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堆模式的集装箱码头出口箱进场选位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尘 何军良 苌道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5,共6页
针对集装箱码头出口箱进场选位问题,提出基于混堆模式的出口箱进场选位优化策略.该策略以压箱数最少为目标,建立基于整数规划的选位模型;根据发箱时较低翻箱率的要求,采用启发式算法和分布式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选位模型;其中... 针对集装箱码头出口箱进场选位问题,提出基于混堆模式的出口箱进场选位优化策略.该策略以压箱数最少为目标,建立基于整数规划的选位模型;根据发箱时较低翻箱率的要求,采用启发式算法和分布式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求解选位模型;其中启发式规则用于缩小可行解的范围,分布式遗传算法用于求近似最优解.某集装箱码头的仿真案例表明,采用该模型和算法对降低船舶压箱总数和在港时间具有一定作用,说明该出口箱混堆选位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码头 出口箱 混堆模式 选位策略 整数规划 启发式规则 分布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堆模式下基于动态规则NSGAⅡ的自动堆垛起重机作业优化
2
作者 高银萍 苌道方 陈俊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59-3267,共9页
针对外集卡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提出自动堆垛起重机(ASC)作业序列的动态优化,从而以减少ASC作业完成时间以及ASC和外集卡等待时间为目的,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作业效率。首先,结合混堆模式下集装箱作业类型与外集卡动态到达的特点... 针对外集卡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提出自动堆垛起重机(ASC)作业序列的动态优化,从而以减少ASC作业完成时间以及ASC和外集卡等待时间为目的,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作业效率。首先,结合混堆模式下集装箱作业类型与外集卡动态到达的特点,提出ASC动态匹配外集卡作业任务的策略;其次,构建ASC作业时间最短与ASC和外集卡等待时间最短的多目标模型;最后,设计基于动态规则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DRNSGAⅡ)作为求解算法。在小规模算例实验中,分别运用DRNSGAⅡ与遗传算法(GA)求解动态策略和随机策略下的ASC作业问题。实验结果表明,DRNSGAⅡ求解的动态策略下目标函数值优于随机策略28.2%,并且动态策略下DRNSGAⅡ的求解结果优于遗传算法23.3%。在大规模算例实验中,比较了DRNSGAⅡ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两种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RNSGAⅡ的求解结果优于MOPSO算法6.7%。可见DRNSGAⅡ能够快速生成多样化的非支配解,为混堆模式下的ASC动态作业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堆模式 任务类型 自动堆垛起重机 动态策略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外集卡的混堆集装箱码头多场桥调度 被引量:8
3
作者 郑红星 于凯 +1 位作者 李芳芳 王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61-3169,共9页
针对混堆模式下集装箱码头的多场桥调度问题,考虑该模式下内外集卡等待对码头作业成本影响程度的不同,以及多场桥作业时相互间的干扰和堆场内集卡等待时间上限等约束,提出一个多场桥调度整数规划模型。为提高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设... 针对混堆模式下集装箱码头的多场桥调度问题,考虑该模式下内外集卡等待对码头作业成本影响程度的不同,以及多场桥作业时相互间的干扰和堆场内集卡等待时间上限等约束,提出一个多场桥调度整数规划模型。为提高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设计了新的变异操作,引入了解空间切割方法,并在算法框架中嵌入基因修复技术,提出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多次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基于不同任务规模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调度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集装箱码头 混堆模式 场桥调度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预制管片堆场存储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文攀 高新闻 吴惠明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9-475,共7页
针对上海地区预制管片堆场堆放层数不确定、堆场布局混乱、管片定位查找困难等问题,将有限元法(FE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管片堆放层数仿真分析与管片定位研究,以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此,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 针对上海地区预制管片堆场堆放层数不确定、堆场布局混乱、管片定位查找困难等问题,将有限元法(FEM)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管片堆放层数仿真分析与管片定位研究,以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此,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制管片堆场进行数值模拟以确定预制管片堆场每个堆位的管片堆放层数,再通过Revit、Navisworks等BIM软件对预制管片堆场进行虚拟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混堆模式预制管片堆场定位新方法,该方法以BIM模型为核心,通过与二维码物联网技术和龙门吊智能化控制系统相结合来建立数据的转换与融合,从而实现在BIM终端三维可视化界面下对堆场中的预制管片进行精确定位查找与龙门吊最优路线运输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管片 有限元法(FEM) BIM技术 混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