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脱水对高温及常温环境中渐增负荷运动时血乳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国强 石河利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热脱水之后,高温、常温及非脱水条件下运动时血乳酸(HLa)的变化。12名身体健康男大学生(非热环境适应者),在以下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功率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测定吸氧量(VO2)、通气量(VE)、...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热脱水之后,高温、常温及非脱水条件下运动时血乳酸(HLa)的变化。12名身体健康男大学生(非热环境适应者),在以下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功率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测定吸氧量(VO2)、通气量(VE)、心率(HR)及直肠温度(Tr):(1)在常温条件下,不进行桑拿浴(N25℃):(2)进行桑拿浴后,在常温条件下(m5℃);(3)进行桑拿浴后,在高温条件下(D4O℃)。结果如下:(uD4O℃渐增负荷运动时,HLa显著性高于D25℃和N25℃,并且渐增负荷运动m5℃时Ma也高于N25℃。但是3种条件下VO2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2)不但N25℃时最大吸氧量(Vqntax)要比o25℃和D40℃高,而且D25℃时VO2max也比D40℃高。N25℃时力竭时间明显长于D25℃和MO℃。结果表明,热脱水之后,高温渐增负荷运动时HIa上升由于活动肌肉的糖元分解增强,而非局部缺氧所致。肝脏清除HLa能力下降也可导致HLa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 高温 乳酸 渐增负荷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增负荷运动中心率与心搏量、心输出量变化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那兰 刘波 陈玉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4-114,共1页
渐增负荷运动中心率与心搏量、心输出量变化关系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春130024)那兰,刘波,陈玉宝适宜的生理负荷是提高人体机能能力、增强体质的重要条件。对一般人来说,用心率控制生理负荷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适宜的... 渐增负荷运动中心率与心搏量、心输出量变化关系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春130024)那兰,刘波,陈玉宝适宜的生理负荷是提高人体机能能力、增强体质的重要条件。对一般人来说,用心率控制生理负荷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适宜的心率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这与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增负荷运动 心率 心搏量 心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取NaHCO_3对渐增负荷运动时血浆胺和乳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国强 石河利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浆胺和血浆乳酸浓度是否受细胞外液碱中毒的影响,以及乳酸阈(LT)和通气闲(VT)也是否受其影响;8名受试者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直至力竭。同时测定吸氧量(VO2)、通气...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浆胺和血浆乳酸浓度是否受细胞外液碱中毒的影响,以及乳酸阈(LT)和通气闲(VT)也是否受其影响;8名受试者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直至力竭。同时测定吸氧量(VO2)、通气量(VE)、血浆乳酸、血浆胺、血液pH、HCO3-及心率(HR)。受试者在两种条件下进行实验:(1)每公斤体重摄取0.3aNaHCOd3(碱中毒组:A);(2)摄取安慰胶囊组(P)。运动前后的血液pH和HCO3-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P组相比较,运动负荷时间及VO2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P组LT时的VO2与VT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LT时的WO2与VT相比较,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P组VT时的VO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LT时的VO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LT明显低于P组,反映了在运动中大量乳酸由肌肉进入血液。A组和P组的血浆胺阈(AMT)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明细胞外碱中毒影响LT而不影响AMT,使LT和VT分离,从而影响LT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碱中毒 渐增负荷运动 NAH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渐增负荷运动与恢复期间肾血流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郝选明 蔡永林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2期28-36,42,共10页
引言根据传统理论运动时全身血流要进行重新分配,即从内脏器官与非运动肌流向运动肌。在内脏器官中,受运动影响血流量变化最大的是肾脏。尽管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数倍,但肾血流在剧烈运动时反而减少至安静值的1/4左右。
关键词 渐增负荷运动 中长跑运动 恢复期 受试者 剧烈运动 内脏器官 理论运动 女子 适应性变化 实验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及儿茶酚胺的变化
5
作者 M.雷曼 张景轼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9-9,共1页
六名健康的男性受试者在跑台上做两种不同的渐增负荷运动。在实验1中,跑台的起始速度为8公里/小时,以后按2公里/小时渐增速度,直到受试者力竭。每一负荷持续3分钟,在两负荷间有30秒的间歇。在实验2中,采用同样的负荷,所不同的是间歇时间... 六名健康的男性受试者在跑台上做两种不同的渐增负荷运动。在实验1中,跑台的起始速度为8公里/小时,以后按2公里/小时渐增速度,直到受试者力竭。每一负荷持续3分钟,在两负荷间有30秒的间歇。在实验2中,采用同样的负荷,所不同的是间歇时间为30分钟。在实验1、2中皆进行血乳酸、儿茶酚胺的测定,另在实验2中的30分钟间歇末也测定了这两个指标。心率及吸氧量仅在实验1中测定。受试者的最大耗氧量为57±6毫升/公斤/分。当负荷较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实验 渐增负荷运动 血乳酸 儿茶酚胺 极限负荷 两个指标 最大耗氧量 起始速度 间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渐增负荷运动与恢复期间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6
作者 郝选明 蔡永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6-47,共2页
作者对肾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有关问题作了专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有新的发现(以往认为,随运动强度加大,肾血流量递减,而现在实验中观察到,随负荷强度递增,肾血流量也同步上升)。
关键词 肾血流动力学 中长跑运动 渐增负荷运动 肾血流量 恢复期 营养性血流 女子 受试者 适应性变化 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渐增负荷状态下动脉血压与心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强大平 段文杰 +1 位作者 杨建昌 郝选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4期53-59,共7页
众所周知,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机能状态的优劣是评价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水平高低的一项有效的科学指标。心率和动脉血压又是影响心血管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由于测试方法简便实用,引起了许多体育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受试者 渐增负荷运动 恢复速度 变化特点 动脉血压 中长跑运动 收缩能力 收缩压 变化特征 运动员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血乳酸无氧阈及其相应强度进行固定负荷运动的探讨
8
作者 刘善云 陈家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对35名受试者做渐增负荷运动,并对其中的8名受试者,进行固定负荷运动。探讨了血乳酸浓度及有关气体代谢参数的变化。其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渐增负荷中,个体AT值均低于4mM/L血乳酸阈值,8名受试者以个体AT相应强度运动了较长时间未发生... 本文对35名受试者做渐增负荷运动,并对其中的8名受试者,进行固定负荷运动。探讨了血乳酸浓度及有关气体代谢参数的变化。其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渐增负荷中,个体AT值均低于4mM/L血乳酸阈值,8名受试者以个体AT相应强度运动了较长时间未发生疲劳,而以4mM/L血乳酸阈值强度运动时,导致了乳酸浓度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渐增负荷运动 代谢参数 血乳酸值 力竭 负荷运动 血乳酸浓度 耐力训练 无氧阈 阈值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球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无氧阈及主观感觉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肖国强 马冀平 梁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2-86,共5页
研究目的是测定优秀男女手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最大无氧功率及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探讨性别对手球运动员无氧阈及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手球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为502±52ml/kgmi... 研究目的是测定优秀男女手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最大无氧功率及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探讨性别对手球运动员无氧阈及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手球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为502±52ml/kgmin(男子)、451±32ml/kgmin(女子),无氧阈为423±47ml/kgmin(男子)、369±34ml/kgmin(女子)。手球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无氧阈与耐力成绩密切相关,后者大于前者。同时最大无氧功率与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密切相关。同样与无氧阈相关大于最大吸氧量。因此,提高无氧阈对于手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具有重要意义。手球运动员无氧阈时的主观感觉男子137±06、女子138±07。不受性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吸氧量 无氧阈 主观感觉 渐增负荷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手球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无氧阈及主观感觉的探讨
10
作者 肖国强 马翼平 梁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9-92,共2页
受试者是广东省手球运动员男子12名、女子14名。每个受试者使用活动跑道完成渐增负荷运动。最大吸氧量(VO<sub>2</sub>max)的判断通过以下3种情况:(1)吸氧量不再继续增加而出现平台。(2)呼吸商大于1.10。(3)心率大... 受试者是广东省手球运动员男子12名、女子14名。每个受试者使用活动跑道完成渐增负荷运动。最大吸氧量(VO<sub>2</sub>max)的判断通过以下3种情况:(1)吸氧量不再继续增加而出现平台。(2)呼吸商大于1.10。(3)心率大于180次/分。当3种情况中任何2种情况出现时可确定为最大吸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吸氧量 手球运动 无氧阈 主观感觉 渐增负荷运动 体育系 判断标准 二氧化碳排除 华南师范大学 呼吸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儿运动员的心率转折点与通气无氧阈之关系
11
作者 马力宏 李少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13,共6页
本文对25名少儿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BrP)进行了测定,发现:BrP以及VAnT时的心率高度相关,当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无氧阈用绝对值表示时,二者的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尽管BrP与VAnT对耐力训练的反应时程不同,但短期耐力训练后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依... 本文对25名少儿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BrP)进行了测定,发现:BrP以及VAnT时的心率高度相关,当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无氧阈用绝对值表示时,二者的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尽管BrP与VAnT对耐力训练的反应时程不同,但短期耐力训练后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依旧存在。结果表明:BrP可认为是一较可靠、重复性较高的指标。但它与VAnT的关系是非因果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运动 短期耐力训练 通气无氧阈 受试者 转折点 儿童少年 训练强度 儿少运动 渐增负荷运动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跑及短跑运动员的无氧阈、氧亏及吸氧量的反应时程
12
作者 矢野德郎 马力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25-25,共1页
中跑和长跑运动员各6名,短跑运动员4名进行渐增负荷运动和稳态运动。我们对三组受试者的无氧阈(AT)在无氧阈时的氧亏(AT—O<sub>2df</sub>)以及吸氧量的时程(T)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三个参数间的关系,其结果如下: 1、无... 中跑和长跑运动员各6名,短跑运动员4名进行渐增负荷运动和稳态运动。我们对三组受试者的无氧阈(AT)在无氧阈时的氧亏(AT—O<sub>2df</sub>)以及吸氧量的时程(T)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三个参数间的关系,其结果如下: 1、无氧阈时的吸氧量值以长跑运动员最高。其次为中跑运动员,短跑选手最低。除以公斤体重后以及用%Vo<sub>2max</sub>表示时,其值的大小顺序亦是如此。2、长跑运动员单位体重的AT—O<sub>2df</sub>与中跑运动员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阈 短跑运动 长跑运动 吸氧量 中跑运动 中长跑 渐增负荷运动 氧亏 受试者 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心率转折点间接确定无氧阈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力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11-13,共3页
无氧阈(通气阈V<sub>AT</sub>)较最大摄氧量(Vo<sub>2max</sub>)对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影响更大(Scott等人,1983),而且依照个体无氧阈安排训练强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能力(Mclellan和Skinner,198... 无氧阈(通气阈V<sub>AT</sub>)较最大摄氧量(Vo<sub>2max</sub>)对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影响更大(Scott等人,1983),而且依照个体无氧阈安排训练强度可以有效地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能力(Mclellan和Skinner,1981)。然而,由于无氧阈的测定始终限制在实验室内,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受到应有重视。1982年意大利学者Francesco、Conloni等人提出:在田径场上用逐增跑速而获得的心率转折点(Brp)可间接确定无氧阈。以后,另一些学者在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中也发现了心率转折点与无氧阈的关系(杨静宜,1984,Ribeiro等人1985)。值得注意的是:文献中所报导的实验对象多为有训练或无训练的成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无氧阈 转折点 渐增负荷运动 运动 最大摄氧量 训练强度 受试者 有氧能力 少年儿童 通气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转折点可能和无氧阈而非有氧阈相一致
14
作者 雷贝罗 张景轼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13-13,共1页
Conconi等人最近指出:心率在渐增负荷中的转折点是较理想的推测有氧阈的指标。而我们认为:说它是无氧阈的推测指标则更为恰当些。为了验证我们的看法,我们对11名体质状况不同的受试者进行了测定。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渐增负荷运动。... Conconi等人最近指出:心率在渐增负荷中的转折点是较理想的推测有氧阈的指标。而我们认为:说它是无氧阈的推测指标则更为恰当些。为了验证我们的看法,我们对11名体质状况不同的受试者进行了测定。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渐增负荷运动。记录每分钟心率。每分钟采一血样以测定血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当用功率(瓦)表示时,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下:有氧阈与无氧阈r=0.92;有氧阈与心率转折点r=0.89;无氧阈与心率转折点r=0.97.有氧阈时的功率(166.4±52.6W)显著低于心率转折点时的功率(234.5±69.5W),而无氧阈时的功率(240.0±67.1W)与心率转折点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点 显著差异 无氧阈 有氧阈 心率 受试者 渐增负荷运动 功率 血乳酸含量 体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积分肌电图测得的无氧阈和疲劳阈及其相互关系
15
作者 刘善云 陈家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由IEMG测得的无氧阈与疲劳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阐明由IEMG无损伤测定无氧阈和疲劳阈的可靠性及其实用意义。
关键词 受试者 无氧阈 积分肌电图 渐增负荷运动 肌纤维 有氧耐力训练 运动强度 长时间 运动负荷强度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理代谢条件测定的通气无氧阈的比较
16
作者 王建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37-39,共3页
一、前言自1973年,Wasserman等提出用测定通气变化来确定无氧代谢阈的方法以来,各国学者对通气阈的研究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研究的课题涉及测量通气阈的可行性、重复性,通气阈与乳酸无氧阈的相关,通气阈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及对有心肺... 一、前言自1973年,Wasserman等提出用测定通气变化来确定无氧代谢阈的方法以来,各国学者对通气阈的研究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研究的课题涉及测量通气阈的可行性、重复性,通气阈与乳酸无氧阈的相关,通气阈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及对有心肺疾病的受试者的通气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阈 受试者 通气无氧阈 生理代谢 渐增负荷运动 心肺疾病 测定 运动成绩 血乳酸含量 无氧代谢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岁儿童的有氧耐力
17
作者 高增谦 张国栋 +1 位作者 李玉琳 陈家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15-18,共4页
最大吸氧量是评定人体有氧耐力水平和心肺机能的重要指标。对10岁儿童进行有氧耐力研究可评定发育水平、体质状况、运动能力,对运动选材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63名10岁儿童进行了有氧耐力研究,为运动训练机能评定和运动选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渐增负荷运动 提供依据 肺通气量 有氧耐力训练 人体 儿童 最大吸氧量 运动选材 心肺机能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总目录
1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关键词 体育学院学报 中长跑运动 体育院校 体育专业 跳远运动 教学内容 男子标枪运动 总目录 体育教学与训练 渐增负荷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