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执信与清初诗学之终结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94,共6页
赵执信诗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王渔洋的批评,二是《声调谱》的诗歌格律研究。其中既有独到的理论贡献,也充斥着偏见和武断之辞。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他都是清初诗学和乾隆诗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引发了乾隆诗学对神韵论的反思和... 赵执信诗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王渔洋的批评,二是《声调谱》的诗歌格律研究。其中既有独到的理论贡献,也充斥着偏见和武断之辞。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他都是清初诗学和乾隆诗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引发了乾隆诗学对神韵论的反思和深入钻研诗歌声律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执信 清初诗学 终结 声调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初诗学的嬗变
2
作者 江增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清初诗学一方面逐渐从明末的"拟古"与"性灵"中嬗变为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注重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尊崇"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 清初诗学一方面逐渐从明末的"拟古"与"性灵"中嬗变为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注重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尊崇"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的儒家诗学政教功能,诉求安定与巩固统治现状之目的;另一方面是对"七子"、"公安""竞陵"诗学重新审视与反思,诗风转变为关注现实,重"情"的抒发,再而趋于"神韵"说;伴随着这一进程,宋诗学便悄然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学 儒家诗学 宋诗兴起 中国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韩诗经典化进程中被遮蔽的一环——清初诗学语境下汪森的韩诗研究及其意义
3
作者 丁俊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96-103,共8页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汪森《韩柳诗合集》是韩愈、柳宗元诗集合批本,批点韩诗尤为细致,是较早的韩诗批点单行本。在清初诗坛重建儒家诗教、重性情、求真诗的诗学语境下,汪森肯定韩诗上承李、杜,下启宋风的地位,从文本刊刻及评点入手,力...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汪森《韩柳诗合集》是韩愈、柳宗元诗集合批本,批点韩诗尤为细致,是较早的韩诗批点单行本。在清初诗坛重建儒家诗教、重性情、求真诗的诗学语境下,汪森肯定韩诗上承李、杜,下启宋风的地位,从文本刊刻及评点入手,力推韩诗,全面解析韩诗风格,探析韩诗内在价值,揭示了韩诗在古典诗学史上的地位,是清代韩诗经典化历程中的一环。但一直以来此本甚少被关注,其在韩诗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未被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学 平易晓畅 含蓄蕴藉 性情 韩诗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诗学概念、命题阐释——读王夫之、贺贻孙诗论札记
4
作者 王英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49,共6页
清代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宝库。清代诗学家之众多与诗学理论之丰富皆超越历代。其诗学理论既继承了前代的精华,又结合当代创作实践加以创造,从而使古典诗学的传统得以发展。诗学理论的基础是诗学概念、命题。清代诗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重... 清代诗学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宝库。清代诗学家之众多与诗学理论之丰富皆超越历代。其诗学理论既继承了前代的精华,又结合当代创作实践加以创造,从而使古典诗学的传统得以发展。诗学理论的基础是诗学概念、命题。清代诗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富于美学价值的崭新诗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理论 清代诗学 清初诗学 中国古典诗学 诗论 创作实践 论诗 理论高度 审美境界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汉仪诗史观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卓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 邓汉仪认为诗歌应“追国雅而绍诗史”,所以他重视记载时变过程,反映一代兴亡之感,关注民生、民瘼的作品。这既是对传统诗学“诗史”观的继承,又是对国雅本质的回归。邓汉仪还以鲜明的历史意识为诗歌选本张目,借助诗歌总集《诗观》的编纂,以求“成一代之伟观”,使选本具有诗歌发展史的意义,这是对诗史观的发展。作为康熙前期诗坛旗手,其诗史观对矫正清初世俗诗风,使诗歌创作回归现实主义传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诗观》 “诗史”观 清初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洋诗则》的真相与文献价值──与刘永平先生商榷
6
作者 蒋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7-42,共6页
《渔洋诗则》的真相与文献价值──与刘永平先生商榷蒋寅王渔洋幼承家学,长接启、祯故老游,崛起于顺治间,主盟康熙诗坛五十年;兼性喜揄扬济辈、奖掖后进,天下望之如龙门,歙然归向。其论诗之书,家习户诵,门生弟子几遍天下。渔洋... 《渔洋诗则》的真相与文献价值──与刘永平先生商榷蒋寅王渔洋幼承家学,长接启、祯故老游,崛起于顺治间,主盟康熙诗坛五十年;兼性喜揄扬济辈、奖掖后进,天下望之如龙门,歙然归向。其论诗之书,家习户诵,门生弟子几遍天下。渔洋身后,诗学著述由门人黄叔琳等陆续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谱》 文献价值 刘永平 通行本 《乐府诗集》 赵执信 诗律学 冯班 七言古诗 清初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