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批式生物膜技术(SBBR)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亚宜 李探微 +2 位作者 韦甦 殷芳芳 林伟青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介绍了序批式生物膜技术(SBBR)的主要发展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对该技术的分类、运行方式及特点作了详细说明.水质、水量变化的频繁性及运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是许多污水处理机构面临的新问题,SBBR技术的提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介绍了序批式生物膜技术(SBBR)的主要发展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对该技术的分类、运行方式及特点作了详细说明.水质、水量变化的频繁性及运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是许多污水处理机构面临的新问题,SBBR技术的提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SBBR是将SBR的间歇操作模式引入到生物膜反应器的全新应用,它集合了SBR和传统生物膜技术的优点,不仅可高效处理水力负荷变化较大的城市生活污水,实现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要求,而且通过添加特殊膜材质作为填料对特种菌加以固定化后,可有效地处理含有毒有害、难降解和易挥发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生物工艺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粒载体-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兰 赵光 +1 位作者 张婷婷 辛宏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过逐渐提高进水污染物含量,考察其对反应器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运行优化工况为:进水(30 min)→厌氧(3 h)→好氧(7 h)→沉淀(1 h)→排水(30 min)。当进水COD和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0 mg/L和60、12 mg/L以内时,反应器水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到为94.60%、92.02%、94.05%,出水均达到GB 8978-1996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陶粒 外循环生物反应器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铁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磷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春华 周岳溪 +2 位作者 将进元 王海燕 胡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5,共3页
为使废水中磷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生物法与化学法结合(即BC法)是目前除磷的发展趋势,但絮凝剂对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仍较少。氯化铁是除磷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其对SBBR反应器中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TP质... 为使废水中磷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生物法与化学法结合(即BC法)是目前除磷的发展趋势,但絮凝剂对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仍较少。氯化铁是除磷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其对SBBR反应器中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TP质量浓度为2.34~7.13mg·L-1,每星期向反应器中投加一次氯化铁(投加质量浓度为3mgFeCl3·(L废水)-1时,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86.5%以上,出水质量浓度稳定在0.5mg·L-1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GB18918-2002);过量的氯化铁则因抑制生物膜中微生物活性,不利于磷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除磷 生物反应器(sbbr) 氯化铁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降解细菌特性
4
作者 万金保 邬容伟 +1 位作者 邱起地 万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0-484,共5页
从某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reactor,简称SBBR)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A和菌株B,经形态学鉴定菌株A为乳白色、革兰氏阳性长杆菌;菌株B为灰白色、革兰氏阳性短杆菌.菌株A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50℃... 从某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reactor,简称SBBR)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A和菌株B,经形态学鉴定菌株A为乳白色、革兰氏阳性长杆菌;菌株B为灰白色、革兰氏阳性短杆菌.菌株A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50℃、盐度1%~2%、pH值6~8;菌株B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20~40℃、盐度1%~2%、pH值6~8.在不同因素组合下,将菌株A、B分别接种于供试废水中,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去除率最高分别为64.11%、54.74%;NH3-N最佳降解率分别为54.57%、5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生物反应器(sbbr) 生物降解 形态特征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回流比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郑雨 赵剑强 +2 位作者 杨文娟 侯毅 陈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硝化液回流是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实现前置反硝化脱氮的重要手段,通常回流比为200%~400%。本文研究了高回流比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300%、1000%、3000%三种条件下回流比为3000%的总氮去除率最高,... 硝化液回流是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实现前置反硝化脱氮的重要手段,通常回流比为200%~400%。本文研究了高回流比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300%、1000%、3000%三种条件下回流比为3000%的总氮去除率最高,稳定运行期间TIN平均去除率为98.69%±0.81%,同时也使NH_(4)^(+)-N得以完全氧化。推测在高回流比引起的强对流环境下,生物膜内传质效率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果。本研究结果对集成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发及改善市政污水处理生物脱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sbbr) 回流比 传质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振 朱振华 +3 位作者 丁亚男 吴少贤 李苏青 刘晓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3-1541,共9页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 探究了4种低温水平下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ANON型SBBR在不同的低温水平下稳定运行后,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转化途径及其脱氮性能.当温度>15℃时,SBBR中AOB和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CANON作用始终是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SBBR对TN的平均去除率亦较为理想;而当温度<15℃时,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在10,5℃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改变了SBBR的氮素转化途径,使其脱氮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10℃时,NOB的增殖及其活性的提高使硝化/反硝化作用取代CANON作用成为SBBR脱氮的主要途径,此时系统对TN的去除率骤降至(16.87±4.79)%;在5℃时,反硝化过程中第1步还原反应的停滞与反硝化菌对NO_2^--N利用率的提高使SBBR中氮素的去除依赖于CANON作用和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协同,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54.83±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sbbr) 低温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 厌氧氨氧化 氮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军 顾国维 +1 位作者 韦苏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649,共4页
为提高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外加碳源,研究了序批式膜反应器(SBBR)在有氧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中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原水TN为80~110mg/L和溶解氧浓度为0.8~4.0mg/L情况下,出水TN小于15mg/L,NH3-N去除率达100%,TN... 为提高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的效率和减少外加碳源,研究了序批式膜反应器(SBBR)在有氧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中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特性.试验表明,原水TN为80~110mg/L和溶解氧浓度为0.8~4.0mg/L情况下,出水TN小于15mg/L,NH3-N去除率达100%,TN去除率54%~77%,NH3-N容积负荷率为47~94mg/(L(d),TN容积负荷率为56~113mg/(L(d).TN的变化规律为在NH3-N降到零或最小之前,TN持续降低之后,TN有短时的上升后再缓慢降低.在较大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内,SBBR具有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能力,建议将NH3-N降解到零或最小值的时刻,作为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结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sbbr) 川步硝化和反硝化 溶解氧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序批式组合生物膜一体化设备
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6,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序批式组合生物膜一体化设备,它是在同一池体内组合两个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池体中间为厌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外围是好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厌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密闭,二个反应区内都设...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序批式组合生物膜一体化设备,它是在同一池体内组合两个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池体中间为厌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外围是好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厌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密闭,二个反应区内都设置半轨性纤维填料,底部设置水下推进器;好氧淹没式生物膜反应区填料底部设置水下曝气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体化设备 生物 水下推进器 纤维填料 反应区 淹没 曝气装置 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BR反应器运行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延 解迪 +1 位作者 梁文艳 隋丽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以进水、静置、曝气和排水作为SB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和换容比条件下运行周期内生物膜EPS的产生与变化特征。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膜由大量丝状菌组成,菌胶团和累枝虫交联聚集在其周围,生物膜外层生物相明显... 以进水、静置、曝气和排水作为SB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和换容比条件下运行周期内生物膜EPS的产生与变化特征。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膜由大量丝状菌组成,菌胶团和累枝虫交联聚集在其周围,生物膜外层生物相明显比内部丰富。当DO从2~3 mg/L升到3~5 mg/L时,EPS的含量从147.7μg/(mL填料)升至286.0μg/(mL填料),再升至5~6 mg/L时,EPS稍有降低至271.3μg/(mL填料)。随着换容比从1/3升高至2/3,EPS的含量逐渐从121.5μg/(mL填料)下降到86.2μg/(m L填料)。在运行周期内,进水后处于静置状态1 h的EPS产生量最大,达到148.0μg/(mL填料),此时EPS中荧光类有机物含量也最高,且以芳香性蛋白质Ⅰ(λEx/λEm(220~250)/(280~330)nm)、芳香性蛋白质Ⅱ(λEx/λEm(220~250)/(330~380)nm)和微生物沥出物(λEx/λEm(250~280)/(290~380)n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生物反应器 工艺条件 运行周期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优势菌种对SBBR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德锋 孙力平 +1 位作者 古建国 李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25,共4页
通过投加聚磷菌与未投加聚磷菌的对比试验,研究投加优势菌种后淹没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除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BBR反应器中投加生物优势菌种后,厌氧段总磷释放和好氧段总磷吸收的效果明显增加,提高了除磷效率,缩短了停留时间。在填... 通过投加聚磷菌与未投加聚磷菌的对比试验,研究投加优势菌种后淹没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除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BBR反应器中投加生物优势菌种后,厌氧段总磷释放和好氧段总磷吸收的效果明显增加,提高了除磷效率,缩短了停留时间。在填料装填密度为30%,水力停留时间为7h(其中厌氧3h,好氧4h),pH值在6.5~8.5时,进水COD在0.2~1.5kgCOD/m3.d时,投加菌种的反应器中COD和TP去除率均明显高于未投加菌种的反应器,去除效率提高5%以上,反应器对COD和TP的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菌种 淹没生物工艺(sbbr) 生物除磷 装填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BCO-SBBR组合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车建刚 万金保 +2 位作者 邓觅 梁坤 黄学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93-195,共3页
针对猪场沼液具有可生化性差、碳氮比(C/N)失调的特点,采用新型生物接触氧化-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BCO-SBBR)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该组合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态氮(NH_3-N)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新... 针对猪场沼液具有可生化性差、碳氮比(C/N)失调的特点,采用新型生物接触氧化-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BCO-SBBR)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该组合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态氮(NH_3-N)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新型BCO-SBBR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去除猪场沼液中的COD_(Cr)、NH_3-N和总磷,其去除率分别为53%、57.6%和49%。但是,COD_(Cr)主要是在BCO中去除的,SBBR由于进水中C/N严重失调,对COD_(Cr)的去除率很低。因此,采取向SBBR添加原水的方法提高SBBR进水中的C/N,使其对COD_(Cr)的去除率增大。在添加原水后,组合工艺对COD_(Cr)、NH_3-N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0.0%、81.0%、54.7%,可有效处理猪场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BCO) 生物反应器(sbbr) 猪场沼液 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BR联合SB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效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壮明 温春燕 +3 位作者 邰家芬 李建平 孔维忠 王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6-2134,共9页
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TN去除率,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化学需氧量(COD)为(5700±500)mg/L、TN浓度为(210±50)mg/L的实际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ASBR的出水进入SBBR反应器进行深... 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TN去除率,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化学需氧量(COD)为(5700±500)mg/L、TN浓度为(210±50)mg/L的实际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ASBR的出水进入SBBR反应器进行深度脱氮,主要作用是调节后续SBBR进水的碳氮比(C/N),ASBR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为90%。C/N是决定SBBR脱氮效率的关键,进水C/N调至4.8,在生物膜的作用下,SBBR仅通过厌氧搅拌和好氧阶段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便可以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出水TN浓度低于10 mg/L,周期运行时长也由第54天的24 h缩短至5.6 h。整个串联系统经过103 d的驯化和启动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出水COD、氨氮(NH4+-N)、TN浓度分别为(380±10)、(1.0±0.5)、(5±5)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3%、99%和95%。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可知,系统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为55.11%、21.32%。系统中具有反硝化作用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占比为2.81%,这可能是SBBR取得优秀脱氮效果的关键。在属水平下,系统中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种主要为Thauera和Limnobacter,在系统中占比分别为15.22%和2.84%,它们的存在可能是系统SND效果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生物反应器(sbbr) 碳氮比(C/N) 深度脱氮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流与主流磷回收工艺对比及调控因子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璐 张玥 +3 位作者 邵鸿渝 倪敏 黄勇 潘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从污水中回收磷是缓解磷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目前,污水处理厂常用的磷回收工艺主要为从剩余污泥中回收磷的侧流工艺,存在工艺复杂、回收效率低等问题.以生物膜为主体的主流磷回收工艺可实现磷的同步去除与富集,工艺简单且高效,因此更具... 从污水中回收磷是缓解磷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目前,污水处理厂常用的磷回收工艺主要为从剩余污泥中回收磷的侧流工艺,存在工艺复杂、回收效率低等问题.以生物膜为主体的主流磷回收工艺可实现磷的同步去除与富集,工艺简单且高效,因此更具发展前景.两种工艺在运行原理及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两者的调控措施不尽相同.本文分别以A^(2)O工艺和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工艺为代表,对比了侧流和主流磷回收工艺在运行原理及模式上的异同,并以聚磷菌的代谢机理为基础,总结了温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碳源和蓄磷量等调控因子对两种工艺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其差异化机制,以期为生物膜磷回收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强化生物除磷 工艺对比 生物反应器 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与SBMBR组合工艺处理腈纶废水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荣明 姜丽君 秦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6-790,共5页
对腈纶废水进行Fenton氧化预处理后,运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腈纶废水进水COD平均为1259mg/L;NH4+-N质量浓度平均为57.67 mg/L,经过本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COD平均仅为76.88 mg/L,其去除率平均达93.89%;出水NH4+-N质量浓度平均... 对腈纶废水进行Fenton氧化预处理后,运用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腈纶废水进水COD平均为1259mg/L;NH4+-N质量浓度平均为57.67 mg/L,经过本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COD平均仅为76.88 mg/L,其去除率平均达93.89%;出水NH4+-N质量浓度平均为2.57 mg/L,其平均去除率95.54%;出水SS、氰化物、硫氰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再用高浓度腈纶聚合废水对本套工艺进行冲击试验,发现对难降解的腈纶聚合废水也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的COD与NH4+-N质量浓度平均为160.66 mg/L和3.16 mg/L,去除率平均达91.86%与9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水 Fenton氧化预处理 生物反应器 Fenton与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离球内填料配比对SBBR污染物去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帆 杨凯伦 +3 位作者 康华 蒋维卿 艾胜书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6,127,共6页
为了探究流离球内部组合填料配比对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影响,以鲍尔环与海绵作为内部填料,组成7种不同填料配比的流离球,构建SBBR反应器进行实验。鲍尔环与海绵填料体积比分别为:0∶189、4∶27、11∶27、21∶27、37∶27、71∶27、171∶2... 为了探究流离球内部组合填料配比对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影响,以鲍尔环与海绵作为内部填料,组成7种不同填料配比的流离球,构建SBBR反应器进行实验。鲍尔环与海绵填料体积比分别为:0∶189、4∶27、11∶27、21∶27、37∶27、71∶27、171∶27。实验结果表明,各填料比下COD处理效果较好,改变组合填料配比主要影响了传质效果、生物膜量、厌氧空间大小进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性能。填料比为37∶27时氮的去除效果最好,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4%和55.3%;此时,系统生物量适中,生物膜絮凝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离球 组合填料配比 生物反应器(sbbr) 生物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DMBR处理乳化油污水最佳工艺条件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志勇 苏思 +1 位作者 屈波 席满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对序批式斜板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IDMBR)处理乳化油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油浓度、溶解氧(DO)质量浓度、和厌氧/好氧组合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DMBR处理乳化油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RT 24 h(厌氧4... 通过室内试验对序批式斜板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IDMBR)处理乳化油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油浓度、溶解氧(DO)质量浓度、和厌氧/好氧组合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DMBR处理乳化油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RT 24 h(厌氧4 h,好氧20 h),进水油质量浓度150 mg/L,DO质量浓度3 mg/L。在上述条件下反应器对乳化油污水中的COD、NH4+-N和油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4%、93.7%和99.2%,出水水质完全达到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从而证明SIDMBR对乳化油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为其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板动态生物反应器 乳化油 最佳工艺条件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曝气策略对SBBR处理模拟水产养殖废水净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世羊 张学辉 +2 位作者 何鑫 汪学杰 王广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曝气策略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净化模拟的罗非鱼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影响,实验设计构建了5个形态结构相同的SBBR反应器,探究在两个既定溶解氧(DO)水平下(即曝气段DO=2或3 mg/L)不同曝停比(1h/5h、2h/4h、3h/3h、4h/2h、5h/... 为研究不同曝气策略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净化模拟的罗非鱼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影响,实验设计构建了5个形态结构相同的SBBR反应器,探究在两个既定溶解氧(DO)水平下(即曝气段DO=2或3 mg/L)不同曝停比(1h/5h、2h/4h、3h/3h、4h/2h、5h/1h)对其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曝停比工况下氮素去除途径主要为同步硝化反硝化。总氨氮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大呈升高趋势。在曝气段DO=2 mg/L工况下,总无机磷氮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硝化过程是影响氮素去除的主要因素。而在曝气段DO=3 mg/L工况下,总无机磷氮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曝停比为4/2时达到最高。实验工况下不同溶解氧水平对COD的去除无显著影响,但是不同曝停比对COD的去除却有显著影响。在曝气段DO=2 mg/L工况下,出水磷浓度随曝停比的增加呈先积累后去除趋势,且磷素的去除率随曝停比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曝气段DO=3 mg/L工况下,磷素去除率均为正值,且随曝停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曝停比为4/2时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sbbr) 曝停比 水产养殖废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开亮 廖德祥 +2 位作者 王莹 马义平 许乐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70,共6页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添加彗星式丝状纤维滤料和Kaldnes填料组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R1和R2,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浓缩污泥,旨在探求添加不同生物填料和接种普通污泥对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R1...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添加彗星式丝状纤维滤料和Kaldnes填料组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R1和R2,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浓缩污泥,旨在探求添加不同生物填料和接种普通污泥对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影响。结果表明,R1仅历时39d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NH4^+-N、NO2^--N及TN去除率分别为98.0%、88.2%及82.3%;成功启动初期,化学计量比平均值为1:1.28:0.22,接近理论值1:1.32:0.26;稳定运行期间,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相对丰度从1.97%增至60.06%,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从65.75%降至15.19%,CandidatusJettenia为主要菌属,丰度最高,占比为45.36%,是反应器内唯一的厌氧氨氧化菌,SM1A02属占比达到13.11%,实现了快速高效富集。R2培养111d后未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反应器(sbbr) 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胁迫下电极-SBBR的反硝化脱氮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平 杨志敏 +2 位作者 刘静 郭玲 熊海灵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62,共6页
通过实验室配水与沼液试验,探讨了Cu胁迫下电极-SBBR体系反硝化脱氮的工艺参数及其效果.结果表明,Cu胁迫电极-SBBR体系的优化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510min,其中进水30min,厌氧30min、曝气240min、沉淀150min、排水30min、闲置30min;电流90... 通过实验室配水与沼液试验,探讨了Cu胁迫下电极-SBBR体系反硝化脱氮的工艺参数及其效果.结果表明,Cu胁迫电极-SBBR体系的优化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510min,其中进水30min,厌氧30min、曝气240min、沉淀150min、排水30min、闲置30min;电流90mA,DO 3.0~4.0mg/L,C/N为8.0左右.沼液中的低质量浓度Cu(0.94mg/L)对电极-SBBR体系的胁迫作用表现不明显,电极-SBBR体系对沼液的TN,COD,Cu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27%,75.46%和9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sbbr) 电极 脱氮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SBBR启动过程中菌群演替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承兴 储昭瑞 +3 位作者 谭炳琰 黄晓遇 苏一魁 荣宏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96,共4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混合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研究了反应器启动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高进水NH4^+-N和NO2^--N含量的方式将SBBR的N容积负荷由0.10 g/(L·d)提升至1.164 g/(L·d),经过144 d成功启...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以混合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研究了反应器启动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高进水NH4^+-N和NO2^--N含量的方式将SBBR的N容积负荷由0.10 g/(L·d)提升至1.164 g/(L·d),经过144 d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SBBR,TN去除率达93.92%,厌氧氨氧化活性为5.86 mg/(g·h)。在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菌的丰度不断升高,其它非功能菌的丰度逐渐降低。稳定运行期,浮霉菌门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上的丰度有显著的差异,前者为8.83%,后者为24.21%。3种检出的厌氧氨氧化菌属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Candidatus Jettenia、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Kuenenia在活性污泥中的丰度分别为2.89%、2.29%和0.65%,而在生物膜的丰度分别为10.04%、5.93%、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sbbr) 厌氧氨氧化 高通量测 菌群演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