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镁铁质层状岩体磷灰石中的熔融包裹体:岩浆不混熔的证据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坤 邢长明 +1 位作者 任钟元 王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03-3518,共16页
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出露一系列赋含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例如:攀枝花、红格、白马和太和岩体),它们是~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微岩相学研究显示,攀枝花岩体中部带浅色辉长岩磷灰石... 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出露一系列赋含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例如:攀枝花、红格、白马和太和岩体),它们是~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微岩相学研究显示,攀枝花岩体中部带浅色辉长岩磷灰石中存在深色和浅色两类熔融包裹体:深色熔融包裹体为深棕色或黑色,大小约10~60txm,外形呈圆形或磷灰石负晶形。主要由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磁铁矿等子矿物以及微粒结晶物质组成;浅色熔融包裹体为白色或淡绿色,大小约5~60Nm,外形呈圆形或磷灰石负晶形,由斜长石、角闪石、单斜辉石、少量磁铁矿和石英等子矿物以及微粒结晶物质组成。我们将熔融包裹体加热至1080~1200℃,浅色熔融包裹体完全均一,其平均成分为69.7%Si02、0.24%Ti02、14.5%A120”2.76%FeO、0.64%MgO、5.14%CaO、2.82%Na:O、2.26%K20和O.25%P205,为富Si相;深色熔融包裹体未完全均一,结合电子探针分析以及质量平衡估算,可得其平均成分为42.4%SiO2、1.43%TiO2、8.83%AL2O3、20.5%FeO、5.46%MgO、16.3%CaO、1.11%Na2O、0.30%K:O和1.41%P2O5,为富Fe相。这一结果说明,在攀枝花层状岩体形成过程中,岩浆房中可能同时存在富Fe和富si两种熔体,暗示演化的玄武质岩浆曾发生了不混熔作用。岩浆不混熔及重力分异共同作用导致了岩浆房硅酸盐熔体成分分层,下部的富Fe硅酸盐岩浆层演化形成了岩体下部巨厚的钒钛磁铁矿矿体和暗色辉长岩,上部的富si硅酸盐岩浆层演化形成了岩体上部的长英质岩脉、透镜体和浅色辉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层状岩体 磷灰石 熔融包裹体 岩浆不混熔 钒钛磁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和塑料混熔喷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旗 王华 +1 位作者 金会心 王家伟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63-168,172,共7页
概述了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现状和国内研究进展,提出了煤与废塑料混熔高炉喷吹新工艺.对不同比例的废塑料与煤粉混合,在200℃的混熔温度下制成样品进行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熔样品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开始燃烧温度和激烈燃烧温... 概述了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现状和国内研究进展,提出了煤与废塑料混熔高炉喷吹新工艺.对不同比例的废塑料与煤粉混合,在200℃的混熔温度下制成样品进行燃烧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熔样品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开始燃烧温度和激烈燃烧温度都比煤粉低,塑料的存在对煤有提前燃烧作用,废塑料混熔比例在25%时燃烧时间较煤粉短,燃烧速度快;废塑料与煤混熔对高炉喷吹技术,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混熔 燃烧特性 高炉喷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地区新街层状岩体粒间不混熔作用:来自斜长石环带结构的记录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欢 邢长明 王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位于攀西地区的新街层状岩体赋含大量钒钛磁铁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岩体下部带和中部带以单斜辉石岩为主,并伴生浸染状钒钛磁铁矿矿化;上部带以辉长岩为主,赋存厚层的钒钛磁铁矿矿体。之前研究认为厚层的钒钛磁铁矿矿体的形... 位于攀西地区的新街层状岩体赋含大量钒钛磁铁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岩体下部带和中部带以单斜辉石岩为主,并伴生浸染状钒钛磁铁矿矿化;上部带以辉长岩为主,赋存厚层的钒钛磁铁矿矿体。之前研究认为厚层的钒钛磁铁矿矿体的形成与粒间不混熔的富Fe熔体有关,但对富Fe熔体的演化过程缺乏细致研究。本文通过对新街岩体上部带的富矿辉长岩层和上覆浅色辉长岩中斜长石环带结构和成分的研究,揭示了富Fe熔体的演化过程。在浅色辉长岩中保存的岩浆不混熔的直接证据表现为矿物粒间共轭的富Si交生体和富钛铁矿交生体代表的非反应结构。本次研究发现,与粒间富Si交生体接触的斜长石边部的FeO和TiO_2含量随斜长石牌号(An)值的降低而降低,而与粒间富钛铁矿交生体接触的斜长石边部的FeO和TiO_2含量随An值的降低而升高,说明斜长石的边部成分变化记录了粒间共轭的富Si和富Fe熔体的成分特征。在富矿辉长岩中,斜长石可分为初生和新生两种,初生斜长石的An值介于57~62,FeO含量为0.34%~0.50%,TiO_2含量为0.06%~0.13%,新生斜长石具有相对较高的An值(61~81)和FeO、TiO_2含量,二者的内部和边部还发育增生斜长石,其An值(~50)相对较低;在初生斜长石边部可见不连续的新生斜长石环带和增生斜长石边,造成其内部成分显著不均一,并发育复杂的环带结构。本文认为,初生斜长石是岩浆正常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在粒间熔体发生不混熔后,不混熔的富Fe熔体逐渐向岩浆房下方迁移并结晶出了一些相对高An值的新生斜长石,或沿一些初生斜长石边部生长形成不连续的高An环带。当富Fe熔体演化至晚期,由于矿物生长空间受限,仅在初生和新生斜长石局部形成了相对低An值的增生边、或沿颗粒裂隙进入斜长石内部形成增生斜长石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环带 岩浆不混熔 钒钛磁铁矿矿床 层状岩体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攀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层状辉长质岩体的微量元素和锶钕铅氧同位素系统:地幔源区和矿床成因的证据 被引量:13
4
作者 艾羽 张招崇 +3 位作者 王福生 郝艳丽 赵莉 杨铁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5-1004,共10页
攀枝花岩体是攀西地区一个典型含钒钛磁铁矿的层状辉长质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其Sr、Nd、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落在峨眉山玄武岩的范围内,同时也落在洋岛玄武岩范围内,说明攀枝花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有着成因联系,... 攀枝花岩体是攀西地区一个典型含钒钛磁铁矿的层状辉长质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其Sr、Nd、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落在峨眉山玄武岩的范围内,同时也落在洋岛玄武岩范围内,说明攀枝花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有着成因联系,均与地幔柱作用有关。其低的δ18O值(<6‰)说明没有地壳物质的混染,其高的La/Nb比值(>1)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出现的负Nb异常则表明源区有岩石圈地幔物质的混染。因而攀枝花岩体是地幔柱和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在岩浆房中没有经历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Mg#与P2O5的正相关以及P2O5与FeO含量的负相关,表明P不是导致氧化物熔体不混熔的主要原因;而Mg#与Fe2O3/FeO的负相关则说明,岩浆演化过程中氧逸度的升高可能是导致氧化物熔体不混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地幔柱 岩石圈地幔 地壳混染 混熔 氧逸度 攀枝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长岩体中Fe-Ti-P矿床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太平 陈伟 卢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岩体型斜长岩为由90%以上斜长石组成的岩浆岩,具变压结晶的特点,仅形成于元古宙(2.1~0.9Ga),常赋存有Fe-Ti-P矿床。Fe-Ti-P矿体既呈整合层状也呈透镜状和席状等不规则形式产出;矿石类型有块状和侵染状,前者矿石矿物含量>70%,后者矿... 岩体型斜长岩为由90%以上斜长石组成的岩浆岩,具变压结晶的特点,仅形成于元古宙(2.1~0.9Ga),常赋存有Fe-Ti-P矿床。Fe-Ti-P矿体既呈整合层状也呈透镜状和席状等不规则形式产出;矿石类型有块状和侵染状,前者矿石矿物含量>70%,后者矿石矿物含量为20%~70%;矿物组成上,不同矿床稍有差别:部分矿床的Fe-Ti氧化物以钛磁铁矿为主、钛铁矿次之,而其他矿床则以赤钛铁矿为主、磁铁矿次之。一些矿床磷灰石含量较高,出现仅由Fe-Ti氧化物和磷灰石组成的铁钛磷灰岩。研究表明,Fe-Ti-P矿床由富Fe、Ti的岩浆演化形成,其母岩浆是在深部岩浆房中大量结晶斜长石后的残余岩浆。部分学者认为不同矿石经正常的结晶分异作用并堆晶形成,但该机制很难解释呈不规则状产出的矿石;其他学者则认为不混熔作用对矿石的富集(尤其是脉状、席状的铁钛磷灰岩)有重要作用,但该机制缺乏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河北大庙Fe-Ti-P矿体呈透镜状、席状等不连续地分布于斜长岩中,矿体不发育明显岩浆分层,但仍出现不同矿石的相带。依据详细的岩相学、矿体中矿物含量和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我们判断大庙矿床中不同矿石为堆晶矿物和晶隙流体的混合产物,它们由铁闪长质岩浆经结晶分异和堆晶作用形成,与不混熔作用关系不大。矿体不规则状产出的特点可能与岩浆动力分异作用有关,并伴随有小范围的亚固相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型斜长岩 铁钛磷灰岩 变压结晶 混熔作用 大庙Fe-Ti-P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周振华 车合伟 +1 位作者 马星华 高旭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4-626,共13页
稀有金属矿是重要的战略性储备资源,其成矿机制和成矿作用研究也一直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矿床类型特征、岩浆岩、碳酸岩体与稀有金属矿化的关系、矿床成矿流体与戍矿机制和成矿年代学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 稀有金属矿是重要的战略性储备资源,其成矿机制和成矿作用研究也一直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矿床类型特征、岩浆岩、碳酸岩体与稀有金属矿化的关系、矿床成矿流体与戍矿机制和成矿年代学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稀有金属矿床以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为主,与稀有金属矿化有关的岩体的地球化学组成可以有效指示稀有金属矿化趋势,锆石常具有特殊的化学组成特征(高Th/U比值(1—10)、Y/Ho〈20、Sm/Nd〉0.5、Nb/Y〉0.08和Hf〉2wt%)。流体不混溶作用在稀有金属矿床,尤其是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中常见,成矿多经历了从岩浆-热液多个阶段,流体成分较复杂,除B、F等外,最近还发现了较少见的碳酸盐矿物,其成矿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床 花岗岩型 花岗伟晶岩型 微量元素 流体不混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岩体的物质来源及成矿背景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栗亚芝 孔会磊 +7 位作者 南卡俄吾 李金超 贾群子 杜玉良 陈向阳 宋忠宝 张雨莲 全守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含矿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O、Pb、Sr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纳...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含矿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O、Pb、Sr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纳日贡玛成矿斑岩体大部分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部分为钾玄岩系花岗岩,Ti、Ta、Yb、Ba等元素亏损,富集Zr,Hf、Rb和轻稀土元素,中低初始锶比值结合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加厚的下部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混熔 物质来源 成矿岩体 斑岩铜矿 成矿背景 纳日贡玛 三江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与背景 被引量:92
8
作者 邵济安 牟保磊 +1 位作者 朱慧忠 张履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9-656,共8页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从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构造作用两方面讨论大兴安岭的成矿系统。Sr、Nd、O、Pb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大兴安岭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壳幔混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及其构造环境的研究,...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从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构造作用两方面讨论大兴安岭的成矿系统。Sr、Nd、O、Pb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大兴安岭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壳幔混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及其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它们是在板内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与南岭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将加深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成矿特征的认识。深部构造特征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兴安岭的成岩-成矿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中生代 成矿物质的来源 壳幔混熔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伯利岩中“熔离小球”的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2
9
作者 路凤香 张宏福 +5 位作者 陈美华 郑建平 尹作为 任迎新 赵崇贺 叶德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1-246,共6页
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发现的“熔离小球”,直径多数〈1mm,除个别出现微晶外,均为非晶质,属于熔体淬火冷却产物。提供了29个小球的主元素分析和3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熔离小球”按成分可分为3种类型:(1)高铁钛小球;(2)硫铁... 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发现的“熔离小球”,直径多数〈1mm,除个别出现微晶外,均为非晶质,属于熔体淬火冷却产物。提供了29个小球的主元素分析和3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熔离小球”按成分可分为3种类型:(1)高铁钛小球;(2)硫铁镍小球;(3)浅色硅铝质小球。其中高铁小球W(FeO)高达99.39%,高钛小球W(TiO2)达45.90%,它们含MnO也偏高,最高达23.75%。Fe、Mn、Ti都属于高负电性元素,在熔体中与氧结合的键强度大,容易发生熔离。硫铁镍小球的埘(SO3)变化于38.27%~51.95%,w(FeO)为0.31%~23.10%,加(NiO)为25.24%~61.05%。浅色小球W(SiO2)变化范围为24.01%~52.64%,Al:O3、CaO含量高但变化范围大,总体成分接近基性一超基性硅酸盐熔浆。主元素、微量元素特征以及硫铁镍小球中发现了高镁(Fo=0.95)橄榄石捕虏晶表明,小球形成于金伯利岩岩浆的介质环境。此外高铁及硅铝质两种成分呈交生结构的两相小球的发现,暗示二者为熔离作用成因。小球的熔离作用可以应用SiO2-FeS—FeO的液态不混溶相图做出解释。认为小球形成于岩浆结晶的晚期阶段,相对富含CO2、SO3、FeO、MnO、TiO2,在岩浆快速上升、快速降温、降压、熔体中出现了多种局部有序区的条件下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离小球 金伯利岩 高铁钛小球 硫铁镍小球 浅色硅铝质小球 岩浆不混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花岗岩——比较行星学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昌前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4,共6页
与大陆地壳广泛出露的花岗岩不同,在月球表面仅发现了少量细小的花岗岩碎屑,此外有长英质组分以熔体包裹体形式出现于月球玄武岩的矿物中。月球花岗岩碎屑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钙质斜长石,具花斑状结构;含少量铁橄榄石、单斜辉石... 与大陆地壳广泛出露的花岗岩不同,在月球表面仅发现了少量细小的花岗岩碎屑,此外有长英质组分以熔体包裹体形式出现于月球玄武岩的矿物中。月球花岗岩碎屑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钙质斜长石,具花斑状结构;含少量铁橄榄石、单斜辉石、钛铁矿、锆石、磷灰石、白磷钙矿等矿物,缺少含水矿物。月球花岗岩富K2O,富Ba,相容元素(Cr、Sc、Co、V)含量比其它月岩低,具有平坦或V型的REE型式,负Eu异常明显。它们的化学特征可以用硅酸盐液态不混熔来解释。月球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在4.4~3.9Ga间,具有至少8个年龄峰,可能代表了与花岗岩形成相关的8次独立的岩浆事件。由于月球花岗岩成因和分布对于认识月球演化和岩浆作用历史至关重要,在新一轮的深空探测中,应更加重视对月球花岗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花岗岩 熔体包裹体 硅酸盐液态不混熔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剂电还原制取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旭 焦芸芬 廖春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99-104,共6页
随着重稀土元素对铝、镁、铜、镍及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功能化作用被广泛关注,使得作为战略性资源的重稀土元素在金属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拓展空间巨大.在此背景下,作为改性元素的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市场需求必然猛增.由于重稀土单质自身的... 随着重稀土元素对铝、镁、铜、镍及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功能化作用被广泛关注,使得作为战略性资源的重稀土元素在金属合金材料的应用领域拓展空间巨大.在此背景下,作为改性元素的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市场需求必然猛增.由于重稀土单质自身的高熔点,混熔法、真空热还原法一直是生产制备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主要方法,寻求一条低成本、高效、绿色的制备方法则至关重要.由于熔盐电化学还原法在生产低熔点轻稀土及合金工艺方面具有经济、高效等优势,近年来,通过熔盐电解方式直接制取低熔点的重稀土合金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从目前取得进展来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国内外重稀土金属及合金的熔盐电解法制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从体系物理化学性质、电极过程机理、模拟计算等几个方面做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以期对重稀土合金材料的制备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剂 重稀土合金 混熔 真空热还原法 熔盐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排列PLA/芥酸酰胺超细纤维材料的熔喷制备及其贴肤特性
12
作者 赵珂 张恒 +3 位作者 翟倩 秦子轩 甘益 杨自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共8页
为提升聚乳酸(PLA)超细纤维材料的柔软贴肤性,以PLA、聚乙二醇(PEG)和芥酸酰胺(Era)为原料,采用共混熔喷的原位牵伸工艺获得一种定向排列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探究了不同牵伸风压(P_(Da))和接收距离(D_(CD))对其柔软性、透气性等贴... 为提升聚乳酸(PLA)超细纤维材料的柔软贴肤性,以PLA、聚乙二醇(PEG)和芥酸酰胺(Era)为原料,采用共混熔喷的原位牵伸工艺获得一种定向排列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探究了不同牵伸风压(P_(Da))和接收距离(D_(CD))对其柔软性、透气性等贴肤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ra质量分数为2.0%,共混聚合物冷结晶峰温度为93.20℃,熔融峰温度为140.52℃,表明Era可以促进PLA大分子链运动。所制备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样品的纤维取向角在-20°~20°范围内占比为54.07%,表现为高定向排列结构;P_(Da)和D_(CD)对纤维细度、孔隙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P_(Da)增大到0.54 kPa时,纤维细度从2.70μm减小到1.10μm,纵向断裂强力从15.94 N增大到22.03 N;随着D_(CD)增大到32 cm时,孔隙率从87.21%增大到93.24%,纵向断裂强力从24.40 N减小到16.52 N。受益于定向排列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所具有的大孔隙结构,样品纵向柔软力值分布在0.12~0.62 N,透气率分布在168.46~567.06mm/s,水蒸气透湿率分布在1 630.27~2 463.36 g/(m^(2)·24 h)。同时,所构建透气率和水蒸气透湿率二次回归方程的置信度分别为0.95和0.94,可用于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通透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芥酸酰胺 混熔 定向排列 贴肤 非织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包裹体研究的一些问题——以加拿大Durparquet地区的玄武岩和斑岩中的熔体包裹体为例
13
作者 卢焕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76-476,共1页
Durparquet地区位于加拿大Abitibi太古宙地质省中,产有玄武岩,英云闪长岩和斑岩。对这三种岩石中的熔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表明,在斑岩中主要见到结晶质熔体包裹体,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和少量熔体-流体包裹体。在玻璃质熔体包裹体... Durparquet地区位于加拿大Abitibi太古宙地质省中,产有玄武岩,英云闪长岩和斑岩。对这三种岩石中的熔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表明,在斑岩中主要见到结晶质熔体包裹体,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和少量熔体-流体包裹体。在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和结晶质熔体包裹体中常见去玻化存在,这种包裹体常呈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Durparquet 太古宙 英云闪长岩 玻璃质 晶质 流体相 省中 混熔 花岗闪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钢刻字”的简易法
14
作者 吴华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0,共2页
合金钢是以铁为主体,混熔有铬、钨、锰、钼等金属。它具有硬度大、难磨损的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在制造各种模具上。 从理论上说,铁遇到强酸溶液会被氧化溶 解并放出氢气,但合金钢因混熔了其它金属,改变了铁的结构,降低了铁的活性,在... 合金钢是以铁为主体,混熔有铬、钨、锰、钼等金属。它具有硬度大、难磨损的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在制造各种模具上。 从理论上说,铁遇到强酸溶液会被氧化溶 解并放出氢气,但合金钢因混熔了其它金属,改变了铁的结构,降低了铁的活性,在合金钢中分别滴加硫酸、盐酸或硝酸都未见到被腐蚀的痕迹。因而在合金钢模中刻上字样或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熔 酸溶液 钢模 氢氧化钠溶液 沙法 石腊 胶头滴管 向相 氧化反应 稀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and function mechanism of sinter basicity on softening-melting behaviors of mixed burden made from chromium-bear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宏涛 赵伟 +3 位作者 储满生 汪燃 柳政根 薛向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9-47,共9页
The effect of sinter basicity on softening-melting behaviors of mixed burden made from chromium-bear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Cr-V-Ti magnetit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function mechanism was simultaneously ana... The effect of sinter basicity on softening-melting behaviors of mixed burden made from chromium-bearing 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Cr-V-Ti magnetit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function mechanism was simultaneous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increasing sinter basicity from 1.71 to 2.36,the softening interval tends to increase from 149.3 ℃ to 181.7 ℃while the melting interval tends to decrease from 178.0 ℃ to 136.7 ℃.The location of cohesive zone moves downwards firstly and then ascends slightly,but the cohesive zone becomes thinner.The softening-melting characteristic value becomes small,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burden column is improved.The dripping ratio of mixed burden tends to increas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which comes to the highest value of 74.50%when the sinter basicity is 2.13.The content and the recovery of V and Cr in dripping iron are all increased.The generation amount of components with high melting point in slag becomes little 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 basicity,which could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mixed burden.Taking softening-melting behaviors of mixed burden and recovery of valuable elements into account,the proper sinter basicity is no less than 2.13 for smelting mixed burden made from Cr-V-Ti magnetite in blast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sinter basicity Cr-V-Ti magnetite softening-melting behaviors cohesive zone func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y of SLM 316L stainless steel manufactured with fine and coarse powder mixtures 被引量:11
16
作者 YANG Xin REN Yao-jia +2 位作者 LIU Shi-feng WANG Qing-juan SHI Ming-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technology is the prevaili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onents with complex geometries.However,the cost of the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fine powder is relatively high,which significantly ... 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technology is the prevaili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onents with complex geometries.However,the cost of the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fine powder is relatively high,which significant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M.In this study,the 316L fine powder and coarse powder with a mass ratio of 80:20,70:30 and 60:40 were mixed using a ball milling and the samples with a relative density greater than 97%were prepared by SL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icate temperature gradients and surface tension gradients in SLM will produce Marangoni flow,forming a typical molten pool morphology,cellular and strip subgrain structures.And as the proportion of coarse powder increases,the scanning track morphology changes from smooth to undulating;the morphology of the molten pool and subgrain structure are weakened.Meanwhile,the unmelted particles appear on the surface of the SLM sample.On the premise of an introducing appropriate amount of large particle size powder(20%),the SLM samples still have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662 MPa,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powder mixture MICROSTRUCTURE SOLIDIF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xture of ilmenite and high phosphorus iron ore smelted by oxygen-enriched top-blown smelting reduction 被引量:3
17
作者 郈亚丽 卿山 +2 位作者 王华 施哲 李慧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760-2767,共8页
In order to reasonably utilize the abundant resources of high-phosphorus iron ore and ilmenite in China, the technology of top-blown smelting reduction with oxygen enrichment was used to smelt the mixed ore of high-ph... In order to reasonably utilize the abundant resources of high-phosphorus iron ore and ilmenite in China, the technology of top-blown smelting reduction with oxygen enrichment was used to smelt the mixed ore of high-phosphorus iron and ilmenite. The effect, which is related to basicity, reduction temperature, carbon-oxygen ratio and time of ventilated oxygen to iron recovery, dephosphorization rate, content of iron, phosphorus, sulfur and titanium in pig ir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ideal outcome can be gained in condition of 6:4 ration on Mengqiao concentrate and Huimin iron ore, temperature of 1 500℃, basicity of 1.3, 1.0 on molar ration of carbon to oxygen, time of 10 min on blowing-oxygen. The outcome is that there is no foamy slag in generation, a good separation of slag and iron, iron recovery with 91.41%, content of phosphorus with 0.27% and tilanium content less than 0.001%, The atmosphere of strong oxidizing in the upper of reduction container and high potential of oxygen in the composition of slag in this technique bring phosphorus, titanium and silicon into slag, which ensures less content of impurity in pig i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elting reduction ILMENITE high phosphorus iron ore iron recovery DEPHOSPHO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