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性能分析
1
作者
陶智
余明星
+2 位作者
李海旺
谢刚
李雅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基于绿色能源的电推进飞行器是是航空运输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旨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性能,重点关注锂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航程和载荷方面的影响。本研...
基于绿色能源的电推进飞行器是是航空运输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旨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性能,重点关注锂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航程和载荷方面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种能源形式的混合电推进系统架构,并基于能量流建立了功率传递模型,推导出综合考虑部件特征参数、能量分配参数、飞行气动参数的电推进系统航程方程和载荷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在航程方面,锂电池的能量分配系数和能量密度对飞机航程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能量密度阈值之上,增加锂电池的能量分配系数对提升航程有正收益。此外,SOFC的能量分配系数和效率的增加也提高了飞机航程,特别是在其高值区域。在载荷方面,上述锂电池和SOFC参数对飞机零燃料质量(MZF)和有效载荷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高能量分配系数的情况下飞机的载荷性能改善最佳。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升阻比、边界层吸入(BLI)风扇效率、锂电池荷电状态(αsoc)和氢燃料剩余状态(αsoh)对航程的显著影响,其中在以往研究中较少出现的αsoc和αsoh的敏感性分析不容忽视,对其进行更为精确和可靠的状态估计有助于优化航程和载荷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能源
混合电推进
分布式
电
推进
边界层吸入风扇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模糊逻辑控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炳杰
朱莹涛
李建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针对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方法开展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功率要求、内燃机-发电机输出功率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动态最优分配发电机与储能电池的功率输出,...
针对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方法开展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功率要求、内燃机-发电机输出功率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动态最优分配发电机与储能电池的功率输出,从而提升系统的燃油经济性与飞行器的航程。结合模型设置,对100 kg级的垂直起降转平飞的飞行器能源系统变化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能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能源管理方法,在总时长约为1.2 h的飞行过程中,内燃机约有1 h的时间工作在比油耗最低的区域,从而提升了混合电推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研究为后续混合电推进系统的能源高效控制与管理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推进
模糊逻辑控制
垂直起降飞行器
能量控制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混合电推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邓涛
谭溪
+1 位作者
熊志豪
郑宇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2,共7页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综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优势,在未来航空工业拥有良好前景,针对其动力系统结构分布和动力需求的特点,提出增程式油电混合电推进系统方案,根据飞行动力学和功率需求,对动力系统的各部件进行参数匹配与选型,结合恒功...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综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优势,在未来航空工业拥有良好前景,针对其动力系统结构分布和动力需求的特点,提出增程式油电混合电推进系统方案,根据飞行动力学和功率需求,对动力系统的各部件进行参数匹配与选型,结合恒功率控制策略建立油电混合电推进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池SOC值最终稳定在0.35~0.45范围内,旋翼电机和尾桨电机均运转在参数匹配结果范围内,该混合电推进系统方案设计和参数匹配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装备
垂直起降
无人机
混合电推进
参数匹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动态实时建模与控制
4
作者
陈子言
周楠
+2 位作者
严家桐
姜彩虹
周文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为了对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半涡电分布式推进(Turbo-electric distributed propulsion,TeDP)系统的动态实时模型。基于部件级建模方法搭建了涡扇发动机、涵道风扇以及电机等动态模型。采用分布式迭...
为了对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半涡电分布式推进(Turbo-electric distributed propulsion,TeDP)系统的动态实时模型。基于部件级建模方法搭建了涡扇发动机、涵道风扇以及电机等动态模型。采用分布式迭代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功率平衡的半涡电分布式推进系统的实时计算方法以提高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模糊逻辑的能量分配策略以保证主发动机与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在主频为2.1 GHz的计算机上平均单步仿真耗时0.126 ms,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实时性。所设计的能源分配策略能有效根据电池电流、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来调节低压轴提取功率,保证电流不超限,同时电池SOC处于健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推进
分布式
推进
直接推力
模糊逻辑控制
能量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虚拟引力场的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机动轨道设计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冲
袁建平
+3 位作者
方群
崔尧
汪明晓
刘易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626,共9页
针对连续小推力轨道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引力场的太阳帆-电推进混合小推力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首先,给出了虚拟引力场的定义,以及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混合推进方法设计连续小推力机动轨道设计模型;并推...
针对连续小推力轨道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引力场的太阳帆-电推进混合小推力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首先,给出了虚拟引力场的定义,以及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混合推进方法设计连续小推力机动轨道设计模型;并推导了该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其次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方法分析了该解析解的精度,提出了误差因子参数的概念,采用误差因子参数约束来保证解析解精度。最后,以地球-火星转移轨道设计的算例,求解了采用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进方式实现航天器轨道机动,并将其结果与单独电推力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小燃料消耗以及轨道转移任务时间;与混合连续推力间接优化方法相比,该解析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小推力
太阳帆/
电
推进
混合
推进
轨道转移
轨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板热管式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悦齐
钱煜平
+2 位作者
谢翌
李炜烽
张扬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锂离子电池是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针对基于平板热管的航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性能评估。针对一款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建模与验证,初步设计平板热管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原方案基础上,对平板热管散热翅片进...
锂离子电池是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针对基于平板热管的航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性能评估。针对一款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建模与验证,初步设计平板热管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原方案基础上,对平板热管散热翅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系统对流换热量。以优化后的平板热管为基础,结合航空器高空巡航工况的环境温度,平板热管换热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电池平均温度可降低10.6℃,降幅达18.83%。与水冷方案相比,平板热管优化方案散热能力与之相当,系统减重30%、能耗降低约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推进
锂离子
电
池
高放
电
倍率
热管理
平板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段晓闻
祁瑞
王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5,共8页
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转移轨道设计为背景,针对全化学推进燃料消耗大和全电推进转移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化学-电混合推进转移轨道优化设计与特性分析。首先,讨论了轨道倾角和近地点幅角变化对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混合推...
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转移轨道设计为背景,针对全化学推进燃料消耗大和全电推进转移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化学-电混合推进转移轨道优化设计与特性分析。首先,讨论了轨道倾角和近地点幅角变化对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混合推进优化设计中需要将轨道倾角作为优化变量之一。然后,以近地点半径、远地点半径、轨道倾角为优化变量生成搜索网格,得到过渡轨道集。针对每条过渡轨道,构建化学推进转移段和电推进转移段。其中化学推进段采用单圈兰伯特转移解算,电推进段采用混合法优化。最后,以燃料消耗和转移时间为指标,在搜索域内开展解算分析,研究了混合推进轨道在整个搜索域内的变化趋势。该方法可以提供具有不同燃料消耗和转移时间的混合推进转移解集,拓宽了解空间,可供轨道设计人员根据任务约束灵活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化学-
电
混合
推进
轨道优化
轨道机动
小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布式电推进飞机能量优化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金贤球
雷涛
+3 位作者
闵志豪
宋丽娜
张星雨
张晓斌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15-331,共17页
针对分布式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动态能量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将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用于其能量优化控制,针对分布式电推进飞机飞行功率需求的变化特点,采用了两层能量管理控制器的方法。即顶层MPC...
针对分布式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动态能量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将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用于其能量优化控制,针对分布式电推进飞机飞行功率需求的变化特点,采用了两层能量管理控制器的方法。即顶层MPC控制混合电推进飞机系统的飞行过程能量优化分配和多发电机组间、非关键载荷的投切状态等,实现燃油消耗代偿最小的目标,将优化问题等效为混合整形二次规划问题(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ing,MIQP);底层MPC则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负责管理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和维持直流母线的电压动态平衡,利用储能装置的“削峰填谷”,改善并优化系统在飞行任务过程中的平衡工作点,同时实现飞机电网能量的动静态特性的协同控制,达到对混合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的动态能量优化管理的目的,并与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建立基于RT-LAB的分布式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的分层MPC能量管理算法进行了技术验证,数字仿真和半物理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于混合电推进飞机的动态能量管理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操作性,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混合
涡轮
电
推进
飞机
动态能量管理技术
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
整形二次规划(MIQP)
半物理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性能分析
1
作者
陶智
余明星
李海旺
谢刚
李雅男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文摘
基于绿色能源的电推进飞行器是是航空运输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旨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性能,重点关注锂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航程和载荷方面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种能源形式的混合电推进系统架构,并基于能量流建立了功率传递模型,推导出综合考虑部件特征参数、能量分配参数、飞行气动参数的电推进系统航程方程和载荷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在航程方面,锂电池的能量分配系数和能量密度对飞机航程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能量密度阈值之上,增加锂电池的能量分配系数对提升航程有正收益。此外,SOFC的能量分配系数和效率的增加也提高了飞机航程,特别是在其高值区域。在载荷方面,上述锂电池和SOFC参数对飞机零燃料质量(MZF)和有效载荷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高能量分配系数的情况下飞机的载荷性能改善最佳。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升阻比、边界层吸入(BLI)风扇效率、锂电池荷电状态(αsoc)和氢燃料剩余状态(αsoh)对航程的显著影响,其中在以往研究中较少出现的αsoc和αsoh的敏感性分析不容忽视,对其进行更为精确和可靠的状态估计有助于优化航程和载荷的性能表现。
关键词
绿色能源
混合电推进
分布式
电
推进
边界层吸入风扇
能量分配
Keywords
Green energy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 fan
Energy split
分类号
V23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模糊逻辑控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炳杰
朱莹涛
李建奇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2410,6170341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ZD0140300)。
文摘
针对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方法开展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功率要求、内燃机-发电机输出功率和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动态最优分配发电机与储能电池的功率输出,从而提升系统的燃油经济性与飞行器的航程。结合模型设置,对100 kg级的垂直起降转平飞的飞行器能源系统变化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能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能源管理方法,在总时长约为1.2 h的飞行过程中,内燃机约有1 h的时间工作在比油耗最低的区域,从而提升了混合电推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研究为后续混合电推进系统的能源高效控制与管理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
关键词
混合电推进
模糊逻辑控制
垂直起降飞行器
能量控制与管理
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fuzzy logic control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energy control and arrangement
分类号
V27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2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混合电推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邓涛
谭溪
熊志豪
郑宇惟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6-162,共7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cstc2019jscx-fxydX0028)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KJZD-K202000701)
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GATRI2021F01001A)。
文摘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综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优势,在未来航空工业拥有良好前景,针对其动力系统结构分布和动力需求的特点,提出增程式油电混合电推进系统方案,根据飞行动力学和功率需求,对动力系统的各部件进行参数匹配与选型,结合恒功率控制策略建立油电混合电推进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池SOC值最终稳定在0.35~0.45范围内,旋翼电机和尾桨电机均运转在参数匹配结果范围内,该混合电推进系统方案设计和参数匹配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
交通装备
垂直起降
无人机
混合电推进
参数匹配
仿真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VTOL
UAV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parameter matching
simulation
分类号
V23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动态实时建模与控制
4
作者
陈子言
周楠
严家桐
姜彩虹
周文祥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文摘
为了对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半涡电分布式推进(Turbo-electric distributed propulsion,TeDP)系统的动态实时模型。基于部件级建模方法搭建了涡扇发动机、涵道风扇以及电机等动态模型。采用分布式迭代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基于功率平衡的半涡电分布式推进系统的实时计算方法以提高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模糊逻辑的能量分配策略以保证主发动机与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在主频为2.1 GHz的计算机上平均单步仿真耗时0.126 ms,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实时性。所设计的能源分配策略能有效根据电池电流、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来调节低压轴提取功率,保证电流不超限,同时电池SOC处于健康范围。
关键词
混合电推进
分布式
推进
直接推力
模糊逻辑控制
能量管理策略
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distributed propulsion
direct thrust
fuzzy logic control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分类号
V237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虚拟引力场的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机动轨道设计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冲
袁建平
方群
崔尧
汪明晓
刘易斯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626,共9页
文摘
针对连续小推力轨道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引力场的太阳帆-电推进混合小推力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首先,给出了虚拟引力场的定义,以及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混合推进方法设计连续小推力机动轨道设计模型;并推导了该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其次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方法分析了该解析解的精度,提出了误差因子参数的概念,采用误差因子参数约束来保证解析解精度。最后,以地球-火星转移轨道设计的算例,求解了采用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进方式实现航天器轨道机动,并将其结果与单独电推力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小燃料消耗以及轨道转移任务时间;与混合连续推力间接优化方法相比,该解析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时间。
关键词
连续小推力
太阳帆/
电
推进
混合
推进
轨道转移
轨道优化
Keywords
continuous low thrust
MATLAB
parameterization
solar sail/solar electric propulsion
orbital rendezvous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4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板热管式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悦齐
钱煜平
谢翌
李炜烽
张扬军
机构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8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64212)。
文摘
锂离子电池是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针对基于平板热管的航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性能评估。针对一款锂离子电池模组进行建模与验证,初步设计平板热管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在原方案基础上,对平板热管散热翅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系统对流换热量。以优化后的平板热管为基础,结合航空器高空巡航工况的环境温度,平板热管换热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电池平均温度可降低10.6℃,降幅达18.83%。与水冷方案相比,平板热管优化方案散热能力与之相当,系统减重30%、能耗降低约63%。
关键词
混合电推进
锂离子
电
池
高放
电
倍率
热管理
平板热管
Keywords
Hybrid electric propulsion
Lithium-ion battery
High discharge rate
Thermal management
Flat heat pipe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段晓闻
祁瑞
王敏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0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32001)。
文摘
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转移轨道设计为背景,针对全化学推进燃料消耗大和全电推进转移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化学-电混合推进转移轨道优化设计与特性分析。首先,讨论了轨道倾角和近地点幅角变化对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混合推进优化设计中需要将轨道倾角作为优化变量之一。然后,以近地点半径、远地点半径、轨道倾角为优化变量生成搜索网格,得到过渡轨道集。针对每条过渡轨道,构建化学推进转移段和电推进转移段。其中化学推进段采用单圈兰伯特转移解算,电推进段采用混合法优化。最后,以燃料消耗和转移时间为指标,在搜索域内开展解算分析,研究了混合推进轨道在整个搜索域内的变化趋势。该方法可以提供具有不同燃料消耗和转移时间的混合推进转移解集,拓宽了解空间,可供轨道设计人员根据任务约束灵活选用。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化学-
电
混合
推进
轨道优化
轨道机动
小推力
Keywords
geostationary orbit
hybrid chemical-electrical propulsio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orbital maneuver
low thrust
分类号
V448.25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布式电推进飞机能量优化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金贤球
雷涛
闵志豪
宋丽娜
张星雨
张晓斌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电推进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15-331,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7178)。
文摘
针对分布式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动态能量管理技术开展研究,将分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用于其能量优化控制,针对分布式电推进飞机飞行功率需求的变化特点,采用了两层能量管理控制器的方法。即顶层MPC控制混合电推进飞机系统的飞行过程能量优化分配和多发电机组间、非关键载荷的投切状态等,实现燃油消耗代偿最小的目标,将优化问题等效为混合整形二次规划问题(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ing,MIQP);底层MPC则控制双向DC-DC变换器,负责管理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和维持直流母线的电压动态平衡,利用储能装置的“削峰填谷”,改善并优化系统在飞行任务过程中的平衡工作点,同时实现飞机电网能量的动静态特性的协同控制,达到对混合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的动态能量优化管理的目的,并与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建立基于RT-LAB的分布式电推进飞机电力系统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混合涡轮电推进飞机的分层MPC能量管理算法进行了技术验证,数字仿真和半物理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于混合电推进飞机的动态能量管理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操作性,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
分布式
混合
涡轮
电
推进
飞机
动态能量管理技术
分层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
整形二次规划(MIQP)
半物理硬件在环仿真
Keywords
Distributed hybrid electrical propulsion aircraft
dynamic energy management technology
hierarchica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ing
hard-in-loop test bench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绿色能源的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性能分析
陶智
余明星
李海旺
谢刚
李雅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合电推进能源管理系统模糊逻辑控制
朱炳杰
朱莹涛
李建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混合电推进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邓涛
谭溪
熊志豪
郑宇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动态实时建模与控制
陈子言
周楠
严家桐
姜彩虹
周文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采用虚拟引力场的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机动轨道设计
孙冲
袁建平
方群
崔尧
汪明晓
刘易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平板热管式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研究
王悦齐
钱煜平
谢翌
李炜烽
张扬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混合推进转移轨道特性分析
段晓闻
祁瑞
王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分布式电推进飞机能量优化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金贤球
雷涛
闵志豪
宋丽娜
张星雨
张晓斌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