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导体纳米线和金属脊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模式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沛 卢启景 +1 位作者 吴根柱 陈达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60-1463,共4页
设计了由半导体纳米线和半圆顶金属脊组成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通过有限元法对这种波导所支持混合模式的深亚波长局域、传播损耗等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1.55μm的情况下,混合模式的最小模面积仅为0.001 81(λ2/... 设计了由半导体纳米线和半圆顶金属脊组成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通过有限元法对这种波导所支持混合模式的深亚波长局域、传播损耗等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1.55μm的情况下,混合模式的最小模面积仅为0.001 81(λ2/4),同时保持20μm的传播距离;与同类结构波导相比具有模场面积小,光传播距离远等优点,在光子集成元器件及光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模式面积 传播损耗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加载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损耗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全 牛力勇 +3 位作者 严蕾 朱君 王志斌 郑文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681,共5页
为实现长距离传输及亚波长尺度的模式限制,在传统介质加载型表面等离子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微孔介质加载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该波导模式场分布及传输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波导结构... 为实现长距离传输及亚波长尺度的模式限制,在传统介质加载型表面等离子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微孔介质加载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该波导模式场分布及传输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波导结构具有较强的局域场限制,通过在孔内填充增益介质,使混合等离子体波导的传输损耗得到了补偿,输出端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实现了增益放大。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波导的几何参数和电磁参数,可以显著提高波导的场限制,降低波导本身的损耗,其中当孔与金属之间距离为44 nm时,波导的损耗达最小约为-13 d B/μm。这一设计可以为光子器件集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介质加载 增益介质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脊-三角形半导体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3
作者 李志全 岳中 +4 位作者 白兰迪 刘同磊 冯丹丹 顾而丹 李文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1-76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金属脊-三角形半导体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基于有限元法对该波导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分析.主要研究了该结构的电场分布、传输长度、归一化模场面积和质量因数.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1 550 nm时,通过优化参...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金属脊-三角形半导体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基于有限元法对该波导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分析.主要研究了该结构的电场分布、传输长度、归一化模场面积和质量因数.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1 550 nm时,通过优化参数,其有效模场面积达到0.00193 λ~2,传输长度为37.7μm,质量因数为4853,该结构具有较低的损耗.与金属平板混合波导结构相比,具有更大的质量因数,更强的光场限制能力,波导的综合性能更好.这种波导结构在微纳米光子学、光电子通讯和光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传输特性 有限元法 表面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模式特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聪 吴根柱 +2 位作者 周沛 张蒙 陈达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共5页
基于传统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提出了一种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金属肋混合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采用有限元法对其模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波导的有效折射率、传播损耗、归一化模场面积等特性随波导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混... 基于传统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提出了一种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金属肋混合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采用有限元法对其模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波导的有效折射率、传播损耗、归一化模场面积等特性随波导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混合波导的增益阈值.结果表明:该波导具有较低的传播损耗和较强的光场限制能力,并且混合模式的最小模面积仅为0.001 52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模式特性 增益阈值 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间隙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光栅
5
作者 李睿超 张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1-865,共5页
为进一步改进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具有非均匀间隙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该新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同时具有介质波导低损耗和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对场强约束的特性。在该混合波导的基础上,设计了均匀布拉格光栅... 为进一步改进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具有非均匀间隙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该新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同时具有介质波导低损耗和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对场强约束的特性。在该混合波导的基础上,设计了均匀布拉格光栅和相移布拉格光栅。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均匀光栅,能够实现对模场的强束缚,可用于宽带滤波,可实现中心波长1 550nm处60%的反射率;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相移光栅可用于透射式窄带滤波,光栅周期数越大,透射峰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非均匀间隙 波导光栅 布拉格光栅 相移光栅 均匀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纳米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文超 王亚娟 +4 位作者 何家欢 冯丹丹 李志全 童凯 顾而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金属脊和低折射率介质夹层的新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是一款基于有限元法模拟真实物理现象的仿真软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该结构... 设计了一种带有金属脊和低折射率介质夹层的新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是一款基于有限元法模拟真实物理现象的仿真软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该结构的三维模型,使用模态分析和频域分析模块,研究了其电场分布、归一化模式面积、传输长度、增益阈值、品质因数。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370nm时,所设计波导的光场约束可达到较好的深亚波长水平,同时保持大的传输长度。提出的带有金属脊结构与平坦金属层结构相比,波导特性更好。将该结构应用于纳米激光器,由基模和纵模反映出,激光器内光场分布稳定且集中在极小的面积内。在波导特性良好的情况下,该激光器可保持较低的增益阈值和较高的谐振腔品质因数。综合考虑,选取最优尺寸为r=80nm,d=45nm,此时有效模式面积为0.005 1λ2,传输长度为1 668nm,增益阈值为1.46×10-6 m-1,品质因子74.5。最后,在最优尺寸下,通过仿真得到了该结构的发射光谱,其发射波长为360nm,输出电能比输入电能增强了3 100倍。该结构为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纳米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生物医学和光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有限元法 波导 纳米激光器 紫外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光子晶体波导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梅婷 周春亮 +2 位作者 郭佳 王美玉 童凯 《量子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7-5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结构,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验证了该结构在归一化频率范围(0.243~0.271)α/λ内具有明显的TM模式带隙。在二维光子晶体层移除或改变中间行空气孔半径构成线缺陷,形成混合波导结构1... 提出了一种新型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结构,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验证了该结构在归一化频率范围(0.243~0.271)α/λ内具有明显的TM模式带隙。在二维光子晶体层移除或改变中间行空气孔半径构成线缺陷,形成混合波导结构1和2。分析表明入射光频率位于带隙内的光子能量被很好地局域在低折射率层中,且只能沿线缺陷传输。当入射波长为1550 nm时,两种波导的传输距离分别为18.41μm、15.70μm,群速度极值分别为0.186c、0.166c,品质因数达到384.74、1042.50。此波导能通过光子晶体层的线缺陷控制低折射率层表面等离子体(SPP)激光的传输路径,为波导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学器件 金属-绝缘体-半导体波导 时域有限差分法 表面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介质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设计和优化
8
作者 王丽华 黄志祥 +1 位作者 况晓静 吴先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9,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介质Si-NC/SiO2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利用有限元方法定量分析了这种波导所支持基模的能流密度分布、有效折射率、传播长度和有效面积与几何结构参数以及非线性介质的依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光场主要被限制在非... 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介质Si-NC/SiO2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利用有限元方法定量分析了这种波导所支持基模的能流密度分布、有效折射率、传播长度和有效面积与几何结构参数以及非线性介质的依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光场主要被限制在非线性区域,通过调节非线性层的厚度以及非线性比例因子,可以实现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和传播长度等传输特性参数的调节.固定非线性介质比例因子,有效折射率和传播距离随非线性层厚度增加而增大;固定波导尺寸,有效折射率随比例因子增大而增大,传播距离和有效面积较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非线性效应进行优化,优化后波导最优结构尺寸为波导宽度为250nm,非线性材料层厚度为100nm,硅层厚度为1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介质 有限元法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能流密度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以亮 汪建斌 +1 位作者 黄晓亮 张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8-951,共4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将SU-8作为波导芯层材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下包层材料,设计了一款聚合物波导型SPR传感器。理论计算了波导芯层折射率、被测物折射率、不同金属薄膜及其厚度等因素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的影响。分...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将SU-8作为波导芯层材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下包层材料,设计了一款聚合物波导型SPR传感器。理论计算了波导芯层折射率、被测物折射率、不同金属薄膜及其厚度等因素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可测试范围内,被测物折射率越大,灵敏度越高;波导芯层折射率减小,共振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被测物检测范围整体向折射率小的方向偏移,波导芯层折射率增大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波导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聚合物波导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森波 付浩 +1 位作者 李小龙 张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SU-8光刻胶作为波导芯层材料,设计了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导传感器。根据Mie理论,建立了金纳米粒子的消光模型,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半径、待测物折射率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当... 以SU-8光刻胶作为波导芯层材料,设计了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波导传感器。根据Mie理论,建立了金纳米粒子的消光模型,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半径、待测物折射率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的影响。分析表明:当待测液体折射率增大时,LSPR共振峰的位置发生红移。随着金纳米粒子半径的逐渐增大,传感器灵敏度增加。共振吸收峰逐渐由单峰变为双峰,其中一个峰位于520 nm波长附近,主要由表面等离子体吸收造成;另一个峰随金纳米粒子半径的增大而逐渐红移,主要由表面等离子体散射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波导传感器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金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谐振腔MIM波导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玲玲 张振 +4 位作者 王柳 孙斌 翟翔 李权 李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设计并验证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金属-介质-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多矩形谐振腔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该结构由一波导通道和一列平行排列于波导上方的矩形谐振腔组成.当矩形腔的长度对某一... 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设计并验证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金属-介质-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多矩形谐振腔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带阻滤波器.该结构由一波导通道和一列平行排列于波导上方的矩形谐振腔组成.当矩形腔的长度对某一波长满足法布里-珀罗(F-P)谐振条件时,该波长的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将进入腔内并发生耦合共振而被限制在其内,起到滤波的效果.通过调整谐振腔的长度和数量,可以方便地滤掉一个或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波.与其他结构SPPs滤波器相比,此结构更具有简洁、滤过的波长更窄、更小的能量损耗等优点,该种滤波器可以应用于高集成电路等光学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滤波器 波导 光学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硅基金属狭缝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全 冯思远 +3 位作者 孙宇超 牛力勇 王志斌 张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光电子集成电路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利用三维全矢量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该波导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其在基模传输时的模式场分布与金属结构顶角的关系以及其能量限制性.研究了该波导结构在不同金属材料下的有...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光电子集成电路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利用三维全矢量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该波导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其在基模传输时的模式场分布与金属结构顶角的关系以及其能量限制性.研究了该波导结构在不同金属材料下的有效折射率和传播长度对芯层宽度的依赖关系,讨论了两个该波导结构之间的耦合长度、最大转移功率和彼此间的串扰.结果表明:光场被高度限制在芯层区域,在金属结构顶角为135°时,其能量限制因子更高;在金属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有效折射率随芯层宽度增大而减小,而传播长度增大;在芯层宽度一定的条件下,两个波导结构间的耦合长度随波导间距增大而增大,最大转移功率和串扰随波导间距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波导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时域有限元差分法 光电子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增益介质层的混合脊状等离子体波导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志全 郑文颖 +2 位作者 牛力勇 李晓云 李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传统脊状等离子体波导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有增益介质层的新型混合脊状等离子体波导,其结构中的介质层部分包含两个区域:前区为单一介质,后区的脊是由2种介质构成的双层脊区。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波导结构的传输特性,得到... 在传统脊状等离子体波导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有增益介质层的新型混合脊状等离子体波导,其结构中的介质层部分包含两个区域:前区为单一介质,后区的脊是由2种介质构成的双层脊区。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波导结构的传输特性,得到了TM模下的电场分布图,并对输出功率以及传输损耗与结构参数和介质折射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波导中引入的增益介质材料磷化铟后其损耗达到-6 dB/μm。此种波导结构对于光集成芯片的研究与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等离子体波导 增益介质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导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结构的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君 赵玲玲 +1 位作者 严蕾 李志全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共6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亚波长结构实现的一种光波与可迁移的表面电荷之间电磁模,可以用来从而传输光能量,且不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正因为SPPs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其在纳米量级操纵光能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已经...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亚波长结构实现的一种光波与可迁移的表面电荷之间电磁模,可以用来从而传输光能量,且不受衍射极限的限制。正因为SPPs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其在纳米量级操纵光能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已经产生了以SPPs研究为核心内容的亚波长光学这一学科,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的器件与机理。本文以亚波长尺度的波导结构为基础,从当前发展的较为成熟多种波导结构、应用情况对传导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传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旨在将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展示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 局域化 平衡态 波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激发等离子体表面波的离子交换单模条波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瑾 陈抱雪 杨海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42-2348,共7页
设计并制备了离子交换单模条波导,用于激发等离子体表面波。研究了波导设计过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条波导制备过程涉及的二维扩散问题,折射率分布以及等离子体表面波的激发等。基于Ag+-Na+离子交换技术在德国B270光学玻璃上制备出... 设计并制备了离子交换单模条波导,用于激发等离子体表面波。研究了波导设计过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条波导制备过程涉及的二维扩散问题,折射率分布以及等离子体表面波的激发等。基于Ag+-Na+离子交换技术在德国B270光学玻璃上制备出渐变型平面波导,采用余误差函数拟合其折射率分布,得到了一定工艺参数下的光波导扩散系数Deff与折射率增量值Δn。在此基础上,利用等效折射率法给出单模波导条件,设计相应的工艺参数,以光刻技术为核心在0.1%AgNO3~99.9%NaNO3混合熔融盐中实验制备了单模条波导,并进行模场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单模条波导具有良好的单模特性;在此波导上镀50nm的金膜,采用40%~70%的甘油溶液进行测试,可激发等离子体表面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模条波导 离子交换 等离子体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微盘腔模式特征及传感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蒙 吴根柱 +2 位作者 王聪 刘彬斌 陈达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实现高Q值极小模体积的表面等离子体微腔,提出一种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微盘腔,介质微盘上放置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纳米环形条,微盘腔中间由低折射率材料隔离.用有限元法对混合微腔的模式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品质因子、有效模式体... 为了实现高Q值极小模体积的表面等离子体微腔,提出一种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微盘腔,介质微盘上放置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纳米环形条,微盘腔中间由低折射率材料隔离.用有限元法对混合微腔的模式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品质因子、有效模式体积和腔外能量比随器件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设计微盘腔具有较低的传播损耗、较强的光场约束能力和较高的腔外能量比,品质因子高达7 000,最小模体积仅为0.315μm3,可实现高灵敏度折射率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微腔 SPP—WG混合模式 品质因子 有效模式体积 高灵敏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和等离子体混合法氮化钛表面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撼江 孙凤久 张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87-1989,共3页
采用激光和氮等离子体混合方法在大气气氛下对钛样品表面进行处理,获得了钛氮化合物表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氮化处理后的样品测试,得到了样品的相结构。分别使用该方法与普通激光氮化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样品表面进行氮化处理,结... 采用激光和氮等离子体混合方法在大气气氛下对钛样品表面进行处理,获得了钛氮化合物表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氮化处理后的样品测试,得到了样品的相结构。分别使用该方法与普通激光氮化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样品表面进行氮化处理,结果表明通过混合方法提高了氮化物含量,并有效地抑制了氧化发生。讨论了氮等离子体流量对混合法氮化效果的影响。随着氮等离子体流量的增加,氮化物含量增加;但是当氮等离子体流量>0.8m3/h后,氮化所需活化氮达到饱和,氮化物含量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氮化合物 激光等离子体混合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及其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斌 王庆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介绍了集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工作机理和基本结构,并通过基于传统波导模式的分析法结合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色散方程,发展出简单实... 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介绍了集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工作机理和基本结构,并通过基于传统波导模式的分析法结合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色散方程,发展出简单实用的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理论建模,给出了各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这证明该方法是分析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优化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方法 理论建模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长程传播和亚波长模式局域性的混合双楔形等离子体波导(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文成 姚培军 +1 位作者 陈小林 陶润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3-667,共5页
提出一个混合双楔形等离子体波导,该波导由两个楔形介质波导和一个菱形金属线组成.电介质楔形波导模式和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模式的耦合使得该波导可以获得低损耗的传播和超深的亚波长的模式局域性.混合双楔形等离子体波导在得到一个532μ... 提出一个混合双楔形等离子体波导,该波导由两个楔形介质波导和一个菱形金属线组成.电介质楔形波导模式和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模式的耦合使得该波导可以获得低损耗的传播和超深的亚波长的模式局域性.混合双楔形等离子体波导在得到一个532μm的传播长度的同时可以得到一个2. 9×10^(-3)的超小的归一化模式面积或者在得到一个6. 2×10^(-3)的归一化模式面积的同时可以得到一个3 028μm的超长的传播距离.此外,还研究了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对该波导模式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混合双楔形等离子体波导具有一定的制作容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 表面等离子体 光子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新型金属光栅波导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建伟 蔡祥宝 连艳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五层金属光栅透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仿真得出的透射和发射谱线,分析得出五层金属光栅有良好的增透效果。研究中发现在1 550 nm通信波段附近,通过改变金属光栅的周期长度,可以对反射谱进行波长调谐,实现... 对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五层金属光栅透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仿真得出的透射和发射谱线,分析得出五层金属光栅有良好的增透效果。研究中发现在1 550 nm通信波段附近,通过改变金属光栅的周期长度,可以对反射谱进行波长调谐,实现增透波长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层光栅波导 时域有限差分法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反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