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清单算法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张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58,共9页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源,能源加工转换和终端能源消费是关键排放领域,区域电力交易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间接减缓排放强度。2)工业生产中,四川省作为水泥生产大省带动行业CO_(2)排放占据主导;电炉钢产业示范性发展推动钢铁生产碳减排;资源回收利用导致玻璃生产CO_(2)排放量较小;N_(2)O排放来自硝酸生产的高温催化反应。3)农业活动中,动物肠道发酵CH_(4)排放占据主导,粪便管理N_(2)O排放较显著;水稻种植CH_(4)排放受到规模效应和有机物投入的综合影响。4)林业活动中,森林碳汇对温室效应缓解效果显著,而2021年由于病虫害高发致使虫灾造成的碳库减少量陡增。5)废弃物处置温室气体排放贡献较小,且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算法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四川省 部门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系统动力学和清单算法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4-1622,共9页
能源消费结构变革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利用清单算法对四川省7大部门15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开展分析以明确关键排放源,基于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优势搭建预测模型,结合自然演变规律和政策规划目标科学研判四川省“十四... 能源消费结构变革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利用清单算法对四川省7大部门15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开展分析以明确关键排放源,基于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优势搭建预测模型,结合自然演变规律和政策规划目标科学研判四川省“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碳排放轨迹,并兼具省域全局和关键部门双重视角探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低碳路径。结果表明:(1)工业是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心部门,交通运输业、居民生活的碳贡献也不容忽视。(2)四川省“以煤为主、油气相辅”的消费结构决定了煤品碳排放主导地位,各部门差异化运行机制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的异质性特征。(3)从省域全局看,政府低碳管控的“有形之手”能够显著控制碳排放水平,但实施力度不足仍将造成较高水平历史累积,在长时间跨度内影响低碳转型进程。(4)从关键部门看,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侧重点为原煤消费减量和整体节能降碳改造;交通运输业侧重点为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居民生活侧重点为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四川省 能源消费结构 碳排放 系统动力学 清单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单算法的湖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俞超 张丽琴 唐殿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也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样地清单法计算2003—2010年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大气CO2浓度急剧增加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也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和低碳土地利用的研究背景和实践,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样地清单法计算2003—2010年间湖北省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和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湖北省土地利用总碳排放量从2003年的4 921.997万t增加到2010年的9 124.897万t,呈显著上升趋势;(2)耕地和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其中耕地的碳排放量成递减趋势,从2003年的265.176万t减少到2010年的262.189万t,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5 194.871万t增加到2010年的9 414.589万t;(3)林地是主要的碳汇,从2003年的536.645万t增加为550.607万t,林地的碳汇功能逐年加强。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和趋势研究,为湖北省低碳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碳排放 清单算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单算法的碳排放特征与空间分异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何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3-1519,1525,共8页
基于清单算法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林业活动、废弃物处置4个方面编制四川省2010—2018年的碳排放清单,对其变化特征开展分析并研判主要排放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四川省碳排放的... 基于清单算法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林业活动、废弃物处置4个方面编制四川省2010—2018年的碳排放清单,对其变化特征开展分析并研判主要排放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以能源加工转化和工业能源消耗为重点行业;工业生产碳排放在水泥、钢铁生产两大部门呈现显著聚集性;林业活动固碳效应能够有效对冲区域自身碳排放;废弃物处置对碳排放的贡献日益凸显。(2)成都市、绵阳市等发达地区碳生产力较高,应充分发挥区位、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力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巴中市、广元市等欠发达地区现阶段碳排放量较小,但未来会面临工业化带来的陡增局面,应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内江市、攀枝花市等工业城市碳排放强度较高,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刚性产业转型升级;西部高山高原区应积极探索绿色低碳与全面小康共赢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特征 空间分异 四川省 清单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