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观与文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怡嘉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7期82-84,共3页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社会的整体审美水平。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时期的思想都会影响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由于清代建筑是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因而,以清代建筑为例,分析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社会的整体审美水平。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时期的思想都会影响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由于清代建筑是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因而,以清代建筑为例,分析建筑装饰的审美观念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审美文化,同时阐述传承与创新传统建筑的"美"的艺术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建筑 装饰艺术 审美观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建筑大木作榫卯节点的建构研究
2
作者 丛鑫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3期10-12,共3页
从清代建筑建造的基本逻辑出发,研究榫卯的使用规律,总结榫卯类型,并尝试从建构美学的角度揭示古代木构建筑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以期指导现代建筑设计。
关键词 清代建筑 榫卯节点 斗拱 建构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建筑与装饰文化探析——以李鸿章故居为例
3
作者 张绘虹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8期33-35,共3页
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简朴自然,与浓厚的宗族文化在建筑空间中相互融合与映射。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末期,古代建筑与思想观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完整的保存与体现。通过对比和分析着重探讨了江淮地区典型民居——李鸿章故居的建筑结构... 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简朴自然,与浓厚的宗族文化在建筑空间中相互融合与映射。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末期,古代建筑与思想观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完整的保存与体现。通过对比和分析着重探讨了江淮地区典型民居——李鸿章故居的建筑结构与装饰细部,力求分析其建筑特点与当时的宗教文化的关系。李鸿章故居作为皖江典型民居充分体现了清代合肥地区以与佛道相容的儒教文化为思想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建筑 建筑空间 江淮民居 装饰文化 宗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深县清代建筑深州盈亿义仓考──简述我国历代仓储之概况
4
作者 沈明杰 《古建园林技术》 1994年第3期63-68,共6页
河北深县清代建筑深州盈亿义仓考──简述我国历代仓储之概况沈明杰深州义仓位于河北省深县城内,修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现保存基本完好。在该仓院内现存两通记载粮仓修建情况的碑刻。一通题记《清深州亿仓记》,另一通题... 河北深县清代建筑深州盈亿义仓考──简述我国历代仓储之概况沈明杰深州义仓位于河北省深县城内,修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现保存基本完好。在该仓院内现存两通记载粮仓修建情况的碑刻。一通题记《清深州亿仓记》,另一通题记《清修建盈亿义仓碑记》。这些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建筑 义仓考 光绪二十四年 建筑抗震 建筑实体 建筑装饰艺术 抗震措施 室内通风 连楹 建筑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进行参数化精确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晓阳 张有志 +2 位作者 张润东 田晨 李越宇 《建筑施工》 202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构造特殊,每根翼角椽、翘飞椽因为冲出、起翘、扭、撇等原因导致造型各不相同,给制作放线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利用BIM参数化工具,针对翼角参数化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计算机参数驱动影响古建... 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翼角构造特殊,每根翼角椽、翘飞椽因为冲出、起翘、扭、撇等原因导致造型各不相同,给制作放线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利用BIM参数化工具,针对翼角参数化建模的关键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采用计算机参数驱动影响古建筑的角数、步架、举高、椽平出、斗栱出踩、圆椽椽直径、数量等主要参数以及一些次要参数来驱动形成清代官式建筑翼角造型,为设计和加工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官式建筑 翼角 参数化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在清代皇家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以坤宁宫为例
6
作者 杨子媛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45-149,160,共6页
旨在通过研究红色系装饰在清代坤宁宫建筑内外空间的应用所体现出的特点,以及皇家洞房装饰的本源探究,揭示清代皇家建筑空间的色彩应用特征。通过对清代史料分析、近现代文物研究文本解读,以及对中国惯用色名色彩值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坤... 旨在通过研究红色系装饰在清代坤宁宫建筑内外空间的应用所体现出的特点,以及皇家洞房装饰的本源探究,揭示清代皇家建筑空间的色彩应用特征。通过对清代史料分析、近现代文物研究文本解读,以及对中国惯用色名色彩值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坤宁宫中室内红色装饰陈设品进行探查。分析坤宁宫营造装饰用品的制作工艺与色彩象征具有鲜明的满汉文化共同作用的特征,折射出清代统治阶级对于色彩的运用的深层含义。室内装饰色彩反映出清朝满族文化对汉族前朝文化的传承与融合,红色在坤宁宫中的使用有助于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幅员辽阔的中国进行文化、思想和资源的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宁宫 红色系 清代皇家建筑 满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以载道:龙纹在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的运用及内涵
7
作者 唐学超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1期21-24,共4页
龙纹在现代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丰富的内涵。该文作者结合龙纹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料,梳理、归纳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龙纹的类别和分布位置,探讨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龙纹的独特语义。
关键词 龙纹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的清代古建筑三维木构件族库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珍 徐东升 王丽玫 《安徽建筑》 2019年第6期14-15,44,共3页
文章通过研究清代古建筑木构架的特征及装配规则,针对其明显的模数化、形制化的特点,应用Revit软件实现了其三维木构件族库的建立。并以山东曲阜孔林享殿——清代古建筑中的大式歇山建筑为例,通过对古建筑测绘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文章通过研究清代古建筑木构架的特征及装配规则,针对其明显的模数化、形制化的特点,应用Revit软件实现了其三维木构件族库的建立。并以山东曲阜孔林享殿——清代古建筑中的大式歇山建筑为例,通过对古建筑测绘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取其相关木构件的信息参数,在Revit平台下实现了享殿三维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建筑 REVIT 三维木构件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北京恂郡王府建筑规制与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青 王广哲 张子懿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集中分布于北京内城的清代王府建筑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规制也展现中国儒家礼制文化。恂郡王府作为第二等级的王府建筑,关于该府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学领域,而对其历史沿革、建筑规制、空间布局特征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 集中分布于北京内城的清代王府建筑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规制也展现中国儒家礼制文化。恂郡王府作为第二等级的王府建筑,关于该府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学领域,而对其历史沿革、建筑规制、空间布局特征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以恂郡王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历史地图对比、现场调研、空间句法等方法,研究该王府建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建筑规制、空间布局特征。拓展和深入清代北京王府类建筑的基础研究,为首都名城保护与更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清代王府建筑 恂郡王府 建筑规制 空间特征 空间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皇家建筑内檐装修记录方法溯往
10
作者 荣幸 何蓓洁 《古建园林技术》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现存清代皇家建筑内檐装修形式多样、功能复杂,是历代内檐装修的集大成者。长期以来,该领域备受学术界、艺术界与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既往研究中,如何全面记录内檐装修的各方面信息,学术界尚未进行系统地... 现存清代皇家建筑内檐装修形式多样、功能复杂,是历代内檐装修的集大成者。长期以来,该领域备受学术界、艺术界与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既往研究中,如何全面记录内檐装修的各方面信息,学术界尚未进行系统地总结。通过梳理自清朝以降的清代皇家建筑内檐装修记录方法,追溯各领域记录方法在内檐装修上的运用,以期裨益内檐装修尺寸、材料、结构、功能、装饰等各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的记录方法的总结,为其保护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建筑 内檐装修 现状 记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门罩雕刻装饰初探
11
作者 刘显俊 罗晓欢 《中外建筑》 2014年第11期76-80,共5页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的门罩雕刻装饰,是墓碑建筑结构及装饰的重要组成构件,其题材变化多样、结构饱满严谨、内容精致丰厚、工艺精湛繁缛。文章通过对门罩的组织结构、题材、雕刻工艺、特殊多层次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门罩雕刻装... 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的门罩雕刻装饰,是墓碑建筑结构及装饰的重要组成构件,其题材变化多样、结构饱满严谨、内容精致丰厚、工艺精湛繁缛。文章通过对门罩的组织结构、题材、雕刻工艺、特殊多层次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门罩雕刻装饰不仅表明该地区丧葬习俗、审美意识及艺术风格特点,也表现出中国民间工艺和民风民俗的艺术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罩 四川清代墓碑建筑 装饰工艺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官式木构建筑的若干区别(中)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炳坚 《古建园林技术》 1992年第3期59-64,共6页
二、柱、梁、枋等大木构件的构造特点(一)柱类构件的特点1.一般柱类构件柱类构件是大木构件的重要类别。清代建筑的柱类构件通常都有明显收分,一般按柱高的1/100,假定柱高3000mm,柱根部直径270mm,收分后,柱头直径应为240mm。明代建筑之... 二、柱、梁、枋等大木构件的构造特点(一)柱类构件的特点1.一般柱类构件柱类构件是大木构件的重要类别。清代建筑的柱类构件通常都有明显收分,一般按柱高的1/100,假定柱高3000mm,柱根部直径270mm,收分后,柱头直径应为240mm。明代建筑之柱,则多采用梭柱形式,如北京明代早期的代表建筑太庙、社稷坛、先农坛诸殿,均为此做法。梭柱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早有明确规定,《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柱"条规定:"凡杀梭柱之法,随柱之长分为三份,上一份又分为三份,如拱卷杀,渐收至上,径比櫨斗底四周各出四分,又量柱头四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构建筑 《营造法式》 明代建筑 木构件 大木作 稷坛 梭柱 卷杀 角梁 清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圜丘坛和韵琴斋——18世纪中国建筑的音乐化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宇 王其亨 《新建筑》 2012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关注于18世纪中国建筑的音乐化设计,并剖析了北京现存的两例皇家建筑:天坛圜丘和北海韵琴斋。两处实例均由乾隆皇帝督造,现场调研及历史文档显示,圜丘平面依照"黄钟"律尺设计,韵琴斋则意在营造比拟"琴乐"的水声。... 关注于18世纪中国建筑的音乐化设计,并剖析了北京现存的两例皇家建筑:天坛圜丘和北海韵琴斋。两处实例均由乾隆皇帝督造,现场调研及历史文档显示,圜丘平面依照"黄钟"律尺设计,韵琴斋则意在营造比拟"琴乐"的水声。通过探讨这些设计如何表达社会、文化内涵,并由此涉入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圣王"理念得出,上述建筑-音乐一体的杰作可看做乾隆皇帝"圣王"抱负的物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建筑 建筑-音乐设计 律尺 圜丘坛 韵琴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恭王府的建筑布局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冰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8期13-14,共2页
位于北京什刹海西岸的恭王府,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建筑。“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不但体现了王府建筑的规制,又有其自身特色,文章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 恭王府 建筑艺术 清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四川地区四角攥尖墓碑的营建之道
15
作者 罗晓欢 王慧灵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清代四川地区的四角攥尖式墓碑又称为“四方碑”或“轿子碑”,其“四柱顶帽”的基本结构,“四面环视”的视觉秩序,“四角攒尖”的屋顶样式,“四平八稳”的整体意象,反映了在“湖广填四川”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川、渝等地独特的丧... 清代四川地区的四角攥尖式墓碑又称为“四方碑”或“轿子碑”,其“四柱顶帽”的基本结构,“四面环视”的视觉秩序,“四角攒尖”的屋顶样式,“四平八稳”的整体意象,反映了在“湖广填四川”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川、渝等地独特的丧葬习俗、建造技艺和装饰风格。四方碑充分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对等级身份、象征寓意等观念层面的表达方式。在僻远乡野之中的民间工匠,仍然深谙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营建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墓葬建筑 四方碑 墓葬美术 中国传统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古代建筑中石材的运用
16
作者 冯晖 张淮瑜 《石材》 2021年第5期60-62,共3页
在成都,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古代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清代以前的历史遗存较少。现存古建筑中数量最多的是居住类建筑,其余为公共类建筑、宗祠宗教类建筑以及军事工程类建筑等。这些建筑中石材的应用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相关石材的研究,对... 在成都,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古代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清代以前的历史遗存较少。现存古建筑中数量最多的是居住类建筑,其余为公共类建筑、宗祠宗教类建筑以及军事工程类建筑等。这些建筑中石材的应用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相关石材的研究,对现代建筑中地方风格的展现、本地建材的多样化使用,以及仿古建筑的设计,老城区街道改造和历史风貌街区的打造,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古建筑 清代建筑 历史遗存 石材 清代以前 老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官式梁枋和玺彩画及其美学特征
17
作者 龙楚怡 吴卫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4-207,共4页
清代官式梁枋和玺彩画早期阶段受旋子彩画影响,最后以象征皇权的龙纹为主题不断成型和完善,成为清代官式彩画中的最上品,丰富了古建彩画的艺术历史。和玺彩画包括龙和玺、龙凤和玺、凤和玺、龙草和玺和龙梵文和玺五种典型样式,象征性和... 清代官式梁枋和玺彩画早期阶段受旋子彩画影响,最后以象征皇权的龙纹为主题不断成型和完善,成为清代官式彩画中的最上品,丰富了古建彩画的艺术历史。和玺彩画包括龙和玺、龙凤和玺、凤和玺、龙草和玺和龙梵文和玺五种典型样式,象征性和装饰性是和玺彩画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清代官式建筑 和玺彩画 种类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野小村——记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康家坪村
18
作者 刘凤果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8-12,共5页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的神秘与原始,在现代社会显得格外珍贵,它仿佛一处世外桃源,静待人们的探寻。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村庄虽小,却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之美,是那些向往宁静与山野生活的人的理想之地。康家坪村位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的神秘与原始,在现代社会显得格外珍贵,它仿佛一处世外桃源,静待人们的探寻。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村庄虽小,却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之美,是那些向往宁静与山野生活的人的理想之地。康家坪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坐落在云丘山八宝宫后的幽静山谷中,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的民居多为清代建筑,以石碹拱顶的石砌窑洞、土崖挖洞的穴居、夯土版筑的抬梁结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王庙乡 清代建筑 古村落 山西省临汾市 自然之美 古树参天 世外桃源 乡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式营造则例》图版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19
作者 马炳坚 《古建园林技术》 1989年第1期42-50,共9页
梁思成先生所著《清式营造则例》自出版至今,已经五十三周年了。五十多年前,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以参加过清宫营建的匠师们为老师,以北京故宫为标本,并广泛收集工匠们世代相传的秘本,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 梁思成先生所著《清式营造则例》自出版至今,已经五十三周年了。五十多年前,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课本,以参加过清宫营建的匠师们为老师,以北京故宫为标本,并广泛收集工匠们世代相传的秘本,对清代建筑的营造方法及其则例进行了考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式营造则例 梁思成先生 柱头科 工程做法则例 扒梁 清代建筑 平身科 小连檐 中国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民居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雍朝勉 《规划师》 1994年第2期14-18,9,共6页
四川民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它与人民群众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广泛为大众所关注和参予的角度看,它较其它类型的建筑更具群众性和社会性,是人民群众自觉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根据客观需要进行自由创造的结果,灵活多变,小巧秀... 四川民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它与人民群众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广泛为大众所关注和参予的角度看,它较其它类型的建筑更具群众性和社会性,是人民群众自觉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根据客观需要进行自由创造的结果,灵活多变,小巧秀丽,充分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四川传统民居中尚有不少清代建筑,如资中清代一条街、阆中古城、成都宽巷子等都比较集中,政府也进行了保护。省内尚有不少场镇保持了传统风貌,如犍为罗城镇、资中铁佛镇、涪陵蔺市、屏山县城等。研究传统建筑,不能就事论事,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城市中无论集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清代建筑 铁佛镇 世界文明古国 美学思想 形式美 创造才能 李约瑟 蔺市 宽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