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清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尹丹 韩娇娇 +1 位作者 谢奇慧 王艳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 目的探究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变化和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温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复合保温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0.5 h、1.0 h、2.0 h和术后的体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7%,与对照组的16.00%相比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中正常体温,预防术后发生低体温,缩短患者清醒所需时间,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措施 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手术 体温变化 清醒时间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在无痛人流中与孕妇年龄体重及清醒时间关系
2
作者 周庆九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455-456,共2页
人工流产是根据妊娠的周期采用吸宫术或钳刮术等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将麻醉技术引入人流术,可减轻孕妇的恐惧和精神紧张,并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施术条件.本科无痛人流手术采用人工负压法,通过对450例人流手术用药过程观察,旨在探讨丙泊酚... 人工流产是根据妊娠的周期采用吸宫术或钳刮术等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将麻醉技术引入人流术,可减轻孕妇的恐惧和精神紧张,并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施术条件.本科无痛人流手术采用人工负压法,通过对450例人流手术用药过程观察,旨在探讨丙泊酚、芬太尼的用量与孕妇年龄、体重及清醒时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6~11月自愿要求无痛人流,5~10周妊娠的早孕妇女450例,年龄17~44岁,体重一般没有限制,ASA I^II级,术前血常规、心电图、胸透均正常,既往无心、肺、肝肾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哮喘、上呼吸道疾病等手术禁忌证,术前妇科检查无人流禁忌证,按年龄分为A、B、C、D、E五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流手术 孕妇年龄 清醒时间 芬太尼 丙泊酚 时间关系 体重 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温管理对全身麻醉下行肝脏和胆囊手术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欧阳画慧 刘晓 +3 位作者 刘雁 肖扬帆 袁敏 陈融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体温管理对全身麻醉下行肝脏和胆囊手术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在全身麻醉下行肝脏和胆囊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温护理,... 目的探究体温管理对全身麻醉下行肝脏和胆囊手术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在全身麻醉下行肝脏和胆囊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保温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性体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体温、麻醉复苏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毕、入麻醉复苏室时和出麻醉复苏室时,观察组的围手术期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低体温、寒战和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体温管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促进其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管理 全身麻醉 清醒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苏仑用于全麻喉显微外科手术后催醒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丽 李天佐 +1 位作者 王砚华 林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6期381-382,391,共3页
目的佳苏仑用于全麻喉显微外科手术后催醒,观察患者清醒时间、清醒程度及药物副作用。方法45例喉显微手术患者,随机分A、B、C三组。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快速诱导插入6.0导管,术中吸入异氟醚、氧化亚氮、氧维持... 目的佳苏仑用于全麻喉显微外科手术后催醒,观察患者清醒时间、清醒程度及药物副作用。方法45例喉显微手术患者,随机分A、B、C三组。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快速诱导插入6.0导管,术中吸入异氟醚、氧化亚氮、氧维持。A、B两组琥珀胆碱、C组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术毕,大流量纯氧洗肺5分钟后,A组生理盐水5ml,B组佳苏仑1~1.5mg/kg,C组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佳苏仑1mg~1.5mg/kg。观察清醒时间;用佳苏仑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恢复室5、10、15、20、30分钟镇静评分。结果B、C两组清醒时间短于A组(P<0.05);给佳苏仑后C组SBP、DBP均有升高(P<0.05);恢复室镇静评分5分钟C组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佳苏仑用于喉显微外科手术患者能有效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苏仑 显微外科手术 清醒时间 全麻 催醒 患者 术后 阿托品 镇静 S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在心房纤颤直流同步电复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苗俊东 孙晓斐 +3 位作者 艾克木 郝丽 张凤兰 刘建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在心房纤颤直流同步电复律术中诱导睡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心房纤颤住院性电复律的患者共计127例,分为二组:依托咪酯组和地西泮组。其中依托咪酯84例,地西泮组43例。诱导睡眠方法: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20mg(10ml)静...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在心房纤颤直流同步电复律术中诱导睡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心房纤颤住院性电复律的患者共计127例,分为二组:依托咪酯组和地西泮组。其中依托咪酯84例,地西泮组43例。诱导睡眠方法: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20mg(10ml)静脉缓注,至入深睡眠状态,停止注射,记录用药剂量;地西泮组:地西泮20mg静脉缓注至深睡眠状态,无效则逐渐增加地西泮量至入深睡眠状态。观察药物剂量、诱导睡眠时间、复律后清醒时间、复律时心律失常、复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如抽动,呼吸抑制,谵妄,喉部痉挛、静脉炎等)。结果依托咪酯与地西泮对患者复律前后血压心率影响无差异,依托咪酯诱导睡眠时间(3.90±1.26)min远短于地西泮组(13.07±3.41)min,二组比较P<0.001。复律后清醒时间(5.44±2.37)min远短于地西泮组(28.75±13.62)min,二组比较P<0.001,依托咪酯组静脉炎发生率(1.2%)明显低于地西泮组(20.9%),二组比较P<0.001。依托咪酯组抽动7例(8.4%),未经处理观察2min后自行消失。结论依托咪酯用于心房纤颤直流同步电复律术中诱导睡眠时快速有效,作用时间及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心房纤颤 直流电复律 诱导睡眠 清醒时间 复律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麻醉方法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吴颖川 王祖音 黄绍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37例,随机分成全凭静脉全麻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两组诱导方法相同,分别采用异丙酚和异氟醚、笑气吸入维持麻醉,两组均采用氯...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37例,随机分成全凭静脉全麻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两组诱导方法相同,分别采用异丙酚和异氟醚、笑气吸入维持麻醉,两组均采用氯化琥珀胆碱静脉滴注维持肌松。手术过程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血压,心率波动明显,术中呛咳发生率高(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清醒时间短。结论静脉诱导,吸入维持的复合全麻是支撑喉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下 方法比较 手术麻醉 喉显微 支撑喉镜手术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脉搏血氧饱和度 静吸复合全麻 氯化琥珀胆碱 方法选择 静脉全麻 诱导方法 维持麻醉 笑气吸入 静脉滴注 手术过程 清醒时间 静脉诱导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肢体被动活动对全麻患者恢复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红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被动活动全麻恢复期患者下肢对缓解术中躁动及其他不良情况的效果。方法将全麻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根据手术拔管时间在全麻开始2h、3h、4h、手术结束前由巡回护士为患者做一系列下肢被动活动,对照... 目的探讨被动活动全麻恢复期患者下肢对缓解术中躁动及其他不良情况的效果。方法将全麻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根据手术拔管时间在全麻开始2h、3h、4h、手术结束前由巡回护士为患者做一系列下肢被动活动,对照组患者则不做任何被动活动。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采取下肢被动活动,有利于减轻患者恢复期躁动,使患者感觉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恢复期 躁动 被动活动 清醒时间 拔管时间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异丙酚靶控输注与插管静吸全麻于乳癌根治术的比较
8
作者 周煦燕 孙建良 +3 位作者 俞丹红 屠海林 黄冰 陆雅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8期876-877,共2页
关键词 异丙酚靶控输注 乳癌根治术 静吸全麻 喉罩通气 插管 清醒时间 血液动力学 麻醉方法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性人工流产2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无痛性人工流产 芬太尼 异丙酚 疗效观察 清醒时间 术前禁食 手术时间 血氧饱和度 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术中应用电热垫保温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佳莹 端莉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电热垫应用于口腔癌根治术患者的保温效果,以减少围术期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此次研究于本院内部选取60例口腔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温垫组(30例),对照组采用棉... 目的探讨医用电热垫应用于口腔癌根治术患者的保温效果,以减少围术期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方法此次研究于本院内部选取60例口腔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温垫组(30例),对照组采用棉被保暖,温垫组采用医用电热垫保暖,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中心体温;术毕记录患者的出血量、清醒时间及术后皮瓣情况。结果温垫组在术后1 h、3 h、6 h及术后的体温值均高于对照组;低体温的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53.3%);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早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电热垫的应用可提供围术期良好的体温保护,减少围术期轻度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提高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热垫 口腔癌 体温保护 出血量 清醒时间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伟 张建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56-158,164,共4页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纳洛酮治疗,研究组予以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纳洛酮治疗,研究组予以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分,检测血浆氧自由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清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血浆氧自由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氧自由基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浆氧自由基水平,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利于利于保护机体功能;同时可显著缩短清醒时间,促进患者意识状态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醇中毒 昏迷期 纳洛酮 维生素B1 临床疗效 清醒时间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 血浆氧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宫腔镜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青娥 成丹枫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在宫腔镜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11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施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55例,施行异丙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麻醉)。比较... 目的探究在宫腔镜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11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施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55例,施行异丙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清醒时间、异丙酚用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2 h、4 h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更佳的麻醉效果,更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异丙酚使用剂量,且苏醒更快,术后痛感更小,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麻醉 异丙酚 酮咯酸氨丁三醇 清醒时间 疼痛评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纳洛酮用于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吸氧、利尿、催吐、洗胃等)... 目的研究纳洛酮用于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吸氧、利尿、催吐、洗胃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昏迷评分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兴奋期时间、共济失调期时间、昏迷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为(7.28±1.25)h短于对照组患者(9.56±1.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48 h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为(12.26±1.35)、(13.27±1.2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8±1.21)、(11.28±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清醒,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 临床症状 清醒时间 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马西尼用于静吸复合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邝昆合 郑德志 +1 位作者 江进红 李显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究氟马西尼用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静吸复合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经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催醒,... 目的探究氟马西尼用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静吸复合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经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催醒,观察组给予氟马西尼静脉注射催醒。比较两组呼唤睁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给药后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唤睁眼时间(5.75±1.15)min、清醒时间(7.11±1.56)min及拔管时间(10.44±2.2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8±2.26)、(13.26±2.26)、(18.26±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5、30 min,观察组MAP低于对照组,HR、S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术后应用氟马西尼干预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催醒 氟马西尼 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 清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5
作者 姚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3S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纳洛酮,0.8mg/次,1次/d,静滴。治疗组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纳洛酮,0.8mg/次,1次/d,静滴。治疗组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清醒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清醒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丹红注射液 纳洛酮 清醒时间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氯胺酮应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16
作者 戴载深 《现代医院》 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 观察小儿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 74例ASAⅠ级门诊小型择期小儿手术 ,随机分为Ⅰ组 (异丙酚 -氯胺酮组 )及Ⅱ组 (咪唑安定 -氯胺酮组 ) ,每组 37例。观察诱导前及术中MAP、HR、SpO2 、麻醉起效时... 目的 观察小儿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 74例ASAⅠ级门诊小型择期小儿手术 ,随机分为Ⅰ组 (异丙酚 -氯胺酮组 )及Ⅱ组 (咪唑安定 -氯胺酮组 ) ,每组 37例。观察诱导前及术中MAP、HR、SpO2 、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术后留观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术中呼吸、循环基本稳定 ,Ⅱ组HR较麻醉前增快 (P <0 . 0 1) ;Ⅰ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Ⅱ组 (P <0 . 0 5 )。结论 异丙酚 -氯胺酮静脉维持麻醉对小儿门诊小手术的生理干扰较小 ,清醒快 ,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麻醉 观察 不良反应 门诊手术 清醒时间 结论 目的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肺性脑病中的治疗作用观察
17
作者 吴杰 林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1期1158-1158,共1页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肺性脑病 治疗作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心脑血管药物 双重作用机制 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观察 低氧血症 清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氯胺酮分别用作小儿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观察
18
作者 王晓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21期19-19,共1页
本文将异丙酚作为小儿硬膜外 麻醉辅助用药,与氟胺酮相比较,观 察入睡清醒时间、心血管反应以及术 后并发症等情况。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小儿 硬膜外麻醉 麻醉辅助用药 硬膜外 术后并发症 心血管反应 清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