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水淹强度下微地形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1
作者 程莅登 袁兴中 +2 位作者 杨柳青 黄亚洲 魏丽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455-7469,共15页
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独特的周期性水淹-干旱胁迫,其地形与植物群落特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少受到关注,因此探索消落带不同水淹强度下微地形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受三峡水库水位... 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独特的周期性水淹-干旱胁迫,其地形与植物群落特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少受到关注,因此探索消落带不同水淹强度下微地形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受三峡水库水位变化影响的重庆开州区汉丰湖北岸乌杨坝,沿高程梯度对不同微地形下群落类型及多样性分布格局、地形因子对多样性的相对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消落带不同微地形之间的植物群落类型存在显著分化;(2)不同微地形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下凹地形、凸起地形中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崎岖斜坡及平坦地形;(3)高程I中,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2种功能多样性指数与地形起伏度呈显著负相关;高程III-IV中,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所有功能多样性指数与地形起伏度呈显著正相关;(4)高程、地形起伏度、微地形类别依次是影响消落带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最重要的三个因子,其中"高程+地形起伏度"具有最大的协同效应,证明了在消落带中,更高的环境异质性可能意味着更强的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研究结果揭示了消落带植物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在不同高程沿微地形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为消落带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强度 微地形 地形起伏度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功能性状对水淹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程莅登 袁兴中 +2 位作者 孙阔 唐婷 袁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95-4807,共13页
植物功能性状能表征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水淹强度的不同使得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水淹梯度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策略及功能性状差异的研究,对全面理解植物对消落带不同生境的适... 植物功能性状能表征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水淹强度的不同使得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水淹梯度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策略及功能性状差异的研究,对全面理解植物对消落带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受三峡水库水位变化影响的澎溪河流域,沿高程梯度对不同水淹强度下的植物群落及其功能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消落带植物群落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不同水淹梯度下的植物群落存在显著分化;(2)环境胁迫是决定消落带植物生态策略的主要因素,总体呈现较为集中的耐压策略,随着高程升高有逐渐向杂草策略转移的趋势;(3)随着高程升高,植物的高度、主茎干物质量、比根长及叶组织密度都有增大的趋势,比叶面积则相反。(4)各功能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通过形成不同的性状组合以适应不同强度水淹干扰的生境。消落带下部更倾向于投资于叶片使植物在出露期能快速获取资源和完成生活史,而消落带上部则更倾向于投资防御组织及根系以抵御干旱,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强度 植物群落 功能性状 竞争-耐压-杂草生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水淹强度指数在剩余油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婧慈 郭海敏 +2 位作者 令狐松 单沙沙 李婷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6,155-156,共4页
针对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时参数难以确定、测井资料缺失等问题,选用合理的水淹评价因素,利用基于椭圆基函数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水淹强度指数进行多因素预测,得到由多因素水淹强度指数划分的水淹级别和剩余油... 针对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时参数难以确定、测井资料缺失等问题,选用合理的水淹评价因素,利用基于椭圆基函数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水淹强度指数进行多因素预测,得到由多因素水淹强度指数划分的水淹级别和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实例证明,水淹级别预测正确率为100%,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相对误差在10.7%以内,具有现场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段 动静态测井资料 剩余油 强度指数 动态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长期水淹条件下耐淹植物甜根子草的资源分配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姚洁 曾波 +2 位作者 杜珲 潘晓娇 苏晓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347-7354,共8页
为研究历经三峡水库长期水淹的驯化后,不同海拔高程之间相同种源的甜根子草的生物量分配特征是否发生改变,进而探讨该物种对水淹胁迫表现出的适应性进化特征,试验于2008年初选育相同种源的甜根子草同龄幼苗栽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甜根子... 为研究历经三峡水库长期水淹的驯化后,不同海拔高程之间相同种源的甜根子草的生物量分配特征是否发生改变,进而探讨该物种对水淹胁迫表现出的适应性进化特征,试验于2008年初选育相同种源的甜根子草同龄幼苗栽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甜根子草种植试验示范区,并考察了2012年、2013年不同海拔高程甜根子草植株的形态和生物量特征。试验共设置3个海拔高程,即水淹高程168、172m和不受水淹对照高程176m。试验结果表明:(1)较低高程的甜根子草植株较矮小细弱,168m高程的甜根子草植株主茎长和主茎基径显著低于对照176m高程(P<0.05);平均节间长度随高程的降低而缩短;与之相反,主茎长/主茎基径随高程的降低而增大。(2)甜根子草的叶片厚度、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叶鞘长均随海拔高程的降低而减小;与之相反,比叶面积随高程的降低而增大。(3)水淹前,甜根子草近端成熟节间的质量密度随高程的降低而增大;水淹后,其地上存活茎段基部成熟节间的质量密度在各高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甜根子草历经三峡水库长期水淹的驯化后,生物量分配特征在不同海拔高程之间发生了改变,表现出了相应的驯化特征。相较于高高程的甜根子草植株而言,低高程的植株生长缓慢,采取低株高下的高向生物量投资策略;对叶的物质投资大部分分配到叶面积的增加、叶鞘的伸长生长和叶片的直立生长上,以加强植株的光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甜根子草 强度 生物量分配 形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对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储立民 常超 +1 位作者 谢宗强 熊高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96,共5页
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水库蓄水,长江水流速度降低,水体稀释扩散能力下降,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水库大面积长时期淹水容易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滞留时间加长,此外,水库两岸排放的污染物也将在水流缓... 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水库蓄水,长江水流速度降低,水体稀释扩散能力下降,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水库大面积长时期淹水容易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滞留时间加长,此外,水库两岸排放的污染物也将在水流缓慢的消落带富集。另外,水库大面积蓄水一段时间后,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将被溶出直接释放至水中,或者随着径流汇入水库,成为水库重金属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消落带原有的生态系统受损,新的湿地生态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其截留、吸收污染物的能力减小,造成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从而加大水库重金属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强度 土壤环境质量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与反季节水位波动影响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娟 朱凯 +2 位作者 冉义国 冉娇娇 黄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3,192,共7页
为了研究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水淹强度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选取不同海拔高程(水淹强度)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定量解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水淹强度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 为了研究消落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水淹强度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选取不同海拔高程(水淹强度)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消落带土壤为研究对象,定量解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水淹强度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并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随着水淹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土地利用、水淹强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的解释度分别为22.1%,13.7%,9.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主要受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淹水强度交互作用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对应的解释度分别为3.9%,0.6%;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颗粒有机碳主要受淹水强度的影响,其方差解释度分别为65.1%,5.5%。多元因子分析(MFA)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MBC含量主要与EC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不同水淹强度可能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中TN和C∶N,进而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DOC分布。土壤POC含量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OC可被用来衡量消落带不同水淹强度下有机碳库变化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淹水强度 土地利用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消落带优势植物狗牙根在水库落干期的叶性状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爱英 樊大勇 +3 位作者 马良 杨丹 熊高明 谢宗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61,共9页
为研究三峡消落带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在落干期的变化,于2014年6月和8月,在湿-干-湿循环的落干阶段,分别在176、170、164、158 m(不同淹水强度)调查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的8个叶片功能性状,包括:最大净光合... 为研究三峡消落带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在落干期的变化,于2014年6月和8月,在湿-干-湿循环的落干阶段,分别在176、170、164、158 m(不同淹水强度)调查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的8个叶片功能性状,包括:最大净光合速率(A _(area)、A _(mass))、比叶面积(SLA)、气孔导度(G _(s))、叶片氮含量(N _(area)、N _(mass))、叶片磷含量(P _(area)、P _(mass))。结果显示:(1)生长时长(6月和8月)对A _(area)、A _(mass)、G _(s)、SLA和P _(mass)的变异性贡献率与淹水强度相近甚至高于后者,而生长时长对N _(area)、N _(mass)和P _(area)变异性的贡献率较低;(2)在8个性状的两两耦合关系中,有5对(A _(area) vs.G _(s),A _(mass) vs.G _(s),SLA vs.G _(s),A _(area) vs.N _(area),P _(mass) vs.N _(mass))受到了生长时长的显著影响;(3)A _(mass)、N _(mass)和P _(mass)在各淹水强度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无论在6月还是8月,158 m的A _(area)均大于未淹水的176 m;消落带的SLA显著小于未淹水对照带;N _(area)的大小依次为:158 m>164 m>176 m>170 m;P _(area)均表现出消落带高于对照带。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消落带,年内生长时长差异会导致狗牙根的光合能力、比叶面积等多个性状发生显著变化,且对功能性状间的耦合关系影响显著;较少受到生长时长影响的稳定性状N _(area)和P _(area)可能更具群落与环境梯度之间关系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强度 生长时长 功能性状 最大净光合速率 耦合关系 SM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