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信交换别名的VANET混合认证方案
1
作者 汪自旺 徐洋 +2 位作者 谢晓尧 张帅 陈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150,共6页
对比分析基于别名认证和基于群签名认证2种方案,提出一种混合认证方案。构建一个用于相邻节点间互换别名的交换协议,节点向可信权威(TA)申请与附近节点进行交换的密钥。TA利用非对称密钥实现交换双方的交换主体和别名的不可伪造性。该... 对比分析基于别名认证和基于群签名认证2种方案,提出一种混合认证方案。构建一个用于相邻节点间互换别名的交换协议,节点向可信权威(TA)申请与附近节点进行交换的密钥。TA利用非对称密钥实现交换双方的交换主体和别名的不可伪造性。该交换协议能够有效抵御合谋攻击,交换后的别名仍可用于可信节点的签名与认证,并引入群签名作为身份属性标签,群签名标签保证了消息的不可伪造性和可审计性。理论和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引入了针对别名的白名单机制,此机制下单个报文的验证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可以有效抵御利用别名的回放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自组织网 隐私保护 混合认证协议 交换别名 群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密码认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汝传 王绍棣 +1 位作者 孙知信 傅静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44-1148,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开放性便利的同时也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身份认证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认证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密码认证模型(Hybrid Encryption Model for...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开放性便利的同时也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身份认证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认证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该文提出一种混合密码认证模型(Hybrid Encryption Model for Authentification,HEMA),具有明显优于两种传统体制的特点.HEMA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开放性网络应用技术,如移动代理和多代理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其它需要用户身份认证的场合.该文还给出了该模型的结构和实验系统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密码认证模型 网络安全 认证 混合密码体制 计算机网络 数据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交叉认证的平台兼容性方案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朝斌 黄宁玉 张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2-585,共4页
参考基于桥CA的交叉认证模型,提出一种混合交叉认证方案,引入复合证书和第三方可信验证机构TVA,为采用不同证书体制的信任域映射证书策略,为基于不同公钥算法的可信计算平台验证证书链,建立信任关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平台兼容... 参考基于桥CA的交叉认证模型,提出一种混合交叉认证方案,引入复合证书和第三方可信验证机构TVA,为采用不同证书体制的信任域映射证书策略,为基于不同公钥算法的可信计算平台验证证书链,建立信任关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平台兼容且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平台 可信密码模块 混合交叉认证 平台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多跳中继网络中的混合式认证延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鲁蔚锋 於科远 陈思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9,54,共5页
首先分析了在移动多跳中继(Mobile Multihop Relay,MMR)WiMAX网络中,新的移动中继(Relay Station,RS)节点在进入网络之前存在的两种认证方案:集中式和分布式接入认证方案。接着在这两种接入认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认证... 首先分析了在移动多跳中继(Mobile Multihop Relay,MMR)WiMAX网络中,新的移动中继(Relay Station,RS)节点在进入网络之前存在的两种认证方案:集中式和分布式接入认证方案。接着在这两种接入认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认证方案。然后使用排队论对集中式和混合式认证方案在不同中继节点分布下的认证延时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式认证方案相较于集中式认证方案在认证延时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移动多跳中继网络 混合认证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物联网环境的混合双向匿名认证协议 被引量:8
5
作者 汪礼臻 张龙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225,共4页
为了物联网环境下数据传输和信息的安全,在对现有经典的物联网认证协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双向匿名认证协议。新协议是利用可信计算技术,采用基于双线性对的一次性公钥和散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安全性和效... 为了物联网环境下数据传输和信息的安全,在对现有经典的物联网认证协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双向匿名认证协议。新协议是利用可信计算技术,采用基于双线性对的一次性公钥和散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安全性和效率的分析,新协议能够很好地满足物联网环境对存储和运算开销的要求,有效地保证终端与服务器端通信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实现了双向认证和匿名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混合双向匿名认证 可信计算 一次性公钥 散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UMTS-WLAN网络互联互通的新模型及其认证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艾明 陈山枝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3-788,共6页
提出了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互联互通的新模型--半紧耦合模型,其主要思想是将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和无线局域网之间互联互通信令的传输通路.随着多模终端的普及,并且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覆盖范围一般均在移动通信网络... 提出了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互联互通的新模型--半紧耦合模型,其主要思想是将移动通信网络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和无线局域网之间互联互通信令的传输通路.随着多模终端的普及,并且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覆盖范围一般均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因此半紧耦合模型是可行的.与紧耦合和松耦合模型相比,半紧耦合模型及专为其设计的混合认证机制能够在现有系统改动最小的情况下,有效地保护移动通信网络及其用户隐私和提高互联互通系统的安全性.所搭建的试验系统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局域网 互联互通 半紧耦合 混合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HEMA模型的注记
7
作者 王立斌 陈克非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3-576,共4页
首先通过分析HEMA模型 ,发现其中的若干设计缺陷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若干冗余 ,还分析讨论该协议中存储并加密传输密钥协商因子设计的不合理性 .然后讨论一个该协议并发运行的实例 ,从而指出该协议可能存在的并发运行错误 ,进一步说明使... 首先通过分析HEMA模型 ,发现其中的若干设计缺陷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若干冗余 ,还分析讨论该协议中存储并加密传输密钥协商因子设计的不合理性 .然后讨论一个该协议并发运行的实例 ,从而指出该协议可能存在的并发运行错误 ,进一步说明使用可信第三方存储并加密传输可以完全公开的密钥协商因子是个实质性的错误 .最后 ,将HEMA模型与现有的若干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进行比较 ,讨论HEMA的运行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 密钥交换 安全协议 HEMA模型 混合密码认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