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的过程神经网络训练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少华 宋美玲 +1 位作者 许辰 朱新宁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6,11-12,共5页
针对过程神经网络(PNN)单一训练算法自适应调整能力差、缺乏对学习性质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下降与牛顿迭代相结合的求解算法——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初始阶段,基于网络训练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寻优,只需计... 针对过程神经网络(PNN)单一训练算法自适应调整能力差、缺乏对学习性质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下降与牛顿迭代相结合的求解算法——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初始阶段,基于网络训练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寻优,只需计算目标函数一阶导数数值公式,复杂度低且误差下降快;当梯度下降法学习效率降低时,引入牛顿迭代法,并将梯度下降法的训练结果作为初始参数代入目标函数,使问题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不需要一维搜索而提高网络训练效率.通过学习效率分析自适应调节两种算法的切换,直至满足停机条件.将其应用于时变信号模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大地提高PNN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神经元网络 算法效率 牛顿迭代法 梯度下降 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的混合算法及全局收敛 被引量:8
2
作者 汤仪平 金福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并证明其全局收敛性.这种混合优化算法结合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产生搜索方向,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是扁长椭球时,最速下降法下... 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并证明其全局收敛性.这种混合优化算法结合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产生搜索方向,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是扁长椭球时,最速下降法下降缓慢的问题,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大、适应面广等特点.文中的算法实例表明,混合算法与单纯的共轭梯度法相比,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速下降 共轭梯度 混合算法 全局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欧志英 严克明 王柏岩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89-91,共3页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混合算法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同时也可...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混合算法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仅仅是混合算法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算法 共轭梯度 最速下降 全局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梯度下降算法的7003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建平 宋仁国 +2 位作者 陈小明 张宇 李红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57,共5页
为有效缩短7003铝合金热处理工艺,采用误差回转(BP)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案,利用梯度下降法导出网络算法,建立热处理工艺与硬度之间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克服了以往单因素实验法不能正确有效反映热处理工艺和... 为有效缩短7003铝合金热处理工艺,采用误差回转(BP)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案,利用梯度下降法导出网络算法,建立热处理工艺与硬度之间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克服了以往单因素实验法不能正确有效反映热处理工艺和硬度之间高度非线性、时变性的弱点。该方法为有效、快捷、经济地开发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回转神经网络 梯度下降算法 7003铝合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四元数理论的DVL误差标定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晓苏 杨阳 李瑶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针对如何快速精确标定出多普勒计程仪(DVL)的比例因子误差以及DVL和捷联惯导(SINS)之间的安装误差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四元数估计理论的位置观测DVL标定方法。以SINS/DVL/GNSS为组合导航方式,利用多普勒测速原理标定出比例... 针对如何快速精确标定出多普勒计程仪(DVL)的比例因子误差以及DVL和捷联惯导(SINS)之间的安装误差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四元数估计理论的位置观测DVL标定方法。以SINS/DVL/GNSS为组合导航方式,利用多普勒测速原理标定出比例因子误差,通过构造位置矢量观测方程,采用梯度下降四元数方法得到安装误差角的标定结果。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卡尔曼滤波标定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比例因子估计值误差的最终标定结果在0.06%以内,安装角估计误差最终标定结果在0.05°以内,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梯度下降四元数算法 安装误差 比例因子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光学神经网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美玉 刘启发 +1 位作者 程亚玲 王瑾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2年第12期13-20,共8页
光电混合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在人工智能应用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高速和高效的计算,其中光学神经网络(Optical Neural Networks,ONNs)算法在实现大量矩阵运算方面尤为重要.通过使用由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s,MZI... 光电混合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在人工智能应用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高速和高效的计算,其中光学神经网络(Optical Neural Networks,ONNs)算法在实现大量矩阵运算方面尤为重要.通过使用由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s,MZI)搭建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型光学神经网络来实现手写数字的高精确度识别.在模型构建方面,利用奇异值分解将神经网络的线性层进行分解,从而实现数据降维,主要特征提取.在对该ONN的训练中,分别采用了带动量的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with momentum,SGD with momentum)和均方根传递(Root Mean Square propagation,RMSprop)算法,分析了在不同训练算法下该ONN对手写数字的识别精度.此外,还深入剖析了两种训练算法背后的数学理论,探究造成两种训练算法实验结果差异的本质原因.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发现RMSprop算法在FFT型光学神经网络上具有较高的识别精确度,达到97.4%;并且采用RMSprop算法的ONN计算速度优于SGD with momentu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神经网络 误差反向传播 随机梯度下降 均方根传递算法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宁伟 卿熙宏 陶华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qu...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文中的算例结果表明,混合算法与单纯的共轭梯度法或最速下降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大、适应面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数据处理 共轭梯度 最速下降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值编码GA-BP混合算法的板形板厚综合预测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林 张宇献 +1 位作者 王建辉 顾树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32-136,共5页
为克服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了可以同时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的基于多值编码方式的嵌入梯度下降算子的混合遗传算法(GA-BP).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板形板厚综合系统(AFC-AGC)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 为克服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了可以同时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的基于多值编码方式的嵌入梯度下降算子的混合遗传算法(GA-BP).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板形板厚综合系统(AFC-AGC)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而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BP网络板形板厚综合预测模型,引入了反馈校正的方法来提高板形板厚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板形板厚的精确控制,为热连轧板形板厚综合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遗传算法 多值编码 梯度下降 BP神经网络 板形板厚综合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递归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
9
作者 李广军 张靓 张晶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29-731,共3页
针对RBF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使用递阶遗传算法和梯度下降法的混合算法来优化隐含层到输出层的权值、隐层节点的中心和核宽度.仿真显示,精度高,性能优于梯度下降法.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混合递阶遗传算法 PID控制器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和混合梯度优化的射手模型辨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骏雄 林德福 +1 位作者 王辉 袁亦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99-2409,共11页
光纤制导过程中射手对于光电显示的响应及其控制行为将直接影响弹药的制导控制性能。针对此问题,将最大似然估计法应用于射手模型辨识研究中。为解决辨识过程中遇到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优化算法混合策略提高寻找... 光纤制导过程中射手对于光电显示的响应及其控制行为将直接影响弹药的制导控制性能。针对此问题,将最大似然估计法应用于射手模型辨识研究中。为解决辨识过程中遇到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优化算法混合策略提高寻找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单纯形法提高算法鲁棒性。基于交叉原理提出适用于导引头回路的精确模型,设计仿真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多轮次人在回路实验,将输出误差框架下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验数据中。结果表明:混合梯度优化算法能够找到全局最优值,辨识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射手本身的动态特性,辨识方法和辨识的射手模型对于光纤寻的弹药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图像制导武器 射手模型 交叉模型 最大似然估计 混合梯度优化 输出误差 遗传算法 高斯-牛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型避障方式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
11
作者 胡子牛 陈鑫鹏 +3 位作者 杨泽宇 余子云 秦洪懋 高铭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2-411,共10页
非结构化场景往往存在多种尺寸各异的障碍物,路径规划过程只考虑绕行的避障方式会导致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在传统混合A^(*)算法中融合分层碰撞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型避障方式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方法。首先,以车辆... 非结构化场景往往存在多种尺寸各异的障碍物,路径规划过程只考虑绕行的避障方式会导致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在传统混合A^(*)算法中融合分层碰撞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型避障方式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方法。首先,以车辆底盘高度为基准构造上下双层栅格地图,并利用车身轮廓和四轮轮廓设计分层碰撞检测策略;然后,通过合理设计的启发函数与代价函数计算方式,使得混合A^(*)算法能够在多障碍物场景中高效搜索路径;最后,利用梯度下降法对路径进行平滑优化。仿真与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可有效提高路径搜索效率并改善路径平滑性,且规划路径兼顾了跨障与绕障方式,使得车辆在多障碍物场景下具备更良好的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混合A*算法 分层碰撞检测策略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角度井斜方位角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慧慧 邵婷婷 乔曦 《电子科技》 2022年第5期33-37,共5页
井斜角与方位角是井眼轨迹计算中的主要测量参数,然而与常规井斜时方位角误差相比,小角度井斜下测斜仪的方位角测量误差更大。为了提高测斜仪在小角度井斜下的方位角测量精度,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对5°~10°小角度井斜下方位角... 井斜角与方位角是井眼轨迹计算中的主要测量参数,然而与常规井斜时方位角误差相比,小角度井斜下测斜仪的方位角测量误差更大。为了提高测斜仪在小角度井斜下的方位角测量精度,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对5°~10°小角度井斜下方位角的测量进行了补偿。文中以标准井斜角和实测方位角构成的二维向量作为输入,以标准方位角构成的一维向量作为输出,建立了双入单出网络模型。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学习样本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使网络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误差校正模型运行稳定,补偿精度达到10^(-6),可将小角度井斜下方位角的测量精度从±5.3°提高至±1.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斜仪精度 小井斜 方位角校正 神经网络 BP算法 误差补偿 校正模型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串信号时差估计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世豪 王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3,共6页
针对脉冲串序列信号的目标定位任务,传统的单脉冲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由于测量单个脉冲的到达时间产生的误差可能偏大,而导致目标定位精度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现提出两种优化定位精度的方法,前者是针对在脉冲串未出现缺失的条件下,利... 针对脉冲串序列信号的目标定位任务,传统的单脉冲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由于测量单个脉冲的到达时间产生的误差可能偏大,而导致目标定位精度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现提出两种优化定位精度的方法,前者是针对在脉冲串未出现缺失的条件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两个基站接收到的脉冲串到达时间差;后者是针对在脉冲串出现缺失的条件下,利用序列相似性原理对脉冲串到达时间差进行搜索,两者都能减小测量误差对整个定位系统的影响,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串序列 时差定位 测量误差 TDOA 序列相似性 梯度下降算法 G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正态数据下众数混合专家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格格 鲁钰 吴刘仓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939,共11页
混合专家模型是对异质总体数据进行回归、分类和聚类的异构性建模的流行框架.研究基于偏正态分布,提出了众数混合专家回归模型,该模型既对混合偏态数据分类后进行众数建模,同时又对混合比例建模,相比单纯的众数回归模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混合专家模型是对异质总体数据进行回归、分类和聚类的异构性建模的流行框架.研究基于偏正态分布,提出了众数混合专家回归模型,该模型既对混合偏态数据分类后进行众数建模,同时又对混合比例建模,相比单纯的众数回归模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可以概括和描述众多的实际问题.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模式识别聚类方法来选择子聚类的数量.分别应用MM算法和梯度下降法辅助的EM算法对模型未知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通过Monte Carlo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比较,说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态分布 众数回归模型 混合专家回归模型 EM算法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模分析的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
15
作者 田树涛 《中国建材科技》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基模分析被广泛地运用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之中,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寻找数据凸体的角点,这些角点通常是数据的主要成分。同时通过分配比例系数给这些角点,这样就能重构原始数据。本文据此出发,利用基模分析进行高光谱盲信号分离,分别分... 基模分析被广泛地运用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之中,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寻找数据凸体的角点,这些角点通常是数据的主要成分。同时通过分配比例系数给这些角点,这样就能重构原始数据。本文据此出发,利用基模分析进行高光谱盲信号分离,分别分离出端元矩阵与各种物质的比例系数。在梯度下降算法的框架下,我们采用了一种快速初始化策略,利用基模分析的扩展模式-核方法进行端元与比例系数的迭代。通过对真实高光谱遥感影像大量实验发现,此方法简单易行,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混合像元分解 盲信号分离 梯度下降算法 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估计概率密度函数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小军 楼顺天 张贤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4-578,共5页
基于最优估计函数,给出了一种估计得分函数的方法.通过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给出了估计信号概率密度的EM算法和进行独立分量分析优化的梯度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精度和稳定度,发展了迭代估计概率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超、亚混合信号进... 基于最优估计函数,给出了一种估计得分函数的方法.通过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给出了估计信号概率密度的EM算法和进行独立分量分析优化的梯度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精度和稳定度,发展了迭代估计概率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超、亚混合信号进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梯度下降 高斯混合模型 串音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多变量函数回归分析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洛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7,共8页
研究了通过自动调整回归因子多项参数方式提高基于SVM函数回归性能的问题。通过使用梯度下降法和遗传算法最小化SVM的归一化误差估计值来实现SVM函数回归性能的提高。大量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
关键词 梯度下降 遗传算法 归一化误差估计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江 陈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1-750,共10页
该文首次采用一种组合神经网络的方法,求解了一维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组合神经网络是由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幂激励前向神经网络相结合所构造出的一种新型网络结构.首先,利用该网络结构构造出符合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条件的数值求... 该文首次采用一种组合神经网络的方法,求解了一维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组合神经网络是由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幂激励前向神经网络相结合所构造出的一种新型网络结构.首先,利用该网络结构构造出符合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条件的数值求解格式,同时设置误差函数,使原问题转化为求解误差函数极小值问题;然后,结合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梯度下降学习算法进行循环迭代,从而获得神经网络的最优权值以及各项最优参数,最终得到问题的数值解.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数值精度.该文工作为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求解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 组合神经网络 误差函数 梯度下降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