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样红外成像系统的混淆效应研究
1
作者 史浩然 李召龙 +1 位作者 沈同圣 娄树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对红外焦平面阵列而言,欠采样产生的混淆效应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基于红外焦平面阵列的成像过程,在时间域分析了探测器的采样过程,在频率域定量研究了混淆效应对图像的影响,根据混淆产生的机理,分别对周期目标和非周期目标进行仿真实验... 对红外焦平面阵列而言,欠采样产生的混淆效应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基于红外焦平面阵列的成像过程,在时间域分析了探测器的采样过程,在频率域定量研究了混淆效应对图像的影响,根据混淆产生的机理,分别对周期目标和非周期目标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周期目标会有混淆失真现象,改变了图形的几何形状,对于非周期图像会产生锯齿条纹。指出在低空间频率内混淆影响小,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在高空间频率内混淆失真严重,噪声影响小,这对消除图像混淆的影响、系统参数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采样 混淆效应 红外成像系统 三维噪声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相关的红外焦平面图像电子变倍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毅 柏连发 +1 位作者 钱惟贤 张保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由于原理及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仅有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大大限制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基于红外热图像灰度相关性分析,从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微区结构出发,研究了实现红外图像电子... 由于原理及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仅有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大大限制了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基于红外热图像灰度相关性分析,从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微区结构出发,研究了实现红外图像电子变倍的电子微扫描算法,介绍了2×2电子微扫描红外图像电子变倍的算法及其仿真效果,并与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了比较。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红外焦平面热图像的电子变倍,提高了采样带宽,降低了红外焦平面空间抽样成像引起的频谱折叠混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 空间抽样成像 电子变倍 电子微扫描 频谱混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阵列调制传递函数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童默颖 常本康 +1 位作者 钱芸生 刘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5-367,共3页
分析了红外焦平面阵列调制传递函数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图像传递模型 。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调制传递函数 傅立叶变换 串音 光学传递函数 混淆效应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素重组的彩色阵列超分辨率显示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毅 张保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电视技术的高清晰度和数字化 ,要求与之相应的视频显示设备具有较高分辨率 ,而室外全彩色LED显示屏之类的特种显示设备因各种原因 ,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分辨率要求。以LED阵列显示技术为例 ,从阵列显示单元的组合排列方式出发 ,提出三角形... 电视技术的高清晰度和数字化 ,要求与之相应的视频显示设备具有较高分辨率 ,而室外全彩色LED显示屏之类的特种显示设备因各种原因 ,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分辨率要求。以LED阵列显示技术为例 ,从阵列显示单元的组合排列方式出发 ,提出三角形像素重组和正方形像素重组 ,在欠抽样结构下实现过抽样的超分辨率显示技术 ;并且具体介绍该技术的数据分配、显示控制及控制驱动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重组 空间积分抽样 折叠混淆效应 马赛克效应 超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胡安宁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209,共27页
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 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当程度的保留态度,从而尽可能地采用客观变量来解释主观变量,或者探究主观变量对于客观变量的影响。"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究竟有什么方法论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手段可以尽可能避免这些"缺陷"以拓宽研究者的经验解释能力?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所存在的混淆偏误问题,并从理论论辩、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讨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针对每一个应对策略,本文展示了经验实例,并对该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和对比。此外,本文也具体分析了诸如因果关系方向、判断混淆偏误的敏感性检验、测量误差等未尽议题。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增强社会学解释路径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等)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变量 心理机制 混淆效应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因子对微扫描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同圣 史浩然 +1 位作者 娄树理 李召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2-2297,共6页
填充因子是探测器阵列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有必要研究填充因子对微扫描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以2×2微扫描方式为例,在详细分析微扫描技术能够减少由探测器欠采样造成的混淆效应的基础上,仿真了不同填充因子下的输出图像,引进结... 填充因子是探测器阵列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有必要研究填充因子对微扫描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以2×2微扫描方式为例,在详细分析微扫描技术能够减少由探测器欠采样造成的混淆效应的基础上,仿真了不同填充因子下的输出图像,引进结构相似度(SSIM)的评价指标,从图像质量评价的角度对仿真图像进行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填充因子的增大能够减少混淆效应,提高成像质量。指出探测器填充因子的增大虽然能提高成像质量,但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是有限的,对图像的改善程度不大,并不是影响像质的主要因素,这对微扫描成像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微扫描 填充因子 结构相似度 混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扫描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富伦 冯卓祥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4-399,共6页
在详细分析使用微扫描技术减少混淆效应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利用微扫描技术进行空间分辨率影响分析的像素传递函数(PTF)方法,并基于2×2和4×4两种微扫描形式对该函数进行分析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在焦平面阵列给定的情况下... 在详细分析使用微扫描技术减少混淆效应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利用微扫描技术进行空间分辨率影响分析的像素传递函数(PTF)方法,并基于2×2和4×4两种微扫描形式对该函数进行分析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在焦平面阵列给定的情况下,微扫描技术能适当提高焦平面空间的分辨率,有效减小图像混淆,明显改善成像质量。指出在没有高空间分辨率成像器件的情况下,利用微扫描技术和低分辨率成像器件来获得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是完全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扫描 混淆效应 空间分辨率 红外焦平面 热成像 像素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焦平面空间抽样特性分析与测试
8
作者 张毅 张保民 柏连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6,59,共4页
尽管自然场景热像的空间频率远小于其可见光图像 ,在凝视型红外焦平面空间积分抽样过程中 ,被探测场景的空间频率也往往要远高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重复频率的一半 ,这种欠抽样所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将严重地损害红外热图像的质量。... 尽管自然场景热像的空间频率远小于其可见光图像 ,在凝视型红外焦平面空间积分抽样过程中 ,被探测场景的空间频率也往往要远高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重复频率的一半 ,这种欠抽样所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将严重地损害红外热图像的质量。本文建立了空间积分抽样的相位理论模型 ,分析了该模型在空间积分抽样折叠混淆效应的消减 ,以及对中心布里渊区中真假频谱积分比的测试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 空间抽样 红外热图像 折叠混淆效应 频谱积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彩色阵列显示像质优化技术及其实现
9
作者 郭世勇 陈钱 韩振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0,共5页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彩色阵列显示因规模等原因,难以通过物理像素实现高分辨率显示。为提高LED彩色阵列显示的视在分辨率,利用抽样原理分析了LED阵列显示中的欠抽样情况及其产生的频谱折叠混淆噪声,研究了通过图像数...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彩色阵列显示因规模等原因,难以通过物理像素实现高分辨率显示。为提高LED彩色阵列显示的视在分辨率,利用抽样原理分析了LED阵列显示中的欠抽样情况及其产生的频谱折叠混淆噪声,研究了通过图像数据空间重组分配,将高分辨率图像转换成低分辨率图像组,在三基色独立驱动的LED显示阵列上,通过像素交错组合、时分循环高帧频显示,在低物理像素LED显示阵列上实现了高分辨率图像的显示,设计并实现了LED彩色阵列显示像质优化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LED阵列显示的视在分辨率,消减欠采样产生的频谱折叠混淆噪声,改善显示画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阵列显示 欠抽样 折叠混淆效应 像素交错组合 时分循环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