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宪华 吴继囡 +2 位作者 谭旭翔 李明华 齐美丽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2-177,共6页
研究不同纤维对水泥基体的增强效果不仅需要考虑单一纤维增强的局限性,还应关注纤维之间混杂效应的影响。为探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工作选取三种不同种类的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研究不同纤维对水泥基体的增强效果不仅需要考虑单一纤维增强的局限性,还应关注纤维之间混杂效应的影响。为探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工作选取三种不同种类的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杂效应对水泥砂浆试件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单掺纤维的试验中,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力学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在混掺纤维的试验组中,每种纤维在各自最优掺量时展现出最佳性能,表明不同种类的纤维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微观层面的研究表明,纤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结合非常紧密,显著提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提升了其整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材料 混杂纤维 微观结构 本力学性能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抗折性能研究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查叶铭 张品乐 +1 位作者 胡静 郭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5-159,共5页
完善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的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对补充现行纤维混凝土规范以及HFRCC的工程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疏水型和亲水型的两种PVA纤维与钢纤维混合制备HFRCC。研究了三种纤维的混杂效应,提出了适用于该类型HF... 完善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的力学性能设计方法对补充现行纤维混凝土规范以及HFRCC的工程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疏水型和亲水型的两种PVA纤维与钢纤维混合制备HFRCC。研究了三种纤维的混杂效应,提出了适用于该类型HFRCC的抗拉、抗折性能预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亲水型的PVA对水泥基抗拉性能和抗折性能增强效果分别是疏水型PVA的0.94倍和0.91倍,且其抗拉性能比抗折性能更容易受到过量纤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将总纤维体积掺量控制在2.0%以内;进一步提出了多元纤维混杂模型,将多变量控制的混杂效应系数分解简化,推导了HFRCC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公式,该模型性能预测误差在10%以内,可以较好地预测HFRCC的抗拉、抗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混杂效应 纤维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崔涛 何浩祥 +2 位作者 闫维明 钱增志 周大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413-3418,共6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的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及损伤演化规律,采用统计方法和能量法对掺有PVA-PP混杂纤维和PP-钢纤维的HFRCC材料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了推导。通过引入损伤变量修正系数优化了统计损伤模型,采用能量法分别基... 为研究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的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及损伤演化规律,采用统计方法和能量法对掺有PVA-PP混杂纤维和PP-钢纤维的HFRCC材料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了推导。通过引入损伤变量修正系数优化了统计损伤模型,采用能量法分别基于SIR模型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推导了HFRCC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及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其物理意义,同时设计了单轴受压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统计方法得到的本构曲线在应变较大时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大,引入损伤修正系数后计算结果更准确;基于SIR模型的能量法的计算简便,结果精确度高且在应变较大时仍能反映试件的残余应力。本研究采用的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该种材料受压损伤的发展规律,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损伤本构模型 损伤修正系数 分布参数 纤维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瑛 姜弘道 +1 位作者 朱为玄 冯新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1-574,共4页
基于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桥联法则(桥联应力裂纹张开位移关系)和K叠加原理,建立了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桥联裂缝模型,并针对三点受弯梁建立了简化的断裂分析模型.桥联裂缝模型能够描述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全过程的裂缝扩展规律... 基于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桥联法则(桥联应力裂纹张开位移关系)和K叠加原理,建立了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桥联裂缝模型,并针对三点受弯梁建立了简化的断裂分析模型.桥联裂缝模型能够描述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全过程的裂缝扩展规律,灵活地分析不同纤维对断裂韧度的贡献,并可以计算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断裂韧度和临界缝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水泥 断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力学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品乐 曾靖渊 +2 位作者 胡静 朱昊天 陶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27-3835,共9页
纤维增强延性水泥基材料(ECC)造价昂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尚未被推广。在传统ECC体系中加入钢纤维,并按照不同体积分数(0%、25%、50%、75%、100%)将国产PVA纤维替代日产PVA纤维,制备极具性价比的钢-PVA混杂纤维增强延性水泥基材料,通过... 纤维增强延性水泥基材料(ECC)造价昂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尚未被推广。在传统ECC体系中加入钢纤维,并按照不同体积分数(0%、25%、50%、75%、100%)将国产PVA纤维替代日产PVA纤维,制备极具性价比的钢-PVA混杂纤维增强延性水泥基材料,通过立方体轴心抗压试验研究混杂纤维延性水泥基材料的单轴受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国产PVA纤维的增加,钢-PVA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加,抗压韧性指数先增强后减弱,而峰值应变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相较于普通水泥基材料,钢-PVA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和延性;综合材料抗压性能与材料造价,国产PVA纤维替代日产PVA纤维配制钢-PVA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协同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 增强延性水泥材料 抗压强度 抗压韧性 经济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振波 张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69,共5页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ECC材料多为单掺纤维体系,难以实现高强度与高延性的匹配。为适应工程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多重需求,可采用纤维混杂办法来提升材料力学性能。围绕不...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ECC材料多为单掺纤维体系,难以实现高强度与高延性的匹配。为适应工程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多重需求,可采用纤维混杂办法来提升材料力学性能。围绕不同尺寸纤维混杂、不同本构关系纤维混杂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混杂纤维水泥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高延性混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7
作者 范淋 杨曌 +1 位作者 祁小龙 邓方茜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 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纤维(SMAF)掺入高延性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可制得兼具高延性及自恢复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SMAF增强ECC(SMAF-ECC)。制备ECC所用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原材料价格较高,本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聚丙烯(PP)纤维部分代替PVA纤维制备PP/PVA混杂纤维ECC;再掺入SMAF,制备出SMAF增强PP/PVA混杂纤维ECC,从而实现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为探究该低成本SMAF-ECC是否仍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论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不同SMAF掺量和直径下SMAF-ECC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SMAF掺量和直径对SMAF-ECC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显著;当SMAF直径为0.2 mm、掺量为0.2%(体积分数)时,SMAF-ECC试件拉伸性能最优,相较于ECC试件,SMAF-ECC试件的初裂应力增幅最高为16.79%,极限拉伸应力、应变分别提高了20.85%、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纤维增强 超弹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自感知性能
8
作者 周中一 洪雅妮 +1 位作者 庞新龙 王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92-1101,共10页
为了研究钢渣对硅砂的替代率、钢渣粒径和钢纤维掺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配合比的水泥基自感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自感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粒径对自感知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极化效应会引起... 为了研究钢渣对硅砂的替代率、钢渣粒径和钢纤维掺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配合比的水泥基自感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自感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粒径对自感知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极化效应会引起试件电阻大幅增加进而干扰压阻效应测试中电阻的测量,通电一定时间后极化效应趋于稳定,电阻不再增加;增加钢纤维含量可缩短极化稳定时间,针对钢渣、钢纤维自感知复合材料,建议预极化处理时间为20 min以减小极化效应的不利影响;增加钢纤维掺量可提高复合材料应力感知灵敏度,应力传感灵敏度最高为1.36×10-3M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纤维 水泥复合材料 自感知 压阻效应 应力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车雅丽 何明胜 +1 位作者 夏多田 吴声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2,共9页
为研究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SFDM)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质量检测、相对动弹性模量、力学性能和SEM等试验,分析温度、钢纤维掺量和沙漠砂替代率对SFDM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SFDM强度变化的内在机... 为研究钢纤维沙漠砂水泥基复合材料(SFDM)在高温环境下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通过质量检测、相对动弹性模量、力学性能和SEM等试验,分析温度、钢纤维掺量和沙漠砂替代率对SFDM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高温条件下SFDM强度变化的内在机理,试验及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少,其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与普通水泥基材料相比,适量沙漠砂和钢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试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强度,并且当沙漠砂替代率为20%,钢纤维掺量为1.5%时,高温力学性能达到最优。从微观形貌分析可知:200℃以下时,温度的升高可促进试件内部的水化反应,整体结构没有显著变化;200℃以上时,温度的升高将导致试件内部水化产物逐渐分解,微观结构逐渐变成多孔蜂窝结构,纤维-基底界面粘结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宏观力学性能降低。最后通过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且拟合出温度-抗压强度、温度-抗折强度损伤模型,这2个模型公式的相关系数R 2均在0.95以上,表明拟合的结果优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纤维沙漠砂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温度-强度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定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动态压缩强度模型
10
作者 慕儒 程庆澳 +2 位作者 刘昊奇 赵世伟 王晓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共4页
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会在与压缩垂直的方向产生膨胀变形,与膨胀方向一致的钢纤维能够有效约束膨胀变形,使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得到改善。通过磁场调控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钢纤维转动至水平平面,制备二维定向钢纤维增强水... 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会在与压缩垂直的方向产生膨胀变形,与膨胀方向一致的钢纤维能够有效约束膨胀变形,使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得到改善。通过磁场调控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钢纤维转动至水平平面,制备二维定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Two-dimensionally Align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ement-based Composites,2D-SFRC)。对2D-SFRC试件进行动态压缩性能测试,并建立动态压缩强度模型。2D-SFRC试件的动态压缩性能较随机乱向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件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定向钢纤维 动态压缩性能 动态压缩强度模型 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PVA混杂纤维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陈猛 洪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4,共8页
为研究回收轮胎聚合物(recycled tyre polymer,RTP)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混杂纤维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干缩性能的影响,对RTP-PVA混杂纤维总体积分数为2.0%的ECC进行流动性、直... 为研究回收轮胎聚合物(recycled tyre polymer,RTP)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混杂纤维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干缩性能的影响,对RTP-PVA混杂纤维总体积分数为2.0%的ECC进行流动性、直接拉伸和干缩试验,并分析混杂纤维作用机理和干缩计算模型.结果表明:RTP纤维替代率为12.5%~50%对ECC流动性影响不大,比单掺PVA纤维的ECC流动性降低1.09%~3.69%.ECC的抗拉强度随RTP纤维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比例的混杂纤维比单掺PVA纤维的ECC抗拉强度降低了23.6%~56.6%.不同比例混杂纤维ECC干缩率曲线趋势相近,7 d时干缩率为28 d时的80.92%~82.77%.ECC的干缩率随RTP纤维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28 d时不同RTP纤维替代率的混杂纤维比单掺PVA纤维的ECC干缩率降低了0.80%~2.09%.RTP-PVA混杂纤维可在ECC中协同发挥作用抑制基体干缩,结合试验结果得到适合RTP-PVA混杂纤维ECC的指数型干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轮胎聚合物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工程水泥复合材料 干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照耀 梁兴文 +2 位作者 翟天文 王莹 吴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含有1.5%钢纤维和0.25%PVA纤维的HFRCC来制作永久模板。随后对六个HFRCC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和一个RC单向板进行了四点受弯试验,探究了HFRCC-RC界面处理方式和配筋率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抹平、等距凹槽和钢钉拉毛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HFRCC模板能够有效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宽度和间距,叠合板的开裂弯矩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板提高了20.1%~31.7%。分别采用刚度解析法和有效惯性矩法建立了HFRCC-RC叠合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离散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永久模板 短期刚度 刚度解析法 有效惯性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混杂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抗折性能和微观结构
13
作者 张鹏 吴靖江 +2 位作者 张承实 尉晓雪 代小兵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4-841,共8页
水泥基材料因强度高、易于施工而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但脆性较大、抗折性能差的缺点也限制了其在有高抗折要求条件下的应用。为提高其抗折强度,环氧树脂乳液、纳米SiO_(2)和聚乙烯醇(PVA)-钢混杂纤维被掺入水泥基材料。为研究环氧树... 水泥基材料因强度高、易于施工而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但脆性较大、抗折性能差的缺点也限制了其在有高抗折要求条件下的应用。为提高其抗折强度,环氧树脂乳液、纳米SiO_(2)和聚乙烯醇(PVA)-钢混杂纤维被掺入水泥基材料。为研究环氧树脂乳液、纳米SiO_(2)和PVA-钢混杂纤维对水泥基修复材料抗折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抗折强度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分别测得了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乳液掺量从0%增加到12%(质量分数),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抗折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抗折强度可达7.44 MPa。纳米SiO_(2)和PVA-钢混杂纤维均能够提升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抗折强度超过45%,其中钢纤维对抗折强度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掺加环氧树脂乳液和纳米SiO_(2)能够明显提高基体内部结构的致密性,从而改善水泥基修复材料的抗折性能。此外,聚合物可以附着于掺入纤维的表面,改善纤维与基体间的黏结作用。本研究将为水泥基材料在高抗折工况下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修复材料 环氧树脂 纳米SiO_(2) 混杂纤维 抗折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晶须混杂聚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月顺 汤成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6,共11页
为研究碳酸钙晶须掺量对聚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E-ECC)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碳酸钙晶须掺量的PE-ECC试件,对其进行抗压性能试验、抗拉性能试验、三点弯曲断裂性能试验,并使用XRD、SEM、NMR技术对其微观结构... 为研究碳酸钙晶须掺量对聚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E-ECC)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碳酸钙晶须掺量的PE-ECC试件,对其进行抗压性能试验、抗拉性能试验、三点弯曲断裂性能试验,并使用XRD、SEM、NMR技术对其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钙晶须对PE-ECC有增强增韧作用,随着碳酸钙晶须掺量增加,这种增强增韧作用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碳酸钙晶须掺量为1%(体积分数)时,PE-ECC的抗压性能、拉伸性能、断裂性能提升最佳。适量的碳酸钙晶须能填充基体,减少少害孔及多害孔数量,改善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材料 碳酸钙晶须 PE纤维 拉伸性能 断裂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对硫铝酸盐水泥基EC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书澎 刘泽平 +1 位作者 区庆佑 王传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47,共7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聚酯纤维(PET纤维)的“纤维混杂效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ECC材料(SAC-ECC)力学性能影响,引入纤维增强系数和混杂效应系数以评价两种纤维混杂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同体积掺量下,PVA-ECC流动度和表观孔隙率均高于P...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聚酯纤维(PET纤维)的“纤维混杂效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ECC材料(SAC-ECC)力学性能影响,引入纤维增强系数和混杂效应系数以评价两种纤维混杂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同体积掺量下,PVA-ECC流动度和表观孔隙率均高于PET-ECC,混掺PVA和PET纤维条件下其表观孔隙率和流动度介于两者单掺时的数值之间。随着PVA和PET纤维掺量增加,SAC-ECC抗折和抗压强度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在相同掺量下掺加PET纤维的水泥砂浆强度更高。混掺PVA纤维和PET纤维会发挥正混杂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砂浆的抗拉、抗压强度,且PVA∶PET混合比例为1∶2时对SAC-ECC强度提升效果最佳。混杂纤维提高ECC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筋粘结强度效果较好,而单掺0.3%PET纤维对新旧水泥基材料粘结性能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聚酯纤维 硫铝酸盐水泥ECC材料(SAC-ECC) 力学性能 混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早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晓丹 李奕璇 +2 位作者 陆宸宇 李一方 石骁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77,共4页
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及粉煤灰为主要胶凝材料,通过掺入玄武岩纤维与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出具备早强性和延性的新型早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S-HFRCC)。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抗压性能最优的材料配合比,研究了该材料在早龄... 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及粉煤灰为主要胶凝材料,通过掺入玄武岩纤维与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出具备早强性和延性的新型早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S-HFRCC)。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抗压性能最优的材料配合比,研究了该材料在早龄期阶段的抗压性能,并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ES-HFRCC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显著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灰掺量及玄武岩纤维与PVA纤维体积掺量比值的提高,ES-HFRCC抗压强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但玄武岩与PVA纤维体积掺量比值对ES-HFRCC抗压强度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混杂纤维 水泥材料 正交试验 抗压强度 早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VA、PP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玲玲 姜宁宁 +2 位作者 李畅 孙小巍 周红红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通过单掺、复掺聚丙烯腈(PAN)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丙烯(PP)纤维3种纤维,对比分析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3 d、28 d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态探讨作用机... 通过单掺、复掺聚丙烯腈(PAN)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丙烯(PP)纤维3种纤维,对比分析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3 d、28 d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态探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掺PAN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折强度效果最好;单掺PVA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最大;单掺PP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3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作用明显。复掺时,当PAN纤维掺量为0.8%,PVA纤维掺量为0.2%时,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折强度最高,可达9.728 MPa;当PVA纤维掺量为0.8%,PAN纤维掺量为0.2%时,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1.9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复合材料 PAN纤维 PVA纤维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嘉琦 刘曦 +3 位作者 王传林 苏芝棋 鲁鑫 麦靖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5-2362,2371,共9页
本文使用不同类型(KH550和KH560)和不同浓度(0.5%、1.0%、1.5%和2.0%,质量分数)的SCA对聚丙烯纤维(PPF)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试验,研究了SCA改性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承压能力,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 本文使用不同类型(KH550和KH560)和不同浓度(0.5%、1.0%、1.5%和2.0%,质量分数)的SCA对聚丙烯纤维(PPF)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试验,研究了SCA改性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承压能力,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表明:KH560改性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动度影响较大,KH550次之;整体上,SCA浓度越接近1.5%,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动度的影响越大;随着KH550浓度增大,水泥基复合材料孔隙率总体呈降低趋势,随着KH560浓度增大,水泥基复合材料孔隙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浓度为1.5%时孔隙率最小;两种SCA均提高了PPF表面的粗糙度,并能在PPF-SCA-基体界面实现化学键连接;两种SCA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较小,但能有效提高抗压强度。总体而言,KH550改性效果优于KH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聚丙烯纤维 水泥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斌 林欣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为了实现对老旧混凝土结构快速修补的目的,以磷酸镁水泥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水泥基纤维复合修补材料,并以黏结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黏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界... 为了实现对老旧混凝土结构快速修补的目的,以磷酸镁水泥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水泥基纤维复合修补材料,并以黏结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黏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界面粗糙度越大,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值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界面粗糙度为3.5 mm左右时,黏结性能可达到最佳;混凝土基体强度越大,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值就越大,黏结性能越好。试验制备的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较好,能够满足老旧混凝土结构修补施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修补 水泥纤维复合材料 黏结性能 界面粗糙度 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毅 赵强 +3 位作者 韦朝宽 宋浩博 李唐伟 沈先桃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61-4071,共11页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是具有良好性能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的延性材料。本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讨论不同纤维掺量对PP-ECC受拉力学性能(初裂应力应变、峰值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单轴拉伸...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是具有良好性能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的延性材料。本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讨论不同纤维掺量对PP-ECC受拉力学性能(初裂应力应变、峰值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单轴拉伸的试验结果,参考现有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损伤本构模型和损伤理论,定义损伤因子,构建PP-ECC抗拉特征的损伤本构模型,并对损伤因子拟合函数进行改进,损伤因子的拟合函数选用了一元六次函数,利用Origin和Matlab程序辅助计算和识别损伤因子函数中的相关参数。经过优化的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更高,模型的精确度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 单轴拉伸 损伤因子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