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1
-
-
作者
吴珍汉
季长军
王涛
刘志伟
赵珍
王茜
陈云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7-1477,共11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855,DD20230315)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项目(编号SMDZ-2022ZD-8,SMDZ-2021-1)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24A20597)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24ZD1001005)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XZ202401YD0006,XZ202403ZY0040)联合资助的成果。
-
文摘
综合野外观测、二维地震与油气钻探等资料,分析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机理。北羌塘凹陷南部胜利河及邻区侏罗纪发育厚达3600 m海相沉积,形成了优质海相烃源岩、不同类型储层及优质盖层,但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因埋深不足白垩纪长期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状态。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导致羌中隆起北侧形成规模较大的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由北西西—近东西走向、自南向北逆冲的叠瓦状断层及古近纪前陆盆地组成;古新世—渐新世逆冲推覆构造增厚及前陆盆地沉积加载,重塑了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及生烃史;下侏罗统雀莫错组烃源岩、中侏罗统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始新世早期先后跨过生烃门限,始新世中期进入生烃高峰。古新世—始新世强烈挤压应力作用于侏罗系布曲组灰岩,形成裂缝灰岩储层,油气充注后成为主力油层。侏罗系海相沉积形成生储盖系统,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改造导致油气成藏,有利于羌塘盆地形成大油气田。
-
关键词
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
古近纪前陆盆地
油气成藏机理
侏罗系海相沉积
羌塘中部
-
Keywords
Qingshuihu thrust
Paleogene foreland basi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Jurassic marine sedimentation
central Qiangtang area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