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
1
作者 文贵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脉络清晰,分期清楚,以学术上的时代思潮为线索,贯穿了众多学者。梁启超所理解的“时代思潮”,在思想上有独创,在文化上很奋进。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能成为“时代思潮”的学术有...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脉络清晰,分期清楚,以学术上的时代思潮为线索,贯穿了众多学者。梁启超所理解的“时代思潮”,在思想上有独创,在文化上很奋进。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能成为“时代思潮”的学术有汉代的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思潮 清代学术概论 商务印书馆 梁启超 脉络清晰 独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史和文学史比较略论——以《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9,共7页
关键词 学术 文学史 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小说史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的清代文学美术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冠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90,共7页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援引作为欧洲近代史开端的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将清代指认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在对于清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现代意义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将清代文学美术的薄弱视作清学与文艺...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援引作为欧洲近代史开端的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将清代指认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在对于清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现代意义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将清代文学美术的薄弱视作清学与文艺复兴的最大差异。他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深入剖析其原因,并对如何建设"新文学"、"新美术"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以期建设理性与情感兼胜的健全的新文化。梁启超的思考与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流话语分歧明显,形成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文艺复兴 中国的文艺复兴 清代文学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解放潮流——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
作者 李锦全 《学术研究》 1987年第1期48-52,共5页
梁启超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坚,立宪派领袖;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国学大师。这种政治活动家兼学者的双重身分,使他对我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产生过一定影响。但由于梁氏思想是复杂、矛盾而多变,往往不容易把握其... 梁启超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坚,立宪派领袖;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国学大师。这种政治活动家兼学者的双重身分,使他对我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产生过一定影响。但由于梁氏思想是复杂、矛盾而多变,往往不容易把握其中心。本文拟通过梁氏对中国近三百年(清代)学术史的研究,也就是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了解他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所持的看法,从而探索他在这个时代思潮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研究梁氏思想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欧洲文艺复兴 思想解放 学术 戊戌维新运动 近代 大解放 复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与“经世致用”——《清代学术概论》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靳路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7,113,共6页
《清代学术概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清代古文经学派的褒扬和对今文经学派的批评,却不能因此来解释文本同时透露出对今、古文两派实则各毁誉参半的态度:一面谴责今文经学派的狂妄,一面又赞扬其创新的勇气;一面褒扬古文经学家治学的脚踏实... 《清代学术概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清代古文经学派的褒扬和对今文经学派的批评,却不能因此来解释文本同时透露出对今、古文两派实则各毁誉参半的态度:一面谴责今文经学派的狂妄,一面又赞扬其创新的勇气;一面褒扬古文经学家治学的脚踏实地,一面又讥讽汉学正宗惠栋的迂腐。这其实是重“论”大于重“史”的梁启超借以表达“解放思想”与“经世致用”的现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学术概论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解放思想 经世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浙江的学术与学风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吉军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1期104-109,97,共7页
浙江历经数千年来的开辟教化,至清代其文化已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基础。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说:“浙江与江南——江苏、安徽同为近代文化中心点”。“实近代人文渊薮,无论何派之学术艺木,殆皆以兹域为光焰发射之中枢焉... 浙江历经数千年来的开辟教化,至清代其文化已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基础。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说:“浙江与江南——江苏、安徽同为近代文化中心点”。“实近代人文渊薮,无论何派之学术艺木,殆皆以兹域为光焰发射之中枢焉”。那么,清代浙江学者在学术上有何成就呢?其学风有什么特点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清代学者 清代学术概论 全祖望 今文经学 经世致用 万斯同 浙东学派 浙东史学派 杭嘉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之关系
7
作者 王武子 曹海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4-95,共2页
梁启超谓:“有清一代学术,可纪者不少,其卓然成一潮流,带有时代运动的色彩者,在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而今文学又实从考证学衍生而来。”(《清代学术概论》)梁氏就清代整体学风而言,谓清学之主流即“考证学”,大抵不... 梁启超谓:“有清一代学术,可纪者不少,其卓然成一潮流,带有时代运动的色彩者,在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而今文学又实从考证学衍生而来。”(《清代学术概论》)梁氏就清代整体学风而言,谓清学之主流即“考证学”,大抵不错;若细究起来,有清一代的学术风气,则几经嬗变,呈阶段性特点。而此“阶段性特点”,从清代各时期大量汇刻的丛书中可窥见其端绪。因此,清代的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下面拟分段就清代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各时期学风与丛书之特点,略作考述,藉以阐明其学术流变与丛书汇刻之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流变 清代学术概论 乾嘉时期 今文学派 学术风气 阶段性特点 丛书 今文经学 考证学 明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推动清代诗学研究深入开展”笔谈(四篇)—— 被引量:1
8
作者 邬国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0,共3页
清诗从时间上说在历代诗歌中离现代读者最近,数量也最多,可是现代读者了解清诗的人甚少,更令人尴尬的是,人们在对清诗了解很少的情况下,又几乎普遍持有清诗价值不高的先入之见。这种判断由来已久。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在《清代... 清诗从时间上说在历代诗歌中离现代读者最近,数量也最多,可是现代读者了解清诗的人甚少,更令人尴尬的是,人们在对清诗了解很少的情况下,又几乎普遍持有清诗价值不高的先入之见。这种判断由来已久。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曾经断言:清代诗歌“真可谓衰落已极”,除了一部《红楼梦》,包括诗歌在内的有清一代文学美术“在中国文艺美术史上,价值极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歌 诗学研究 20世纪20年代初 清代学术概论 笔谈 《红楼梦》 中国文艺 美术史 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浙江的经学研究
9
作者 叶建华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117-122,共6页
浙人对经学的研究在宋元以来,不绝如缕,大凡著名学者都通此学问。进入清代之后,经学研究的风气达到极盛,出现了所谓“汉学”思潮,即主张以训诂名物考据的方法治经,推崇汉儒经说,反对宋明以来以义理说经的风气。这股思潮在乾嘉时期风靡... 浙人对经学的研究在宋元以来,不绝如缕,大凡著名学者都通此学问。进入清代之后,经学研究的风气达到极盛,出现了所谓“汉学”思潮,即主张以训诂名物考据的方法治经,推崇汉儒经说,反对宋明以来以义理说经的风气。这股思潮在乾嘉时期风靡整个学术界。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清学(主要指汉学)之发祥地及根据地本在江浙。”又说:汉学“最后之壁垒”亦在浙江。汉学思潮在浙江极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研究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乾嘉时期 汉学家 黄宗羲 乾嘉汉学 古文尚书 治经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史的新探索——《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
10
作者 陈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4-29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学术 学科分类体系 清代学术概论 元明 通史 文学观念 近代西方 学术思想 学科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近人学术述林》作
11
作者 吴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学术思想 “五四”新文化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学术发展 近代学术 现代学术 乾嘉 考据之学 陈寅恪 清代学术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大昕是吴派吗?──兼谈乾嘉学术派别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记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31-35,共5页
钱大昕是吴派吗?──兼谈乾嘉学术派别问题王记录被时人目为"一代儒宗"的乾嘉学者钱大听①,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看作吴派健将。钱大昕属吴派,究其所自,以江藩《汉学师承记》为滥觞。江藩在讲到惠栋学术的传授时说:"王光禄鸣... 钱大昕是吴派吗?──兼谈乾嘉学术派别问题王记录被时人目为"一代儒宗"的乾嘉学者钱大听①,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看作吴派健将。钱大昕属吴派,究其所自,以江藩《汉学师承记》为滥觞。江藩在讲到惠栋学术的传授时说:"王光禄鸣盛,钱少詹大听,......以师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昕 学术派别 乾嘉学术 浙东学派 《日知录》 清代学术概论 吴派 乾嘉时期 《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型思想家”到“思想型学者”:梁启超1920年的身份嬗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海文 毛克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5,共9页
以1920年为界,梁启超的文化身份有着“政治型思想家”与“思想型学者”的显著区别。要具体了解这一身份增变的文化内涵,就须走进《清代学术概论》的文本世界。从“政治型思想家”到“思想型学者”这一身份嬗变,使得梁启超在生命的最后... 以1920年为界,梁启超的文化身份有着“政治型思想家”与“思想型学者”的显著区别。要具体了解这一身份增变的文化内涵,就须走进《清代学术概论》的文本世界。从“政治型思想家”到“思想型学者”这一身份嬗变,使得梁启超在生命的最后十个年头成了一位伟大的国学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1920年 清代学术概论 政治型思想家 思想型学者 身份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与今文经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师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梁启超与今文经学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众所周知,康有为是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正是在公羊“三世说”的名义下,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作为康有为的高足与得力助手,梁启超在戊戌时期及其后,对今文经学持何态度,无疑是... 梁启超与今文经学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众所周知,康有为是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正是在公羊“三世说”的名义下,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作为康有为的高足与得力助手,梁启超在戊戌时期及其后,对今文经学持何态度,无疑是值得重视的课题。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今文经学 康有为 《饮冰室文集》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清代学术概论 戊戌时期 章太炎 湖南时务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康羊城之会与康有为经学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开国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72-77,共6页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他在1891年和1897年先后刊行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在戊戌变法时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两部书的问世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的“火...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他在1891年和1897年先后刊行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在戊戌变法时期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两部书的问世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的“火山大喷火”和“大地震”(《清代学术概论》),可见其社会影响是多么巨大。但究其源,这两部书的问世,同1890年春康有为与廖平在广州的会见不无关系。大量材料证明,正是通过这次羊城之会,康有为接受了廖平经学第二变的思想,并据廖平经学第二变的代表作《辟刘篇》著成《新学伪经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今文经学 孔子改制 近代中国 维新运动 梁启超 晚清思想 资产阶级 清代学术概论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0~1860年经世学派与近代地理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增合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116,159,共8页
作为“知夷情”和西学东渐这一宏大系统的原初因子,近代地理观念的演进,深刻地引导和促动其他方面认识的拓展深化。“崇实黜虚”的经世学派将传统地理观念中的世界中心主义和中心王国的理念形态推展到一个务实客观的新境界,它促使西... 作为“知夷情”和西学东渐这一宏大系统的原初因子,近代地理观念的演进,深刻地引导和促动其他方面认识的拓展深化。“崇实黜虚”的经世学派将传统地理观念中的世界中心主义和中心王国的理念形态推展到一个务实客观的新境界,它促使西方世界的社情民意、思想意识等文化类质也嵌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视野中,为近代中国人“西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学派 地理观念 世界地理 《海国图志》 清代学术概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近代中国人 经世派 “制夷” 谢清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引证文献看社科学报的几个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俊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引证文献 社科学报 清代学术概论 学术研究 治学风格 学术道德 文献引证 证据 梁启超 清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与梁启超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春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9-104,共6页
论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与梁启超齐春风康有为和梁启超这对在戊戌变法中共患难的师徒,后来竟站到了对方的对立面。本文试就他们戊戌变法后学术与政见等方面的分歧及根源做些探究。一、学术思想的分野1890年,刚刚乡试得中的梁启超在... 论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与梁启超齐春风康有为和梁启超这对在戊戌变法中共患难的师徒,后来竟站到了对方的对立面。本文试就他们戊戌变法后学术与政见等方面的分歧及根源做些探究。一、学术思想的分野1890年,刚刚乡试得中的梁启超在好友陈千秋的引荐下,初次拜会康有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康有为 《饮冰室合集》 袁世凯 清代学术概论 孔子学说 辛亥革命 奴隶性 孙中山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与诗界革命的关系
19
作者 马卫中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19,共2页
诗界革命与戊戌变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梁启超说:“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饮冰室诗话》)。吾党,就是指参与戊戌变法的维新党。事实上,诗界革命,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学方面的一次维新尝试,它的指导思想,与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 诗界革命与戊戌变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梁启超说:“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饮冰室诗话》)。吾党,就是指参与戊戌变法的维新党。事实上,诗界革命,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学方面的一次维新尝试,它的指导思想,与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基本一致的。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界革命 戊戌变法 思想基础 梁启超 今文经学 康有为 《饮冰室诗话》 维新派 清代学术概论 《天演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自珍政论杂文的艺术特色
20
作者 杨昌江 《江汉论坛》 1984年第9期45-48,共4页
龚自珍的政论杂文,不仅以其忧愤激切的社会批判论和社会改良论的思想内容,骀荡了晚清一代被压抑的知识分子的灵魂,而且,在写作艺术方面,立意新颖,尖锐泼辣,散行中有骈偶,简括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奥,精警峭拔,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纵横驰... 龚自珍的政论杂文,不仅以其忧愤激切的社会批判论和社会改良论的思想内容,骀荡了晚清一代被压抑的知识分子的灵魂,而且,在写作艺术方面,立意新颖,尖锐泼辣,散行中有骈偶,简括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奥,精警峭拔,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纵横驰骋、豪放跌宕、俶诡谲怪的风格,使人读之“若受电然”(梁启超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 龚自珍 今文经学 程朱理学 封建统治 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封建社会 社会政治 艺术特色 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