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我国绿色航空器碳排放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泽 王群伟 +1 位作者 王长波 杨子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为准确核算绿色航空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并评估其减排效果,构建了将过程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用于核算生物质能航空器、电动航空器以及氢能航空器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并与传统航空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为准确核算绿色航空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并评估其减排效果,构建了将过程分析与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用于核算生物质能航空器、电动航空器以及氢能航空器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并与传统航空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采用风电制氢驱动的航空器在全部绿色航空器中碳排放最低,仅为674.21 g/(t·km)。灰氢驱动的航空器碳排放最高,达到1 724.12 g/(t·km)。这说明燃料来源对航空器的“绿度”至关重要,若以化石能源制氢或发电驱动航空器,尽管运行过程不产生直接排放,但其排放却转移至上游产业链。总体上,绿色航空器减碳效果较好。与传统航空器相比,氢能航空器、生物燃料航空器和电动航空器可分别减少25%,20%和10%的二氧化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碳排放 绿色航空器 可再生能源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方法的私人电动汽车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超 王科 +1 位作者 徐志强 公丕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187,共10页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其在行驶过程中无任何尾气排放,被各国政府视为推动交通部门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但是,由于电力属于二次能源,其上游电力生产阶段的能源消费是否清洁将对电动汽...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其在行驶过程中无任何尾气排放,被各国政府视为推动交通部门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但是,由于电力属于二次能源,其上游电力生产阶段的能源消费是否清洁将对电动汽车的减排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考虑到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电力源于煤炭,电动汽车是否真正有益于减排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一些专家和学者基于传统的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做了一些研究,但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为了对电动汽车的减排效果进行更精确的研究,本文采用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对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计算。同时,在考虑电动汽车的燃料生命周期、车辆制造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将相关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生命周期纳入到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系统边界内,以使对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研究结果更加完整、精确。研究结果显示,纯电动汽车并非是"零排放"的,在燃料周期,虽然纯电动汽车的单位里程能源消费强度较小,约为传统汽油车的94.6%,但以煤为主的高碳电力结构导致目前纯电动汽车燃料周期的单位里程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约为传统汽油车的1.12倍;车辆周期内,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也略高于传统汽油车;此外,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将增加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综合燃料、车辆及充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在当前的电源结构及技术条件下,电动汽车虽然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和较好的石油替代效果,但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煤炭消费较高,导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传统汽油车,在当前的情况下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并不利于温室气体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能源消费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赵薇 杨雪秀 +3 位作者 满鑫香 陈永梅 冯翠洋 梁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8,共12页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HLCA)提出一种改进生态效率模型,系统评价卫生填埋、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焚烧发电、堆肥+卫生填埋和堆肥+焚烧发电5种我国典型生活垃圾处理情景的生态效率,并探究可持续性包含的...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HLCA)提出一种改进生态效率模型,系统评价卫生填埋、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焚烧发电、堆肥+卫生填埋和堆肥+焚烧发电5种我国典型生活垃圾处理情景的生态效率,并探究可持续性包含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多维权衡关系。结果表明,具有最大生态效率的生活垃圾处理情景因可持续性维度选取不同而异,如考虑人体健康损害影响,焚烧发电情景具有最大经济生态效率,而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情景具有最大社会生态效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权衡关系,忽略某些影响类型可能带来问题转移。5种生活垃圾处理情景的环境影响各异,非焚烧情景气候变化影响和焚烧情景人体毒性影响突出。机器设备和燃料使用对资源消耗影响贡献最大,而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对经济效益和其他环境影响贡献最大。本文提出的改进生态效率模型可以定量评价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生态效率及权衡关系,为有效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生态效率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权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制精制油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长奇 黄亚继 +2 位作者 王昕晔 卢志海 刘凌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1-1878,共8页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法,将生命周期框架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全面考虑农业机械生产、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固废处理过程及保险业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玉米秸秆热解加氢提质得到的精制油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 采用混合生命周期法,将生命周期框架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相结合,全面考虑农业机械生产、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固废处理过程及保险业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玉米秸秆热解加氢提质得到的精制油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表明:整个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5.2g/MJ(折算成克CO2当量),直接排放122.02g/MJ,间接排放46.4g/MJ,光合作用抵扣101.68g/MJ;氮肥投入、种子投入和电力投入为三大主要排放因素;肥料生产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业、谷物生产业三大部门占间接排放总量的86%.分析整个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因素可知:玉米秸秆产量影响最大,产油率次之,运输距离最小.与木薯乙醇和传统汽油相比,精制油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53.0%、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加氢提质 精制油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视角下城市碳足迹核算及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建议——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凡鑫 樊兆宇 +4 位作者 王东方 郭文卿 刘耕源 蔡博峰 杨志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8-885,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城市碳足迹核算框架及方法学模型,系统地核算及追溯了碳排放在开放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足迹,主要涵盖城市地域边界内的直接生产碳排放以及跨境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所需的关键支撑物质...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城市碳足迹核算框架及方法学模型,系统地核算及追溯了碳排放在开放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足迹,主要涵盖城市地域边界内的直接生产碳排放以及跨境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所需的关键支撑物质、排放的主要废弃物,以及跨境交通分别在上游、下游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选取深圳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深圳市碳足迹总量为6566.19万t CO_(2e),具体为:1)城市内主要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的能源活动及非能源活动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Scope 1)为3282.38万t CO_(2e),占深圳市碳足迹总量的49.99%,其中工业能源部门占比最大,为36.95%;2)城市外调电力消费引起的间接碳排放(Scope 2)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18.89%;3)跨境运输、关键支撑物质的上游产业链以及废弃物在下游处理过程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Scope 3)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31.12%,其中5.37%来自跨境交通,22.26%来自主要物质上游供应链,3.49%来自下游废弃物处理.由此可知,2015年深圳市在城市上下游跨边界的间接碳排放量与城市内部的直接排放量相当,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为厘清城市自身碳排放现状及应对碳中和战略提供政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足迹 城市 混合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远页岩气钻完井作业碳排放评价及建议
6
作者 舒畅 陆灯云 +2 位作者 贺吉安 毛红敏 谢海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8,共8页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将在2026年正式实施,各国碳足迹法案频出,倒逼全球供应链开展碳足迹管理。面对上述挑战,我国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应对贸易压力的重要举措,油气产品被纳入国家重点碳足迹管理体系。钻完井作业作为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点多面广、专业性强,一直以来缺乏评价标准及方法,难以支撑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以页岩气钻完井作业为对象研究,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LCA)对威远区块3个平台20口井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特征分析和减排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认为:①目前单井钻完井作业的平均能源消耗为228.68 TJ,该区块20口井的EROI值为15.87,具有开发价值;②单井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平均值为16805.79 tCO_(2)e,钻完井作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64.57 t CO_(2)e/m3,为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依据。其中,压裂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一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8%。在钻井作业阶段柴油的使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和和钻井设备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分别是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第二和第三大排放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2%和19%;③钻完井作业可从制度体系建立、重点耗能设备淘汰或改造、能源替代、工艺技术优化、提高物料循环利用率和低碳技术产业探索等方面制定减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完井作业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EROI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LCA的新疆地区电力生产水足迹分析及碳中和目标下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闫书琪 李素梅 +5 位作者 吕鹤 陈莎 刘影影 王宏涛 刘会政 陈前利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新疆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地区,同时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水足迹可以用来量化分析电力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及其水环境影响。文中基于投入产出和生命周期的混合生命周期模型对新疆地区2012年和2017年电力生产水足... 新疆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地区,同时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水足迹可以用来量化分析电力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及其水环境影响。文中基于投入产出和生命周期的混合生命周期模型对新疆地区2012年和2017年电力生产水足迹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对不同发电技术的水足迹贡献部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因电力生产结构的变化和燃煤发电技术革新,新疆电力生产的单位水足迹由2012年的4.26×10^(-3)m^(3)/(kW∙h)下降到2017年的3.08×10^(-3)m^(3)/(kW∙h)。对不同发电技术的水足迹贡献部门分析发现,煤电和水电的间接水足迹分别主要来自采矿业和重工业,占比分别为60.3%和52.8%。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间接水足迹分别主要来自重工业和轻工业,占比分别为38.1%和56.0%。最后针对碳中和目标下新疆电力结构转型带来的水足迹变化进行分析,2017—2050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使新疆电力生产单位水足迹下降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电力生产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投入产出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30省份秸秆水热液化技术的碳减排潜力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祚希 魏莹莹 +5 位作者 王建 杨天华 王姗姗 李秉硕 李彦龙 刘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水热液化技术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生物质热化学法,目前中国对于水热液化技术碳减排潜力研究仍属于空白状态。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将常规水热液化技术与光伏技术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水热液化系统运行过程中... 水热液化技术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生物质热化学法,目前中国对于水热液化技术碳减排潜力研究仍属于空白状态。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将常规水热液化技术与光伏技术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水热液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力消耗,同时生产的生物炭利用土壤固碳技术还田土壤,实现负碳排放。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部署光伏水热液化厂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和碳减排潜力,建立中国多地区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将投入产出生命周期与IPCC因子方法结合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首先对河南省为示范省的光伏水热液化厂进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评估。建造过程中,光伏水热液化厂的CO_(2)排放量为128.76 t(CO_(2)-eq),能源消耗总量为48 371.07 kg(标准煤)。使用建立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可在投入产出的经济背景下获得每个省份和该省份下经济部门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从空间视角看,河南省影响最显著;此外,化学产品部门是最大的隐含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部门。结合情景分析不同比例生物炭还田土壤的减碳效力,结果表明将河南省一个光伏水热液化厂生产的生物炭全部还田土壤将减少CO_(2)排放量1 686.53 t。分析41~200 km运输距离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结合生物炭固碳技术,结果表明即使在秸秆匮乏地区通过扩大收集半径收集足够的秸秆产量,建造光伏水热液化厂,将生产的全部生物炭还田将减少CO_(2)排放量1 603.91 t。光伏水热液化技术具有大规模部署潜力,假设将各省秸秆最大化使用到光伏水热液化技术中,生产生物油、生物气替代化石燃料使用将减少CO_(2)排放量213.2 Mt/a,生产的生物炭全部固定土壤中,累计减少CO_(2)排放量114.14 Mt/a。因此,中国30个省份部署光伏水热液化技术对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生命周期 投入产出分析 光伏水热液化技术 负碳排放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CA的甲烷泄漏下LNG动力船舶碳足迹研究
9
作者 蔡薇 李东阳 +1 位作者 钱军 曾青松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为了更全面地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型进行碳足迹研究,提出一种船舶混合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HLCA),对千箱级LNG动力船舶建造和营运阶段进行碳排放分析。对甲烷泄漏率、船舶运载能力、主机型号三种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 为了更全面地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型进行碳足迹研究,提出一种船舶混合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HLCA),对千箱级LNG动力船舶建造和营运阶段进行碳排放分析。对甲烷泄漏率、船舶运载能力、主机型号三种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明,甲烷泄漏率和主机选型是影响LNG动力船舶减碳潜力的关键因素,泄漏率超过2.5%时,LNG动力船舶减碳优势不在,可配备高效率主机以减少甲烷泄漏达到减碳目的;船舶运载能力是影响LNG动力船舶减碳潜力的重要因素,运载能力越高,LNG动力船舶在系统功能单位下的碳排放水平越优异,未来LNG船舶亦可从提升运载能力方面入手提升减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生命周期评估 碳排放 液化天然气动力江海直达船 甲烷泄漏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足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10
作者 计军平 马晓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80,共5页
碳足迹提供了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新视角。从概念和核算方法两个方面对有关碳足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1)概念上,碳足迹目前无统一的定义。在分析度量单位、温室气体种类及系统边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碳足迹的建议定义。(2)方法... 碳足迹提供了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新视角。从概念和核算方法两个方面对有关碳足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1)概念上,碳足迹目前无统一的定义。在分析度量单位、温室气体种类及系统边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碳足迹的建议定义。(2)方法上,碳足迹目前无统一的核算方法。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及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是三种主要的核算方法。文章对这三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方法、应用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对碳足迹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投出产出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碳排放清单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瑞红 高峻 叶欣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9-292,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清单的不同类型,考察其特点及优缺,提出将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引入旅游目的地清单设计,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能将以需求为中心与最终能源使用的直接碳排放,以及与支撑旅游目的地活动的间接碳排放进... 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清单的不同类型,考察其特点及优缺,提出将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引入旅游目的地清单设计,适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能将以需求为中心与最终能源使用的直接碳排放,以及与支撑旅游目的地活动的间接碳排放进行综合考虑。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设计的碳排放清单既可以实现对旅游目的地碳源进行全面清查来估算碳排放,并且充分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特性、人类活动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实,能帮助旅游目的地有效地衡量其区域范围内的人类活动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生命周期 碳排放清单 旅游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心墙堆石坝工程的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社荣 庞博慧 张宗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8-282,共5页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能耗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为水电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指导,并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展提供依据。提出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大型水电工程的生命周期碳足迹,考虑材料设备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能耗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为水电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指导,并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展提供依据。提出采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大型水电工程的生命周期碳足迹,考虑材料设备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并给出各阶段碳足迹计算方法。以糯扎渡超高心墙堆石坝工程为例,评价水电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糯扎渡水电工程在45 a内共排放815.92×104t CO2e,运行维护阶段碳足迹占生命周期碳足迹的61%,而材料设备生产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输阶段分别占31%、6%和2%。水泥和钢材用量及开挖和填筑的施工工艺对碳足迹影响较大。堆石坝工程碳排放因子为10.04 g CO2e/(k W·h),明显低于火电的碳排放因子,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心墙堆石坝 碳足迹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及碳足迹评价: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娟 郑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221,共9页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尚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性框架,综述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再次,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碳足迹计算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建筑废弃物 资源化管理 碳足迹 混合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碳足迹测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102,共8页
近些年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碳足迹测算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在环境影响与管理领域的新研究视角。酒店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对其碳足迹进行测评研究,分析其碳排放的整个过程,将... 近些年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碳足迹测算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在环境影响与管理领域的新研究视角。酒店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对其碳足迹进行测评研究,分析其碳排放的整个过程,将为探索酒店业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酒店碳足迹相关研究进行了资料整合,重点介绍了酒店碳足迹的定义、测算方法及其应用案例。其中测算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价(LCA)法、投入产出(I-O)法以及混合生命周期分析法,并根据测算方法对相关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最后,针对当前酒店碳足迹测评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边界、研究视角、测算方法、模型构建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以期能够对学界深化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LCA)法 投入产出(I-O)法 混合生命周期分析法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