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速度变化平缓的复杂构造清晰成像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小洲 陈立康 +2 位作者 邹才能 胡英 梁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大港滩海地区的白东构造是右旋扭动成因的复“Y”型背斜构造,成藏组合类型是下生上储,中、浅层形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是存在沟通深部油源层的断裂,因此,该区的断裂是否能延伸至深部油源层至关重要。该构造的第三系层速度变化平缓,深层断... 大港滩海地区的白东构造是右旋扭动成因的复“Y”型背斜构造,成藏组合类型是下生上储,中、浅层形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是存在沟通深部油源层的断裂,因此,该区的断裂是否能延伸至深部油源层至关重要。该构造的第三系层速度变化平缓,深层断裂地震成像较差,因而提出是否有必要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以改善供油断裂成像的问题。对叠前深度偏移改善白东构造深部成像的地质条件和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突出针对性的方法而设计了处理流程。在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是地质解释与地球物理处理一体化。时间域与深度域处理相互迭代、应用速度梯度分析速度变化缓慢区域等。最后取得了预期效果,明显改善了供油断裂的深部成像,并证实白东构造是晚第三纪之前形成的古构造,为该区的成藏分析和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一实例不但拓宽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认识。图4参3(吴小洲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复杂结构清晰成像 地震勘探 第三系 层速度 深层地质体成像 三维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场相机在湍流下的清晰成像和点云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烜喆 王彦 +2 位作者 王佳华 侯再红 杜少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9-235,共7页
无变形镜条件下抵抗大气湍流影响获取几百米至几十公里外目标的清晰成像和点云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光场相机是清晰成像和点云计算领域的有力工具,但是它在湍流条件下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光场相机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如何提高点云的... 无变形镜条件下抵抗大气湍流影响获取几百米至几十公里外目标的清晰成像和点云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光场相机是清晰成像和点云计算领域的有力工具,但是它在湍流条件下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光场相机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如何提高点云的精度和密度,暂无人将其应用于湍流清晰成像。基于相空间光学原理改进了光场相机的信息提取算法,在湍流条件下完成了清晰成像和点云计算。这种算法使用四维密度函数来描述复眼结构,对原始数据的使用更加充分,能够提取物点完整的低阶相位信息,因而,可以抵抗湍流对局部子孔径的影响,稳健地获取目标点云,解算深度图并得到全聚焦清晰成像。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光场相机系统,探测室内湍流池后方的目标以及室外湍流下500 m处目标,均获得了4 k以上个物点的准确低阶相位分布,给出了目标的三维点云图和清晰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变形镜系统,也不需要先验信息,是一种稳定工作的解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湍流清晰成像 三维点云 光场相机 相空间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偏振清晰成像方法综述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永强 戴慧敏 +1 位作者 申凌皓 张景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5,共11页
水下成像环境复杂多变,在水下视觉的研究中会遇到许多典型的问题:在复杂的光学环境中,水下成像质量急剧下降,传统成像方法中常用的诸如颜色、亮度等特征衰减严重,难以有效地提高水下成像的质量。偏振成像可以对水下散射进行有效抑制,在... 水下成像环境复杂多变,在水下视觉的研究中会遇到许多典型的问题:在复杂的光学环境中,水下成像质量急剧下降,传统成像方法中常用的诸如颜色、亮度等特征衰减严重,难以有效地提高水下成像的质量。偏振成像可以对水下散射进行有效抑制,在水下成像环境中,分析目标信息光、后向散射光和前向散射光相应的偏振特性,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分量对图像的影响进而实现图像质量的提高。基于水下成像物理模型、偏振成像原理详细阐述了水下偏振成像原理,着重论述了几种经典的水下偏振成像方法,总结了当前基于偏振特性的水下成像技术,并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依据现有的水下偏振成像技术的优缺点和实际成像效果对水下偏振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水下清晰成像 向后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晰度血流成像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1段不同位置收缩期参数对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王云灿 黄乃磊 +1 位作者 刘文聪 吴海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4-1282,1322,共10页
目的:探究高清晰度血流成像(high definition flow imaging,HD-Flow)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不同位置收缩期参数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F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 目的:探究高清晰度血流成像(high definition flow imaging,HD-Flow)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不同位置收缩期参数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F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HD-Flow检测的PE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FD分为未发生FD(NFD)组(n=64)和FD组(n=56),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1段远端和M1段近中1/3处收缩期参数。LASSO逻辑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发生FD的潜在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FD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发生FD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分析各指标对发生FD的预测能力。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不同位置收缩期参数对发生FD的预测价值。结果: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15个预测因子,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宫内感染、妊娠期糖尿病、二氧化碳分压(PCO_(2))、M1段远端和近中1/3处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均是发生FD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验证前后的AUC分别为0.801(95%CI:0.696~0.845)和0.785(95%CI:0.688~0.829),说明模型区分度好,准确度高。胎龄、宫内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和PCO_(2)指标联合MCA中M1段远端和近中1/3处的收缩期参数的预测能力最优。M1段不同位置的收缩期参数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价值,其中远端RI、近中1/3处RI和S/D的AUC分别为0.926(95%CI:0.992~0.826)、0.904(95%CI:0.979~0.785)和0.917(95%CI:0.984~0.807)。结论:胎儿MCA中M1段不同位置的收缩期参数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FD的发生,其中M1段远端RI、M1段近中1/3处的RI和S/D的预测性能较高,构建的FD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PE患者发生FD的风险,以对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晰度血流成像 大脑中动脉 收缩期参数 子痫前期 胎儿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透镜成像清晰度调节系统
5
作者 赵九容 缪文浩 +3 位作者 张梦婷 赵瑞 梁忠诚 孔梅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65,共4页
为实现液体变焦透镜的自适用调节功能,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液体透镜成像清晰度调节系统。系统选择PIC16F1847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高压DC-AC转换器MAX14521E芯片用于控制液体透镜实现变焦,达到可调节成像清晰度的目的。设计了一款用... 为实现液体变焦透镜的自适用调节功能,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液体透镜成像清晰度调节系统。系统选择PIC16F1847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高压DC-AC转换器MAX14521E芯片用于控制液体透镜实现变焦,达到可调节成像清晰度的目的。设计了一款用于成像清晰度调节的人机交互软件,软件功能包括液体透镜成像清晰度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在界面上选择调节模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成像清晰度调节功能,性能稳定,自动调节速度快,电压驱动电路最高可输出120 V交流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单片机 液体变焦透镜 成像清晰度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防抖对提高相机成像清晰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解官宝 郭喜庆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研究了光学防抖提高相机成像清晰度的原理和效果。从相机成像光路上分析了抖动对成像的影响并给出抖动造成的偏移量的表达式;建立了光学防抖的控制模型,采用PID控制算法,利用MATLAB仿真得出防抖效果;在关闭和开启光学防抖条件下,对成像... 研究了光学防抖提高相机成像清晰度的原理和效果。从相机成像光路上分析了抖动对成像的影响并给出抖动造成的偏移量的表达式;建立了光学防抖的控制模型,采用PID控制算法,利用MATLAB仿真得出防抖效果;在关闭和开启光学防抖条件下,对成像目标拍摄并经处理后得到2组8幅150×112像素的图像。在基于频率域的直方图上,有光学防抖的图像增加10个左右高频分量;在基于空间域的能量梯度曲线上,有光学防抖的图像数量级从104提高到了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检测 光学防抖 成像清晰 MATLAB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光激发的发光玻璃成像系统的成像像面调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孝国 王伟 +2 位作者 王婉丽 祁双喜 钱伟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有限景深的光学系统中 ,由于发光平面具有纵深方向的分布而不能清晰地成像于一个像面上 ;X光激发的发光玻璃成像系统具有这种性质 针对不同发光平面的发光强度呈现指数衰减规律的发光玻璃的成像问题 ,用几何光学原理模拟了成像清晰... 在有限景深的光学系统中 ,由于发光平面具有纵深方向的分布而不能清晰地成像于一个像面上 ;X光激发的发光玻璃成像系统具有这种性质 针对不同发光平面的发光强度呈现指数衰减规律的发光玻璃的成像问题 ,用几何光学原理模拟了成像清晰度的变化规律 ,为这类成像系统的调节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玻璃 成像清晰 成像景深 CCD相机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测试封装设备镜头清晰度的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其豪 贺云波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0,64,共7页
为快速、准确地测试生产线上封装设备镜头模组的成像清晰能力,提出一种计算简便和抗噪性强的清晰度评价函数。边缘是图像特征的重要信息,利用改进的刃边法获得图像的边缘扩展函数(edge spread function,ESF),对ESF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五... 为快速、准确地测试生产线上封装设备镜头模组的成像清晰能力,提出一种计算简便和抗噪性强的清晰度评价函数。边缘是图像特征的重要信息,利用改进的刃边法获得图像的边缘扩展函数(edge spread function,ESF),对ESF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五点线性滤波后,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获得镜头成像的清晰度数据。实验求得的清晰度数据符合人眼视觉特性,在噪声影响下,测得刃边倾斜角度最大误差为0.066°,为计算图像清晰度提供精确的样本数据,清晰度测量的均方根误差为0.18个像素,平均计算时间为0.2 ms,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快速准确地表示镜头模组的清晰度,提供生产镜头模组的质量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设备 成像清晰 刃边法 五点线性滤波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大森 杨册 +3 位作者 曾宪军 勾丽敏 姚庆旺 胡童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78-2685,共8页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满足深水浅层水合物矿体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需求的天然气水合物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并在生产工区完成满覆盖50 km^(2)的三维地震采集作业。该技术采集数据质量高,具有更高的空间采样率,叠加剖面在横向、纵向分辨率上相对常规三维地震都有显著提升,在300 m以浅地层细节刻画能力更强,成像清晰度优。该技术的研发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勘探系统 清晰成像 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带、宽方位和高密度”陆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聚焦分辨率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常紫娟 魏伟 +3 位作者 符力耘 秦楠 苏俊 孙伟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68-3885,共18页
近年来,“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和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地震勘探的能力和精度,在岩性油气藏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也对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成本限制和装备条件下,根据具... 近年来,“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和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地震勘探的能力和精度,在岩性油气藏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也对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成本限制和装备条件下,根据具体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两宽一高”采集观测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勘探效益,已成为当前地震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点绕射聚焦分析的基本原理,随后给出一种新的复杂介质多频率快速聚焦分辨率定量分析方法.基于该理论,我们以一个典型的陆上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案和速度模型为例,系统地研究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偏移成像分辨率随着关键采集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值及其所对应的采集参数的临界点值.此外,我们也提出了一种新的采集参数和子波频谱的交汇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阐明了采集参数和子波频谱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复杂接收激发条件下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 聚焦分辨率分析 成像清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偏移角道集共聚焦分析的炮域炮检距矢量片优化叠加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聪 符力耘 +3 位作者 陈康 肖寒 曾鸣 马智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0-669,共10页
复杂构造地区断块和高陡构造发育,相比于平缓地层,高陡构造区域地震照明有限,数据信噪比较低,全偏数据参与叠加对提高成像信噪比不利。由于区域构造特征的差异性,不同高陡构造带对应的反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不同炮检距(即入射角)段的反... 复杂构造地区断块和高陡构造发育,相比于平缓地层,高陡构造区域地震照明有限,数据信噪比较低,全偏数据参与叠加对提高成像信噪比不利。由于区域构造特征的差异性,不同高陡构造带对应的反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不同炮检距(即入射角)段的反射信号具有明显分带特征。据此,在炮域深度偏移角道集上进行炮检距矢量片(Shot Domain Offset Vector Tile,SVOT)划分,有效分离出不同倾向、不同倾角界面的深偏数据。采用共聚焦分析方法,分析各SOVT叠加剖面的信号聚焦特性;根据其成像清晰度属性,进行SOVT剖面加权优化叠加,突出有效信号,改善高陡界面的成像信噪比。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它可依托商业软件深度偏移模块运行,只需额外增加少量运算,适于工业化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炮域炮检距矢量片 共聚焦分析 成像清晰 优化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based on sparse signal processing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飞 黎湘 Roberto Togne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09-1613,共5页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within a small aspect sector,an imaging method was presen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parse signal processing.This method can form higher resol...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within a small aspect sector,an imaging method was presen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parse signal processing.This method can form higher resolution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s from compensating incomplete measured data,and improves the clarity of the images and makes the feature structure much more clear,which is helpful for target recogni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can provide clear ISAR images with high contrast under complex motion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 imaging 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 target recognition high resolution target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