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液回流比对A/A/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张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19-2623,共5页
以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和3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并利用厌氧/缺氧批式试验方法对污泥特性进行单独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缺氧除磷在系统除磷所... 以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和3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并利用厌氧/缺氧批式试验方法对污泥特性进行单独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缺氧除磷在系统除磷所起的作用、反硝化聚磷菌缺氧利用单位聚羟基链烷酸(PHAs)的吸磷量和反硝化数量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厌氧合成单位PHAs的释磷量和好氧利用单位PHAs的吸磷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以200%时反硝化除磷和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为最好;过高或过低NO3-N浓度均会影响反硝化聚磷菌的缺氧吸磷速率和PHAs降解速率,但并没有影响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混合液回流比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液回流比对膜工艺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王素兰 段胜君 +1 位作者 于洁 邢传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混合型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集成工艺,探讨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NH3-N影响不大;随着回流比的增大,TN的平均去除率逐渐提高,当回流比从1.5增加到2.0时,... 以混合型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集成工艺,探讨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NH3-N影响不大;随着回流比的增大,TN的平均去除率逐渐提高,当回流比从1.5增加到2.0时,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去除率明显增大,由2.0增加到3.0时,增加幅度有限;TP的平均去除率随回流比先增大后减小,在回流比为2.0时TP平均去除率最大.综合考虑,该工艺的最佳回流比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工艺 脱氮除磷 混合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液回流比对一体化组合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及物料衡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冬冬 夏姣 +1 位作者 刘绍根 刘晨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64-67,共4页
在污泥回流比r=100%条件下,分别设定混合液回流比R=100%、200%、300%和400%,试验研究了其对生物絮凝-水解酸化-A2/O一体化组合系统去除C、N、P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工况下出水COD均低于35mg/L,皆能达到1级A标准;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23... 在污泥回流比r=100%条件下,分别设定混合液回流比R=100%、200%、300%和400%,试验研究了其对生物絮凝-水解酸化-A2/O一体化组合系统去除C、N、P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工况下出水COD均低于35mg/L,皆能达到1级A标准;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23%,62.01%,71.95%,58.31%;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78%、87.77%、90.24%和87.26%。通过物料衡算发现,在最佳工况下,整个系统中有18.05%的TN是通过生物絮凝池去除的,有76.39%的TN是通过缺氧池去除的,另外好氧池对TN的去除十分有限,只占整个系统的5.56%。4种内回流比条件下反硝化除磷占除磷的百分比分别为:11.06%、22.86%、29.31%和24.56%。混合液回流比的改变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不大,对氨氮去除效果也无明显差异,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呈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混合液回流比的改变对除磷效果产生间接的影响,在R=100%~300%时,反硝化除磷效果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进一步增大,除磷效果反而降低,综合考虑系统的去除COD和脱氮除磷效果,确定最优工况为混合液回流比R=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组合系统 混合液回流比 脱氮除磷 物料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氮除磷污泥(混合液)回流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鲜吉成 高旭 +1 位作者 郭劲松 周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简要分析了脱氮除磷工艺三种污泥(混合液)回流方法(泵提升法,叶轮搅拌提升法和空气提升法)各自的特点,并认为由于叶轮搅拌提升法和空气提升法便于实现构筑物一体化,可以简化工艺流程,节省基建投资,而且能耗低,操作简单,在拟建的中小规... 简要分析了脱氮除磷工艺三种污泥(混合液)回流方法(泵提升法,叶轮搅拌提升法和空气提升法)各自的特点,并认为由于叶轮搅拌提升法和空气提升法便于实现构筑物一体化,可以简化工艺流程,节省基建投资,而且能耗低,操作简单,在拟建的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混合液)回流 泵提升法 叶轮搅拌提升法 空气提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银波 周少奇 +1 位作者 邱育真 吴硕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试验采用了投料A2/O脱氮除磷工艺在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考察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及污泥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TP和NH3-N影响较小,对T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系统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 试验采用了投料A2/O脱氮除磷工艺在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考察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及污泥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TP和NH3-N影响较小,对T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系统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系统处理效果最佳;污泥回流比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较大,随污泥回流比的增大,各指标的去去除率随之增大,结合处理效果和能耗情况,污泥回流比为75%时系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料A2/O工艺 混合液回流比 污泥回流比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负荷与硝化液回流比对低污泥浓度A^2/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兰河 王璐瑶 +1 位作者 张万友 王旭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3-698,共6页
采用连续流A2/O工艺对模拟生活废水进行了长期连续实验,考察了低污泥浓度[MLSS=(1500±200)mg/L]下进水负荷与回流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5.03 gCOD/(gMLSS.d)逐渐提高至10.05 gCO... 采用连续流A2/O工艺对模拟生活废水进行了长期连续实验,考察了低污泥浓度[MLSS=(1500±200)mg/L]下进水负荷与回流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5.03 gCOD/(gMLSS.d)逐渐提高至10.05 gCOD/(gMLSS.d)时,COD去除率≥95%,氨氮去除率由69.59%升高为95%,总氮去除率由53.53%升高到80%;当进水负荷由10.05 gCOD/(gMLSS.d)提高至20.31 gCOD/(gMLSS.d)时,氨氮去除率下降为50%,总氮去除率下降为40%。通过调节进水COD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10.05 gCOD/(gMLSS.d)逐渐提高到124.11 gCOD/(gMLSS.d)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90%,总氮去除率从70%逐渐增加到85%。在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300%、200%和100%的条件下,回流比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小,COD去除率≥90%,氨氮去除率≥95%;回流比对总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回流比的增大总氮去除率减小。当内回流比为100%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 污泥浓度 进水负荷 混合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液反硝化状态转变及脱氮效果提升研究
7
作者 薛青 袁林江 +3 位作者 杨睿 朱淼 周旭红 贺向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7,共9页
为探究工艺特性对硝化混合液液相主体及其中污泥分别从有氧、好氧呼吸状态转变为无氧、反硝化状态的影响。该文在A/O系统中研究了不同DO条件下,内回流液从好氧硝化状态转变为缺氧反硝化状态过程中液相主体物质及反硝化速率的变化,以及... 为探究工艺特性对硝化混合液液相主体及其中污泥分别从有氧、好氧呼吸状态转变为无氧、反硝化状态的影响。该文在A/O系统中研究了不同DO条件下,内回流液从好氧硝化状态转变为缺氧反硝化状态过程中液相主体物质及反硝化速率的变化,以及在不改变HRT及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A/O系统上分别增设前置预反硝化池、后置预沉淀池,且好氧池均改用渐减曝气法,探究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及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在保证充分硝化下,相对好氧池溶解氧较低时,无论回流液液相主体还是污泥的状态转变都较快,污泥反硝化速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增设前置预反硝化池或后置预沉淀池可以将系统的脱氮效率从79%分别提高至83%和89%,且后置预沉淀池改善了沉淀池的污泥沉降性能。好氧池采用渐减曝气,系统脱氮率也会有所提高,无论是后置预沉淀池还是前置预反硝化池,都使好氧混合液中污泥快速转变为反硝化状态,提高了缺氧池污泥反硝化速率以及系统脱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脱氮 活性污泥 反硝化作用 混合液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进水和微氧控制的改良Bardenpho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8
作者 鲍任兵 刘赛 +3 位作者 徐健 雷培树 宋威 邹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1,共7页
通过建设两组2.5 m^(3)/h的试验装置,分别以改良Bardenpho工艺与改良AAO工艺运行,在同一进水条件下探索两种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和调控方式,并通过微氧控制、多点进水等措施,在不加碳源下实现改良Bardenpho工艺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排放标... 通过建设两组2.5 m^(3)/h的试验装置,分别以改良Bardenpho工艺与改良AAO工艺运行,在同一进水条件下探索两种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和调控方式,并通过微氧控制、多点进水等措施,在不加碳源下实现改良Bardenpho工艺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及低碳运行,并与改良AAO工艺对比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运行能耗。结果表明,在16℃以上改良Bardenpho工艺可通过将好氧区控制在1.0~1.5 mg/L,后置好氧区DO控制在2.0~2.5 mg/L左右,并采用多点进水比55%:30%:15%强化脱氮效果,可稳定实现出水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的要求(TN=7~9 mg/L),同时可节省约2.5%的能耗;在16℃以下可通过增大内回流、延长污泥龄和增大曝气量等优化措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低温下氮和磷依然是这两种工艺达到地表水准Ⅳ类的技术难点,仍需要增设强化脱氮单元和化学除磷,以保证出水稳定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AO工艺 改良Bardenpho工艺 混合液回流 污泥回流 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2/O工艺脱氮除磷参数调控及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赵蓉 周少奇 伍志研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1,125,共5页
结合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脱氮除磷参数调控和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首先考察了冬天低温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然后经过不同混合液体积回流比和污泥体积回流比的运行分析,得到适合工艺运行的最佳值,分别为1... 结合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脱氮除磷参数调控和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首先考察了冬天低温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然后经过不同混合液体积回流比和污泥体积回流比的运行分析,得到适合工艺运行的最佳值,分别为100%和100%,还对其它参数调控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工艺整体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到良好的结果。证明A+A2/O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2/O工艺 脱氮除磷 低温 混合液回流比 污泥回流比 污泥负荷 溶解氧 污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MBR处理高浓度氨氮油页岩干馏废水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鑫 李亮 胡筱敏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考察了启动期反应器中COD和NH4+-N的去除情况,探讨稳定期污泥混合液回流比、碳氮比和进水方式对COD、NH4+-N、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为300%~700%,TN去除...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考察了启动期反应器中COD和NH4+-N的去除情况,探讨稳定期污泥混合液回流比、碳氮比和进水方式对COD、NH4+-N、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为300%~700%,TN去除率由87.67%提高至95.99%,但混合液回流比提高至900%时,其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废水COD和TN的去除率随进水碳氮比的升高而提高,碳氮比由3提高至8,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由91.39%、82.81%提高至96.33%、92.21%。进水碳氮比为3,采用分段进水,废水TN去除率为90.05%,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MBR 油页岩干馏废水 混合液回流比 碳氮比 进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脱氮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明岩 冯兆继 +2 位作者 余建恒 王少林 夏耿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2,16,共4页
为了解决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氮难以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倒置A2/O法合并处理混合污水脱氮。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脱氮效果的限制因素,试验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至少应保证9h。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增加对总氮去除不利;... 为了解决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氮难以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倒置A2/O法合并处理混合污水脱氮。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脱氮效果的限制因素,试验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至少应保证9h。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增加对总氮去除不利;在60%~100%的范围内提高污泥回流比对有机物去除和反硝化有利;混合液回流比在100%-200%范围内增加对反硝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水温25-30℃、泥龄20d、MLSS3000-3500mg/L、HRT11h、DO3mg/L、R80%、r200%时,有机物和脱氮效果同步达到最优,且出水浓度均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倒置A^2/O法 城市污水 脱氮 水力停留时间 溶解氧 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菌群强化A/O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州君 李鹏飞 +5 位作者 王浩 景方圆 高亮 周贤钢 黄文 胡智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60,共9页
厌氧/好氧(A/O)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然而该工艺脱氮效率通常只有70%~80%,且需要较大的混合液回流比,导致其能耗偏高。该研究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多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并进行了优化组合,构建了高效好氧反硝化菌群... 厌氧/好氧(A/O)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然而该工艺脱氮效率通常只有70%~80%,且需要较大的混合液回流比,导致其能耗偏高。该研究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多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并进行了优化组合,构建了高效好氧反硝化菌群,并应用于强化A/O反应器O池脱氮。结果表明,组合AD-1+AD-5+Z1脱氮效率最高,其最佳脱氮条件为30℃、pH 7~9、摇床转速150 r/min、C/N=10,在此条件下其对SNDM培养基中TN去除率达到98.38%。强化A/O工艺中混合液回流比从200%降低至50%,TN去除率仅略微降低2.5%,与传统A/O工艺相比,强化A/O主要脱氮途径由缺氧反硝化变为同步硝化反硝化。通过好氧反硝化菌群强化脱氮,A/O工艺可节省60%的回流能耗,对于降低该工艺的污水处理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群 A/O工艺 混合液回流比 脱氮 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废水溶氧-好氧池出水COD浓度模型研究
13
作者 戴泽军 黄明 +6 位作者 毛文煜 刘良才 胡智泉 王静 唐天明 郑军 章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2-167,共6页
该文采用BioWin模拟软件对烟草废水生化反应阶段进行仿真模拟,探究DO、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量等条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废水生化反应阶段最佳溶解氧浓度为2 mg/L,最佳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最佳污泥回流量为90 mg/L。在... 该文采用BioWin模拟软件对烟草废水生化反应阶段进行仿真模拟,探究DO、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量等条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废水生化反应阶段最佳溶解氧浓度为2 mg/L,最佳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最佳污泥回流量为90 mg/L。在上述工艺优化参数条件下,通过模拟废水实验验证,反应器出水COD基本稳定在260 mg/L左右,出水TN基本稳定在20 mg/L左右,出水TP基本稳定在10 mg/L左右,均满足工序的达标出水浓度。该文基于模型研究提出了烟草废水处理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条件,有助于提高烟草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水 溶解氧 混合液回流比 污泥回流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废水脱氮工艺优化运行的工程研究
14
作者 幸响付 任洪强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3-58,共6页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A2O的组合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表明,UASB厌氧出水通过补加部分啤酒原废水作为脱氮碳源,将C/N控制在15.20以上,氮的去除率可达70%~98%;在控制合理的C/N条件下,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停掉内回流,脱氮...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A2O的组合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表明,UASB厌氧出水通过补加部分啤酒原废水作为脱氮碳源,将C/N控制在15.20以上,氮的去除率可达70%~98%;在控制合理的C/N条件下,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停掉内回流,脱氮效果仍然很明显,其出水TN维持在5 mg/L以下;反硝化段采用立式紊流搅拌的方式,氮的去除率可达68%~98%,脱氮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脱氮 总氮 C/N 混合液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作为前处理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15
作者 李晓东 张巍 +2 位作者 晁雷 代秀兰 郎咸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012-8013,8027,共3页
[目的]研究A/O工艺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方法]以A/O作为人工湿地处理的前处理工艺,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混合液回流比对A/O去污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温度15℃左右、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3.4 h、混合液回流比1.0时,COD去除率达60%。[结论... [目的]研究A/O工艺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方法]以A/O作为人工湿地处理的前处理工艺,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混合液回流比对A/O去污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温度15℃左右、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3.4 h、混合液回流比1.0时,COD去除率达60%。[结论]出水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GB18918-2002)和人工湿地后续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工艺 水力停留时间 混合液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其设备
16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68,共1页
该专利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其设备。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和好氧池以缺氧/好氧(A/O)方式串连;其特征在于:首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用隔栅和沉淀池进行预处理:UASB反应器对预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 该专利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其设备。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和好氧池以缺氧/好氧(A/O)方式串连;其特征在于:首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用隔栅和沉淀池进行预处理:UASB反应器对预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UASB反应器和好氧池以A/O串连,混合液回流进行有机物降解和脱氮;处理后的废水经超滤膜组件过滤抽吸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组合工艺 设备 UASB反应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降解 混合液回流 好氧池 预处理 沉淀池 A/O 膜组件 缺氧 去除 脱氮 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