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作为清洁背景地区研究POPs迁移规律的合理性分析
1
作者
刘洪波
刘瑞兵
+1 位作者
张利锋
李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80,共5页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壤中POPs的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MS-MS方法测定POPs在该地区土壤中的含量,其中PCBs含量范围为0.046-1.14ng/g,DDT含量范围为0.42-8.88ng/g,HCH含量范围为0-56.61ng/g,HCB含量范围为7.77-28.41ng/g,并与它们在世界其他...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壤中POPs的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MS-MS方法测定POPs在该地区土壤中的含量,其中PCBs含量范围为0.046-1.14ng/g,DDT含量范围为0.42-8.88ng/g,HCH含量范围为0-56.61ng/g,HCB含量范围为7.77-28.41ng/g,并与它们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含量进行比较,论证了其作为清洁对照区研究POPs迁移规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清洁背景
地区
POPS
迁移规律
合理性
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圳秋冬季大气新粒子生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宣鹏
曹礼明
+2 位作者
唐梦雪
黄晓锋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第9期4815-4824,共10页
以2022年10~12月深圳颗粒物数浓度观测为基础,探究了深圳秋冬季新粒子生成(NPF)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观测期间非NPF天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09×10^(4)个/cm^(3),NPF天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57×10^(4)个/cm^(3),非NPF天颗粒物...
以2022年10~12月深圳颗粒物数浓度观测为基础,探究了深圳秋冬季新粒子生成(NPF)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观测期间非NPF天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09×10^(4)个/cm^(3),NPF天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57×10^(4)个/cm^(3),非NPF天颗粒物数浓度整体低于NPF天;深圳NPF事件呈现低成核速率、低生长速率和低凝结汇的特征,与国内外清洁、沿海地区较为一致;进一步以凌晨至清晨时段(0:00~9:00)凝结汇均值是否大于0.02s^(-1)为标准,将NPF天分为清洁背景与污染背景,发现污染背景下NPF天的日间边界层抬升与风速显著增加为新粒子生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且污染背景下太阳辐射相较于清洁背景更为强烈;发现活跃的光化学反应是深圳秋冬季NPF事件的主要驱动力,高温、强太阳辐射、低湿与高凝结汇、低风速分别控制着新粒子的生成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粒子生成(NPF)
清洁背景
污染
背景
特征参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作为清洁背景地区研究POPs迁移规律的合理性分析
1
作者
刘洪波
刘瑞兵
张利锋
李勇
机构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8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03CB415002)
文摘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土壤中POPs的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MS-MS方法测定POPs在该地区土壤中的含量,其中PCBs含量范围为0.046-1.14ng/g,DDT含量范围为0.42-8.88ng/g,HCH含量范围为0-56.61ng/g,HCB含量范围为7.77-28.41ng/g,并与它们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含量进行比较,论证了其作为清洁对照区研究POPs迁移规律的合理性。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清洁背景
地区
POPS
迁移规律
合理性
MS-MS
Keywords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WoLong
Pure background areas
POPs
Transfer law
Rationality
MS/MS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秋冬季大气新粒子生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宣鹏
曹礼明
唐梦雪
黄晓锋
何凌燕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2025年第9期4815-482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701002)。
文摘
以2022年10~12月深圳颗粒物数浓度观测为基础,探究了深圳秋冬季新粒子生成(NPF)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观测期间非NPF天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09×10^(4)个/cm^(3),NPF天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57×10^(4)个/cm^(3),非NPF天颗粒物数浓度整体低于NPF天;深圳NPF事件呈现低成核速率、低生长速率和低凝结汇的特征,与国内外清洁、沿海地区较为一致;进一步以凌晨至清晨时段(0:00~9:00)凝结汇均值是否大于0.02s^(-1)为标准,将NPF天分为清洁背景与污染背景,发现污染背景下NPF天的日间边界层抬升与风速显著增加为新粒子生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且污染背景下太阳辐射相较于清洁背景更为强烈;发现活跃的光化学反应是深圳秋冬季NPF事件的主要驱动力,高温、强太阳辐射、低湿与高凝结汇、低风速分别控制着新粒子的生成和损失.
关键词
新粒子生成(NPF)
清洁背景
污染
背景
特征参数
影响因素
Keywords
new particle formation
clean environment
pollute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作为清洁背景地区研究POPs迁移规律的合理性分析
刘洪波
刘瑞兵
张利锋
李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圳秋冬季大气新粒子生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宣鹏
曹礼明
唐梦雪
黄晓锋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