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对宜昌段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肖诗荣 管宏飞 明成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87-90,共4页
通过对比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宜昌河段的泥沙特性和河床侵蚀下切速度的变化特征,说明了三峡水库的清水下泄特征和三峡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且它是近年来宜昌段岸坡崩岸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数年内,由于清水下泄,... 通过对比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宜昌河段的泥沙特性和河床侵蚀下切速度的变化特征,说明了三峡水库的清水下泄特征和三峡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且它是近年来宜昌段岸坡崩岸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数年内,由于清水下泄,河段发生明显冲刷,宜昌河段内的崩岸频率大大提高,且出现了多处新的崩岸险情,特别是宜昌市点军区艾家河段、猇亭区古老背河段、枝江市白洋河段和宜都市洋溪河段岸坡崩岸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下泄 岸坡稳定 崩岸 宜昌段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下泄河床变形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2
作者 童中山 丁道扬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根据清水下泄引起的河床变形过程的模型试验,运用泥沙连续方程,引入了以反映瞬时冲淤量的特征速度概念,导出了推移质输沙的平衡过程方程。再结合水流的圣维南方程、河床变形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关键词 清水下泄 输沙率 数值模拟 河床变形 水工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黄河下游冲刷效果分析
3
作者 黄晓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2,共2页
对1960年11月-1962年10月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期和1999年11月-2004年10月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黄河下游的冲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进入下游河道的总水量差别不大,利津站输沙率的差别也不大;②小浪... 对1960年11月-1962年10月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期和1999年11月-2004年10月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黄河下游的冲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进入下游河道的总水量差别不大,利津站输沙率的差别也不大;②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的相对冲刷效果优于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期的相对冲刷效果,这与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和河口演变引起的溯源冲刷关系密切;③艾山以上花园口、夹河滩、高村和孙口站两个下泄清水期的水位下降值差别不大,泺口和利津站在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期的水位下降值明显大于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期的水位下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冲刷 下泄清水 三门峡水库 小浪底水库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曼厅河段应对清水冲刷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津 陈明栋 +1 位作者 牛万芬 李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17-321,共5页
为应对电站清水下泄对大型复杂浅滩的冲刷影响,采用曼厅河段动床物理模型,结合电站运行方式采用极限冲刷方法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曼厅河段普遍冲刷和局部冲刷明显,整治建筑物群附近产生普遍冲刷坑,丁坝头部冲坑明显。若不采取防护工程措... 为应对电站清水下泄对大型复杂浅滩的冲刷影响,采用曼厅河段动床物理模型,结合电站运行方式采用极限冲刷方法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曼厅河段普遍冲刷和局部冲刷明显,整治建筑物群附近产生普遍冲刷坑,丁坝头部冲坑明显。若不采取防护工程措施,曼厅河段Ⅴ航道难以得到保证。根据试验成果,给出了有效的防护思路供相关单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运行 清水下泄 曼厅河段 冲刷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守护型工程对改善长江中游航道条件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明进 杨燕华 +1 位作者 张华庆 白玉川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8,74,共5页
运用河流动力学理论,推求出整治水位下河槽在冲刷前、后航深变化值的表达式,对表达式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下泄清水冲刷的条件下,通过守护关键可动洲滩,控制航槽不向两侧展宽,同时控制航槽内低矮的洲滩不被冲蚀,使清水冲刷只... 运用河流动力学理论,推求出整治水位下河槽在冲刷前、后航深变化值的表达式,对表达式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下泄清水冲刷的条件下,通过守护关键可动洲滩,控制航槽不向两侧展宽,同时控制航槽内低矮的洲滩不被冲蚀,使清水冲刷只向纵向发展,就能达到增加航深的目的,这正是守护型控导工程对改善航道条件的积极作用所在。以长江中游荆江藕池口河段和太平口河段为例,计算了这两个河段守护关键可动洲滩后航深的变化值,模型计算值与实测断面概化后得到的航深变化值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守护型工程实现航道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守护型控制工程 三峡水库 清水下泄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城区长江岸坡稳定性预测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管宏飞 肖诗荣 明成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三峡水库修建与蓄水后,由于清水下泄,长江宜昌城区河段发生明显冲刷,深泓普遍下切,河段内出现了多处新的崩岸险情,为此,国家启动三峡后规长江崩岸治理工程.在工程勘察的基础上,对岸坡地形地貌、地质结构以及岸坡稳定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 三峡水库修建与蓄水后,由于清水下泄,长江宜昌城区河段发生明显冲刷,深泓普遍下切,河段内出现了多处新的崩岸险情,为此,国家启动三峡后规长江崩岸治理工程.在工程勘察的基础上,对岸坡地形地貌、地质结构以及岸坡稳定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宜昌城区长江岸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工程地质分类评价,并采用河岸地质结构预测法对岸坡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和预测表明,护岸工程岸坡不存在稳定(A)类岸坡;基本稳定(B)类岸坡约占23%;稳定性较差(C)类岸坡约占48.5%;稳定性差(D)类约占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下泄 宜昌城区 岸坡稳定 河岸地质结构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8年长江口基本河槽冲刷及形态调整演化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余文畴 张志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13,共9页
三峡蓄水后清水下泄对长江口河床演变产生何种效应是泥沙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阐述长江口近期来水来沙和边界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口基本河槽河床冲淤特点、形态演变及其趋势。分析表明,长江口基本河槽发生了全面的强冲刷,... 三峡蓄水后清水下泄对长江口河床演变产生何种效应是泥沙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阐述长江口近期来水来沙和边界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口基本河槽河床冲淤特点、形态演变及其趋势。分析表明,长江口基本河槽发生了全面的强冲刷,河床形态朝宽深比减小的方向发展。各分段基本河槽上、中、下3层河床的冲刷分布,体现了长江口愈向上游段受径流作用相对较大,而愈向下游口门受潮汐动力作用相对较大对河床冲刷影响的特性。在保滩护岸和近期圈围工程与岸线整治工程作用下长江口总体河势仍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在三峡蓄水后来沙大幅减小的大环境下,基本河槽将连续受到冲刷,河床形态仍将朝窄深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基本河槽冲刷 清水下泄 河床冲淤 河槽形态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梯级大坝运行和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增高对长江上游干流寡鳞飘鱼仔鱼丰度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震 Arunjith Thundiparambil Sathrajith +1 位作者 谢松光 程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611,共6页
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在长江上游干流宜宾江段、朱杨江段和木洞江段采集鱼类早期资源,确定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 (Nichols))仔鱼的发生动态和丰度。金沙江梯级大坝运行前的2009年和2012年,寡鳞飘鱼仔鱼出现高峰开始于5月... 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在长江上游干流宜宾江段、朱杨江段和木洞江段采集鱼类早期资源,确定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 (Nichols))仔鱼的发生动态和丰度。金沙江梯级大坝运行前的2009年和2012年,寡鳞飘鱼仔鱼出现高峰开始于5月中旬;运行后的2015年, 6月下旬之前很少有仔鱼出现,高峰开始于7月中旬。梯级大坝低温清水下泄是导致坝下江段寡鳞飘鱼仔鱼发生高峰期推迟的主要原因。与2009年和2012年相比, 2015年寡鳞飘鱼仔鱼丰度在宜宾江段有明显的增加,在朱杨江段略有增加;这表明寡鳞飘鱼种群能够适应大坝运行导致的生境条件的变化。木洞江段2009年至2015年间寡鳞飘鱼仔鱼丰度持续显著升高,可能与该江段位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相关;调查期间三峡水库运行水位由156 m增至175 m,变动回水区缓流生境为寡鳞飘鱼仔鱼等提供了优良的育幼环境。基于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寡鳞飘鱼仔鱼丰度和分布的时空差异是上游梯级大坝和下游三峡水库运行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广适应性鱼类对建坝水域环境变化的更高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提出水库上游河流与水库库尾(甚至整个水库)形成的"河-库"复合生态系统可能具有与"河流-泛滥平原"复合生态系统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种群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大坝 低温清水下泄 繁殖期推迟 广适应性种类 “河-库”复合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对焦作河段的影响
9
作者 李栓才 冯利海 +3 位作者 张小稳 林攀 王新波 徐建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8-19,共2页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 ,清水下泄使下游河道受到严重影响 ,给防洪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焦作河段位于黄河中下游结合部 ,上首距小浪底水库仅 3 2km ,也是受影响最早、最严重的河段。通过对焦作河段冲淤变化的分析 ,阐述了小浪底水库运用后 。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清水下泄 焦作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委加大荆江河段河势控制研究力度
10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长江水利委员会 河势控制 控制研究 荆江河段 力度 三峡工程 清水下泄 办公室 河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