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特征及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万雪 田泽斌 +3 位作者 侯泽英 祝枫 储昭升 袁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4-1373,共10页
为探究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结构、脱氮功能基因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3种淹水条件(不淹水、间歇淹水、持续淹水)和6种植被类型(草地、林地、林草地、挺水、沉水、无植被)土壤/底泥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 为探究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结构、脱氮功能基因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3种淹水条件(不淹水、间歇淹水、持续淹水)和6种植被类型(草地、林地、林草地、挺水、沉水、无植被)土壤/底泥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淹水条件和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土壤和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界区作为湖滨带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最频繁的区域,受水位波动影响环境条件复杂,其土壤/底泥中氮循环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如绿弯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等)的相对丰度及α多样性均高于陆向区和水向区;而植被类型主要影响水向区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α多样性。微生物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差异进一步说明湖滨带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点,陆向区和交界区更高的功能基因丰度说明微生物脱氮活动更强烈。含水率、碳氮比、有机碳和亚硝氮是洱海湖滨带土壤/底泥脱氮过程功能基因丰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浓度变化是淹水条件和植被类型影响脱氮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 淹水条件 植被类型 微生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条件下土壤中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5-365,共11页
本文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水稻土的两种主要母土的元素活化迁移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淋溶迁移元素来源于不同的母体;铁、锰、钙、镁等元素的活化作用加强,迁移能力增加,元素的迁移序列中锰的迁移能力已接近钙、镁等活... 本文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水稻土的两种主要母土的元素活化迁移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淋溶迁移元素来源于不同的母体;铁、锰、钙、镁等元素的活化作用加强,迁移能力增加,元素的迁移序列中锰的迁移能力已接近钙、镁等活泼元素;两种土壤中元素的迁移序列不同。性质相似的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具有相似的行为,相互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因而在统计区分中位置靠近。引起元素在土壤中活化迁移的过程包括还原、重碳酸化、水化、络合、置换等。按照土壤地球化学类型,红壤中元素的迁移类型属于盐基不饱和型,而普通潮土则介于碳酸盐型和盐基饱和型之间。相平衡分析表明,在淹水且不断移去渗漏液的前提下,两种土壤其矿物风化产物均落在高岭石稳定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土壤 淹水条件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淹水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氮素净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郎漫 李平 +2 位作者 李淼 魏玮 李凯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126,共8页
以东北旱作黑土为对象,在25℃和浅层淹水条件下开展了为期35 d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淹水条件下土壤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仍能进行。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施用氮肥抑制了培养初... 以东北旱作黑土为对象,在25℃和浅层淹水条件下开展了为期35 d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淹水条件下土壤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仍能进行。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施用氮肥抑制了培养初期的有机氮矿化,但对后期氮矿化没有影响。氮肥施用初期对硝化作用没有影响,但2周后显著促进了硝化作用的进行。培养期间单施氮肥处理的平均净矿化速率为N 1.07 mg/(kg·d),与对照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净硝化速率为N 4.50 mg/(kg·d),是对照处理的2.43倍。浅层淹水条件下氮肥配施有机物料显著促进了土壤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培养初期氮肥配施秸秆处理的无机氮固定量大于氮肥配施猪粪处理,后期则相对稍低,氮肥配施猪粪和配施秸秆处理的平均净氮矿化速率分别为N-5.61和-3.15 mg/(kg·d),两者间差异显著。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浅层淹水条件下氮肥配施有机物料显著抑制了土壤硝化作用,培养期间氮肥配施猪粪和氮肥配施秸秆处理的平均净硝化速率分别为N 0.29和0.18 mg/(kg·d),分别比单施氮肥处理下降了93.5%和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作用 矿化作用 淹水条件 有机物料 氮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淹水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郎漫 李平 +4 位作者 李淼 魏玮 李凯凯 钱泳其 黄静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06-2513,共8页
以东北黑土区长期耕作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浅层淹水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淹水条件下,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单施氮肥处理对土壤C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氮肥配施猪粪或者秸秆则显著促进... 以东北黑土区长期耕作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浅层淹水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淹水条件下,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单施氮肥处理对土壤C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氮肥配施猪粪或者秸秆则显著促进了CO2的排放,使得CO2排放速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氮肥配施秸秆处理的CO2排放量最高.浅层淹水条件下,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施用氮肥显著促进了土壤N2O的排放.而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配施猪粪和秸秆则显著抑制了N2O的排放,表现为土壤对N2O的微量吸收,氮肥配施秸秆处理的N2O吸收量相对较高.浅层淹水条件下施用氮肥抑制了土壤CH4的排放,而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配施猪粪或者秸秆则促进了土壤CH4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有机物料 黑土 淹水条件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条件下有机物料对潮土外源镉形态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山 陈建斌 王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在室内淹水培养条件下,运用连续提取法研究稻草、紫云英和猪粪对潮土中外源镉的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pH,活性氧化物的含量。有机碳的增加显著地增加紧有机结合态镉含量,而显著地降低了交... 在室内淹水培养条件下,运用连续提取法研究稻草、紫云英和猪粪对潮土中外源镉的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料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pH,活性氧化物的含量。有机碳的增加显著地增加紧有机结合态镉含量,而显著地降低了交换态镉的含量。并随着时间的增长,影响更显著。交换态镉的含量与E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紧有机结合态镉与E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潮土 化学性质 镉形态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治理 淹水条件 外源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田面水氮磷及COD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吕 薛亚光 +4 位作者 韩笑 石晓旭 魏亚凤 杨美英 刘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7-252,共6页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趋势。仅秸秆泡田处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覆盖处理(P<0.05),而覆盖处理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又显著高于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的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均表现为秸秆混施30 cm处理>秸秆混施24 cm处理>秸秆混施16 cm处理>秸秆混施8 cm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仅秸秆泡田处理和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却显著降低了硝态氮的平均浓度;秸秆混施处理则显著提高了上覆水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浓度,对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则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应避免秸秆随意丢弃或覆盖还田,建议采用浅耕8 cm左右并延长泡田时间至2.5 d后再进行适当排水栽插,可有效减少稻季田面水径流养分流失和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条件 麦秸还田方式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条件对稻田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单世平 黄军 +4 位作者 刘前刚 王玉双 程伟 付祖姣 郭照辉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0期46-49,共4页
笔者归纳综述了湖南省6种典型的稻田土壤类型及其成土母质,分析了淹水条件对土壤肥力及理化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高产土壤改良的策略,以期为湖南省高产稻田土壤的立地条件和主要肥力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田土壤类型 淹水条件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条件下水稻土中砷的生物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钟松雄 何宏飞 +5 位作者 陈志良 尹光彩 林亲铁 黄玲 王欣 刘德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共17页
水稻土中砷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等生物化学过程是影响水稻砷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同时,水淹厌氧条件是驱动水稻土中砷的生物化学过程关键环节,且是导致水稻对砷大量吸收累积的主要原因,对以水稻为主食的人们造成健康威胁。本文综述了水稻... 水稻土中砷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等生物化学过程是影响水稻砷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同时,水淹厌氧条件是驱动水稻土中砷的生物化学过程关键环节,且是导致水稻对砷大量吸收累积的主要原因,对以水稻为主食的人们造成健康威胁。本文综述了水稻土中砷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现象、砷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水稻土砷迁移转化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水淹厌氧条件对水稻土砷代谢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对砷归趋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识别不同水管理模式下土壤微环境对水稻土中砷代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理解砷的生物化学行为和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累积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土 条件 生物化学行为 氧化还原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质量分数及水淹条件对黄河三角洲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翟杰休 刘佳凯 +1 位作者 张振明 张明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盐质量分数梯度及水淹环境对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解袋法,探究不同盐质量分数和水淹条件对芦苇、碱蓬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并采水样检测不同盐质量分数下水质指标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盐质量分数梯度及水淹环境对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解袋法,探究不同盐质量分数和水淹条件对芦苇、碱蓬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并采水样检测不同盐质量分数下水质指标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氮(NH3-N)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枯落物中的C、N、P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盐质量分数对枯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盐质量分数越高,分解越快.水淹可以促进枯落物的分解,不同水淹条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不同.碱蓬枯落物分解明显快于芦苇枯落物的分解,且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和w(C)/w(N)呈反比.水中的DO、TP、COD以及NH3-N显著影响(P<0.010)枯落物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分解 盐质量分数梯度 条件 枯落物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解剖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封克 司江英 +1 位作者 汪晓丽 盛海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6-351,共6页
在旱作和淹水两种培养方式下,研究了5种基因型水稻(Oryza sativaL.)(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和旱稻)幼苗根系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水分条件下,水稻根通气组织的形成和皮层厚壁细胞的形态均存在基因型差异。5... 在旱作和淹水两种培养方式下,研究了5种基因型水稻(Oryza sativaL.)(常规粳稻、杂交粳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和旱稻)幼苗根系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水分条件下,水稻根通气组织的形成和皮层厚壁细胞的形态均存在基因型差异。5种基因型间,淹水条件下杂交粳稻根形成通气组织的时间最晚,根皮层厚壁细胞形态上的差异在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之间表现得更为明显;旱作条件下旱稻的根通气组织形成较其他基因型晚,常规粳稻根皮层厚壁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加厚程度小。与淹水条件相比,旱作条件下杂交稻根通气组织形成较迟,常规粳稻根皮层厚壁细胞排列较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解剖结构 土壤 淹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处理下生物质炭元素组成含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永固 张平究 张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淹水处理下生物质炭元素组成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方法]将芦苇秸秆经350和600℃炭化,作洗涤与未洗涤处理后,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培养。以120 d为1个培养周期,共培养3个周期,运用元素分析仪测定N、C、H元素含量以及C/H的... [目的]探讨淹水处理下生物质炭元素组成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特征。[方法]将芦苇秸秆经350和600℃炭化,作洗涤与未洗涤处理后,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培养。以120 d为1个培养周期,共培养3个周期,运用元素分析仪测定N、C、H元素含量以及C/H的比值。[结果]生物炭的C元素百分含量与热解温度呈正相关,H元素百分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淹水条件会明显降低生物炭C元素百分含量和C/H值,培养时间也会对各元素组成含量产生影响,N、C、H元素百分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温度之间对比发现,600℃下制备的生物炭的C含量较高,H元素含量较低,C/H值较高,芳香性更强。[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生物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淹水条件 不同时间序列 元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和作物生长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蒋静艳 黄耀 宗良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1-714,共4页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常规灌溉和持续淹水条件以及不同水平有机质(小麦秸秆)投放量(0、2.25、4.5t·hm-2)条件下各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温度、灌溉水层深度和土壤Eh)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以及水稻生长与CH4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在...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常规灌溉和持续淹水条件以及不同水平有机质(小麦秸秆)投放量(0、2.25、4.5t·hm-2)条件下各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温度、灌溉水层深度和土壤Eh)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以及水稻生长与CH4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种水分管理下,CH4的累积排放量均与水稻冠层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连续淹水条件下,无论有无外源有机质投放,稻田CH4排放的季节性变化均与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P<0.001),而N2O排放的季节性变化则仅取决于土壤水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作物 生长发育 稻田 CH4 N2O排放 影响因素 常规灌溉 持续淹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摘
13
《福建稻麦科技》 1989年第1期55-60,共6页
缺锌会造成水稻严重的缺素症。作者设置盆栽试验以探讨和比较在淹水条件下各种Zn肥对水稻生长的有效性。供试土壤取自库路申乡村,土壤类属粘性土质,PH为7.6,阳离子交换量为130毫克当量/公斤土,CaCo<sub>3</sub>和有机质含... 缺锌会造成水稻严重的缺素症。作者设置盆栽试验以探讨和比较在淹水条件下各种Zn肥对水稻生长的有效性。供试土壤取自库路申乡村,土壤类属粘性土质,PH为7.6,阳离子交换量为130毫克当量/公斤土,CaCo<sub>3</sub>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49,0.08克/公斤土,Zn、Fe、Mn含量分别为0.47、17.1、5.2PPm。试验盆子是上、下直径分别为2.4、17.5cm,高25cm的塑料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量 盆栽试验 毫克当量 淹水条件 稻株 稻谷产量 有机质含量 缺锌 缺素症 大颗粒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