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热氯化法分解包头混合稀土精矿提取稀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勇 于秀兰 +1 位作者 舒燕 王之昌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研究包头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稀土精矿的碳热氯化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脱氟剂对稀土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头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稀土精矿的碳热氯化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0℃,反应时间2h。在脱氟剂AlCl3存在下,800... 研究包头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稀土精矿的碳热氯化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脱氟剂对稀土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头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稀土精矿的碳热氯化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0℃,反应时间2h。在脱氟剂AlCl3存在下,800℃时氯化反应2h,稀土提取率高达98%。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脱氟反应过程中,AlCl3和矿物分解产生的REOF发生了脱氟反应,使氟碳铈矿中的氟被转化为难溶于水的AlF3而留在滤渣中,同时AlCl3促进了独居石的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包头混合稀土精矿 碳热氯化 脱氟剂Al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精矿还原焙烧磁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凯 田杰 +2 位作者 李梅 高凯 张栋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0,28,共7页
利用还原焙烧技术将内蒙古某混合稀土精矿中铁矿物还原为金属单质,经过磁选分离实现了铁与稀土、铌等元素的高效分离及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温度、焙烧时间、配碳量条件对还原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焙烧温度下稀土和铌富集... 利用还原焙烧技术将内蒙古某混合稀土精矿中铁矿物还原为金属单质,经过磁选分离实现了铁与稀土、铌等元素的高效分离及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温度、焙烧时间、配碳量条件对还原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焙烧温度下稀土和铌富集、回收的情况。在焙烧温度1175℃,焙烧时间90 min,配碳量C/O为1.5的优化条件下,铁金属化率达到92.52%,磁性物中铁品位为89.71%,铁回收率为92.12%,而非磁性物中铌品位及回收率为3.85%和87.92%;稀土品位及回收率达到7.15%和8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精矿 还原焙烧 金属化率 磁选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005一种混合稀土精矿碳还原焙烧生产氯化稀土的方法
3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1期76-76,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稀土精矿碳还原焙烧生产氯化稀土的方法,属于稀土化工领域,工艺方法包括化学选矿,还原焙烧、固态活化、逆流洗涤、微酸水洗、盐酸全溶、中和除杂、浓缩结晶和苛化回收。焙烧中铈还原为低价状态,保证了盐酸全溶、...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稀土精矿碳还原焙烧生产氯化稀土的方法,属于稀土化工领域,工艺方法包括化学选矿,还原焙烧、固态活化、逆流洗涤、微酸水洗、盐酸全溶、中和除杂、浓缩结晶和苛化回收。焙烧中铈还原为低价状态,保证了盐酸全溶、化选液和洗涤出水实现了综合回收。本发明具有工艺过程中废气、废水零排放,工业废渣资源化,生产成本低,稀土回收率高的显著优点。(公开号:1384214申请人:路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精矿 还原焙烧 氯化稀土 生产 逆流洗涤 综合回收 废水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稀土精矿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过程有价元素的浸出行为
4
作者 邓永春 王亮 +6 位作者 辛文彬 沈成 李文博 张小龙 姜银举 李健飞 李龙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高温浓硫酸焙烧工艺处理混合型稀土精矿时存在酸用量大、有酸性气体逸出和放射性渣难处理等问题,开发了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工艺,系统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酸矿比以及铁磷比对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各元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针对高温浓硫酸焙烧工艺处理混合型稀土精矿时存在酸用量大、有酸性气体逸出和放射性渣难处理等问题,开发了低温浓硫酸焙烧-水浸工艺,系统研究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酸矿比以及铁磷比对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各元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时间60 min、焙烧温度300℃、酸矿比2.0、不调铁磷比的条件下,RE和Th浸出率分别达94.34%、95.05%,显著减少了放射性废渣的生成,但浸出液静置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造成浸出液中RE和Th含量下降;通过加入Fe_(2)O_(3)调控焙烧原料中铁磷比至3.0,RE、Th浸出率分别为94.80%、71.20%,有效抑制了浸出液中焦磷酸稀土的析出。结合热力学分析可知,低温(≤300℃)条件下,硫酸与稀土矿物的反应更易进行,且能抑制SO_(2)、SO_(3)酸性气体的排放。相较于高温浓硫酸焙烧法,低温浓硫酸焙烧工艺兼具环境友好性与资源高效性,为混合型稀土精矿绿色提取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精矿 低温浓硫酸焙烧 水浸 铁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稀土精矿工艺矿物学及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分离稀土矿物研究
5
作者 王亮 辛文彬 +4 位作者 李文博 邓永春 张小龙 姜银举 李健飞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针对某混合型稀土精矿提出了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型稀土精矿REO品位48.23%,主要矿相结构由氟碳铈矿、独居石、磷灰石、萤石构成,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与独居石中;混合型稀土精...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针对某混合型稀土精矿提出了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型稀土精矿REO品位48.23%,主要矿相结构由氟碳铈矿、独居石、磷灰石、萤石构成,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与独居石中;混合型稀土精矿在空气/氩气气氛下焙烧,独居石、磷灰石和萤石物相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物相转变的差异性主要由氟碳铈矿的反应造成。空气下氟碳铈矿转变过程为CeFCO_(3)→Ce_(7)O_(12)→Ce_(11)O_(20)→CeO_(2),氩气下氟碳铈矿转变过程为CeFCO_(3)→Ce_(7)O_(12)、Th_(0.5)Ce_(0.5)O_(1.84)→CeOF。稀土精矿经500℃空气气氛焙烧后稀硫酸浸出,F-REO、P-REO浸出率分别为86.67%、1.70%,700℃氩气气氛焙烧后对应的F-REO、P-REO浸出率分别为75.97%、13.33%,2种浸出渣中F-REO、P-REO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6.92%、26.02%和11.86%、21.81%,浸出渣均以独居石物相为主,通过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达到了有效分离氟碳铈矿与独居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氟碳铈矿 独居石 混合稀土精矿 工艺矿物学 气氛焙烧 矿相转变 硫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应用于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冶炼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订 被引量:2
6
作者 扈学文 孙福红 +4 位作者 邵朱强 李艳萍 欧阳朝斌 乔琦 白卫南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13-620,共8页
评价指标的合理分级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难题,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冶炼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过程中的指标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变单一指标之间的比较评估为整体性评估,使某一评... 评价指标的合理分级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难题,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冶炼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过程中的指标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变单一指标之间的比较评估为整体性评估,使某一评价对象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6类指标经过隶属度计算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经计算得出多个评价对象的综合排序,使分级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其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 包头混合稀土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稀土混合精矿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及分离方法论证 被引量:6
7
作者 何佳昊 高鹏 +1 位作者 陈宏超 袁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5,共6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白云鄂博稀土资源,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光学显微镜、MLA、X射线衍射分析等检测方法对白云鄂博的稀土混合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F-REO品位为37.63%,P-REO品位为22.84%,所含的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白云鄂博稀土资源,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光学显微镜、MLA、X射线衍射分析等检测方法对白云鄂博的稀土混合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F-REO品位为37.63%,P-REO品位为22.84%,所含的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独居石以及氟碳钙铈矿,非稀土矿物主要为磷灰石、萤石、磁/赤铁矿、黄铁矿等;矿石中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粒度较细,-38μm粒级分布率分别达到了92.62%和96.59%,但单体解离度较低;不同矿物之间嵌布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传统选矿方法很难实现二者的有效分离,进而决定了白云鄂博稀土元素的提取必须以稀土混合精矿为原料,加剧了稀土精矿冶炼工艺的复杂化。采用“矿相转化—浸出”的工艺,可以获得F-REO含量为5.93%和P-REO含量为56.27%的浸出渣,并且F-REO浸出率达到了93.68%,P-REO的浸出率仅为3.17%,实现了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混合精矿 工艺矿物学 氟碳铈矿 分离 矿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与新成果
8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0,共2页
2011022独居石稀土精矿、独居石与氟碳铈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焙烧分解方法 一种独居石稀土精矿、独居石与氟碳铈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焙烧分解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高温硫酸焙烧分解稀土精矿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采用... 2011022独居石稀土精矿、独居石与氟碳铈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焙烧分解方法 一种独居石稀土精矿、独居石与氟碳铈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焙烧分解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高温硫酸焙烧分解稀土精矿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氧化钙加氯化钠助溶剂,焙烧分解独居石稀土精矿、独居石与氟碳铈混合型稀土精矿,焙烧过程在空气下进行,助剂加入量为5%~30%,焙烧温度为600~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混合稀土精矿 焙烧过程 分解方法 独居石 冶金技术 环境污染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