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性清净心与本觉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0,共10页
心性被解释为"自性清净心",说此心"本觉",乃印度如来藏系经论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佛学对此义进行发挥,成为华化佛学诸宗的理论基础,并有具体指本觉之"觉"为"灵寂之知"的说法。本觉及灵寂之知说...
心性被解释为"自性清净心",说此心"本觉",乃印度如来藏系经论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佛学对此义进行发挥,成为华化佛学诸宗的理论基础,并有具体指本觉之"觉"为"灵寂之知"的说法。本觉及灵寂之知说乃佛学界长期争议不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印度及中国自性清净心及本觉说的原义作了整理,并略作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性
清净心
本觉
灵寂之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清净心到平常心:论唐宋文化转型中的禅宗与文人心态
2
作者
程小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157,共7页
唐宋文人心态的转化是唐宋文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它由一系列复杂的内外因素合力驱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禅宗思想对文人心态的影响与重构。为追求心灵彻底的自由解脱,王维皈依佛教禅宗;北宗禅清净心体悟使他的心灵摆脱世俗各种烦恼的干...
唐宋文人心态的转化是唐宋文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它由一系列复杂的内外因素合力驱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禅宗思想对文人心态的影响与重构。为追求心灵彻底的自由解脱,王维皈依佛教禅宗;北宗禅清净心体悟使他的心灵摆脱世俗各种烦恼的干扰,这实质上是对陶潜所追求的自由心的重构。清净心固然能使人摆脱世俗烦恼的困扰,但这种理想境界终究脱离日常生活太远。白居易、苏轼等人意识到清净心的困窘,他们从解脱日常烦恼的初衷出发,接受了南宗禅的平常心,将目光从理想的清静世界拉回平庸的日常生活,这实质上也是对理想清净心的重构。从自由心到清净心,再到平常心,禅宗在不断追求转化中重构了唐宋文人心态。这种转化体现在诗文中,就是从王维诗歌对理想清静之境的抒写衍变为白居易、苏轼诗文中闲适畅达心态的展露。文人心态从清净心到平常心的转化,显示了唐宋文化转型复杂形态中理想情怀被务实理性所取代的那一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清净心
平常
心
王维
白居易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间夏日清净心
3
作者
郭华悦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7期17-17,共1页
乡间的夏日,是一坛老酒。可年少时,不识酒香,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美。于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去往远方的旅途,在他乡邂逅自己的梦想。可如今,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但与此同时,我却愈发怀念起乡间的夏日。于是,每年的夏日,我都会回乡住...
乡间的夏日,是一坛老酒。可年少时,不识酒香,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美。于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去往远方的旅途,在他乡邂逅自己的梦想。可如今,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但与此同时,我却愈发怀念起乡间的夏日。于是,每年的夏日,我都会回乡住上几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净心
外面的世界
梦想
夏日
乡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护生即护心,常怀悲悯情——《护生画集》的“生生美学”解读
被引量:
2
4
作者
曾繁仁
黄若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生生之美"作为中国佛家多种艺术形式之核心,同样体现在丰子恺与弘一法师(李叔同)合作的《护生画集》之中。丰子恺应弘一法师之约,历时46年,作画450幅,并配以诗文,经包括弘一法师在内的著名书法家书写,以佛儒与古今结合的方法...
"生生之美"作为中国佛家多种艺术形式之核心,同样体现在丰子恺与弘一法师(李叔同)合作的《护生画集》之中。丰子恺应弘一法师之约,历时46年,作画450幅,并配以诗文,经包括弘一法师在内的著名书法家书写,以佛儒与古今结合的方法,完成旷古未有的《护生画集》。该画集以佛家清净悲悯之心,弘扬佛法,阐释"护生即护心"之宗旨,成为佛家宏著、艺术奇葩。画集集中表现了佛家常怀悲悯之心的重要内涵,包括养护佛家之清净心、怜悯心、仁爱心、爱生心与戒杀心等丰富内容,意义深远,具有永恒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画集》
生生之美
护生即护
心
清净心
戒杀
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宗平常心主张的伦理本怀
5
作者
韩凤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禅宗看来,一般人总是在"本来具足"的生活中寻求超越性的事物,从而为自己套上枷锁,与生活实际相分裂,让生命过程不流畅。禅宗认为,世俗生活需要一种"平常心"来恢复生存的"本来面目",帮助人实现清醒和透...
在禅宗看来,一般人总是在"本来具足"的生活中寻求超越性的事物,从而为自己套上枷锁,与生活实际相分裂,让生命过程不流畅。禅宗认为,世俗生活需要一种"平常心"来恢复生存的"本来面目",帮助人实现清醒和透彻的生存理解,过一种健全而纯粹的生活。在此我们要把禅门的平常心与一些超常心理区别开来,把平常心与种种道德心理区别开来,从而把握平常心是依于缘起观的清净体悟,回到平常心主导的真实生活。在禅宗这里,平常心虽然有"无事"、"平常"的特点,却是经种种法门、历种种修为、积极地响应着世事变化的自由法则,具有透彻的智慧并饱含普度众生的慈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常
心
清净心
随缘不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性清净心与本觉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兵
机构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0,共10页
文摘
心性被解释为"自性清净心",说此心"本觉",乃印度如来藏系经论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佛学对此义进行发挥,成为华化佛学诸宗的理论基础,并有具体指本觉之"觉"为"灵寂之知"的说法。本觉及灵寂之知说乃佛学界长期争议不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印度及中国自性清净心及本觉说的原义作了整理,并略作评议。
关键词
自性
清净心
本觉
灵寂之知
Keywords
prakrti-parisuddham cittam
innate enlightenment
subtle wisdom of nirvana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清净心到平常心:论唐宋文化转型中的禅宗与文人心态
2
作者
程小平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15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东亚文化交融语境中的《沧浪诗话》研究”(13BZW013)。
文摘
唐宋文人心态的转化是唐宋文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它由一系列复杂的内外因素合力驱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禅宗思想对文人心态的影响与重构。为追求心灵彻底的自由解脱,王维皈依佛教禅宗;北宗禅清净心体悟使他的心灵摆脱世俗各种烦恼的干扰,这实质上是对陶潜所追求的自由心的重构。清净心固然能使人摆脱世俗烦恼的困扰,但这种理想境界终究脱离日常生活太远。白居易、苏轼等人意识到清净心的困窘,他们从解脱日常烦恼的初衷出发,接受了南宗禅的平常心,将目光从理想的清静世界拉回平庸的日常生活,这实质上也是对理想清净心的重构。从自由心到清净心,再到平常心,禅宗在不断追求转化中重构了唐宋文人心态。这种转化体现在诗文中,就是从王维诗歌对理想清静之境的抒写衍变为白居易、苏轼诗文中闲适畅达心态的展露。文人心态从清净心到平常心的转化,显示了唐宋文化转型复杂形态中理想情怀被务实理性所取代的那一面相。
关键词
禅宗
清净心
平常
心
王维
白居易
苏轼
Keywords
Zen
pure heart
normal heart
Wang Wei
Bai Juyi
Su Shi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间夏日清净心
3
作者
郭华悦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7期17-17,共1页
文摘
乡间的夏日,是一坛老酒。可年少时,不识酒香,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美。于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去往远方的旅途,在他乡邂逅自己的梦想。可如今,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但与此同时,我却愈发怀念起乡间的夏日。于是,每年的夏日,我都会回乡住上几天。
关键词
清净心
外面的世界
梦想
夏日
乡间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护生即护心,常怀悲悯情——《护生画集》的“生生美学”解读
被引量:
2
4
作者
曾繁仁
黄若愚
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生态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生生之美"作为中国佛家多种艺术形式之核心,同样体现在丰子恺与弘一法师(李叔同)合作的《护生画集》之中。丰子恺应弘一法师之约,历时46年,作画450幅,并配以诗文,经包括弘一法师在内的著名书法家书写,以佛儒与古今结合的方法,完成旷古未有的《护生画集》。该画集以佛家清净悲悯之心,弘扬佛法,阐释"护生即护心"之宗旨,成为佛家宏著、艺术奇葩。画集集中表现了佛家常怀悲悯之心的重要内涵,包括养护佛家之清净心、怜悯心、仁爱心、爱生心与戒杀心等丰富内容,意义深远,具有永恒的价值。
关键词
《护生画集》
生生之美
护生即护
心
清净心
戒杀
心
Keywords
Painting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Life
aesthetic life-rearing
preservation of life preserves mind
pure mind
ahimsa(non-killing)
分类号
J21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宗平常心主张的伦理本怀
5
作者
韩凤鸣
机构
河海大学哲学系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文摘
在禅宗看来,一般人总是在"本来具足"的生活中寻求超越性的事物,从而为自己套上枷锁,与生活实际相分裂,让生命过程不流畅。禅宗认为,世俗生活需要一种"平常心"来恢复生存的"本来面目",帮助人实现清醒和透彻的生存理解,过一种健全而纯粹的生活。在此我们要把禅门的平常心与一些超常心理区别开来,把平常心与种种道德心理区别开来,从而把握平常心是依于缘起观的清净体悟,回到平常心主导的真实生活。在禅宗这里,平常心虽然有"无事"、"平常"的特点,却是经种种法门、历种种修为、积极地响应着世事变化的自由法则,具有透彻的智慧并饱含普度众生的慈悲。
关键词
平常
心
清净心
随缘不变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性清净心与本觉
陈兵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清净心到平常心:论唐宋文化转型中的禅宗与文人心态
程小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乡间夏日清净心
郭华悦
《农村百事通》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护生即护心,常怀悲悯情——《护生画集》的“生生美学”解读
曾繁仁
黄若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禅宗平常心主张的伦理本怀
韩凤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