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明:春天的邀请函
- 1
-
-
作者
艾晓林
-
机构
中国新诗学会
重庆市作家协会
重庆市散文学会
重庆新诗学会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7期227-227,共1页
-
文摘
提及清明,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以水墨画般的留白,让我们在迷蒙烟雨中,望见唐朝牧童遥指的酒旗。短短的一首七绝,构建了中国人对清明的基本审美意象,开启了中国人绵延千年的清明叙事篇章,深深烙印进我们的集体记忆中。
-
关键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
唐代诗人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设计
- 2
-
-
作者
吴高扬
-
机构
江苏省扬州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2,共3页
-
文摘
【教学目标】1.由"行人的心",理解文本中"雨"的"中国特质"。2.由"瓦的缺失",体味作者对祖国文化的"忧与爱"。【教学过程】一、导入——"行人"与"雨"说到"听雨",我就想起小时候误读的一首诗——杜牧的《清明》。让我不明白的是:路上的"行人",仅仅是因为看到清明的雨纷纷就一定会"断魂"吗?(出示PPT1)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关键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听听那冷雨
遥指杏花村
听雨
路上行人欲断魂
祖国文化
《清明》
叙述视角
驰骋想象
轻尘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清明节是心灵的奠基
- 3
-
-
作者
宫佳
-
出处
《绿色中国》
2007年第4X期25-25,共1页
-
文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读着诗句,眼中顿时一幕凄凉落寞的景象,天地茫茫,风雨瑟瑟,人在路途中的那份心悸,从眼中蔓延至内心深处,不由得让人心情阴郁。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逢这时,人们总会想起那些离我们远去的前辈、师长与亲友,以虔诚的心情寄托哀思,向逝者献上心中的祭奠和崇敬。烧一叠纸钱,点三柱香,叩首下跪,追忆逝者的点点滴滴,让思念化作袅袅青烟随风而去。
-
关键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随风而去
路上行人欲断魂
逝者
遥指杏花村
一天门
这一天
三柱
在远方
冥国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明赛诗倡新风
- 4
-
-
作者
杨鹏
杨晓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4期13-13,共1页
-
文摘
“我不光会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会背‘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将至,在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北夏宋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场关于“清明古诗知多少”的竞赛活动正精彩上演。“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教化功能,我们举办了这场古诗词比赛,让孩子们熟知与清明节相关的传统知识、风俗习惯,最重要的是向他们灌输‘文明祭扫’的理念,再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传递给家人,在全村形成‘绿色祭扫’的新风尚。”北夏宋村党支部书记吴强说。
-
关键词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山东省曲阜市
古诗词
清明节
教化功能
竞赛活动
新风尚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龙顶茶山好年景
- 5
-
-
作者
徐阳
-
机构
《绿色中国:A版》编辑部
-
出处
《绿色中国》
2015年第9期56-59,共4页
-
文摘
茫茫中山堂,烟雨采茶季,香风点落花,飞鸟相与还。自古江南茶园繁多,但中山堂茶园,却是摄影人的独爱。高山梯田,天池茶园,横向连绵起伏、有高有低,纵向呈半环抱状。踩在软土上,吸着湿漉漉的清新空气,便有饮醉春风之境。钱江源头水,开化龙顶茶。每到春天,伴着和风细雨,茶农们便开始采摘。草鞋、蓑衣、斗笠是最美的点缀。穿行梯田间,无论站在何处、如何取景,都有茶香入眼。
-
关键词
摄影人
钱江源
连绵起伏
饮醉
清明时节雨纷纷
开化龙顶茶
大龙山
茶叶基地
茗茶
眉茶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冬去春来杏花开
- 6
-
-
作者
李玉英
-
出处
《绿色大世界》
1998年第6期59-59,共1页
-
文摘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这天地间雪花飞舞的季节,想到红红的杏花,心中能不漾起融融、暖暖的春意?
-
关键词
雪花飞舞
魏晋南北朝时代
真白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前后
登徒子好色赋
探花宴
东邻女
遥指杏花村
唤客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