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溶剂超临界萃取大柳塔煤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安杰 郭树才 王瑶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在一半连续装置上考察了以甲苯为主体的混合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对神府煤田大柳塔煤的萃取结果,得到了萃取物和气体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甲苯为溶剂时的萃取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中萃取物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 在一半连续装置上考察了以甲苯为主体的混合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对神府煤田大柳塔煤的萃取结果,得到了萃取物和气体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甲苯为溶剂时的萃取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萃取过程中萃取物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与煤热分解时失重速率变化相似。煤在各溶剂中的膨润比与其对应的萃取转化率无明确的相关关系。动力学处理结果表明,甲苯及其混合溶剂对大柳塔煤的萃取过程在宏观上都可分两段用二级反应来描述,其分界点在330℃左右。低温区表观活化能为2~28kJ/mol,高温区为120~18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溶剂法萃取米糠油脂肪酸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霍文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7-79,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溶剂法从米糠中萃取米糠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米糠油甲酯化产物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共鉴定出19种成分,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占总...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溶剂法从米糠中萃取米糠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米糠油甲酯化产物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共鉴定出19种成分,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占总脂肪酸的90.14%;溶剂法共鉴定出15种成分,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占总脂肪酸的8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临界CO2流体 溶剂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荜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原永芳 卞俊 +1 位作者 周践 石力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采用系统观察法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最佳萃取条件进行了考察 ,并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筚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 :以乙醇作改性剂 ,于40℃、2 .6 0 8× 10 7Pa压力下 ,... 采用系统观察法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最佳萃取条件进行了考察 ,并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筚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 :以乙醇作改性剂 ,于40℃、2 .6 0 8× 10 7Pa压力下 ,二氧化碳静态萃取 15 m in,动态萃取 5 m l。该法操作简便快速 ,提取完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取法 筚茇 胡椒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色素超临界萃取与有机溶剂萃取之比较 被引量:25
4
作者 梁瑞红 谢明勇 施玉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本文对新疆紫草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并与有机溶剂萃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在32℃、压力27MPa下重量得率最高,达4.2%;紫草素衍生物也达最高,为3.59%。超临界萃取比有机溶剂萃取能得到更多紫草萘醌组分。超临界萃取... 本文对新疆紫草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并与有机溶剂萃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在32℃、压力27MPa下重量得率最高,达4.2%;紫草素衍生物也达最高,为3.59%。超临界萃取比有机溶剂萃取能得到更多紫草萘醌组分。超临界萃取的紫草色素含杂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临界 有机溶剂 紫草色素 有效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对稻草亚/超临界液化行为影响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辉 袁兴中 +2 位作者 曾光明 佟婧怡 谢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0-203,共4页
在1000 mL反应釜中,考察了553~573 K,6~18 MPa条件下,亚/超临界混合溶剂(乙醇-水和异丙醇-水)对稻草液化转化生物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体积配比(有机溶剂占混合溶剂的体积比)小于50%的混合溶剂能够提高稻草的液化转化率,并且... 在1000 mL反应釜中,考察了553~573 K,6~18 MPa条件下,亚/超临界混合溶剂(乙醇-水和异丙醇-水)对稻草液化转化生物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体积配比(有机溶剂占混合溶剂的体积比)小于50%的混合溶剂能够提高稻草的液化转化率,并且能够抑制低沸点挥发物质的产生。生物油中的氧含量随着混合溶剂中供氢溶剂(乙醇和异丙醇)体积配比的增加而降低。生物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GC-MS)结果表明,混合溶剂配比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较大,稻草液化的主要产物是酯类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生物质 亚/临界液化 供氢混合溶剂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与溶剂法联用提取滁菊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薛焰 郭立玮 +2 位作者 沈静 陈峰 张端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优选提取滁菊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滁菊中挥发油 ,然后醇提滁菊药渣 ,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 ,通过L9(34 )正交试验设计 ,对提取工艺的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时间 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 ,筛选出滁菊的... 目的 优选提取滁菊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滁菊中挥发油 ,然后醇提滁菊药渣 ,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 ,通过L9(34 )正交试验设计 ,对提取工艺的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时间 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 ,筛选出滁菊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滁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采用萃取压力 10MPa ,萃取温度 4 5℃ ,分离温度4 5℃ ,超临界萃取滁菊 2h ,再用 2 2倍量的 70 %乙醇 ,提取 2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临界 溶剂 挥发油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大高良姜中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成梅 王芳 +3 位作者 李俶 梁瑞红 刘伟 杨珊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2-295,共4页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取物所含杂质较少,萃取的挥发油中ACA的含量达72.11%。CO2-SFE法得到ACA的净含量是乙醇回流法的5.6倍。用CO2-SFE提取大高良姜中的ACA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临界流体取法 乙醇回流法 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醇回流法提取灵芝中三萜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贾晓斌 宋师花 +2 位作者 陈彦 王丽静 封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8-871,共4页
目的: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CO2-SFE)和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灵芝中三萜类成分的优劣。方法:通过HPLC图谱、RP-HPLC法测定的灵芝酸B含量、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芝三萜含量、固形物含量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这两种提取方法。结果:超临界CO... 目的: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CO2-SFE)和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灵芝中三萜类成分的优劣。方法:通过HPLC图谱、RP-HPLC法测定的灵芝酸B含量、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芝三萜含量、固形物含量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这两种提取方法。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醇回流提取法这两种方法得到的三萜类成分的色谱图具有相似的峰形,灵芝三萜和灵芝酸B含量相近,固形物含量以醇回流法较高。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传统的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效果相似,可以取代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CO2临界流体取法 醇回流提取法 灵芝三萜 灵芝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方颖 丁菲 +3 位作者 邬兰 廖鹏程 张慧慧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共鉴定98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鉴定了67种,共有成分47种;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缬草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1.8倍。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是缬草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临界二氧化碳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分离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贤 李季平 陈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11,共2页
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研究了压力、温度和分离压对从小麦胚芽油中分离维生素E的影响。结果显示 ,低萃取压力、低温和低分离压下分离油分中维生素E含量高 ;实现维生素E的初步浓缩时萃取压力为 30MPa以下 ,低压分离压力以
关键词 临界CO2取法 小麦胚芽油 维生素E 分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洁 王雯慧 +3 位作者 朱小勇 李耀华 余靓 柳贤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414-8416,共3页
[目的]分析龙眼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 [目的]分析龙眼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66%;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0.74%。[结论]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龙眼花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花 临界CO2流体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新社 王志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分别用有机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研究了提携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并对2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 分别用有机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研究了提携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并对2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的效果较好,有机溶剂提取秋水仙碱的效果较差;百合经氨水碱化后,在40℃和18MPa下,用乙醇作提携剂,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时,秋水仙碱浓度可从植物中的0.049%升高到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临界流体 百合 秋水仙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癌症 中药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槲皮素微胶囊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志军 范文华 +3 位作者 董超 李志义 魏炜 刘凤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81-1986,共6页
采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FEE)制得载槲皮素微胶囊,系统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速、配制乳液参数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场发射扫描电镜、Zeta电位、FTIR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 采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FEE)制得载槲皮素微胶囊,系统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速、配制乳液参数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场发射扫描电镜、Zeta电位、FTIR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313 K、9 MPa、CO2流速为0.4 L/min的条件下,处理40 min,溶剂残留可低至59 mg/L。壁材质量浓度从10 g/L增加至100 g/L时,微胶囊粒径由0.9μm升至3.7μm。与溶剂蒸发法相比,SFEE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有机溶剂,所制备的微胶囊球形度高,界面清晰,在水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乳液取法(SFEE) 微胶囊 溶剂残留 粒径 稳定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松松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洁 孙正伊 +1 位作者 朱小勇 梁臣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黑松松塔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提取黑松松塔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黑松松塔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提取黑松松塔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0.78%;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16%;结论采用两种方法提取黑松松塔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且SFE法的提取率低于S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松塔 临界CO2流体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超临界醇萃取脱硫Ⅱ.碱处理及溶剂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文 郭树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93,共6页
在半连续和间歇式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的碱处理方式和溶剂组成对煤脱硫的影响。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用浸泡法处理煤样时随碱浓度的增加,脱硫率增加,但当碱浓度大于10%,浸泡时间超过30min后,脱硫率又下降。用醇碱液作为萃取... 在半连续和间歇式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的碱处理方式和溶剂组成对煤脱硫的影响。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用浸泡法处理煤样时随碱浓度的增加,脱硫率增加,但当碱浓度大于10%,浸泡时间超过30min后,脱硫率又下降。用醇碱液作为萃取溶剂可明显地提高脱硫率,最高为59.6%。改变溶剂组成并不能显著地影响脱硫率,当甲醇/水=1:1(摩尔)6、有机硫的脱除率最大(32.9%)。间歇釜实验结果证实,当碱/煤比大于0.5后,脱硫率增加趋势缓慢;当乙醇浓度降至92.7%(体积)时,脱硫率下降不明显。对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碱存在时,超临界萃取脱硫反应是由醚键、芳香S-H和芳香二硫醚键的断裂引发的;醇水混合溶剂对杂环噻吩硫的脱除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脱硫 碱处理 溶剂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和乙醇混合溶剂提纯磷脂酰胆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勇 欧仕益 +2 位作者 唐书泽 傅亮 李爱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66,共3页
综述了用超临界CO2 (SC -CO2 )和乙醇混合溶剂提纯磷脂酰胆碱的研究概况。用SC -CO2 和乙醇混合溶剂萃取 ,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磷脂酰胆碱。另外 ,得到的产品没有有害溶剂的残留 ,可以用于医药行业。这种提纯方法和乙醇分提以及柱层析提纯... 综述了用超临界CO2 (SC -CO2 )和乙醇混合溶剂提纯磷脂酰胆碱的研究概况。用SC -CO2 和乙醇混合溶剂萃取 ,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磷脂酰胆碱。另外 ,得到的产品没有有害溶剂的残留 ,可以用于医药行业。这种提纯方法和乙醇分提以及柱层析提纯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乙醇 混合溶剂 提纯 磷脂酰胆碱 卵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加工米糠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致隆 王燹 魏小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7,共4页
本文对乙烷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两种溶剂提取米糠油以及油中甾醇化合物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说明后者能生产出无有毒残渣,更趋天然的高质量产品,同时避免了使用昂贵的、危险的,造成环境污染的溶剂。
关键词 临界 流体 米糠油 甾醇 溶剂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萃取法提取辛夷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 姚光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 流萃取的方法提取辛夷中精油的出油率 .试验得出超临界CO2 流萃取辛夷精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 :辛夷粉碎后的颗粒直径小于 1mm ,萃取压力为 14MPa ,萃取温度为 35℃ ,萃取时间为 40min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 ,超临界CO2... 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 流萃取的方法提取辛夷中精油的出油率 .试验得出超临界CO2 流萃取辛夷精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 :辛夷粉碎后的颗粒直径小于 1mm ,萃取压力为 14MPa ,萃取温度为 35℃ ,萃取时间为 40min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 ,超临界CO2 流萃取法萃取辛夷的出油率可达 4.2 %,比水蒸汽蒸馏法的出油率平均高出约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取法 辛夷 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昆 崔英德 卢蔚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27,共3页
通过二氧化碳-有机溶剂二元流体溶解能力计算值和实际萃取效果的比较,讨论了有机溶剂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萃取选择性的影响,对有机溶剂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中的作用方式也作了探讨。
关键词 有机溶剂 临界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不同成熟度鲁北冬枣香气组分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淑贞 赵峰 +3 位作者 孙家正 张雪丹 祝恩元 阴启忠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54-58,共5页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CO2)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首次对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的鲁北冬枣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成熟期的鲁北冬枣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及酸类等49...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CO2)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首次对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的鲁北冬枣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成熟期的鲁北冬枣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及酸类等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青白期、半红期、全红期和浆果期中分别含有13种、23种、8种和13种;果实青白期主要以酯类及酸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不断成熟,酯类物质含量不断降低,醇类及烷烃类等物质含量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果实品质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冬枣 挥发油 成熟期 香气成分 CO2临界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