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吊鬼与寻替身: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另类女鬼——以《子不语》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陈晨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0,共7页
女吊鬼作为特殊而典型的女鬼类型高频率地出现在清代文言小说中,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其时女性的心理状态与生存状况。她们因困顿的生存境遇或家庭人际关系冲突等产生自缢意念,当自身心理情感受创的绝望情绪逐渐积攒,法律中两性“同罪不同... 女吊鬼作为特殊而典型的女鬼类型高频率地出现在清代文言小说中,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其时女性的心理状态与生存状况。她们因困顿的生存境遇或家庭人际关系冲突等产生自缢意念,当自身心理情感受创的绝望情绪逐渐积攒,法律中两性“同罪不同罚”的区别对待又令其无法诉诸法律武器,她们便只能赋予死亡以独特想象,选择自缢,化为吊鬼。其自缢行为至少包含了宣泄情绪与绝望反抗两种意义功能。女吊鬼寻替身的方式、性质甚至这一传统的逻辑漏洞皆有更深层的心理、社会与文化根源。女鬼复仇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这一行为虽带有极端的色彩,但也表现了这一群体饱满而激荡的情感状态,复仇主体的心态与境遇值得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吊鬼 寻替身 清代文言小说 自缢 复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文言小说“破家”母题研究——由《聊斋志异》管窥清初文人对婚姻制度的反思与突围 被引量:2
2
作者 项裕荣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3-167,共5页
《聊斋志异》描写了人们抛弃世俗婚姻的多种原因:或因对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或因对女性通奸、改嫁等行为的痛恨;或因男性因"好色"而悟道修行;或因仙人侠客等身份而唾弃婚姻。"破家"母题中的男女虽断绝了夫妇之伦,... 《聊斋志异》描写了人们抛弃世俗婚姻的多种原因:或因对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或因对女性通奸、改嫁等行为的痛恨;或因男性因"好色"而悟道修行;或因仙人侠客等身份而唾弃婚姻。"破家"母题中的男女虽断绝了夫妇之伦,却又接受孝亲抚子的家庭义务。由于传统乡族社会尚无法为单身生活提供足够的伦理支撑,道佛文化成为人们消解婚姻及抗拒儒家家庭观念的主要思想资源。清初此类小说作品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婚姻制度的反思乃至抗拒,并揭示了"破家"行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及伦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破家” 《聊斋志异》 婚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述评
3
作者 曲金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5,共4页
除《聊斋志异》外,清代文言小说的整体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始,以年代为经,以研究性质为纬,大致梳理了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概貌。文中指出了20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不足之处:纵向比较而言,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 除《聊斋志异》外,清代文言小说的整体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始,以年代为经,以研究性质为纬,大致梳理了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概貌。文中指出了20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不足之处:纵向比较而言,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远远逊色于魏晋六朝以及唐朝的文言小说研究;横向比较而言,同是小说领域,清代白话小说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说,都是文言小说研究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写作此文的目的,除回顾上个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的历程以外,还有希冀学人能够给与清代文言小说更多关注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整体研究 概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文言小说对《聊斋志异》的“去同质化”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姣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0,共10页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改造润饰作品的细节,或致力于将模糊之处进行化虚为实的明确与弥缝,抑或扭转小说既有的情节走势。如此多样化的“去同质化”写作不仅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更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去同质化”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被引量:4
5
作者 罗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一方面兼收并蓄,集前代女侠形象之大成;另一方面又大胆地开拓与创新,体现出超越前代的创新性,是继唐传奇系列女侠形象之后文学殿堂中的又一奇葩。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形象的行侠主题大力拓展、行侠手段... 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一方面兼收并蓄,集前代女侠形象之大成;另一方面又大胆地开拓与创新,体现出超越前代的创新性,是继唐传奇系列女侠形象之后文学殿堂中的又一奇葩。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中女侠形象的行侠主题大力拓展、行侠手段大大丰富、女性特征真正坐实、精神内涵伦理化等特征,在武侠小说史上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对现当代武侠小说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武侠小说 女侠 行侠主题 行侠手段 女性特征 精神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道德的悖论——从《阅微草堂笔记》非道德化的一面说起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天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62-69,共8页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 ,主要原因之一 ,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 ,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微草堂笔记》在文学...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 ,主要原因之一 ,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 ,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微草堂笔记》在文学上的价值 ,在于其深刻的寓意 ;其思想之深邃 ,也正在充盈于其间的道德化与非道德化的矛盾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神道设教 风教劝惩 非道德化 清代文言小说 伦理道德体系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