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油品顺序输送界面跟踪技术与混油长度模型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范开峰
余春雨
周诗岽
万宇飞
郭晶晶
李思
-
机构
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油国际管道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出处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97-3708,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147,5180415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0176,2019M662566)
常州市科技计划(CQ20230093)。
-
文摘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油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建设的新型背景下,油气输送正呈现出新的格局,油品顺序输送面临的工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混油界面精准跟踪与混油长度精准预测对多样油品切割时间确定、混油量计算、混油处理方案制定等技术指标影响巨大,是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顺序输送的重要技术保障,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现有技术的适用性、模型计算精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与挑战。本文围绕油品顺序输送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发展现状进行综述,首先阐述了油品顺序输送过程中影响混油特性的主要因素,并对具体影响规律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地,分析了当前的混油界面跟踪与监测技术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系统阐述了混油长度计算模型发展情况,当前的混油长度普遍采用Austin-Palfrey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精度和普适性仍待提高,当前缺少综合考虑管道参数、流动参数及水热力耦合过程的混油长度计算模型,缺少对混油长度计算模型从形式和内容进行全面创新和攻关的研究成果。未来应围绕我国油品顺序输送新形势下的复杂问题进行油品跟踪与监测、混油长度计算方面的创新工作,突破现有范式,为实现油品安全、高效、低碳输送贡献力量。
-
关键词
顺序输送
混油机理
界面跟踪
混油长度
计算模型
-
Keywords
batch transportation
mechanism of mixed oil
interface tracking
mixed oil length
calculation model
-
分类号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