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作用时点的实证分析——基于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
1
作者 杜爽 陶畅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95,共7页
使用同频数据分析财政支出政策效果,会因为使用了加总或差值方法处理数据破坏了数据结构,导致部分前瞻性信息丢失,从而扭曲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为保持数据的初始性和完整性,构建混频数据模型能够更充分地发掘数据... 使用同频数据分析财政支出政策效果,会因为使用了加总或差值方法处理数据破坏了数据结构,导致部分前瞻性信息丢失,从而扭曲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影响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为保持数据的初始性和完整性,构建混频数据模型能够更充分地发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财政支出政策分析的准确性。文章构建的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同频数据模型,前者能够更早地识别出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且对政策影响程度的判断也更为准确。因而,可使用更高频率指标"观测"财政支出政策发挥作用时点,并依据经济季度数据及时判断与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
2
作者 孙怡青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3,共6页
文章基于金融和宏观经济数据构建混频溢出指数,对2003年2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溢出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溢出呈现显著的时变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整体而言,我国金融体... 文章基于金融和宏观经济数据构建混频溢出指数,对2003年2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溢出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溢出呈现显著的时变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整体而言,我国金融体系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风险净溢出方。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金融体系由风险净溢出方转变为风险净溢入方,消费、投资、进口由风险净溢入方转变为风险净溢出方,其中,投资的波动是风险的最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风险溢出 混频向量自回归 混频溢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FDI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3
3
作者 姜伟 马潇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将混频数据加总为同频数据所导致的信息缺失和人为信息虚增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采用混频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9年1月至2019年9月的EPU、外商直接投资(FDI... 将混频数据加总为同频数据所导致的信息缺失和人为信息虚增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采用混频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9年1月至2019年9月的EPU、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实际GDP增长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方差分解证明了MF-VAR模型比传统VAR模型有更好的解释能力;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EPU可以通过影响FDI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混频脉冲响应分析表明,EPU对经济增长和FDI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 FDI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供给、活性结构及其通货与资产的膨胀效应
4
作者 周建 唐成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58-161,共4页
文章引入混频信息,运用贝叶斯理论地构造了中国货币传导机制的贝叶斯混频向量自回归(BMF-VAR)模型,从通货与资产的双重膨胀效应视角对中国货币供给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具有不同活性结构的M1和准货币整体上对通货和资产的... 文章引入混频信息,运用贝叶斯理论地构造了中国货币传导机制的贝叶斯混频向量自回归(BMF-VAR)模型,从通货与资产的双重膨胀效应视角对中国货币供给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具有不同活性结构的M1和准货币整体上对通货和资产的膨胀效应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M1正向冲击对CPI表示的通货膨胀具有推高作用,对资产膨胀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时滞短,整体具有短期效应;但准货币对通货膨胀则具有抑制作用,对资产膨胀具有推高作用且作用时滞长,整体长期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贝叶斯混频向量自回归 资产膨胀 通货膨胀 货币超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