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思想界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景时 梁景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7-72,共6页
清末思想界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与开民智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文化改革潮流,是改造中国近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补充形式,虽然这一潮流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应忽视的,是应给予肯定的。
关键词 促进作用 国民性弱点 知识分子 教育救国论者 清末思想 开民智 外国人 百家姓 中国近代社会 三字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的思想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勇勤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清末新政是在西方列强 入侵、中国人深感国家一定要富强起来的社会背景下出现 的。新政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由江楚会奏三折构成,所提出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兴学育才、整 顿中法、采用西法三个方面。新政思想体系包含有戊戌思潮的基本思... 清末新政是在西方列强 入侵、中国人深感国家一定要富强起来的社会背景下出现 的。新政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由江楚会奏三折构成,所提出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兴学育才、整 顿中法、采用西法三个方面。新政思想体系包含有戊戌思潮的基本思想成分。立宪要求以一 种新面孔充实进新政思想,并显示出其具备了起到中坚作用的实际价值,从而将新政思想升 华到它所能达到的时代最高点。清末新政思想吸纳自强思潮、洋务思潮、戊戌思潮、立宪思 潮中的合理成分,它推动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快步向近代化方向前进,引发了政治也必 须近代化这一社会变迁的关键性活动。由于新政思想的最高点是保留“满人”皇帝前提下的 君主立宪,所以当辛亥革命胜利已成定局时,新政运动再怎么搞也挽救不了清政府垮台的厄 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思想 江楚会奏三折 戊戌思潮 立宪思潮 清朝末年 思想基础 教育 法律 自强思潮 洋务 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清末道德视野下的群与个人 被引量:4
3
作者 鲁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清末以来 ,中国思想言说中“道德”与“社会” (早期或称“群”)的关联相当密切 ,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当年多数思潮相类 ,晚清流行的“合群”观念也是与爱国、强国直接相关的。正因此 ,“民德”被认为是“人群之鸿宝、社会之金玉... 清末以来 ,中国思想言说中“道德”与“社会” (早期或称“群”)的关联相当密切 ,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当年多数思潮相类 ,晚清流行的“合群”观念也是与爱国、强国直接相关的。正因此 ,“民德”被认为是“人群之鸿宝、社会之金玉” ,也就是“合群”为强国的基础。另一方面 ,当时士人受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影响较大 ,常希望使社会的“部分”与“整体”形成有机的联结 ,故“独”与“群”的关系不仅有对立的一面 ,且有相通的一面。章太炎提出“大独”为“大群之母” ,故晚清思想的发展已暗示了打破传统、解放个人的走向 ,这一思路的自然发展便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伦理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合群 个人与群体 道德 清末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偶感
4
作者 亦文 《学术研究》 1980年第4期58-59,共2页
说起来也很寒伧,对清末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的达尔文著作,我还不曾细读过。近来翻读《物种起源》,虽然我于生物学毫无素养,却也产生了开卷有益之感。别的受益姑置不论,就说开卷。
关键词 达尔文 物种起源 重大影响 读书 清末思想 生物学 自然科学 亚里士多德 研究成果 拉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