撞分析,分别研究了冲击合力和冲击应力随转速和冲击位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和冲击位置对冲击合力和冲击应力影响显著,且冲击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齿顶和轮齿的大小端附近;转速越大,轮齿受载面与非受载面之间的冲击应力相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齿轮 啮合冲击 接触分析 冲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齿差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啮合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熊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54,共2页
零齿差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啮合理论的探讨熊矢(西南工学院机械系621002)1前言零齿差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在生产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如作为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机构。此类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为偏... 零齿差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啮合理论的探讨熊矢(西南工学院机械系621002)1前言零齿差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在生产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如作为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机构。此类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为偏心的平行轴线,而内、外齿轮的齿数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齿轮 渐开线 内啮合 啮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零齿差内啮合机构优化
6
作者 王世杰 杨喆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针对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联轴装置零齿差内啮合机构重合度低、内外齿轮齿厚系数不稳定以及齿厚偏薄易导致轮齿折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机构内变位系数、提高重合度值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模型。【方法】分析了传统设计... 【目的】针对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联轴装置零齿差内啮合机构重合度低、内外齿轮齿厚系数不稳定以及齿厚偏薄易导致轮齿折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机构内变位系数、提高重合度值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模型。【方法】分析了传统设计方法中零齿差机构变位系数的设计缺陷,明确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定义了设计变量。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线性递减策略提升粒子的局部与全局寻优能力,引入收缩因子并通过改进的速度更新迭代公式缩短收敛时间。以重合度和齿厚系数为优化目标函数,同时结合零齿差内啮合机构的齿轮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模型。【结果】为验证算法的稳定性,以用户输入的初始参数(内外齿轮模数为6,齿数为12,分度圆压力角为20°,外齿轮齿宽为30 mm,内齿轮齿宽为28 mm,偏心量范围为2.5~5 mm)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进PSO算法得到了径向变位系数和切向变位系数的最优解,即改进PSO算法显著提升了变位系数的优化效果。对比原始数据和优化结果,改进PSO算法的重合度提升了最高达26.2%,特别是在不同偏心量下,优化后的重合度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PSO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兼具全局收敛性与精确搜索能力,所得变位系数更加合理有效;优化后的齿厚系数更加平稳,显著降低了轮齿折断风险。最终优化后的变位系数不仅满足各项约束条件,且便于后续加工,提高了计算效率,显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内啮合 变位系数 重合度 粒子群算法 优化设计 惯性权重 收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回差控制与补偿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俊阳 王家序 +1 位作者 肖科 刘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48,共6页
为控制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回差,对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影响齿侧间隙的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并量化。在认识各相关误差的形成机理与周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对各误差因素进行控制、补偿的可行性与最低成本控制,提出了齿侧间隙... 为控制渐开线内啮合圆柱齿轮副的回差,对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影响齿侧间隙的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并量化。在认识各相关误差的形成机理与周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对各误差因素进行控制、补偿的可行性与最低成本控制,提出了齿侧间隙控制与补偿方法。包括基于等效变位齿轮的齿厚偏差补偿方法,齿轮变形协调设计,以及考虑各误差因素的最小侧隙啮合中心距设计计算公式。最后采用模数为1,内外齿轮齿数为45、40,精度等级为7级和6级的两对齿轮进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将齿轮副的空程回差控制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 内啮合 齿轮 无侧隙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几何设计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光建 蒋汉军 褚志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1-205,200,共6页
在不同内啮合副几何计算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加工方法(包括滚齿、插齿和线切割等)、顶隙时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几何计算方法和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齿顶圆直径对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啮合角、重合度和齿廓干涉等参数的影响。在满足... 在不同内啮合副几何计算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加工方法(包括滚齿、插齿和线切割等)、顶隙时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几何计算方法和适用性。研究了不同齿顶圆直径对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变位系数、啮合角、重合度和齿廓干涉等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重合度和齿廓干涉限制条件下,使用牛顿迭代法和不同齿顶圆公式,获得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最小啮合角的变位系数和啮合角。计算表明:在满足重合度和齿廓干涉限制条件下取得最小啮合角时,无论采用滚齿还是插齿加工,顶隙混合制时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副的啮合角和变位系数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 齿 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零齿差机构啮合原理与强度条件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江 佟景伟 +1 位作者 李鸿琦 李林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6-139,共4页
零齿差机构的突出问题是齿轮的干涉与强度。在导出避免干涉的条件后 ,建立新的强度公式 ,给出各项检验指标 ,并提出切齿过程中保证精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齿机构 内啮合 齿轮 强度 干涉 切向变位 齿 重合度 行星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副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宁 付晨曦 高玉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5-1037,1051,共4页
将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副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减速器以实现其偏心传动。经过多次试验发现,齿顶强度最弱。采用遗传算法以齿顶厚系数为优化目标对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副进行设计,然后结合具体加工工艺对变位系数进行修正。最后经过试验得出... 将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副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减速器以实现其偏心传动。经过多次试验发现,齿顶强度最弱。采用遗传算法以齿顶厚系数为优化目标对渐开线零齿差内啮合副进行设计,然后结合具体加工工艺对变位系数进行修正。最后经过试验得出此设计方法能够很好的满足强度条件和传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齿轮设计 变位系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春雷 樊智敏 +2 位作者 姜宇 孙旭睿 闵令竹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5-785,共11页
针对目前双渐开线齿轮(DIG)研究过程中齿廓磨损对双渐开线齿轮动态特性的影响问题,对考虑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双渐开线齿轮接触线长度与齿面载荷计算,考虑相对滑移距离,建立了等效接触模型;... 针对目前双渐开线齿轮(DIG)研究过程中齿廓磨损对双渐开线齿轮动态特性的影响问题,对考虑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双渐开线齿轮接触线长度与齿面载荷计算,考虑相对滑移距离,建立了等效接触模型;然后,进行了双渐开线齿轮齿面累积磨损量、齿轮齿面累积磨损深度的计算,建立了双渐开线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进行了磨损故障的双渐开线齿轮刚度的计算;最后,以一对双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齿面磨损对双渐开线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1×104次载荷循环后,混合弹流润滑状态下,双渐开线齿轮与普通渐开线齿轮(CIG)在节线附近齿根位置的最大累计磨损量差值为0.00207μm,且双渐开线齿轮节线靠近齿顶位置的磨损小于普通渐开线齿轮的磨损;双渐开线齿轮系统在磨损后振动加速度幅值小于普通渐开线斜齿轮的幅值。通过对不同磨损情况下的时域响应进行研究,发现磨损导致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渐开线齿轮 齿廓磨损 混合弹流润滑 动力学模型 时域响应 齿轮啮合刚度 模态分析 传动系统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弧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特性 被引量:46
12
作者 宋爱平 易红 +2 位作者 汤文成 倪中华 李鹭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88-1892,共5页
阐明了渐开线弧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利用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出渐开线弧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方程、共轭齿面方程以及齿轮副的啮合线、齿面接触线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弧齿圆柱齿轮的齿面、共轭齿面、啮合线及齿面接触线实现图形绘... 阐明了渐开线弧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利用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出渐开线弧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方程、共轭齿面方程以及齿轮副的啮合线、齿面接触线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弧齿圆柱齿轮的齿面、共轭齿面、啮合线及齿面接触线实现图形绘制,直观地揭示了弧齿圆柱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啮合特性。渐开线弧齿圆柱齿轮具有较长的齿面接触线和较大的啮合重合度,齿轮副啮合平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圆柱齿轮 渐开线齿轮 齿面方程 啮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齿轮传动误差波动的渐开线直齿轮齿廓修形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月海 张策 +2 位作者 熊光彤 陈树勋 黄永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16,共3页
以理论渐开线直齿轮修形减振为目的 ,分析减小齿轮传动误差波动 ,啮合齿对齿廓综合修形参数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给出恒定设计载荷条件下 ,保持齿轮传动误差为定值齿廓修形参数的计算方法 ;动态计算结果表明 。
关键词 齿轮传动误 综合修形量 啮合齿 齿廓修形 渐开线齿轮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樊智敏 张汝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9-781,共3页
从双渐开线齿轮基本齿廓的定义出发 ,基于包络曲面法原理 ,导出双渐开线齿轮各部分齿面方程通用表达式 ,应用啮合理论 。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啮合 齿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虚拟实验的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穆立茂 郭朝勇 +2 位作者 张靖 李志尊 崔秀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5,99,共4页
针对学生对实际渐开线齿轮齿廓及啮合传动过程理解的困难,设计并开发了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虚拟实验,实现了与加工实际情况相符的渐开线齿轮齿廓的精确绘制,以及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齿轮旋转和啮合点移动的仿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虚拟... 针对学生对实际渐开线齿轮齿廓及啮合传动过程理解的困难,设计并开发了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虚拟实验,实现了与加工实际情况相符的渐开线齿轮齿廓的精确绘制,以及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齿轮旋转和啮合点移动的仿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虚拟实验所实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完整齿 啮合传动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零齿差齿轮副齿形参数优化
16
作者 冯彬 黄玉堂 马信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6-72,共7页
本文介绍了适用于渐开线零齿差齿轮副齿形参数设计的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影响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且效率高,机时短。本程序可直接用于齿轮设计。
关键词 渐开线 齿 齿轮 齿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的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变位系数的选取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贵飞 冷承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6期69-70,共2页
运用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设计原理,建立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变位系数选择的约束模型,依据AutoCAD2000版本开发出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传动变位系数选择软件模块,从而大大提高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关键词 渐开线齿行星齿轮传动 变位系数 封闭图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零齿差内齿轮轮齿弯曲破坏位置的边界元法分析
18
作者 黄玉堂 冯彬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7-81,共5页
本文用边界元法分析计算了渐开线零齿差内齿轮轮齿破坏位置,提出了确定零齿差内齿轮轮齿弯曲破坏位置的新方法,并经实验验证是正确的。
关键词 齿轮 破坏位置 齿 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采用渐开线齿廓的合理性证明
19
作者 辛洪兵 何惠阳 +1 位作者 王爱东 张承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由于齿差系数的不同,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能否采用渐开线齿廓,不能利用以前的结论。本文研究了当柔轮采用渐开线齿廓时,与之共扼的刚轮采用渐开线对其理论齿廓进行拟合所造成的齿形误差的变化规律。通过与普通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传... 由于齿差系数的不同,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能否采用渐开线齿廓,不能利用以前的结论。本文研究了当柔轮采用渐开线齿廓时,与之共扼的刚轮采用渐开线对其理论齿廓进行拟合所造成的齿形误差的变化规律。通过与普通小模数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形公差进行比较,表明只要合理选择变位系数,刚轮就可以采用渐开线齿廓,这为在实际工程中研制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装置打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齿 渐开线 齿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剃齿啮合线与渐开线齿轮齿面直母线垂直关系的解析证明
20
作者 詹东安 杨俊茹 刘桦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44-46,64,共4页
对普通剃齿时啮合线与齿面直母线的空间垂直关系进行了数学解析证明,以帮助人们对这一关系加深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剃齿啮合理论打下基础。
关键词 齿 啮合线 渐开螺旋面 渐开线齿轮 齿面直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