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国良 刘前结 李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101,共8页
基于可调Sigmoid力学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的阻尼动态特性进行辨识拟合,建立1/4车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在混合阻尼控制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器,提出一种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MRD等效阻... 基于可调Sigmoid力学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的阻尼动态特性进行辨识拟合,建立1/4车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在混合阻尼控制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器,提出一种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MRD等效阻尼系数的连续可调与阻尼分配系数的自动调节,增加其灵活控制性与自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同时分别在冲击路面与随机路面激励下,将该算法与混合阻尼开关电流控制和被动控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 力学模型 车辆悬架 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WACC混合阻尼并网鲁棒控制策略
2
作者 何国锋 薛园超 +1 位作者 王鸿玉 李睿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4-1081,共8页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可以将控制系统降阶,但易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强鲁棒性混合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补偿环节的加权平均电流控制混合阻尼控制策略,... 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可以将控制系统降阶,但易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强鲁棒性混合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带补偿环节的加权平均电流控制混合阻尼控制策略,保证系统的阻尼不受电网阻抗变化的影响;其次,利用加权平均电流控制的降阶特性,为系统引入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扰动进行补偿,抑制电网阻抗变化对控制系统带宽的影响,进一步增加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电流 谐振 混合阻尼控制策略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交直流混合系统阻尼特性的HVDC模糊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汉雄 刘天琪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6-39,共4页
设计了一个用于改善交直流混合系统阻尼特性的HVDC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既能根据运行条件修改增益,提高其控制性能;同时该模糊控制器的附加控制量ΔU能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系统的阻尼,抑制系统的振荡。分别用传统控制与模糊控... 设计了一个用于改善交直流混合系统阻尼特性的HVDC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既能根据运行条件修改增益,提高其控制性能;同时该模糊控制器的附加控制量ΔU能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系统的阻尼,抑制系统的振荡。分别用传统控制与模糊控制方法对三机交直流系统的模型用NETOMAC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在系统受到大干扰时,模糊控制器较传统的P-I控制器能更好地抑制交直流混合系统中交流系统的振荡、增强系统的阻尼,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系统 阻尼特性 HVDC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 电力系统 交流制输电 直流制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良斌 陈大跃 孙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31-1936,共6页
针对多层结构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运动状态难以完全实时测量、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界限难以准确估计以及阻尼器连续可调的特点,提出了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它是利用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梯度参数,... 针对多层结构电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运动状态难以完全实时测量、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界限难以准确估计以及阻尼器连续可调的特点,提出了半主动直接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策略.它是利用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itz判据选择滑模梯度参数,根据滑模到达条件和电流变阻尼器最大可控阻尼力设计输出反馈滑模模糊控制器,而可控屈服阻尼力对主结构做负功控制规则以保证主结构最佳减振.仿真分析表明,半主动滑模模糊控制电流变阻尼器减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阻尼 半主动控制 直接输出反馈 滑模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电流变阻尼器系统振动模糊控制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屈文忠 缪赟 邱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85-987,990,共4页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 ,它具有控制方便、反应快等特点 ,适合于振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转子振动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进行了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验证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的有... 电流变液是一种智能材料 ,它具有控制方便、反应快等特点 ,适合于振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摩擦板式电流变阻尼器转子振动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进行了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验证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具有算法实现简易、善于利用专家的经验以及自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 ;转子电流变阻尼器振动系统在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之下 ,不但一阶临界振动得到有效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电流阻尼 振动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混合整流器无源电流控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萍 王久和 +1 位作者 李建国 杨道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11-4523,共13页
针对现行单向混合三相电压型整流器的交流电流存在尖峰和谐波畸变率高的问题,提出抑制电流尖峰,降低谐波畸变率的方法。通过在现行混合整流器拓扑结构中增设补偿电感器,抑制因电路结构产生电流尖峰。基于三相三电平T型VIENNA整流器和三... 针对现行单向混合三相电压型整流器的交流电流存在尖峰和谐波畸变率高的问题,提出抑制电流尖峰,降低谐波畸变率的方法。通过在现行混合整流器拓扑结构中增设补偿电感器,抑制因电路结构产生电流尖峰。基于三相三电平T型VIENNA整流器和三相单开关Boost整流器欧拉-拉格朗日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满足特定约束的非线性虚拟阻尼注入的无源电流控制策略。与传统定阻尼注入的无源控制策略相比,该无源电流控制策略具有跟踪电流稳态误差更小,误差衰减速度更快、谐波畸变率低和功率因数高的优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单向混合整流器拓扑结构及所提无源电流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混合三相电压型整流器 T型VIENNA 整流器 无源电流控制 虚拟阻尼 波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遗传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器减震的模糊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秀芳 陈淑梅 陈金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64-69,共6页
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已成为振动领域重要的半主动控制装置,然而该装置具有固有的、很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开发一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的控制策略尤为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将混合编码的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方法... 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已成为振动领域重要的半主动控制装置,然而该装置具有固有的、很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开发一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的控制策略尤为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将混合编码的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方法。由于模糊控制器参数的选择依赖于专家的经验,使得这些参数的确定非常困难,因此利用一种具有混合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包括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的参数,然后利用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建立地震响应和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电压之间的最优关系。以一个3层建筑结构作为仿真的受控对象进行仿真,证明了该智能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 混合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泮海 徐殿国 史敬灼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0-63,共4页
在对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实行最大转矩/电流矢量控制和IP位置控制的基础上,为克服参数时变和外界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的参考模型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伺服系统 最大转矩 电流控制 IP位置控制 矢量控制 在线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智能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桂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
对带有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半主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一种输出反馈模糊滑模控制器。根据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 itz判据选择滑模面矩阵,以滑模变量及其导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控制力作为输出设计模糊滑模控制器,利用电流变液智能... 对带有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半主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一种输出反馈模糊滑模控制器。根据滑模运动方程稳定的Hurw itz判据选择滑模面矩阵,以滑模变量及其导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以控制力作为输出设计模糊滑模控制器,利用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阻尼力可随电压连续变化的特性来降低隔振质量的振动。仿真分析了多种激励信号下隔振质量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与无控制作用的最优被动阻尼和电流变液阻尼器最大阻尼相比,模糊滑模控制下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隔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流阻尼 半主动悬架 模糊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栋 张波 +1 位作者 王巍 祁晓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2,共8页
为了研究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在高速时的带载能力、速度控制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励磁电流弱磁控制策略和自抗扰控制的速度控制策略。在分析了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弱磁控制特点以及弱磁控制与电机带载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为了研究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在高速时的带载能力、速度控制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励磁电流弱磁控制策略和自抗扰控制的速度控制策略。在分析了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弱磁控制特点以及弱磁控制与电机带载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转速误差与负载观测值为模糊控制输入,实现给定励磁电流的动态调整,协调励磁电流在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控制中带载与弱磁扩速之间的矛盾,使在满足弱磁扩速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带载能力与速度控制性能;为了克服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调速过程中的参数耦合及负载扰动等影响,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提高了调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了系统在高速时的整体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速度控制策略 弱磁控制 模糊控制 自抗扰控制 励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晓涛 曾成碧 刘晨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101,共5页
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可有效滤除高次谐波,但LCL滤波器是无阻尼三阶系统,易发生谐振。采用无源阻尼方式来抑制谐振,并介绍了其原理及各参数的选取原则。采用并网电流与电容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以模糊PID双闭环控制技术控制... 并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器可有效滤除高次谐波,但LCL滤波器是无阻尼三阶系统,易发生谐振。采用无源阻尼方式来抑制谐振,并介绍了其原理及各参数的选取原则。采用并网电流与电容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策略,提出了以模糊PID双闭环控制技术控制并网电流,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DSP作为控制芯片,设计了完整的主电路系统和驱动电路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降低了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避免了进网电流谐振,实现了进网电流的高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无源阻尼 并网电流 电容电流 模糊PID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的一种半主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康 张腾 +1 位作者 冯忠祥 张梦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7,共5页
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磁流变阻尼器的逆向模型。综合考虑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在结合天棚、地棚阻尼控制和T-S型模糊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混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分别建立磁流变阻尼器... 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磁流变阻尼器的逆向模型。综合考虑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在结合天棚、地棚阻尼控制和T-S型模糊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混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分别建立磁流变阻尼器模型、逆向模型、模糊混合控制器和随机路面激励,与ADAMS/View中建立的1/4车辆悬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联合仿真的结果表明:与天棚控制、地棚控制相比,模糊混合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磁流变阻尼 逆向模型 模糊混合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主频分析的隔振系统前馈模糊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涛 黄震宇 +1 位作者 陈大跃 汤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针对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力学特性,从激励信号频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前馈模糊控制方法来控制半主动隔振系统。它以信号的主频特性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主频对半主动隔振系统的影响系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根据使被隔振体响应最... 针对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的力学特性,从激励信号频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前馈模糊控制方法来控制半主动隔振系统。它以信号的主频特性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主频对半主动隔振系统的影响系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根据使被隔振体响应最小的原则求出最优阻尼比并转换成应施加的电压来控制电流变液智能阻尼器,达到最佳的减振效果。实验证明用这种方法控制的半主动隔振系统比最优被动隔振系统有更好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智能阻尼 力学特性 前馈模糊控制 半主动隔振系统 频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淼 文俊铭 +3 位作者 吴事煜 关意川 冯春寿 卢健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APF)是一种改善电能质量的装置,针对其无源器件容易造成直流侧电压难以控制以及系统谐振的问题,提出一种变流器输出电流和电感电压反馈的双闭环控制器。首先建立变流器输出电压和无源支路上电感电压的数学模型,但模... 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APF)是一种改善电能质量的装置,针对其无源器件容易造成直流侧电压难以控制以及系统谐振的问题,提出一种变流器输出电流和电感电压反馈的双闭环控制器。首先建立变流器输出电压和无源支路上电感电压的数学模型,但模型中存在大量耦合项,为了实现无静差控制,采用变量前馈的解耦方式消除耦合量。然后对系统控制进行设计,电感电压作为外环保证跟踪精度;选用变流器输出电流作为内环,加入系统有源阻尼,抑制系统谐振尖峰。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提高了直流侧电压控制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同时降低了谐振尖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有源滤波器 变流器输出电流 电感电压 双闭环控制 前馈解耦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馈能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葛宇超 刘刚 +1 位作者 苗丰 张弘扬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为优化悬架减振性能和馈能性能,提出了一种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力学模型和馈能模型,以及相应的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不确定性,基于混... 为优化悬架减振性能和馈能性能,提出了一种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力学模型和馈能模型,以及相应的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不确定性,基于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系统,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使用饱和函数缓解系统抖振,并运用模糊控制优化滑模控制器。用谐波叠加法生成路面激励输入,分别对被动悬架、基于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架以及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悬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减振性能更好,能耗更小,且有良好的馈能性能,验证了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的可行性和模糊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能磁流变半主动悬架 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 饱和函数 模糊滑模控制 谐波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谐波与无功综合动态治理混合系统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伟 罗安 +2 位作者 陈锐民 肖勇 孙卫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512,共8页
针对传统并联型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只能动态治理谐波电流而无法动态补偿无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与静止无功补偿器联合运行的新型混合补偿系统,实现了谐波与无功的综合动态治理,其中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双... 针对传统并联型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只能动态治理谐波电流而无法动态补偿无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与静止无功补偿器联合运行的新型混合补偿系统,实现了谐波与无功的综合动态治理,其中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双谐振注入式的结构,使整个装置适用于中高压配电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递推积分加PI参数模糊自整定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简化了电流跟踪控制算法复杂度,提高了时变量的跟踪控制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新型谐波与无功综合动态治理混合系统及其电流跟踪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能够满足大型企业同时动态治理谐波和动态补偿无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抑制 无功补偿 混合系统 递推积分 模糊控制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用混合能量存储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志伟 张建龙 殷承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6,共7页
针对动力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中频繁大功率充放电的问题,采用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并用的能量存储系统,利用超级电容高功率特性来改善储能系统的性能。本文研究了电池与超级电容直接并联和主动并联两种混合能量存储系统,后者采用零电流转换... 针对动力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中频繁大功率充放电的问题,采用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并用的能量存储系统,利用超级电容高功率特性来改善储能系统的性能。本文研究了电池与超级电容直接并联和主动并联两种混合能量存储系统,后者采用零电流转换软开关直流变换器来连接超级电容和电池。在Matlab Simulink平台建立零电流转换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动态模型、超级电容和电池模型,并在AVL Cruise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直接并联方案不能充分发挥超级电容的能力;而主动并联方案降低了纯电动工况和制动能量回收工况下电池的峰值电流,电池端电压变化范围缩小,能量效率比单一电池的能量存储系统提高了14.92%。另外,由于采用了模糊PID控制算法,改善了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电池/超级电容混合能量存储系统 直流变换器 电流转换软开关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子帆 邓兆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1-1124,共4页
根据变论域方法对经典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悬架阻尼力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根据悬架阻尼控制力与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力误差,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驱动电流控制方法。由汽车结构振动模糊控制子系统和磁流变阻尼器驱动电流... 根据变论域方法对经典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悬架阻尼力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根据悬架阻尼控制力与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力误差,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驱动电流控制方法。由汽车结构振动模糊控制子系统和磁流变阻尼器驱动电流控制子系统构建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器,用模糊集语言赋值系数反映了悬架伸张行程和压缩行程不对称阻尼控制力的关系。利用二自由度车辆振动系统简化模型和磁流变阻尼器简化力学模型及其参数,确定了控制器结构及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半主动悬架 变论域模糊控制 电流控制 磁流变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阻抗建模及谐振抑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联辉 吴再驰 +3 位作者 侯凯 康小宁 张海涛 杨彩虹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7,共10页
混合多端直流(hybrid multi-terminal HVDC,H-MTDC)输电系统直流场设备的自然等效电阻较小,在控制系统无法提供足够大阻尼的情况下易导致系统直流侧的谐振振荡。首先推导了换相换流站(line commu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 混合多端直流(hybrid multi-terminal HVDC,H-MTDC)输电系统直流场设备的自然等效电阻较小,在控制系统无法提供足够大阻尼的情况下易导致系统直流侧的谐振振荡。首先推导了换相换流站(line commu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侧输出阻抗,在MATLAB中建立了H-MTDC系统的阻抗模型并给出了基于环路增益的稳定判据。其次,通过计算环路增益对各控制参数的频域灵敏度定量地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环路增益曲线的影响,明确了影响系统谐振特性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稳定判据制定了参数调整方案。再次,通过反馈换流站输出的直流电流,将LCC站原定直流电流控制器改进为电流阻尼控制器并设计了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PSCAD/EMTDC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谐振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 阻抗建模 谐振抑制 环路增益 频域灵敏度 电流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