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变型磁绝缘线振荡器色散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冬 邢庆子 +1 位作者 黄峰 邓景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3-626,共4页
渐变型同轴慢波结构是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核心部分。从Maxwell方程和Floquet定理出发,导出了渐变型磁绝缘线振荡器TM模式色散曲线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下色散曲线的变化规律,为渐变段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渐变型磁绝缘线振荡器 色散特性 慢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孙会芳 董志伟 姜幼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20-1224,共5页
 综合两种现有磁绝缘线振荡器的优点,对器件进行改进,将双渐变结构、轭流片和阻抗渐变三种增大功率的机制综合考虑,利用二维半全电磁PIC程序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新的改进型磁绝缘线振荡器,当外加电压为550kV,电流为35kA左右时,在L...  综合两种现有磁绝缘线振荡器的优点,对器件进行改进,将双渐变结构、轭流片和阻抗渐变三种增大功率的机制综合考虑,利用二维半全电磁PIC程序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新的改进型磁绝缘线振荡器,当外加电压为550kV,电流为35kA左右时,在L波段获得了6GW的峰值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线振荡器 渐变结构 阻抗渐变 轭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磁绝缘线振荡器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会芳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7-801,共5页
运用2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综合硬管磁绝缘线振荡器和渐变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优点,设计了具有较易起振和较高效率L波段磁绝缘线振荡器。在普通L波段MILO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将磁绝缘二极管设计为轴向,即绝缘... 运用2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综合硬管磁绝缘线振荡器和渐变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优点,设计了具有较易起振和较高效率L波段磁绝缘线振荡器。在普通L波段MILO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将磁绝缘二极管设计为轴向,即绝缘磁场主要由阴极端面发射的电流提供,二极管间隙为2.2cm;二是增加慢波结构叶片数目,加入渐变叶片结构,形成渐变MILO模型,叶片总数为13。并针对矩形和具有慢上升前沿的脉冲电压波形分别进行了输出腔、叶片等的优化。两种优化模型在输入电压500600kV时,在L波段都获得输出周期平均功率超过5GW、效率大于20%的微波输出。并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射频击穿的问题,提出采用对扼流片尖端进行倒角处理以降低场强。模拟表明,该方法对输出功率和效率影响不大,但有效减小了击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渐变结构 绝缘线振荡器 射频击穿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端面发射高效率磁绝缘线振荡器
4
作者 何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3-888,共6页
建立了磁绝缘线振荡器自磁绝缘的理论模型,给出了磁绝缘电流计算公式。然后给出了非线性稳态的最大轮辐电流计算公式,并据此分析了负载限制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最大效率。提出一种新型的端面发射型磁绝缘线振荡器,在二极管电压590kV,二... 建立了磁绝缘线振荡器自磁绝缘的理论模型,给出了磁绝缘电流计算公式。然后给出了非线性稳态的最大轮辐电流计算公式,并据此分析了负载限制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最大效率。提出一种新型的端面发射型磁绝缘线振荡器,在二极管电压590kV,二极管电流为55.47kA情况下,粒子模拟得到周期平均功率6.1GW左右,工作主频为1.24GHz,束波转换效率18.64%左右。端面发射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效率比负载限制型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最大效率提高6%左右。端面发射的电流不参与束波互作用,由于端面发射的电流比较小,在总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参与束波互作用的电流增多,从而提高了效率。最后分析了角向磁场的分布以及自磁绝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发射绝缘线振荡器 高效率 绝缘 轮辐电流 束波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