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界定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剑 胡立辉 李树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18,共4页
回顾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历次的规划编制情况,分析了城市近郊风景园林类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点,提出此类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定原则。从山水地形、构成层次2个方面分析了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前身"三山五园&q... 回顾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历次的规划编制情况,分析了城市近郊风景园林类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点,提出此类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定原则。从山水地形、构成层次2个方面分析了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前身"三山五园"地区鼎盛时的规模和范围,并参照相关规划涉及的范围,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界定了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为北京西郊园林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地区):保护区 建设控制地带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皇家园林“南风”主题景点的园景构筑与文化内涵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晓峰 陈知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南风歌》最早记载于中国先秦典籍中,全文蕴含了虞舜歌“南风”以煦育百姓、顺应天时物性而治天下的美好象征。随着《南风歌》的传颂,以该典故为主题问名的建筑景点大量出现于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林中。首先考辨了“舜歌南风... 《南风歌》最早记载于中国先秦典籍中,全文蕴含了虞舜歌“南风”以煦育百姓、顺应天时物性而治天下的美好象征。随着《南风歌》的传颂,以该典故为主题问名的建筑景点大量出现于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林中。首先考辨了“舜歌南风”典故的历史源流,挖掘其在流传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内涵。继而对以“南风”主题问名于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历史面貌进行爬梳,重点以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南风”主题景点为例,围绕“薰风解愠”和“对时育物”2个角度探析其在园景构筑与文化内涵阐释层面对“南风”主题的表达。结论证明“南风”意象主题景点是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清代皇家园林中的一类重要景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风歌》 清代皇家园林 “南风”主题景点 薰风解愠 对时育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健康思想研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学玲 李雪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3,共6页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健康思想与经营理念,其理论与思想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归纳。通过查阅古籍资料、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挖掘与分析古典园林营建中康养思想的生成环境与养生内涵,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探析其在健康思想引导下的...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健康思想与经营理念,其理论与思想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归纳。通过查阅古籍资料、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挖掘与分析古典园林营建中康养思想的生成环境与养生内涵,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探析其在健康思想引导下的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园林建构活动与健康生活。从健康科学含义出发论及知觉、感觉、肌体三大方面,从健康环境决策、健康园景营建、健康园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证,进而获得现代语境中古典园林健康思维的生成机制,并对其在当代健康园林设计中的理论价值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对充实当代健康园林理论,促进以健康中国为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园林 环境决策 园景营建 园居生活 清代皇家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皇家园林琉璃装饰手法特征与装饰意蕴
4
作者 段俊玲 刘威 涂彦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随着清代“敕建”营造活动的频繁,琉璃所装饰的对象从宫殿、王府、敕造寺庙逐步扩展到皇家园林。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史和陶瓷艺术为视角,立足于建筑琉璃与清代皇家园林二者互动关系,分析在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琉璃应用与装饰手法,并着重探... 随着清代“敕建”营造活动的频繁,琉璃所装饰的对象从宫殿、王府、敕造寺庙逐步扩展到皇家园林。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史和陶瓷艺术为视角,立足于建筑琉璃与清代皇家园林二者互动关系,分析在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琉璃应用与装饰手法,并着重探讨其在园林建筑中体现的装饰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园林 清代琉璃 表现手法 装饰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北京皇家园林植物景观与园林经营体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遥 朱强 卓康夫 《风景园林》 2018年第8期110-115,共6页
园林的管理与经营是清代皇家园林存续的重要支撑。本研究结合清代宫廷文献,以记录内务府规章制度的《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为主要依据,探讨清代管理机构职责、收入来源与经营方式、支出与盈余管理,归纳出一个以种植生产为核心的管... 园林的管理与经营是清代皇家园林存续的重要支撑。本研究结合清代宫廷文献,以记录内务府规章制度的《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为主要依据,探讨清代管理机构职责、收入来源与经营方式、支出与盈余管理,归纳出一个以种植生产为核心的管理经营框架。认为清代皇家园林在多次改革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管理范围清晰的部门划分。各部门除对园林进行日常维护外,主要承担各园以植物生产为核心的经营任务。通过对资源的精细利用以及种植—租赁相结合的土地管理模式,基本实现皇家园林"以园养园"的收支平衡体系。而这种经营方式造就了园林沿水源布局的大面积的作物景观背景以及园林中点缀的生产性植物景观。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清代皇家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具有观赏功能,更是支持园林存续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代皇家园林 钦定内务府现行则例 皇家园林管理经营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期的圆明园研究——以美国学者马隆的考察与著述为例
6
作者 许琬琪 洪泉 唐慧超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20世纪初西方学界涌现一批中国园林研究论著,美国学者卡罗尔·布朗·马隆的《清代北京夏宫史》是首部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专题史研究。为剖析其研究材料、方法及重点,明晰该研究的历史价值,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马隆的职业生涯与... 20世纪初西方学界涌现一批中国园林研究论著,美国学者卡罗尔·布朗·马隆的《清代北京夏宫史》是首部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专题史研究。为剖析其研究材料、方法及重点,明晰该研究的历史价值,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马隆的职业生涯与在华行迹,对比其著作与喜龙仁的《中国园林》在研究材料及方法上的异同;并使用ROSTCM6和微词云软件探究马隆的研究关注点,分析其背后成因。研究发现,马隆以历史学、政治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综合视角,结合文献、田野考察和口述三重史料,对清代北京皇家园林营造史进行纵向梳理,特别关注园林建筑特征、相关历史人物、政治和社会因素。最后总结马隆的研究具有注重田野考察与事实考证、通过深层探索追溯本源的特征,但因客观条件限制,其部分结论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园林 圆明园 西方学者 卡罗尔·布朗·马隆 喜龙仁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桃万株,落英缤纷——圆明园武陵春色创作意象探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谭虎 张凤梧 张志国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武陵春色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涵纳的造园思想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景点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为蓝本营建,在圆明园的西北部展现出一片农桑兴旺的田园风光。圆明园历经沧桑,虽然已遭毁坏,但... 武陵春色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涵纳的造园思想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景点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为蓝本营建,在圆明园的西北部展现出一片农桑兴旺的田园风光。圆明园历经沧桑,虽然已遭毁坏,但武陵春色基本保存了其山水格局和景观特点。通过对武陵春色的历史渊源和景观意匠的分析,解读其在立意、布局等方面的创造藻思及隐含的人文思想,从而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并希望对当代景观设计和园林创作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创作 清代皇家园林 圆明园 武陵春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游记中的北京三山五园
8
作者 尹凌 李泽坤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58,共3页
民国时期,随着北京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的发展,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北京西北郊清代皇家园林功能发生转变,从昔日传统的皇权政治空间向人民大众共同拥有的“多元化”公共空间转型过渡,加之近代公共交通体系逐渐发展,三山五园成为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随着北京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的发展,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北京西北郊清代皇家园林功能发生转变,从昔日传统的皇权政治空间向人民大众共同拥有的“多元化”公共空间转型过渡,加之近代公共交通体系逐渐发展,三山五园成为民国时期北京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五园 北京城市规划 公共空间 清代皇家园林 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体系 皇权政治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