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水脱盐过程中卷式反渗透膜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中权 邹湘 +5 位作者 毛维东 孙邃 马赛 吕顺之 刘雪菲 王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808-4815,共8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水中无机盐组分对于反渗透过程产水、结垢及脱盐效果的影响,以内蒙古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组分作为进水水质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单支商用标准8寸卷式反渗透膜元件(陶氏BW30-400)内部的传质以及局部浓差极化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水中无机盐组分对于反渗透过程产水、结垢及脱盐效果的影响,以内蒙古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组分作为进水水质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单支商用标准8寸卷式反渗透膜元件(陶氏BW30-400)内部的传质以及局部浓差极化的分布,预测实际运行情况下微溶盐结垢的风险。进水通道采用以阿基米德螺旋曲线为卷制轨迹的几何模型。无机盐的混盐作用通过混盐渗透压模型模拟。从全尺度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卷式反渗透膜内的水流主要以轴向流速为主,沿切向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流速较低,对整体盐度分布的影响较小(<1%),可以忽略不计,在后续模拟中采用简化模拟单元或几何模型或网格。在模拟操作条件下,卷式膜元件的浓水网产生的水头损失占整体水头损失约86%,为卷式膜元件中的主要水头损失来源。在没有安装浓水网的进水流道中最高Na_(2)SO_(4)浓度位于元件浓水出口处,高达3594 mg/L,约为有浓水网情况下的1.8倍。而且有浓水网的进水流道内,浓差极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浓水网背水侧局部区域,影响范围较小。该模型模拟得到的产水量与实测产水量做对比,误差小于5%,同时模拟结果也接近ROSA9.1模拟数据(误差<4.4%),因此可以对卷式反渗透膜的无机盐脱盐过程进行较精确的模拟仿真。与商业设计软件如ROSA(反渗透系统分析)相比,其只提供产水和浓水中的盐浓度信息,本文开发的模型可以提供浓度极化的特征信息,加深了对卷式反渗透膜在不同位置的潜在结垢风险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式反渗透 计算流体力学 微溶结垢污染 混盐作用 矿井水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