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村庄环境“问题”的基层建构与实践困境
被引量:
7
1
作者
卢春天
王辰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5,105,共9页
改善村容村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清“三堆”是主要手段。本文以陕西Z镇清“三堆”现象为个案,基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反映农村环境“问题”的双重建构过程:镇政府及其干部既有对国家政策目标合法性权威的认同,也有对自身清理...
改善村容村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清“三堆”是主要手段。本文以陕西Z镇清“三堆”现象为个案,基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反映农村环境“问题”的双重建构过程:镇政府及其干部既有对国家政策目标合法性权威的认同,也有对自身清理行为合法性的长期内化。这一建构背后存在两种互相抵牾的观念力量,即基层政府及其干部的线性发展观和村民基于生活实践的地方性知识。在此张力下,尽管双方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的逻辑,但镇政府在动员村民的过程中仍产生了治理范围扩大化等问题,而村民则以消极配合的策略待之。因此,未来乡村环境治理须尊重地方性知识和农村主体性作用,将农村的人居环境格局与生产、生活和生计方式有机统一,回归乡村生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
清“三堆”
环境建构主义
线性发展观
地方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村庄环境“问题”的基层建构与实践困境
被引量:
7
1
作者
卢春天
王辰光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5,105,共9页
文摘
改善村容村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清“三堆”是主要手段。本文以陕西Z镇清“三堆”现象为个案,基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反映农村环境“问题”的双重建构过程:镇政府及其干部既有对国家政策目标合法性权威的认同,也有对自身清理行为合法性的长期内化。这一建构背后存在两种互相抵牾的观念力量,即基层政府及其干部的线性发展观和村民基于生活实践的地方性知识。在此张力下,尽管双方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的逻辑,但镇政府在动员村民的过程中仍产生了治理范围扩大化等问题,而村民则以消极配合的策略待之。因此,未来乡村环境治理须尊重地方性知识和农村主体性作用,将农村的人居环境格局与生产、生活和生计方式有机统一,回归乡村生活主体。
关键词
农村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
清“三堆”
环境建构主义
线性发展观
地方性知识
Keywords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village appearance
eliminating“Three Heap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vism
liner development concept
local knowledg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村庄环境“问题”的基层建构与实践困境
卢春天
王辰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