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添加剂对苜蓿与羊草混合青贮品质及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俊杰 肖燕子 +6 位作者 侯美玲 徐丽君 胡梦洁 卢娜 张小林 张佳旭 安鑫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2-1000,共9页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混贮品质及维生素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紫花苜蓿+羊草为原料,按6∶4比例混贮。设置对照组(CK组,添加蒸馏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1×10^(6)cfu·g^(-1)...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混贮品质及维生素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紫花苜蓿+羊草为原料,按6∶4比例混贮。设置对照组(CK组,添加蒸馏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1×10^(6)cfu·g^(-1)FM)、粪肠球菌组(EF组,1×10^(6)cfu·g^(-1)FM)、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LP+EF组),共4个组,室温发酵60 d后,测定其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及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各添加剂组之间的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含量无显著变化,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pH值显著降低(P<0.05);LP组的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干物质(Dry matter,DM)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中VK1、VB2含量均高于CK组。添加植物乳杆菌后的豆禾混贮饲料,V-Score评分(90.38)、感官评定得分(20)、灰色关联度(0.970),均为最佳。综合分析得出,添加植物乳杆菌可有效改善青贮品质、提高维生素含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羊草 添加剂 混合青贮品质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雨嘉 吉方财 +5 位作者 秦子旸 郝迎辰 王召明 王磊 孙志强 玉柱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63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探究宁夏中部地区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青贮的适宜比例。试验将全株玉米与大豆分别按鲜重比为10∶0(R0)、8∶2(R1)、6∶4(R2)、4∶6(R3)、2∶8(R4)和0∶10(S0)的比...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探究宁夏中部地区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青贮的适宜比例。试验将全株玉米与大豆分别按鲜重比为10∶0(R0)、8∶2(R1)、6∶4(R2)、4∶6(R3)、2∶8(R4)和0∶10(S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发酵120 d调制成青贮饲料,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特性,然后使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大豆单独青贮感官评价等级为中等;而混合青贮能改善色泽、气味,综合感官评价等级为优等。2)随着大豆所占比例的降低,青贮饲料pH及丙酸和氨态氮含量逐渐降低,乳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随着大豆所占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4)R3处理青贮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显著高于R1、R2和R4处理(P<0.05)。随着大豆所占比例的提高,青贮饲料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5)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比例为4∶6时青贮饲料品质综合评价排序最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全株玉米与大豆混合比例为4∶6时青贮品质最优,体外消化率高,综合评价最好,可作为宁夏地区调制全株玉米-大豆混合青贮饲料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 大豆 混合青贮品质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