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和莴笋叶混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任海伟
窦俊伟
+5 位作者
赵拓
李雪雁
李志忠
李金平
孙文斌
黄娟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152,共11页
借鉴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水分含量较高的废弃莴笋叶进行混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对二者混贮品质的影响。设置了对照组(CK)、德氏乳杆菌组(LD)、甲酸组(FA)、复合添加剂组(LD+FA)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连续贮存50d,每间隔10d对干物质...
借鉴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水分含量较高的废弃莴笋叶进行混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对二者混贮品质的影响。设置了对照组(CK)、德氏乳杆菌组(LD)、甲酸组(FA)、复合添加剂组(LD+FA)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连续贮存50d,每间隔10d对干物质和木质纤维组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适宜的添加剂。结果表明,50d贮存期内,与CK组相比,FA组的干物质损失最小,且添加甲酸青贮后显著降低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氨态氮/总氮含量和青贮pH(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V-score评分表现良好;LD组的干物质损失、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青贮pH均高于4.2,V-score评分表现最差;LD+FA组在前30d的贮存品质较好,之后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贮存品质变差。从延长贮存时间和提高贮存品质等角度考虑,甲酸可以作为干玉米秸秆与莴笋叶混合贮存的添加剂,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成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玉米秸秆
莴笋叶
混贮品质
添加剂
德氏乳杆菌
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的混合青贮品质及产沼气能力分析
被引量:
24
2
作者
任海伟
王聪
+3 位作者
窦俊伟
李志忠
李金平
孙永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194,共8页
为实现干玉米秸秆(dried maize straw,DMS)的长时间保质贮存,利用青贮原理将DMS与废弃白菜(cabbage waste,CW)连续混贮90 d,设置DMS单贮组和6个不同质量比例(DMS:CW=29:19、27:21、25:23、23:25、21:27和19:29)混贮组,间隔30 d分析其贮...
为实现干玉米秸秆(dried maize straw,DMS)的长时间保质贮存,利用青贮原理将DMS与废弃白菜(cabbage waste,CW)连续混贮90 d,设置DMS单贮组和6个不同质量比例(DMS:CW=29:19、27:21、25:23、23:25、21:27和19:29)混贮组,间隔30 d分析其贮存品质,筛选适宜贮存条件,并考察秸秆贮存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和产沼气潜力。结果表明,与单贮组相比,6个混贮组的p H值均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混贮品质优于单贮。6个混贮组贮存30 d时的p H值均为最低,乳酸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均为优级,30 d后p H值有所上升,乳酸含量急剧下降,60d时的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CW比例增加,混贮组p H值逐渐减小,乳酸含量逐渐增加,MEⅤ组(DMS:CW=21:27)p 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能使DMS连续贮存60 d不变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青贮发酵使干秸秆原先致密复杂的木质纤维结构开始瓦解,青贮秸秆表面有很多裂缝和孔洞,与微生物或酶的可接触面积增加。沼气发酵试验表明,MEⅤ组混贮秸秆的累积产气量略高于未贮存干秸秆,且累积甲烷产量提高了61.67%,是未贮存干秸秆的1.6倍。Modified Gompertz模型显示混贮秸秆的甲烷生成速率增加,产甲烷能力提高。总之,当DMS∶CW质量比为21∶27(含水率为73%)时DMS能连续保质贮存2月,且贮存后秸秆的甲烷产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发酵
沼气
废弃白菜
混贮品质
MODIFIED
Gompertz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蒋慧
方雷
+1 位作者
蒋涛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65-377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确定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能否获得优良的青贮品质及其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单一苜蓿、单一骆驼刺及其二者不同重量百分比混合料(30%骆驼刺+70%苜蓿、50%骆驼刺+50%苜蓿、70%骆驼刺+30%苜蓿)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
本试验旨在确定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能否获得优良的青贮品质及其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单一苜蓿、单一骆驼刺及其二者不同重量百分比混合料(30%骆驼刺+70%苜蓿、50%骆驼刺+50%苜蓿、70%骆驼刺+30%苜蓿)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鉴定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2种牧草混合后,与单一苜蓿相比,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或P<0.01);青贮90 d后,混贮料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一骆驼刺青贮(P<0.05),单一骆驼刺青贮中未检测出丙酸含量;混贮料的氨态氮/总氮、p H、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甲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其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因此,混贮达到了既能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又能软化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的目的,感官品质优良;骆驼刺占混贮料的30%时,可改善苜蓿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苜蓿
混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和莴笋叶混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1
作者
任海伟
窦俊伟
赵拓
李雪雁
李志忠
李金平
孙文斌
黄娟娟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15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6009
51666010)
+3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4AA052801)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506RJYA106
1508RJYA097)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2-20)资助
文摘
借鉴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水分含量较高的废弃莴笋叶进行混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对二者混贮品质的影响。设置了对照组(CK)、德氏乳杆菌组(LD)、甲酸组(FA)、复合添加剂组(LD+FA)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连续贮存50d,每间隔10d对干物质和木质纤维组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适宜的添加剂。结果表明,50d贮存期内,与CK组相比,FA组的干物质损失最小,且添加甲酸青贮后显著降低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氨态氮/总氮含量和青贮pH(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V-score评分表现良好;LD组的干物质损失、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青贮pH均高于4.2,V-score评分表现最差;LD+FA组在前30d的贮存品质较好,之后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贮存品质变差。从延长贮存时间和提高贮存品质等角度考虑,甲酸可以作为干玉米秸秆与莴笋叶混合贮存的添加剂,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成本问题。
关键词
干玉米秸秆
莴笋叶
混贮品质
添加剂
德氏乳杆菌
甲酸
Keywords
dry corn stover
asparagus lettuce leaves
mixed silage quality
additives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formic acid
分类号
S816.53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的混合青贮品质及产沼气能力分析
被引量:
24
2
作者
任海伟
王聪
窦俊伟
李志忠
李金平
孙永明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7-19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60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4AA052801)
+2 种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45RJZA064
1508RJYA097)
兰州市科技项目(2014-2-20)
文摘
为实现干玉米秸秆(dried maize straw,DMS)的长时间保质贮存,利用青贮原理将DMS与废弃白菜(cabbage waste,CW)连续混贮90 d,设置DMS单贮组和6个不同质量比例(DMS:CW=29:19、27:21、25:23、23:25、21:27和19:29)混贮组,间隔30 d分析其贮存品质,筛选适宜贮存条件,并考察秸秆贮存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和产沼气潜力。结果表明,与单贮组相比,6个混贮组的p H值均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混贮品质优于单贮。6个混贮组贮存30 d时的p H值均为最低,乳酸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均为优级,30 d后p H值有所上升,乳酸含量急剧下降,60d时的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CW比例增加,混贮组p H值逐渐减小,乳酸含量逐渐增加,MEⅤ组(DMS:CW=21:27)p 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能使DMS连续贮存60 d不变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青贮发酵使干秸秆原先致密复杂的木质纤维结构开始瓦解,青贮秸秆表面有很多裂缝和孔洞,与微生物或酶的可接触面积增加。沼气发酵试验表明,MEⅤ组混贮秸秆的累积产气量略高于未贮存干秸秆,且累积甲烷产量提高了61.67%,是未贮存干秸秆的1.6倍。Modified Gompertz模型显示混贮秸秆的甲烷生成速率增加,产甲烷能力提高。总之,当DMS∶CW质量比为21∶27(含水率为73%)时DMS能连续保质贮存2月,且贮存后秸秆的甲烷产量明显提升。
关键词
秸秆
发酵
沼气
废弃白菜
混贮品质
MODIFIED
Gompertz模型
Keywords
straw
fermentation
biogas
cabbage waste
mixed-storage quality
Modified Gompertz model
分类号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蒋慧
方雷
蒋涛
李胜利
机构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65-377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259
31260562)
文摘
本试验旨在确定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能否获得优良的青贮品质及其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单一苜蓿、单一骆驼刺及其二者不同重量百分比混合料(30%骆驼刺+70%苜蓿、50%骆驼刺+50%苜蓿、70%骆驼刺+30%苜蓿)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鉴定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2种牧草混合后,与单一苜蓿相比,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或P<0.01);青贮90 d后,混贮料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一骆驼刺青贮(P<0.05),单一骆驼刺青贮中未检测出丙酸含量;混贮料的氨态氮/总氮、p H、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甲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其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因此,混贮达到了既能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又能软化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的目的,感官品质优良;骆驼刺占混贮料的30%时,可改善苜蓿青贮品质。
关键词
骆驼刺
苜蓿
混贮品质
Keywords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alfalfa
mix-silage quality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和莴笋叶混贮品质的影响
任海伟
窦俊伟
赵拓
李雪雁
李志忠
李金平
孙文斌
黄娟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的混合青贮品质及产沼气能力分析
任海伟
王聪
窦俊伟
李志忠
李金平
孙永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效果的研究
蒋慧
方雷
蒋涛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