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背对背进行文献的筛选与资料的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4.1、Stata15.1、ITC,以及R软件的gemtc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研究,结果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苦碟子注射液(OR=5.02,95%CI为3.26~7.74,P<0.00001),清开灵注射液(OR=4.05,95%CI为1.98~8.28,P<0.00001),醒脑静注射液(OR=3.49,95%CI为2.73~4.47,P<0.000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最佳。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苦碟子注射液(MD=-3.24,95%CI为-4.52~-1.97,P<0.00001);清开灵注射液(MD=-4.04,95%CI为-7.32~-0.76,P=0.02);醒脑静注射液(MD=-3.86,95%CI为-4.66~-3.05,P<0.000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醒脑静联合西医常规效果佳。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苦碟子注射液(MD=11.66,95%CI为5.74,17.59,P=0.0001);醒脑静注射液(MD=10.88,95%CI为4.94,16.83,P=0.0003);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二者比较,疗效相当(P=0.89>0.05)。结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与西医常规联用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疗效排序各异,可能与纳入研究质量偏低有关,后续仍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公...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公开发表的有关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信息、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不同对照药品、不同用药天数、不同年龄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6篇(37项对照研究),总样本量3917例。Meta分析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3.50%)低于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1,95%CI为0.24~0.40,Z=9.07,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利巴韦林亚组(P<0.00001)、用药天数≤5 d亚组(P<0.0001)和>5 d亚组(P=0.0005)以及儿童亚组(P<0.00001)中,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利巴韦林(P<0.00001)、炎琥宁(P=0.01)、痰热清(P=0.02)、双黄连(P=0.001)、头孢曲松(P=0.01)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好;与炎琥宁、痰热清比较,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安全性方面没有显著优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背对背进行文献的筛选与资料的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4.1、Stata15.1、ITC,以及R软件的gemtc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研究,结果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苦碟子注射液(OR=5.02,95%CI为3.26~7.74,P<0.00001),清开灵注射液(OR=4.05,95%CI为1.98~8.28,P<0.00001),醒脑静注射液(OR=3.49,95%CI为2.73~4.47,P<0.000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最佳。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苦碟子注射液(MD=-3.24,95%CI为-4.52~-1.97,P<0.00001);清开灵注射液(MD=-4.04,95%CI为-7.32~-0.76,P=0.02);醒脑静注射液(MD=-3.86,95%CI为-4.66~-3.05,P<0.00001);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且醒脑静联合西医常规效果佳。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苦碟子注射液(MD=11.66,95%CI为5.74,17.59,P=0.0001);醒脑静注射液(MD=10.88,95%CI为4.94,16.83,P=0.0003);分别与西医常规联用,均优于单用西医常规;二者比较,疗效相当(P=0.89>0.05)。结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与西医常规联用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疗效排序各异,可能与纳入研究质量偏低有关,后续仍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