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煤基多孔炭电极材料
1
作者 丁雷 黄秀丽 +4 位作者 王璐璐 许茂东 任一鸣 霍朝飞 刘欢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20,共9页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现状,发展煤制多孔炭电极材料技术可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转型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神木烟煤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活化策略,制备了煤基多孔炭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煤基多孔炭具有发...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现状,发展煤制多孔炭电极材料技术可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转型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神木烟煤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活化策略,制备了煤基多孔炭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煤基多孔炭具有发达的分级孔道结构(比表面积为2094.5 m^(2)·g^(-1),孔容为0.96 cm^(3)·g^(-1)),丰富的石墨化微晶,N、O杂原子共掺杂及良好的亲水性。以制备的煤基多孔炭为正极,2 mol·L^(-1) ZnSO_(4)水溶液为电解质,Zn箔为负极,组装的扣式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在0.1 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178.7 mAh·g^(-1);当电流密度放大200倍至20 A·g^(-1)时,比容量仍维持89.2 mAh·g^(-1),展现了优异的倍率性能;最大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142 Wh·kg^(-1)和16854.9 W·kg^(-1)。此外,以明胶@ZnSO_(4)为凝胶电解质构建的准固态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同样显示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多孔炭 分级孔道结构 电化学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正极用稻壳/煤沥青基分级多孔碳
2
作者 彭国栋 朱傲阳 +2 位作者 朱怡全 李勇 何孝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众多优势而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尽管ZHCs有这些优势,它的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电极枝晶的生长以及能量密度仍不尽人意。因此,开发合理匹...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因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众多优势而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尽管ZHCs有这些优势,它的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电极枝晶的生长以及能量密度仍不尽人意。因此,开发合理匹配的电极材料极为关键。多孔碳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孔隙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ZHCs潜在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传统的多孔碳材料低的电导率和不合适的孔径分布,限制了其在ZHCs中的应用。通过原料选取和结构设计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以稻壳和煤沥青为碳源,采用KCl、MgO双模板耦合K_(2)CO_(3)活化法制备了稻壳/煤沥青基分级多孔碳材料(HPC/RHC_(x))。制得的HPC/RHC_(6)具有互相连接的纳米囊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1234 m^(2)/g)和层次孔结构。当作为ZHCs的正极材料时,HPC/RHC_(6)展现了优异的储锌性能,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HPC/RHC_(6)的比容量达125.3 mA·h/g、在115.4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为92.4 W·h/kg,且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9.9%,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正极材料 煤沥青 多孔碳 储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3
作者 左丹英 王静静 +2 位作者 杨赫 许静 张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冷冻-解冻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快速制备了具有蜂巢状的三维网络形貌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优化的GPE不仅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拉伸强度0.24 MPa、断裂伸长率289%),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58.5 mS/cm)。使用GPE、二氧化锰阴极和活性炭阳极组成的ZIHC,其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为31.5 F/g和15.0 Wh/kg,2 A/g充放电循环1.5×104次后比电容保持率约80%,展示出GPE在ZIHC领域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原料环保和方便快捷的制备方法为能量存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应用的GPE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治安 邓梅根 +2 位作者 汪斌华 胡永达 杨邦朝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贮能元件。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相比 ,它具有更高比容量和比能量 ,与电池相比 ,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较低的能量密度。叙述了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原理、特点、最新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电容器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捍卫 欧定斌 +2 位作者 刘红江 甘卫平 周科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44-1549,共6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混合电容器钽基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材料,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液的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氧化钌沉积质量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结构及涂层的多孔形...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混合电容器钽基多孔氧化钌阴极涂层材料,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液的pH值随电沉积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氧化钌沉积质量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热处理前后的涂层结构及涂层的多孔形貌,用循环伏安法测量了涂层的电容,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电容量大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的氧化钌为非晶态,涂层为纳米多孔结构;热处理有利于涂层孔隙结构及大小的均匀性,不同温度的热处理使涂层具有不同的电容,经热处理后涂层的电容稳定;经100℃热处理1 h后的多孔氧化钌涂层具有最大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钌 多孔涂层 阴极材料 混合电容器 电沉积 纳米多孔结构 制备与表征 阴极涂层 电容器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纳米NiO混合电容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梅根 冯义红 +1 位作者 方勤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8-901,共4页
运用沉淀转化法制备Ni(OH)2超微粉末,并通过热处理得到纳米NiO。利用TG、XRD、TEM、N2吸附,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O粒径为10nm左右,比表面积达到186.3m2/g,并具有合适的孔径分布,NiO... 运用沉淀转化法制备Ni(OH)2超微粉末,并通过热处理得到纳米NiO。利用TG、XRD、TEM、N2吸附,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NiO粒径为10nm左右,比表面积达到186.3m2/g,并具有合适的孔径分布,NiO赝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0.35V,在电流密度为60mA/g时,其比容达到243F/g。以NiO和中孔活性炭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材料组装成NiO-AC混合电容器,混合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达到1.5V,其能量密度为NiO赝电容器的17.2倍,并具有更好的功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转化法 纳米NIO 超级电容器 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氧化钛制备Li_4Ti_5O_(12)及在电化学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臧戈 包丽颖 +2 位作者 苏岳锋 吴锋 陈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1-534,共4页
以水合氧化钛溶胶为起始反应物,在其中加入活性炭、柠檬酸和锂盐,干燥后在800℃热处理12h,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新型准纳米晶Li4Ti5O12.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材料的首次嵌脱锂效率可达99.3%,85mA/g电流条件下的可逆嵌锂容量为152.3mAh/g,... 以水合氧化钛溶胶为起始反应物,在其中加入活性炭、柠檬酸和锂盐,干燥后在800℃热处理12h,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新型准纳米晶Li4Ti5O12.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材料的首次嵌脱锂效率可达99.3%,85mA/g电流条件下的可逆嵌锂容量为152.3mAh/g,嵌脱锂平台稳定.将其制成嵌锂电极后与活性炭电极构成Li4Ti5O12/AC电化学混合电容器.充放电测试表明,在该混合电容器中,Li4Ti5O12电极在85mA/g电流条件的比电容量为96.4mAh/g,电容器充放电效率达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水合氧化钛 LI4TI5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Li_4Ti_5O_(12)混合电容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巩桂英 徐宇虹 +1 位作者 马萍 张宝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9-413,共5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i4Ti5O12。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材料的粉末结构特征。将Li4Ti5O12用作超级电容器的负极,与活性炭(AC)正极组装成混合电容器,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和恒流充放电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并在三电极体系下研究...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i4Ti5O12。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材料的粉末结构特征。将Li4Ti5O12用作超级电容器的负极,与活性炭(AC)正极组装成混合电容器,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和恒流充放电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并在三电极体系下研究了Li4Ti5O12在混合电容器中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电容器中的赝电容来源于Li4Ti5O12的不完全反应。当以0.5mA·cm-2的电流密度循环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9.9F·g-1,800次后比容量为61.2F·g-1,并分析了容量衰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i4Ti5O12 超级电容器 混合电容器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蕾 张浩 郄文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73-2076,共4页
介绍了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发展史、储能机理和性能,分类综述了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研究进展。通过比较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和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各项性能,分析并展望了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化学电源 电化学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锰氧化物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杰 曹高萍 杨裕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7-248,共2页
以高性能活性炭作为负极材料、自制纳米锰氧化物干凝胶作为正极材料,组成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研究了此电容器在7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其最大充放电电压可以达到1.4 V,比能量和比功率分别达到6.5 Wh/kg和30 kW/kg。
关键词 活性炭 锰氧化物干凝胶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用新型聚吡咯/介孔碳纳米复合电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晶 孔令斌 +3 位作者 蔡建军 杨贞胜 罗永春 康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5-1520,共6页
采用介孔碳CMK-3作为载体,通过化学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吡咯/介孔碳(PPy-CMK-3)纳米复合材料.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正极,配以介孔碳CMK-3为负极和1.0mol·L-1NaNO3中性电解液,组装成为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电化学测试表明... 采用介孔碳CMK-3作为载体,通过化学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吡咯/介孔碳(PPy-CMK-3)纳米复合材料.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正极,配以介孔碳CMK-3为负极和1.0mol·L-1NaNO3中性电解液,组装成为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电化学测试表明:在5.0mA·cm-2电流密度和1.4V充放电电位条件下,其放电比容量达57F·g-1,电容器功率密度为2.5×102W·kg-1,能量密度达17Wh·kg-1.当电流密度从5.0mA·cm-2增加至50mA·cm-2时,电容器的容量保持率在80%以上,显示高倍率充放电特性优异.此外,聚吡咯-介孔碳/介孔碳电化学混合电容器易活化,并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聚吡咯 电化学混合电容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多孔活性炭构筑安全、高性能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攀 杨兵军 +3 位作者 陈江涛 郎俊伟 张天芸 阎兴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锌离子电池中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阴极材料的开发仍然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中通过直接利用锌片做阳极和集流体,采用高比...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锌离子电池中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阴极材料的开发仍然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中通过直接利用锌片做阳极和集流体,采用高比表面积的三维多孔活性炭(3DAC)做阴极构筑了一种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该ZIHC器件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目前文献报道的ZIHC最高的213 mAh·g-1比容量,展示出164Wh·kg-1的高能量密度和9.3kW·kg-1的高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 A·g-1下循环20000圈之后,容量保持率为90%,库伦效率接近100%)。我们认为这种采用高比表、三维多孔活性炭(3DAC)做阴极构筑的安全、高性能以及长寿命的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将为下一代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三维多孔活性炭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长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斌 吴慧 +3 位作者 胡颂伟 吕惠玲 宋晔 朱绪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3-1020,共8页
为解决电化学电容器工作电压过低的问题,本文以钽电解电容器的烧结型钽块为阳极,聚苯胺(PANI)/TiO2电化学电容器复合电极为阴极,成功制备了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的电解-电化学混合电容器.PANI/TiO2复合电极是通过在多孔阳极氧化钛纳... 为解决电化学电容器工作电压过低的问题,本文以钽电解电容器的烧结型钽块为阳极,聚苯胺(PANI)/TiO2电化学电容器复合电极为阴极,成功制备了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的电解-电化学混合电容器.PANI/TiO2复合电极是通过在多孔阳极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电化学聚合PANI制得.该阴极具有优良的倍率特性,当平均功率密度为0.55mW·cm-2时,对应的比容量仍达到10.0mF·cm-2.由于与电解电容器复合,该混合电容器的单元工作电压可高达100V.而且电化学电容器阴极的比容量远大于阳极,故阴极所需尺寸远小于阳极,节省的空间可用于增大阳极尺寸,从而使混合电容器的比容量极大提高.所制备的混合电容器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分别是钽电解电容器的4倍和3倍.将该混合电容器在100V下进行短路充放电实验,循环10000次后发现容量未衰减,等效串联电阻未增加,显示出极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功率特性.计算表明其最大功率密度高达847.5W·g-1.电化学阻抗谱显示其具有优良的阻抗特性和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容器 电化学电容器 TIO2 聚苯胺 钽电解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花状五氧化二铌及活性炭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朝阳 刘美男 +3 位作者 赵新洛 王贤树 潘争辉 张跃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10-2516,共7页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由于兼备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势,即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而成为当前能量存储体系的研究热点。本工作合成了具有三维花状微纳结构的正交相五氧化二铌(T-Nb_2O_5),并将其与活性炭(AC)相匹配,设计出一种新型的...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由于兼备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势,即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而成为当前能量存储体系的研究热点。本工作合成了具有三维花状微纳结构的正交相五氧化二铌(T-Nb_2O_5),并将其与活性炭(AC)相匹配,设计出一种新型的T-Nb_2O_5/AC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的测试结果表明该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如在碳酸酯类的有机电解液中,工作电压可达到3.0 V;在100 m A·g^(-1)的电流密度下,电容器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密度可达到53.79 Wh·kg^(-1)和294 W·kg^(-1);在200 m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该电容器的比能量保持率为73%。由此可见,本工作开发的T-Nb_2O_5/AC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将在高功率的储能设备中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 三维花状结构 正交相五氧化二铌 有机电解液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纳米多孔碳和钛酸锂构筑高性能锂离子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伟伟 毛剑 +2 位作者 张臣 李珍 吴明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3-971,共9页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兼具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和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器件.首先通过高温热解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MOF衍生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碳化后的...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兼具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和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器件.首先通过高温热解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MOF衍生的纳米多孔碳材料(碳化后的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8(carboniz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cZIF-8)),该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较优异的孔隙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导电性能.以电容型cZIF-8电极为正极,电池型钛酸锂(Li4Ti5O12,LTO)电极为负极,构筑一种新型的cZIF-8//LTO锂离子混合电容器.组装的设备最高能量密度达到44 W·h·kg-1,最高功率密度为5387 W·kg-1,其能量密度明显高于cZIF-8//cZIF-8超级电容器(16.6 W·h·kg-1).更为重要的是,cZIF-8//LTO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具有较优异的循环性能,在2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容量保留率高达85.4%.这种基于MOFs材料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能使电化学储能器件在不降低功率性能的情况下有效提升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碳 MOF衍生物 钛酸锂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电极的新型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文燚 栗林坡 +3 位作者 桂秋月 邓伯华 李园园 刘金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9,共10页
混合电容器由于兼具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优势,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电池电极和电容电极之间容量和功率的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混合电容器的实际性能。因此,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匹配,优化器件性能是混合电容... 混合电容器由于兼具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优势,成为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电池电极和电容电极之间容量和功率的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混合电容器的实际性能。因此,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匹配,优化器件性能是混合电容器实用化的关键。阵列电极的使用打破传统粉末电极中不导电粘结剂对电化学动力学的限制,其独特的结构为正负极的匹配提供了新策略。此专论结合新型储能器件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组在混合电容器方面的探索,简单探讨了混合电容器的储能机理和阵列结构作为电极材料的优势,着重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混合电容器领域的研究工作,针对存在的科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阐明了阵列电极混合电容器在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混合电容器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电容器 阵列电极 能量密度 电极匹配 可穿戴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2/GP-GP有机系电化学混合电容器的研究
17
作者 王雪倩 郭欢 +2 位作者 赵博文 李芝灵 刘春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1-443,456,共4页
以石墨烯(GP)为正极,MoO_2/石墨烯复合材料为负极组装有机系混合电容器,选定0.7~4.5 V为混合电容器的电压范围,对混合电容器的正负极质量比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正负极质量比mGP/mMoO_2/GP为3.6时,电容器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 以石墨烯(GP)为正极,MoO_2/石墨烯复合材料为负极组装有机系混合电容器,选定0.7~4.5 V为混合电容器的电压范围,对混合电容器的正负极质量比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正负极质量比mGP/mMoO_2/GP为3.6时,电容器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有机系混合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多孔层状石墨烯/NiOOH/Ni(OH)_2混合电容器的研究
18
作者 夏发军 孙峰 +2 位作者 李亚娜 马静 刘春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10-2213,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NiOOH/Ni(OH)_2-石墨烯复合材料(Ni/GNS)。扫描电镜表明,该材料具有三维多孔层状结构。以复合材料Ni/GNS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6 mol/L KOH为电解液组装成混合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压达到1.6 V。两电... 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NiOOH/Ni(OH)_2-石墨烯复合材料(Ni/GNS)。扫描电镜表明,该材料具有三维多孔层状结构。以复合材料Ni/GNS为正极,活性炭(AC)为负极,6 mol/L KOH为电解液组装成混合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压达到1.6 V。两电极测试表明,电流密度为0.2 A/g时,混合电容器的单电极比电容达到404 F/g,比能量为35.8Wh/kg,比功率为662 W/kg,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0.7%。说明该混合电容器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以及良好的循环寿命,这主要是由于Ni/GNS和AC两电极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OH/Ni(OH)2/石墨烯 活性炭 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碳/NiOOH/Ni(OH)_2-活性炭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19
作者 马静 刘卫国 +2 位作者 李亚娜 刘春玲 董文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0,共5页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介孔碳/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图片显示,Ni OOH/Ni(OH)2在介孔碳表面上形成了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量得到不同比例介孔碳和Ni OOH/Ni(OH)2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电极材料M...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介孔碳/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图片显示,Ni OOH/Ni(OH)2在介孔碳表面上形成了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量得到不同比例介孔碳和Ni OOH/Ni(OH)2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电极材料MCN/Ni-30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电容可达1 358.8 F/g。分别以MCN/Ni-30和活性炭为正负极组装成混合电容器,通过改变正负极质量比研究介孔碳/Ni OOH/Ni(OH)2-活性炭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正负极质量比为1∶1.5时,电流密度为200 m A/g,混合电容器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的比电容为126.5 F/g,比能量达到44.96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NiOOH/Ni(OH)2复合材料 活性炭 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基纳米材料在高性能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明慧 徐文 +1 位作者 武丽莎 董琰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8-526,共19页
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具有本征安全、低成本的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多孔炭正极具有不理想的孔结构,难以实现有效的锌离子的存储和扩散,此外锌箔负易遭受枝晶和副反应,因此传统ZHCs常表现出较... 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HCs)具有本征安全、低成本的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多孔炭正极具有不理想的孔结构,难以实现有效的锌离子的存储和扩散,此外锌箔负易遭受枝晶和副反应,因此传统ZHCs常表现出较低的能量密度和较短的循环寿命,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具有高导电基体和丰富表面官能团,为构筑ZHCs用高容量正极和长循环锌负极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系统总结了高性能ZHCs用MXene基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先简要介绍了ZHCs的基础知识如工作原理和关键电化学参数,随后详细阐述了高性能ZHCs用MXene基正极(纯MXene、插层MXene、掺杂MXene、MXene基杂化材料(MXene/金属硫化物、MXene/炭、MXene/聚合物))和负极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讨论了MXene基纳米材料在下一代ZHCs应用中的挑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MXene 正极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