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缝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海林 李岳松 +2 位作者 周超月 张玉 何卫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了探讨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裂缝状态下的碳化规律,设计并开展带缝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裂缝性状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裂缝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影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裂缝处碳化深... 为了探讨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裂缝状态下的碳化规律,设计并开展带缝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裂缝性状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裂缝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影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裂缝处碳化深度随裂缝宽度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掺入混杂纤维可减小同等条件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混杂纤维混凝土在钢纤维体积掺量1.5%、聚丙烯纤维掺量0.06%时,碳化深度最小,相较于素混凝土、单掺钢纤维和单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最大碳化深度分别降低了47.5%、5.9%、42.9%。开裂后,混杂纤维混凝土裂缝处碳化深度增加,但仍低于同种状态下素混凝土和单掺纤维混凝土。研究证实,适量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在开裂状态下的抗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裂缝 碳化试验 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趁趁 刘超伟 +1 位作者 魏非凡 赵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0,共7页
通过高温后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温度、纤维种类、单掺玄武岩纤维掺量、混掺玄武岩纤维(BF)及纤维素纤维(CF)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BF或CF均可提升高温后混凝土的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相同体积掺量时单掺BF... 通过高温后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温度、纤维种类、单掺玄武岩纤维掺量、混掺玄武岩纤维(BF)及纤维素纤维(CF)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BF或CF均可提升高温后混凝土的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相同体积掺量时单掺BF提升效果优于CF。各温度下,随着BF体积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增加。试验中,单掺玄武岩纤维最佳体积掺量为0.20%,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率为13.1%~32.6%,劈裂抗拉强度增加率为28.0%~62.4%。各温度下适量混掺BF和CF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二者具有正混杂效应,比单掺纤维增强效果好。混掺BF体积掺量为0.15%和CF体积掺量为0.10%的B2C1组试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增加率为14.8%~36.2%,劈裂抗拉强度增加率为31.6%~75.3%。引入协同效应系数分析了玄武岩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正负混杂效应,并建立了高温后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计算模型,可用于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灾后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混杂纤维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纤维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冬桃 李天云 +2 位作者 李欣怡 徐乐 任康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普通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普通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纤维有利于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好,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其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均最低;基于三次多项式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比基于指数函数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精确度更高,在描述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上适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损伤机理 损伤变量 冻融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王璞 黄真 +2 位作者 周岱 王贤栋 张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8,共5页
对比美国混凝土学会的混凝土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自行设计了混凝土落锤弯曲冲击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几何尺寸及弹性模量的碳纤维、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纤维几何尺寸和弹性模量、种类和掺量... 对比美国混凝土学会的混凝土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自行设计了混凝土落锤弯曲冲击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几何尺寸及弹性模量的碳纤维、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纤维几何尺寸和弹性模量、种类和掺量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和增强机理。通过定义混杂效应系数,可定量评价混凝土抗冲击力学性能的正混杂效应。研究表明:纤维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其中碳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提高幅度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击性能 混杂纤维混凝土 纤维 纤维 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徐礼华 梅国栋 +1 位作者 黄乐 鲁维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5-45,共11页
考虑纤维种类、长径比、体积掺量3个主要因素,设计制作34组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轴心抗拉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受拉破坏时,呈现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与相同配合比... 考虑纤维种类、长径比、体积掺量3个主要因素,设计制作34组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轴心抗拉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受拉破坏时,呈现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与相同配合比的基体混凝土相比,随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特征值的提高,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点的应力、应变均有显著提升。基于试验结果,分析纤维特征值对特征点应力、应变的影响,提出关于纤维掺量和长径比的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方程,包括特征点应力、应变的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破坏机理 变形过程 曲线形态 应力-应变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徐礼华 邓方茜 +2 位作者 徐浩然 黄乐 韦翠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共11页
考虑纤维种类、轴压比、剪跨比、配筋率等因素,设计制作22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框架柱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柱的抗震性能。基于实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破坏形态,探讨纤维种类等因素对试件耗能能力和延性的... 考虑纤维种类、轴压比、剪跨比、配筋率等因素,设计制作22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框架柱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柱的抗震性能。基于实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破坏形态,探讨纤维种类等因素对试件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柱位移延性系数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在增强柱耗能能力方面优于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并随轴压比的增大,其发挥作用越明显;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柱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与普通混凝土柱类似,随其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兵兵 贺晶晶 +1 位作者 王学志 郑淑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2-1407,共6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采用慢冻法对纤维掺加量为0.3%、0.6%、0.9%和1.2%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及混杂质量比分别为1:1、1:2、2:1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50次、100次、150次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分析...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采用慢冻法对纤维掺加量为0.3%、0.6%、0.9%和1.2%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及混杂质量比分别为1:1、1:2、2:1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50次、100次、150次冻融循环试验.通过分析其强度和质量损失率,得到各种纤维混凝土50次、100次、150次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强度和质量损失的规律,并找到了各种冻融条件下对强度损失和质量损失改善最佳的纤维掺量.研究表明,加入纤维增强了基体混凝土抗冻性;混杂纤维系列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优于单掺纤维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循环 纤维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礼华 陈平 +2 位作者 黄乐 张奥利 李彪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2,共8页
通过51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黏结性能,分析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建立黏结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对极限黏结强度... 通过51个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黏结性能,分析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建立黏结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对极限黏结强度的影响排序为,混凝土强度最大,钢纤维的体积率和长径比次之,聚丙烯纤维体积率最小;随着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极限黏结强度分别提高18.4%、17.4%和50.5%,峰值滑移分别提高39%、38%和31%,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变化对极限黏结强度和峰值滑移没有明显影响;与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极限黏结强度相应提高5.3%、21.3%和18.2%,峰值滑移相应提高2.8%、36%和90%。提出黏结应力-滑移全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可为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变形钢筋 黏结性能 黏结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兵兵 贺晶晶 +1 位作者 王学志 郑淑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采用渗水高度法对纤维掺加量为0.3%、0.6%、0.9%和1.2%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及混杂比分别为1∶1、1∶2、2∶1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28d龄期的抗水渗透性能试验.得到各系列混凝土的渗水高度变化规律.结果... 采用渗水高度法对纤维掺加量为0.3%、0.6%、0.9%和1.2%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以及混杂比分别为1∶1、1∶2、2∶1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28d龄期的抗水渗透性能试验.得到各系列混凝土的渗水高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系列对混凝土基体抗渗性有较小的提高;聚丙烯纤维系列对基体混凝土抗渗性有很大提高;1∶1混杂纤维系列在小掺量时与聚丙烯纤维系列相差不大,但随掺量的增大,对基体的抗水渗透性能有降低作用;1∶2混杂纤维系列对基体的抗水渗透能力在掺量0.6%左右提高了21%;2∶1混杂纤维系列在掺量0.3%时,对基体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提高了25%.通过分析试验数据,阐述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改善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机理,以及发生混杂效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混凝土 抗水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效应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贺晶晶 师俊平 +1 位作者 王学志 韩铁林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2,共7页
讨论了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纤维混杂效应"对混凝土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B-P HFR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明显高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 FRC)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 FRC)。提出了&... 讨论了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纤维混杂效应"对混凝土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B-P HFR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明显高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 FRC)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 FRC)。提出了"纤维混杂效应函数"的概念,利用MATLAB数据拟合的方法求得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混杂效应函数,对其求极值获得了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改善最佳的体积掺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杂效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猛 郭莎 +2 位作者 卢哲安 任志刚 邹尤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8,共3页
对素混凝土(C)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两种材料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同时在试件底部粘贴应变片,通过应变动态采集仪采集试件的应变值。将两种材料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在不同应力水平时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疲劳寿命... 对素混凝土(C)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两种材料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同时在试件底部粘贴应变片,通过应变动态采集仪采集试件的应变值。将两种材料的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在不同应力水平时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疲劳寿命曲线,研究HFRC新材料的耐疲劳性能。通过回归分析进行材料的疲劳寿命威布尔(Weibull)分布拟合检验,建立工程中常用的双对数形式的疲劳方程。为HFRC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混凝土 疲劳试验 疲劳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学志 贺晶晶 +2 位作者 邹浩飞 刘华新 舒玉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6,共5页
通过对单掺和3种不同混杂比例混掺的方式,以体积掺加率0.3%、0.6%、0.9%、1.2%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掺入普通C30混凝土中形成混杂纤维混凝土。对其弯曲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对基体混凝土弯曲性能有极大改善作... 通过对单掺和3种不同混杂比例混掺的方式,以体积掺加率0.3%、0.6%、0.9%、1.2%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掺入普通C30混凝土中形成混杂纤维混凝土。对其弯曲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对基体混凝土弯曲性能有极大改善作用;1∶2混杂纤维呈"正混杂效应",在掺加量为0.3%时,对基体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数提高最为显著。2∶1混杂纤维出现"负混杂效应",对基体混凝土的韧性有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聚丙烯纤维 混杂纤维混凝土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组合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锐 李永鹏 +1 位作者 陈拴发 嵇绍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6-1312,共7页
针对混凝土多相多组分的特点,采用纤维混杂技术手段对混凝土进行增强,通过混凝土梁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4种纤维组合对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而明显增大抗弯拉强度和极限挠度,两者最大... 针对混凝土多相多组分的特点,采用纤维混杂技术手段对混凝土进行增强,通过混凝土梁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4种纤维组合对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而明显增大抗弯拉强度和极限挠度,两者最大值分别达10.5 MPa和3.0 mm;荷载—挠度曲线具备了变形硬化特性,部分试件还出现了多缝开裂现象,韧性指数I30约为理性弹塑性材料的1.7倍。混杂纤维的增韧机理,一方面不同纤维组合将有不同纤维破坏模式,其中纤维拨出破坏模式有利于纤维增韧,另一方面多尺度混杂可以从不同层次对混凝土开裂进行约束,最终提高混凝土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四点弯曲试验 韧性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性能SHPB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智 卢哲安 +2 位作者 陈猛 任志刚 宋秀成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2,共3页
采用准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分别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材料进行了冲击压缩性能试验,得到了4个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试验结果,从破坏强度、峰值应变等方面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应变率效... 采用准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分别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材料进行了冲击压缩性能试验,得到了4个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试验结果,从破坏强度、峰值应变等方面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应变率效应,并比较了相同钢纤维掺量下,混杂纤维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抗压性能。试验表明混杂纤维混凝土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其动态抗压性能优于同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冲击压缩性能 SHPB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猛 李艺 +1 位作者 卢哲安 黄宪礼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94,共4页
为了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的动态压缩性能及损伤机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了冲击压缩性能试验。试验得到了设计强度为CF50的HFRC和钢纤维混凝土(SFRC)两种材料在四个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从破... 为了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的动态压缩性能及损伤机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了冲击压缩性能试验。试验得到了设计强度为CF50的HFRC和钢纤维混凝土(SFRC)两种材料在四个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从破坏应力、峰值应变、峰值韧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FRC的动态力学性能优于SFRC。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选用HJC本构模型模拟HFRC动态冲击压缩性能,在验证数值模拟精度的基础上重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模拟试件的破坏过程,得到了HFRC在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方式,为材料的动态损伤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 动态压缩性能 SHPB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集料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永鹏 嵇绍华 +1 位作者 何锐 陈拴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2,51,共4页
通过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试验、力学试验和弯曲韧性测试,得到了细集料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减小会降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泌水率,对强度的影响不大,但用低细度模数的细集料配制... 通过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试验、力学试验和弯曲韧性测试,得到了细集料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减小会降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泌水率,对强度的影响不大,但用低细度模数的细集料配制的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具备明显的变形硬化特征,极限挠度和弯曲韧性指数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集料 混杂纤维混凝土 工作性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东青 卢哲安 任志刚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8-59,62,共3页
通过普通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以及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强度及质量变化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层布式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应用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了... 通过普通混凝土、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以及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强度及质量变化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层布式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应用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布式混杂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循环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混杂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艺 张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5-898,903,共5页
采用干湿循环法,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150 mm×150 mm×150 mm)对面侵蚀,在800和6 000 mg/L两种硫酸钠侵蚀溶液质量浓度下,分别在侵蚀龄期为0,30,60,90,180,210 d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当侵... 采用干湿循环法,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块(150 mm×150 mm×150 mm)对面侵蚀,在800和6 000 mg/L两种硫酸钠侵蚀溶液质量浓度下,分别在侵蚀龄期为0,30,60,90,180,210 d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当侵蚀龄期达210 d,侵蚀溶液质量浓度为800和6 000 mg/L时,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劣化了5.6%和10.0%,劈裂抗拉强度分别劣化了3.0%和5.1%;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劣化了4.0%和6.3%,劈裂抗拉强度分别劣化了0.51%和3.8%;侵蚀深度为1.5 mm时,普通混凝土的SO2-4质量分数分别为0.83%和1.03%,混杂纤维混凝土SO2-4质量分数分别为0.79%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干湿循环 硫酸盐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SO2-4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楠 赵均海 +1 位作者 王娟 吴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26,共4页
针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强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为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和非线性映射,可以找到以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以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为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文献试验实测... 针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强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为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和非线性映射,可以找到以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以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为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文献试验实测值的基础上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四个三层RBF和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所建立的RBF和BP神经网络对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进行预测,并将各自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良好,较之BP神经网络有更高的强度预测能力,该方法可行且预测精度满足工程需要,为工程上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人工神经网络 强度预测 径向基 混杂纤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陕亮 龚亚琦 张亮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6-213,共8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以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为关键变量,采用单端中心拉拔试验方法,进行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SPHFRC)与带肋变形钢筋粘结破坏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粘结强度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SPHFRC与变形钢筋之间的...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以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为关键变量,采用单端中心拉拔试验方法,进行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SPHFRC)与带肋变形钢筋粘结破坏的试验研究,建立了粘结强度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SPHFRC与变形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与SPHFRC的强度正相关。相比于单掺钢纤维混凝土、单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SPHFRC的极限粘结强度相应提高9.2%、20.8%和26.2%;混杂纤维不仅提高了钢筋周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同时提供了侧向约束,在钢筋混凝土粘结破坏的全过程路径中均发挥着有利作用。本文提出的SPHFRC与变形钢筋粘结强度计算公式明确清晰,适用性良好,为促进混杂纤维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具有互补性的混杂纤维,在正混杂效应下,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本研究可为相应技术规程提供理论支持与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带肋变形钢筋 粘结破坏 混杂效应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