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潜在渍害日指数的小麦渍害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钰瑾 熊勤学 +1 位作者 胡佩敏 任菲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0-668,共9页
针对目前作物渍害大范围预报不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作物可能渍害预报指标前期累积降雨指数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土壤类型等成灾因子影响的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概念,并给出了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的计算模型;... 针对目前作物渍害大范围预报不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作物可能渍害预报指标前期累积降雨指数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土壤类型等成灾因子影响的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概念,并给出了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的计算模型;运用监利县12个观测点2014-2016年渍害监测数据计算出公式中的参数,同时对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既是影响渍害成因的综合因子,也是反映土壤水分空间差异的特征量,它和土壤吸力与土壤水分关系相似,有明显的吸湿过程和脱湿过程,即当土壤水分减少时,潜在渍害日指数比较低,而当土壤水分增加到相同的值时,潜在渍害日指数普遍偏高。监利县夏收作物受渍指标:当农田地下水位埋深小于60 cm、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5 d滑动均值高于65 mm的持续期大于5 d时,夏收作物受到轻度渍害;当持续期大于12 d时受到中度渍害;持续期20 d以上时受到重度渍害;渍害发生后,当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小于40 mm时,渍害结束。利用这一预报预警指标对在2017-2019年监利县进行预测验证,22次渍害过程中,有17次准确,3次漏报,2次误报,表明用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进行渍害预报预警是比较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潜在指数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苗期小麦耐渍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7
2
作者 蔡博伟 田文涛 王晓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了寻找简易快速的小麦耐渍品种筛选方法和初步筛选芽苗期耐渍的小麦品种(系),以来源于不同麦区的155份推广品种和小麦高代品系为材料,在芽苗期进行人工模拟渍害处理,以正常水分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的发芽率、单株质量、根系质... 为了寻找简易快速的小麦耐渍品种筛选方法和初步筛选芽苗期耐渍的小麦品种(系),以来源于不同麦区的155份推广品种和小麦高代品系为材料,在芽苗期进行人工模拟渍害处理,以正常水分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的发芽率、单株质量、根系质量,并计算单株渍害指数(PWI)和根系渍害指数(RWI),比较芽苗期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抗渍能力。结果表明,对于渍害后发芽率降低百分点(DPP值)为0的品种,用PWI判断耐渍性,10.0以下为耐渍性强的品种;对于渍害后0<DPP值≤40个百分点的品种,其芽苗期渍害后发芽率降幅(DG)和RWI显著相关,DG在6.0%以下、RWI在10.0以下的品种(系)耐渍性强,DG≤6.0%是初步判断耐渍性的最适指标;对于渍害后DPP值大于40个百分点的品种(系),DPP值是芽苗期受渍害严重的指示指标;初步筛选出芽苗期耐渍性强的品种(系)28个,分别是渍害后DPP值为0、PWI在10.0以下的郑麦9023、宁麦17、襄麦55等17个品种(系),以及DG在6.0%以下且RWI在10.0以下的镇麦5号、晋麦91、郑麦2956等11个品种(系)。濮麦9号、西农957、CP93-10-3-2、郑麦7698等4个品种(系)的芽苗期耐渍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芽苗期 渍害指数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花期渍水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国强 张建涛 +3 位作者 胡峰 周萌 陈丹丹 郑国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8,共8页
为探究盛花期渍水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氮素吸收的影响,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2种耐湿性不同的品种郑芝13和郑98N09为材料,研究了盛花期渍水持续时长(0,12,24,36 h)对芝麻植株氮含量、氮积累量及各器官氮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 为探究盛花期渍水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氮素吸收的影响,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2种耐湿性不同的品种郑芝13和郑98N09为材料,研究了盛花期渍水持续时长(0,12,24,36 h)对芝麻植株氮含量、氮积累量及各器官氮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推进,两品种4个处理茎秆、蒴果壳氮含量逐渐降低,而叶片氮含量逐渐增加,至出苗后40 d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两品种茎秆、叶片、蒴果壳氮积累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即出苗61 d之前逐渐增加,之后逐渐下降。两品种单株氮积累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加。于出苗后61,90 d,两品种W12h、W24h和W36h处理茎秆氮含量均大于CK,而叶片、蒴果壳氮含量均低于CK。于出苗后61,90 d,两品种茎秆氮积累量均表现为W12h>W24h>CK>W36h,而叶片、蒴果壳和单株氮积累量大小顺序均为CK>W12h>W24h>W36h。于成熟期,郑芝13和郑98N094个处理茎秆、叶片、蒴果壳、籽粒和单株氮积累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各器官(郑芝13蒴果壳氮素分配比例除外)分配比例也达到显著差异。正常生长情况下(CK),郑芝13和郑98N09籽粒氮素积累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51.29%,53.04%,其次为蒴果壳>茎秆>叶片。随渍水时长增加,两品种叶片、蒴果壳、籽粒和单株渍害指数逐渐增加。在4个器官中,渍水对两品种叶片影响最大,其次为籽粒,单株受影响最小。在渍水时长相同时,耐湿品种郑98N09各器官(茎秆除外)的渍害指数小于不耐湿品种郑芝13。综上,盛花期渍水提高了芝麻茎秆氮含量,降低了叶片和蒴果壳氮含量,降低了成熟期芝麻各器官及单株氮积累量。随渍水持续时间增加,茎秆和籽粒分配比例逐渐增加,而叶片和蒴果壳分配比例逐渐降低。受渍水影响,芝麻各器官和单株的渍害指数逐渐增大。叶片和蒴果壳的渍害指数均大于茎秆和籽粒。渍害对不同耐湿品种氮素吸收、积累分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耐湿性品种郑98N09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要优于不耐湿品种郑芝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盛花期 氮素积累与分配 渍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