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东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均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扫描(MRI)确诊为脑梗死病人,依据随机化分组,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在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规范护理康复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药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均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扫描(MRI)确诊为脑梗死病人,依据随机化分组,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在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规范护理康复的基础上,分为治疗组(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4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40例,治疗方法参照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专题讨论会通过的“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动态观察,参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关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疗效评价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中风
清瘀通塞汤
电刺激小脑顶核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东运
机构
宁海县中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91-129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均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扫描(MRI)确诊为脑梗死病人,依据随机化分组,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在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规范护理康复的基础上,分为治疗组(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4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40例,治疗方法参照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专题讨论会通过的“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动态观察,参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关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疗效评价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
关键词
缺血中风
清瘀通塞汤
电刺激小脑顶核
随机对照研究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Qingyu Tongse Prescription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randomizational control stud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瘀通塞汤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袁东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