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在呈贡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5-197,共3页
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是抗日战争期间设置在云南昆明呈贡的中国现代人口研究机构。1938~1946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间里,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的人口学家们以当时的呈贡文庙为研究所驻地,以呈贡人口为研究对象,对云南呈贡县进行... 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是抗日战争期间设置在云南昆明呈贡的中国现代人口研究机构。1938~1946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间里,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的人口学家们以当时的呈贡文庙为研究所驻地,以呈贡人口为研究对象,对云南呈贡县进行最科学最严谨的现代人口普查,建立起现代中国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呈贡进行了翔实的农业普查,并把滇池环湖地区作为户籍管理示范区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情普查研究所 人口 呈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呈贡县的“魁阁”与“文庙”: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学派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海挺 石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62,共10页
社会学中国化一直是社会学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20世纪30年代孙本文率先提出社会学中国化,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到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呈贡县城的魁星阁内有吴文藻、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文庙内有陈达、李景汉、戴... 社会学中国化一直是社会学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20世纪30年代孙本文率先提出社会学中国化,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到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呈贡县城的魁星阁内有吴文藻、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文庙内有陈达、李景汉、戴世光负责的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这两个学术共同体分别以社区调查和人口普查作为社会学中国化的实践方式,在社会学调查的理论、方法及取得科学成果等方面实现了社会学的中国化,形成了"魁阁学派"和"文庙学派",成为早期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两个主要的学术流派,对中国社会学及国际社会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阁学派 文庙学派 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 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 社会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留学时期的戴世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惠 袁卫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128,共9页
戴世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统计学家、人口统计学家,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统计学科拨乱反正、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戴世光1935年至1938年以清华留美公费生身份在美国学习数理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在美国、英国、印度等多个国... 戴世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统计学家、人口统计学家,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统计学科拨乱反正、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戴世光1935年至1938年以清华留美公费生身份在美国学习数理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在美国、英国、印度等多个国家考察、实习国情普查。海外留学时期是戴世光学术道路的关键阶段,对于其学术方向、学术成果乃至学术品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详实的档案资料多为首次披露,为追述戴世光留学的经历及影响提供了依据,更能反映早期统计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以戴世光为代表的一代统计学人的报国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 清华大学 国情普查 治学报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