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冯玉祥集团在常德地区的主要政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贾熟村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1-24,共4页
-
文摘
冯玉祥集团在常德,时间只有两年,辖区只有3个县,兵力不到1万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军事训练、民政事务、地方建设、对外交涉、兴办文教等方面,都为后来该集团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常德地区应该是冯玉祥集团的发祥地。
-
关键词
冯玉祥集团
第十六混成旅
常德地区
湘西镇守使
-
Keywords
Feng Yu-xiang ruling circle
the Sixteenth Mixed Brigade
Changde Prefecture
head of Xiangxi Prefecture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跟随贺龙将军北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应铭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3期39-40,共2页
-
文摘
1923年,贺龙将军任四川陆军暂编第九混成旅旅长。次年,率部进驻贵州铜仁,在岑巩收编了杨松清的“滇黔联军思(州)青(溪)玉(屏)石(阡)联合游击保商团”,编为混成旅第一梯团。当时我在第一梯团的第二支队一营三连当勤务兵,部队驻扎在铜仁。1926年春,国共合作进行北伐,贺龙将军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左翼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贺龙将军以欧百川团为先锋,由铜仁进入湖南开始北伐。
-
关键词
梯团
混成旅
九军
赵恒惕
贵州铜仁
国共合作
一营
周逸群
吴佩孚
三师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何应钦综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熊宗仁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9年第2期3-10,共8页
-
文摘
何应钦(1890—1987),贵州省兴义县(今兴义市)人。他是蒋介石统治中国大陆时的军政核心人物之一,也是国民党军形成、发展及衰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将领。他活了98岁,横跨近代中国的清王朝、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特别是在1925年至1949年间,他是中国许多重大政治、军事事件的重要角色或主角。何应钦从一个被同学讥笑的“乡巴佬”成为标准的日本士官生,他当过黔军混成旅长,替蒋介石创建并执掌过黄埔系,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的军政部长及其他许多兼职。抗日战争中兼任过参谋总长,后改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解放战争后期。
-
关键词
何应钦
蒋介石集团
国民党军
兴义县
中国战区
混成旅
近代中国
黔军
士官生
参谋总长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一九二一年的黔军“援桂”
- 4
-
-
作者
熊宗仁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3期28-36,共9页
-
文摘
一九二一年夏,黔军响应孙中山“援桂”的号召,以两混成旅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战争,并参与孙中山在桂林筹备北伐的义举。这一事件,曾为贵州军阀捞取了“坚持护法”、“奠定西南”的政治资本。但“援桂”之役,既促成旧桂系军阀的瓦解,也使贵州军阀兴义系内部发生纷争和黔军将领派系间形成的重新组合。因此,剖析这一军事行动复杂的政治背景,以澄清黔军在“援桂”中的某些历史是非。
-
关键词
黔军
桂系军阀
何应钦
谷正伦
混成旅
陆荣廷
游击军
显世
唐继尧
粤军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抽调工作队下乡的做法已经过时
- 5
-
-
作者
张尚瑶
-
机构
山西定襄县政府办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8年第7期48-,共1页
-
文摘
多年来,有一种传统的工作方法,一说农村有某项任务急需完成,就大批抽调工作队下乡,如三秋工作队、抗旱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等。工作队员的来源,有党政部门,有商业、银行、税务、公安、卫生、体育、群众团体等五花八门,可称为“杂牌军”或“混成旅”。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形成的工作方法,其过时性和不适应性已日益显露出来。首先,现在农民需要的是经济信息。
-
关键词
群众团体
工作方法
混成旅
工作计划
工作质量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