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原则、修辞论证与情理——对清代司法判决中“情理”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军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40,共14页
通过考察清代不同程序上的司法判决可见,情理作为清代司法裁判的法源与律例等共同作用于判决论证,但非同一类型的法源。相比于律例在条文结构上的明确具体与形式上的权威性,因而以构成要件在案件里得到实现为其适用方式,情理则同样具有... 通过考察清代不同程序上的司法判决可见,情理作为清代司法裁判的法源与律例等共同作用于判决论证,但非同一类型的法源。相比于律例在条文结构上的明确具体与形式上的权威性,因而以构成要件在案件里得到实现为其适用方式,情理则同样具有权威形式但内容上更为原则化,并且情理适用于案件是通过对律例适用的妥当性从而也包含无妥当规范时创造规范的必要性进行衡量与论辩来实现,即情理是使律例适用于案件以达致审判妥当的基础性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理是清代的法律原则。比之于律例适用的逻辑论证,情理参与的论证属于强化、补充逻辑论证的修辞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司法 情理 法律原则 修辞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乡村民事纠纷的化解机制与现实困境--基于清代州县司法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松梅 王洪兵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30-45,共16页
追寻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是清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但是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矛盾、冲突不断,相应的民事纠纷层出不穷,从而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了应对繁杂的乡村民事纠纷,无论民间社会还是国家政权都不断探索符合乡村秩序... 追寻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是清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但是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矛盾、冲突不断,相应的民事纠纷层出不穷,从而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了应对繁杂的乡村民事纠纷,无论民间社会还是国家政权都不断探索符合乡村秩序和国家治理需要的解决方案。受儒家“无讼”观念影响,礼治规范与调处息讼成为清代解决民事纠纷的首选策略,州县官也因此具有了民之父母的宗法身份。但是清代的司法实践表明,“健讼”是社会的常态,民事诉讼的化解机制呈现多元模式。清代州县官兼具父母官与刑名官的双重身份,在民事纠纷的化解实践中,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重视发挥官方“法治”的解决途径,并将其作为根本依据。清王朝在调整、完善、强化州县司法审判体制的同时,充分调动乡村社会的各项资源,力争实现国家对地方社会秩序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司法 审判体制 民事纠纷 州县官 乡村秩序 礼治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及启示——以清代州县判牍为材料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新霞 任海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2,共7页
司法的"价值追求"是指国家设置司法活动所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司法活动的根本观念、理念和评价标准,对司法裁判依据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清代大量州县判牍体现了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是:重视调解、息讼是求,通过... 司法的"价值追求"是指国家设置司法活动所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司法活动的根本观念、理念和评价标准,对司法裁判依据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清代大量州县判牍体现了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是:重视调解、息讼是求,通过司法实行社会教化,追求实质正义。这一价值追求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于今天的司法改革和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基层司法 州县判牍 司法结构 传统文化 司法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礼情司法”模式及启示——以清代基层司法判牍为材料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海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8,共8页
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研究发现,清代基层司法官员不是依据法律、判例判决案件,而是依靠"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这种"礼情司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与传统文化、司法体制、社会结构、法官知识... 通过对242个真实判例研究发现,清代基层司法官员不是依据法律、判例判决案件,而是依靠"礼(儒家伦理)、情(案情、常理)"来断案。这种"礼情司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与传统文化、司法体制、社会结构、法官知识结构、民众素质有密切联系,这五大因素决定了当时的司法不可能过多引用律文法条判案。"礼情司法"模式有利于化解矛盾、实现国家解决纠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基层司法 州县判牍 礼情司法 司法结构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帝国司法的时间、空间和参与者 被引量:7
5
作者 邓建鹏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清代档案日渐开放,清帝国州县司法研究深受学界瞩目,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已有研究在空间、时间和参与者等三大关键要素方面存在缺失。在空间上,多局限于汉族地区,特别是内地十八省,而... 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清代档案日渐开放,清帝国州县司法研究深受学界瞩目,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已有研究在空间、时间和参与者等三大关键要素方面存在缺失。在空间上,多局限于汉族地区,特别是内地十八省,而忽略了边疆地区。在时间上,往往做静态化处理,忽略了清代两百余年间的司法变化。在参与者方面,忽略了除讼师以外的大部分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司法 地方司法 司法档案 司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晚清广东历史的重要文献——《望凫行馆宦粤日记》 被引量:3
6
作者 邱捷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同治、光绪年间广东州县官杜凤治的《望凫行馆宦粤日记》是一部分量巨大、连贯详细、内容丰富的日记,对研究清代司法、州县制度以及晚清广东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杜凤治 《望凫行馆宦粤日记》 清代司法 州县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