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的过程神经网络训练 被引量:11
1
作者 许少华 宋美玲 +1 位作者 许辰 朱新宁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6,11-12,共5页
针对过程神经网络(PNN)单一训练算法自适应调整能力差、缺乏对学习性质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下降与牛顿迭代相结合的求解算法——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初始阶段,基于网络训练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寻优,只需计... 针对过程神经网络(PNN)单一训练算法自适应调整能力差、缺乏对学习性质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下降与牛顿迭代相结合的求解算法——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初始阶段,基于网络训练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寻优,只需计算目标函数一阶导数数值公式,复杂度低且误差下降快;当梯度下降法学习效率降低时,引入牛顿迭代法,并将梯度下降法的训练结果作为初始参数代入目标函数,使问题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不需要一维搜索而提高网络训练效率.通过学习效率分析自适应调节两种算法的切换,直至满足停机条件.将其应用于时变信号模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大地提高PNN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神经元网络 算法效率 牛顿迭代法 梯度下降 混合误差梯度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欧志英 严克明 王柏岩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89-91,共3页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混合算法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同时也可...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混合算法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仅仅是混合算法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算法 共轭梯度 最速下降 全局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梯度下降算法的7003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任建平 宋仁国 +2 位作者 陈小明 张宇 李红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57,共5页
为有效缩短7003铝合金热处理工艺,采用误差回转(BP)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案,利用梯度下降法导出网络算法,建立热处理工艺与硬度之间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克服了以往单因素实验法不能正确有效反映热处理工艺和... 为有效缩短7003铝合金热处理工艺,采用误差回转(BP)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案,利用梯度下降法导出网络算法,建立热处理工艺与硬度之间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克服了以往单因素实验法不能正确有效反映热处理工艺和硬度之间高度非线性、时变性的弱点。该方法为有效、快捷、经济地开发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回转神经网络 梯度下降算法 7003铝合金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四元数理论的DVL误差标定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晓苏 杨阳 李瑶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针对如何快速精确标定出多普勒计程仪(DVL)的比例因子误差以及DVL和捷联惯导(SINS)之间的安装误差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四元数估计理论的位置观测DVL标定方法。以SINS/DVL/GNSS为组合导航方式,利用多普勒测速原理标定出比例... 针对如何快速精确标定出多普勒计程仪(DVL)的比例因子误差以及DVL和捷联惯导(SINS)之间的安装误差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四元数估计理论的位置观测DVL标定方法。以SINS/DVL/GNSS为组合导航方式,利用多普勒测速原理标定出比例因子误差,通过构造位置矢量观测方程,采用梯度下降四元数方法得到安装误差角的标定结果。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卡尔曼滤波标定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比例因子估计值误差的最终标定结果在0.06%以内,安装角估计误差最终标定结果在0.05°以内,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梯度下降四元数算法 安装误差 比例因子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
5
作者 贾克 秦少玲 +1 位作者 余宇峰 徐雨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4,共8页
误差实时校正是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误差校正模型的校正精度及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误差序列映射函数训练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首先以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预测值... 误差实时校正是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误差校正模型的校正精度及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误差序列映射函数训练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首先以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构建误差序列并作为误差校正模型的输入,引入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构建误差校正模型,以充分挖掘误差序列非线性关系,然后提出融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遗传优化算法SPGA对XGBoost模型超参数进行寻优,从而更好地挖掘误差序列的时序特征以提升误差校正的精度。长江螺山站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用SPGA-XGBoost模型校正相较未校正前RMSE,MAE分别降低0.440 m和0.356 m,NSE提升0.016,优于STGCN模型、GBDT模型、KNN等方法。SPGA-XGBoost模型能充分挖掘误差序列的相关关系,提高水位预报精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误差 误差智能校正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 混合遗传优化算法 螺山站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混合滤波算法在微型飞行器姿态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傅忠云 刘文波 +1 位作者 孙金秋 徐贵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3,共6页
针对低成本惯性测量单元(IMU)存在漂移和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参数调节的混合滤波算法。采用四元数法进行系统模型的描述,用梯度下降法对加速度计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互补滤波器将其与陀螺仪测量值进行融合,形成... 针对低成本惯性测量单元(IMU)存在漂移和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参数调节的混合滤波算法。采用四元数法进行系统模型的描述,用梯度下降法对加速度计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互补滤波器将其与陀螺仪测量值进行融合,形成混合滤波算法。同时,考虑到飞行姿态的复杂性,进行参数λ的自适应调节,因而改进后的混合滤波算法,能保证各种飞行姿态变化情况下实时姿态的最优估算。实际系统在线实时性能测试表明,提出的算法简单,估计精度高,易于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四元数 梯度下降 互补滤波 自适应混合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值编码的混合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敏 方晓柯 +1 位作者 王建辉 顾树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080-2082,2114,共4页
采用多值编码方式构造染色体结构,对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编码,可以同时确定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和优化网络参数,简化了问题的求解过程。在遗传算法中嵌入一个梯度下降算子,使得混合算法既有较快的收敛性,又能以较大概率得到全局... 采用多值编码方式构造染色体结构,对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编码,可以同时确定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和优化网络参数,简化了问题的求解过程。在遗传算法中嵌入一个梯度下降算子,使得混合算法既有较快的收敛性,又能以较大概率得到全局极值。仿真表明,利用该算法训练小波神经网络,能使网络具有简单的结构形式,较快的收敛速度,较高的逼近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混合遗传算法 多值编码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宁伟 卿熙宏 陶华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qu...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结合起来,构造出一种解决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问题的新方法———混合算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良好的收敛优点,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文中的算例结果表明,混合算法与单纯的共轭梯度法或最速下降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范围大、适应面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数据处理 共轭梯度 最速下降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学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主蒸汽温度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杰 姜国强 王栓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1,36,共5页
针对火电厂主蒸汽温度的大迟延、模型不确定性特点,提出一种使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整定PID串级主蒸汽温度控制策略。采用一种最近邻聚类法和梯度下降法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算法构造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被控对象并对PID主控制器参数进行... 针对火电厂主蒸汽温度的大迟延、模型不确定性特点,提出一种使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整定PID串级主蒸汽温度控制策略。采用一种最近邻聚类法和梯度下降法相结合的混合学习算法构造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被控对象并对PID主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学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系统动态品质优于常规算法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主蒸汽温度 控制 最近邻聚类法 梯度下降 混合学习算法 RBF神经网络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值编码GA-BP混合算法的板形板厚综合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林 张宇献 +1 位作者 王建辉 顾树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32-136,共5页
为克服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了可以同时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的基于多值编码方式的嵌入梯度下降算子的混合遗传算法(GA-BP).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板形板厚综合系统(AFC-AGC)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 为克服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等不足,提出了可以同时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的基于多值编码方式的嵌入梯度下降算子的混合遗传算法(GA-BP).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板形板厚综合系统(AFC-AGC)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而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BP网络板形板厚综合预测模型,引入了反馈校正的方法来提高板形板厚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板形板厚的精确控制,为热连轧板形板厚综合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遗传算法 多值编码 梯度下降 BP神经网络 板形板厚综合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司秀丽 刘子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7-571,共5页
准确地对通信用户规模进行预测对于通信运营商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有的常规预测方法存在预测误差较大、预测速率低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为了使得RBF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性能更优,使用梯度下... 准确地对通信用户规模进行预测对于通信运营商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有的常规预测方法存在预测误差较大、预测速率低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通信用户规模预测模型。为了使得RBF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性能更优,使用梯度下降算法与遗传算法混合对RBF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优化,提高预测模型收敛效率。实例分析表明,使用本文研究的混合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他传统的预测模型。同时,在预测速度上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梯度下降算法 用户规模预测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混合下降法在麦克风阵列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孟晓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8期227-231,共5页
在波束形成器设计中,由于麦克风阵列定位优化过程中的非凸性问题,传统的局部搜索技术可能不会产生最优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遗传算法和梯度方法的混合下降法。通过使用梯度方法在启动点附近迅速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同... 在波束形成器设计中,由于麦克风阵列定位优化过程中的非凸性问题,传统的局部搜索技术可能不会产生最优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遗传算法和梯度方法的混合下降法。通过使用梯度方法在启动点附近迅速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同时利用遗传算法避免了局部最小化,从而促进寻找更好的波束形成器设计的最优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常用的定位方法相比,使用混合下降方法确定的位置所设计出的波束形成器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器设计 麦克风阵列 局部搜索技术 梯度方法 遗传算法 混合下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和混合梯度优化的射手模型辨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骏雄 林德福 +1 位作者 王辉 袁亦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99-2409,共11页
光纤制导过程中射手对于光电显示的响应及其控制行为将直接影响弹药的制导控制性能。针对此问题,将最大似然估计法应用于射手模型辨识研究中。为解决辨识过程中遇到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优化算法混合策略提高寻找... 光纤制导过程中射手对于光电显示的响应及其控制行为将直接影响弹药的制导控制性能。针对此问题,将最大似然估计法应用于射手模型辨识研究中。为解决辨识过程中遇到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和高斯-牛顿优化算法混合策略提高寻找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单纯形法提高算法鲁棒性。基于交叉原理提出适用于导引头回路的精确模型,设计仿真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多轮次人在回路实验,将输出误差框架下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验数据中。结果表明:混合梯度优化算法能够找到全局最优值,辨识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射手本身的动态特性,辨识方法和辨识的射手模型对于光纤寻的弹药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图像制导武器 射手模型 交叉模型 最大似然估计 混合梯度优化 输出误差 遗传算法 高斯-牛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尺度混沌算法的BP网络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琼荪 孙喜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7-1259,共3页
采用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代替梯度下降法融入BP神经网络,在优化搜索过程中不断缩小搜索空间,克服了标准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能有效地寻找到BP神经网络权值的全局最优值;此外,进一步提出变尺度混沌优化与梯度下降法有机结合的算法... 采用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代替梯度下降法融入BP神经网络,在优化搜索过程中不断缩小搜索空间,克服了标准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能有效地寻找到BP神经网络权值的全局最优值;此外,进一步提出变尺度混沌优化与梯度下降法有机结合的算法,能有效缩短单一的变尺度混沌优化BP算法的训练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具有实现简单、寻优性强和优化效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梯度下降 局部极小 混沌优化 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系统在车削工件直径误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刚 张卫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根据车削过程中工件直径误差的特点,提出了用自适应模糊系统预测由弹性变形等因素引起的工件直径误差的思路,通过梯度下降算法训练M amdan i型模糊系统,以确定合理的系统参数。根据工件直径误差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等的关系,进行车削实验... 根据车削过程中工件直径误差的特点,提出了用自适应模糊系统预测由弹性变形等因素引起的工件直径误差的思路,通过梯度下降算法训练M amdan i型模糊系统,以确定合理的系统参数。根据工件直径误差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等的关系,进行车削实验,得到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用训练数据训练模糊系统,进而用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得到结果合理,从而验证了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进行工件直径误差预测的可行性。和回归分析的预测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了自适应模糊系统在车削工件直径误差预测方面的应用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件直径误差 自适应模糊系统 弹性变形 梯度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型避障方式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
16
作者 胡子牛 陈鑫鹏 +3 位作者 杨泽宇 余子云 秦洪懋 高铭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2-411,共10页
非结构化场景往往存在多种尺寸各异的障碍物,路径规划过程只考虑绕行的避障方式会导致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在传统混合A^(*)算法中融合分层碰撞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型避障方式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方法。首先,以车辆... 非结构化场景往往存在多种尺寸各异的障碍物,路径规划过程只考虑绕行的避障方式会导致车辆通行效率降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在传统混合A^(*)算法中融合分层碰撞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型避障方式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方法。首先,以车辆底盘高度为基准构造上下双层栅格地图,并利用车身轮廓和四轮轮廓设计分层碰撞检测策略;然后,通过合理设计的启发函数与代价函数计算方式,使得混合A^(*)算法能够在多障碍物场景中高效搜索路径;最后,利用梯度下降法对路径进行平滑优化。仿真与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可有效提高路径搜索效率并改善路径平滑性,且规划路径兼顾了跨障与绕障方式,使得车辆在多障碍物场景下具备更良好的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混合A*算法 分层碰撞检测策略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串信号时差估计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世豪 王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3,共6页
针对脉冲串序列信号的目标定位任务,传统的单脉冲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由于测量单个脉冲的到达时间产生的误差可能偏大,而导致目标定位精度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现提出两种优化定位精度的方法,前者是针对在脉冲串未出现缺失的条件下,利... 针对脉冲串序列信号的目标定位任务,传统的单脉冲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由于测量单个脉冲的到达时间产生的误差可能偏大,而导致目标定位精度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现提出两种优化定位精度的方法,前者是针对在脉冲串未出现缺失的条件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两个基站接收到的脉冲串到达时间差;后者是针对在脉冲串出现缺失的条件下,利用序列相似性原理对脉冲串到达时间差进行搜索,两者都能减小测量误差对整个定位系统的影响,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串序列 时差定位 测量误差 TDOA 序列相似性 梯度下降算法 G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正态数据下众数混合专家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格格 鲁钰 吴刘仓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939,共11页
混合专家模型是对异质总体数据进行回归、分类和聚类的异构性建模的流行框架.研究基于偏正态分布,提出了众数混合专家回归模型,该模型既对混合偏态数据分类后进行众数建模,同时又对混合比例建模,相比单纯的众数回归模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混合专家模型是对异质总体数据进行回归、分类和聚类的异构性建模的流行框架.研究基于偏正态分布,提出了众数混合专家回归模型,该模型既对混合偏态数据分类后进行众数建模,同时又对混合比例建模,相比单纯的众数回归模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可以概括和描述众多的实际问题.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模式识别聚类方法来选择子聚类的数量.分别应用MM算法和梯度下降法辅助的EM算法对模型未知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通过Monte Carlo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比较,说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态分布 众数回归模型 混合专家回归模型 EM算法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光程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19
作者 钱俊宏 陶冶 张蓉竹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4-1632,1640,共10页
目前,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共相误差校正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光程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算法。首先,分析了仅有前馈控制存在的累积误差问题,并由此引出了改进的比例-微分-积分(PID)反馈控制结构和表达式;然后,将两者结... 目前,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共相误差校正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稀疏孔径成像系统光程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算法。首先,分析了仅有前馈控制存在的累积误差问题,并由此引出了改进的比例-微分-积分(PID)反馈控制结构和表达式;然后,将两者结合,形成了前馈-改进PID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并用该系统对单个压电陶瓷进行了控制仿真;最后,采用一种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以成像清晰度为优化目标,将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的多个压电陶瓷组成了联合控制系统;通过搭建精密光程调控系统实验平台,对单个压电陶瓷采用前馈-PID反馈复合控制系统进行了1μm、5μm、8μm和10μm位移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位移的响应曲线基本与期望位移曲线重合,不同位移的响应时间能有效控制在0.08 s以内,位置误差能有效控制在±3 nm以内;将SPGD联合控制系统用于1个三孔径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进行了分辨率板成像对比实验,对共相误差校正前后图像进行了定量评价(校正前,评价值J 1=0.54;校正后,评价值J 2=0.78)。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控制系统能有效控制光程精度,校正共相误差,实现子光束干涉成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相误差校正 压电陶瓷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复合控制技术 精密光程调控系统 子光束干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估计概率密度函数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小军 楼顺天 张贤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4-578,共5页
基于最优估计函数,给出了一种估计得分函数的方法.通过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给出了估计信号概率密度的EM算法和进行独立分量分析优化的梯度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精度和稳定度,发展了迭代估计概率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超、亚混合信号进... 基于最优估计函数,给出了一种估计得分函数的方法.通过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给出了估计信号概率密度的EM算法和进行独立分量分析优化的梯度算法.为了提高算法的精度和稳定度,发展了迭代估计概率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超、亚混合信号进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梯度下降 高斯混合模型 串音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