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混合型河口坝”成因及沉积学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景生
王志坤
+3 位作者
王海荣
薛林
王恺
刘成权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42-1653,共12页
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扇三角洲上发现一类特殊的"混合型河口坝"沉积体。通过对研究区中深层岩心的观察与分析,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对该种"混合型河口坝"的沉积特征、坝体形态、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并...
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扇三角洲上发现一类特殊的"混合型河口坝"沉积体。通过对研究区中深层岩心的观察与分析,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对该种"混合型河口坝"的沉积特征、坝体形态、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混合型河口坝"岩性组合在垂向上表现为由多个小级别反、正复合旋回组成的整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其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特征较明显;在平面上该类坝体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前端,呈舌状或朵叶状;在沿物源方向的剖面上主要呈"条带状""琵琶状""反琵琶状"及"纺锤状"4种形态;在横切物源的方向上主要呈相互独立的透镜状。该类特殊的"混合型河口坝"与常规意义上的河口坝有重要差别,根据其特征,把这种特殊型"混合型河口坝"称之为重力流混合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砂质碎屑
流
异重
流
重力
流
混合
坝
南堡凹陷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
2
作者
杨田
操应长
+5 位作者
田景春
蔡来星
刘蓥霖
崔蓉
朱忠华
罗星兰
《沉积学报》
2025年第5期1625-1641,共17页
【意义】深入理解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是有效解决相关术语争论、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标准化认识的最佳途径。【进展】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的相互转化是沉积物重力流在相对沉积近端的动力学属性,其转化过程既可通过水力跳跃...
【意义】深入理解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是有效解决相关术语争论、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标准化认识的最佳途径。【进展】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的相互转化是沉积物重力流在相对沉积近端的动力学属性,其转化过程既可通过水力跳跃作用发生,也可以不依赖水力跳跃而自组织演化。重力转化和面转化约束下的流体稀释过程控制高浓度的碎屑流向低浓度的浊流转化,碎屑流和浊流差异搬运、沉降过程及泥质含量控制下的湍流抑制作用是浊流向泥质碎屑流转化的主要机制。超临界浊流侵蚀泥质基底导致流体中泥质含量的增加,促进浊流转化为泥质碎屑流形成混合事件层;过渡型重力流是混合型重力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体效率是决定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差异的核心要素。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转化主要发生在相对近端水道超浓密度流和水道—朵叶转化带砾质高密度浊流沉积中;浊流向泥质碎屑流的转化主要发生在相对远端朵叶砂质高密度浊流和深水平原低密度浊流沉积中。【结论与展望】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的最新认识进一步丰富了过程沉积学内涵,为合理解释重力流砂体成因及相关的争议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加凸显了露头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力
流
超临界
流
混合重力流
过渡型
重力
流
流
体演化
沉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混合型河口坝”成因及沉积学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景生
王志坤
王海荣
薛林
王恺
刘成权
机构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42-1653,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2014E-050211)~~
文摘
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扇三角洲上发现一类特殊的"混合型河口坝"沉积体。通过对研究区中深层岩心的观察与分析,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对该种"混合型河口坝"的沉积特征、坝体形态、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混合型河口坝"岩性组合在垂向上表现为由多个小级别反、正复合旋回组成的整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其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特征较明显;在平面上该类坝体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前端,呈舌状或朵叶状;在沿物源方向的剖面上主要呈"条带状""琵琶状""反琵琶状"及"纺锤状"4种形态;在横切物源的方向上主要呈相互独立的透镜状。该类特殊的"混合型河口坝"与常规意义上的河口坝有重要差别,根据其特征,把这种特殊型"混合型河口坝"称之为重力流混合坝。
关键词
扇三角洲
砂质碎屑
流
异重
流
重力
流
混合
坝
南堡凹陷西斜坡
Keywords
fan delta
sandy debris flow
hyperpycnal flows
blended gravity flow bar
western slope of Nanpu Sag
分类号
TE1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
2
作者
杨田
操应长
田景春
蔡来星
刘蓥霖
崔蓉
朱忠华
罗星兰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2025年第5期1625-1641,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139)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5NSFJQ0004)
四川省科技教育联合基金面上项目(2024NSF⁃SC1993)。
文摘
【意义】深入理解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是有效解决相关术语争论、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标准化认识的最佳途径。【进展】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的相互转化是沉积物重力流在相对沉积近端的动力学属性,其转化过程既可通过水力跳跃作用发生,也可以不依赖水力跳跃而自组织演化。重力转化和面转化约束下的流体稀释过程控制高浓度的碎屑流向低浓度的浊流转化,碎屑流和浊流差异搬运、沉降过程及泥质含量控制下的湍流抑制作用是浊流向泥质碎屑流转化的主要机制。超临界浊流侵蚀泥质基底导致流体中泥质含量的增加,促进浊流转化为泥质碎屑流形成混合事件层;过渡型重力流是混合型重力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体效率是决定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差异的核心要素。超临界浊流与亚临界浊流转化主要发生在相对近端水道超浓密度流和水道—朵叶转化带砾质高密度浊流沉积中;浊流向泥质碎屑流的转化主要发生在相对远端朵叶砂质高密度浊流和深水平原低密度浊流沉积中。【结论与展望】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的最新认识进一步丰富了过程沉积学内涵,为合理解释重力流砂体成因及相关的争议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加凸显了露头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沉积物
重力
流
超临界
流
混合重力流
过渡型
重力
流
流
体演化
沉积过程
Keywords
sediment gravity flow
supercritical flow
hybrid gravity flow
transitional gravity flow
flow evolution
depositional processe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混合型河口坝”成因及沉积学意义
夏景生
王志坤
王海荣
薛林
王恺
刘成权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沉积物重力流搬运演化与沉积过程
杨田
操应长
田景春
蔡来星
刘蓥霖
崔蓉
朱忠华
罗星兰
《沉积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